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和類風溼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一樣,造成人體關節疼痛或其他症狀,對於人們日常生活質量造成巨大的影響。不少患有骨關節炎的中老年人經常出現膝蓋痛、腰背痛的症狀,尤其上下樓或者下蹲時感覺疼痛加劇,行動極其不便。
什麼是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呢?
OA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是由於年齡增長、肥胖、關節勞損、創傷等諸多因素引起的以關節軟骨退化、關節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病,又稱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其初期症狀主要表現為活動時的關節疼痛,休息後好轉,隨著疾病的進展,可出現持續的疼痛,甚至會導致關節畸形、影響關節功能,嚴重時可致殘。
OA根據病因分為原發性OA和繼發性OA。前者是指原因不明的OA,與遺傳和體質因素有一定關係,多見於中老年人;後者是指繼發於關節外傷、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內分泌及代謝病、炎性關節病、地方性關節病、其他骨關節病等。有時很難鑑別原發性OA和繼發性OA。
據統計,我國40歲以上人群OA患病率為46.3%,70歲以上患病率62.0%,這意味著我國的老年人中有一大半都被這種疾病所折磨。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研究顯示OA的發病有年輕化趨勢。
很多患有OA的患者都希望通過藥物得到改善和治癒,但是目前臨床治療中並沒有特效藥能夠治癒OA。輕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對關節的護理工作,減少關節受累和損害,重症患者應該積極配合治療,通過規範治療儘可能地延緩關節退化病變,達到控制和穩定病情的治療目的。
由於許多患者不清楚骨關節炎發生的各項表現或錯認為其他疾病,經常導致延誤治療時機,關節退變症狀加重的現象,因此患者需要對OA加以認識和了解,從而及時的就診和配合治療。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有哪些臨床表現?
1、關節疼痛
這是OA最常見的症狀,全身多處關節均有可能受累,其中以負重關節最常見且症狀最重,如膝關節、髖關節及脊柱等。關節疼痛初期表現為輕中度間斷性隱痛,特點是活動時加重,休息後可好轉。急性發作時可出現關節的疼痛明顯加重伴腫脹。此外,關節疼痛還與天氣變化有關,如果患者長期處於寒冷、潮溼環境,疼痛會加重。OA患者晚期可能出現持續性疼痛或夜間痛。
2、關節活動受限及晨僵
不少OA患者會出現關節活動受限,常見於腰椎、膝等活動時的主要關節。部分患者會在晨起時感到關節僵硬及發緊感(晨僵),活動後可以緩解。晨僵時間一般較短,常為幾分鐘至十幾分鐘,很少超過三十分鐘。隨著患者病情進展,可出現關節絞鎖,關節活動進一步受限等。
3、骨摩擦感
其實這種骨摩擦感很多人都曾體驗過,長時間坐著驟然起身行走,可能就會聽到關節彈響,對於年輕人而言,這一般是因為不經常運動導致滑液分泌減少所致。而對於OA患者,尤其是膝關節OA患者,是由於關節軟骨破壞,關節面不平整,活動時出現骨摩擦感,且會比較頻繁。
4、關節畸形
OA的關節畸形主要表現在雙手遠端指間關節和雙膝關節。雙手遠端指間關節可出現骨性腫大,即Heberden結節。膝關節因骨贅形成或滑膜炎症積液也可造成關節腫大、畸形。
5、肌肉萎縮
肌肉萎縮常見於膝關節OA。OA所致的關節疼痛和活動能力下降會導致受累關節周圍肌肉萎縮、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