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骨關節炎

2021-01-12 澎湃新聞

專家簡介:鄭龍坡,醫學博士、博士後,主任醫師、教授、國際AO講師團講師、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榮譽博導。現任上海市創傷急救中心主任、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骨科創傷中心主任、骨科智能化微創診療中心主任。開展各類手術約8000餘臺,擅長複雜骨盆及髖臼骨折的微創治療;複雜四肢骨折、關節內骨折、胸腰椎骨折、骨不連、骨壞死、骨缺損的微創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膝關節骨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手術治療;複雜髖、膝、肩、肘等人工關節置換與翻修;骨盆及四肢腫瘤的切除與功能重建、微創治療;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的微創治療;退行性及運動性關節損傷的微創治療等,在國內較早開展了射頻消融技術微創治療骨與軟組織腫瘤的系列工作。

英文名:Osteoarthritis

科室:免疫科 關節骨科 風溼科 骨科

症狀:下肢放射痛,體徵和症狀,關節畸形關節腫脹,創傷壓痛吞咽障礙囊腫,復視局部壓痛意識障礙指間關節不能屈曲,無力,晨僵,椎間盤退行性變畸形疼痛眩暈硬化,神經失用,神經根刺激,突然出現劇烈的腰痛類風溼。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也稱退行性關節病、骨質增生、骨關節病,是由於關節軟骨完整性破壞以及關節邊緣軟骨下骨板病變,導致關節症狀和體徵的一-組異質性疾病。

目錄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分類

三、病理

四、臨床表現

五、檢查

六、診斷

七、鑑別診斷

八、治療

九、預後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1.病因

可能與患者自身易感性,即一般易感因素,以及導致特殊關節、部位生物力學異常的環境因素,即機械因素有關。

a.一般易感因素包括遺傳因素、高齡、肥胖、性激素、骨密度、過度運動、吸菸以及存在其他疾病等。

b.機械因素如創傷、關節形態異常、長期從事反覆使用某些關節的職業或劇烈的文體活動等。

2.發病機制

對本病發病機制的了解還不充分。過去認為導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是關節軟骨消耗磨損,或者所謂"退行性變」所致。但這種觀點不能解釋本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近年來對軟骨的結構、生化組成以及代謝變化的認識增多,加以軟骨細胞培養、OA動物模型的研究,現認為本病是多種因素聯合作用的結果。主要有:①軟骨基質合成和分解代謝失調;②軟骨下骨板損害使軟骨失去緩衝作用;③關節內局灶性炎症。

二、分類

按有否明確病因,可分為原發性(特發性)和繼發性OA;按關節分布可分為局限性和全身性OA;按是否伴有症狀可分為症狀性和無症狀性(放射學) OA.本章主要討論原發性症狀性OA。

三、病理

關節作為一個器官,OA除了軟骨,還可累及滑膜、關節囊和軟骨下骨板。其主要病理特點為修復不良和關節結構破壞。

1.關節軟骨

軟骨變性為本病特徵性病理改變,也是OA最基本的病理改變。初起表現局灶性軟化,表面粗糙,失去正常彈性,繼而出現小片脫落,表面有不規則小凹陷或線條樣小溝,多見於負荷較大部位,如膝和髖。進一步出現微小裂隙、糜爛、潰瘍,軟骨大片脫落可致軟骨下骨板裸露。鏡檢可見基質黏液樣軟化,軟骨細胞減少,裂隙附近軟骨細跑成堆增生,軟骨撕裂或微纖維化,漬瘍面可被結締組織或纖維軟骨覆蓋及新生血管侵入。關節邊緣軟骨過度增生,產生軟骨性骨贅,軟骨性骨贅骨化形成骨贅。骨贅脫落進入關節腔,即為「關節鼠"。

2.骨質改變

軟骨糜爛、脫落後,軟骨下骨板暴露。關節運動時摩擦刺激,骨質逐漸變為緻密、 堅硬,稱「象牙樣變"。關節軟骨下骨髓內骨質增生、軟骨下骨板囊性變等。本病軟骨下骨板囊性變可能為軟骨或軟骨下骨板壓力異常、局部骨質挫傷、壞死或壓力增高,關節液被擠入骨內所致,與類風溼關節炎血管翳侵入所致骨囊性變不同。

3.滑膜改變

輕度的滑膜炎一般為繼發性,由滑膜細胞吞噬了落入滑液的軟骨小碎片所引起。早期可有充血、局限性圍管性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浸潤。後期由於軟骨及骨質病變嚴重,滑膜呈絨毛樣增生並失去彈性,其內可埋有破碎軟骨或骨質小塊,並可引起異物巨細胞反應。

四、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隨累及關節而異。一般起病隱匿,進展緩慢。主要臨床表現是局部關節及其周圍疼痛、僵硬以及病情進展後出現的關節骨性肥大、功能障礙等。

(一)症狀

1.疼痛

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特點為隱匿發作、持續鈍痛,多發生於活動以後,休息可以緩解。隨著病情進展,關節活動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時也可發生疼痛。睡眠時因關節周圍肌肉受損,對關節保護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時一樣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動,患者可能痛醒。由於軟骨缺乏感受疼痛的神經纖維,疼痛多為關節內高壓刺激關節囊內痛覺神經纖維,或骨內高壓刺激骨膜或骨周圍神經纖維,或軟骨下微骨折,或骨贅、關節周圍肌肉以及滑液中前列腺素和其他細胞因子刺激滑膜感覺神經末梢所致。

2.晨僵和黏著感

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但和類風溼關節炎不同,時間比較短暫,-般不超過30分鐘。 黏著感指關節靜止一段時間後,開始活動時感到僵硬,如粘住一般,稍活動即可緩解。上述情況多見於老年人下肢關節。

3.其他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關節攣曲、不穩定、休息痛、負重時疼痛加重。由於關節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痙攣和收縮、關節囊收縮,以及骨刺或關節鼠引起機械性閉鎖,可發生功能障礙。

(二)體徵

1.關節腫脹:因局部骨性肥大或滲出性滑膜炎引起,可伴局部溫度增高、積液和滑膜肥厚,嚴重者可見關節畸形、半脫位等。

2.壓痛和被動痛:受累關節局部可有壓痛,伴滑膜滲出時更加明顯。有時雖無壓痛,但被動運動時可發生疼痛。

3.關節活動彈響(骨摩擦音) :以膝關節多見。檢查方法:患者坐位,檢查者一手活動膝關節, 另一手按在所查關節上,關節活動時可感到「咔噠」聲。可能為軟骨缺失和關節面欠光整所致。

4.活動受限:由於骨贅、軟骨喪失、關節周圍肌肉痙攣以及關節破壞所致。

(三)常見受累關節及其臨床特點

1.手:手OA多見於中、老年女性,以遠端指間關節最常累及,也可見於近端指間關節和第一-腕掌關節。疼痛和壓痛不太明顯。特徵性表現為指間關節背面內、外側有骨樣腫大結節,位於遠端指間關節者稱Heberden結節,位於近端指間關節者稱Bouchard結節。具遺傳傾向,常母女均罹患。部分患者可出現屈曲或側偏畸形。第一腕掌關節因骨質增生可出現「方形手"。

2.膝:膝OA早期以疼痛和僵硬為主,單側或雙側交替,多發生於上下樓時。體格檢查可見關節腫脹、壓痛、骨摩擦音以及膝內翻畸形等。少數患者關節周圍肌肉萎縮,多為失用性。髕骨關節OA也稱髕骨軟化,主要發生在青年人,與創傷有關。

3.髖:髖關節OA多見於年長者,男性患病率較高。主要症狀為隱匿發生的疼痛,可放射至臀外側、腹股溝、大腿內側,有時可集中於膝而忽略真正病變部位。體格檢查可見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和跛行。4.足:足OA以第一蹠趾關節最常見。症狀可因穿過緊的鞋子而加重。跨囊炎可引起腫脹和疼痛。體徵可見骨性肥大和外翻。跗骨關節也可累及。

5.脊柱:脊柱OA包括骨突關節OA和椎間盤退行性變,骨突關節OA和椎間盤退行性變是兩個不同的病理過程。骨突關節OA和其他關節OA相同,椎間盤退行性變多伴有椎體唇樣骨贅,兩者密切相關,常同時存在,以頸、腰段多見。表現為局部疼痛、僵硬,久坐或久站後加重。疼痛可向臀部或下肢放射。伸展時疼痛加重多提示骨突關節病變,屈曲時加重多提示椎間盤病。

a.頸椎OA:最多見於第5頸椎。頸項疼痛、僵硬主要由骨突關節引起。脊神經根受壓可出現上臂放射痛,脊髓受壓可引起肢體無力和麻痺,椎動脈受壓可致眩暈、耳鳴以至復視、構音和吞咽障礙,嚴重者可發生定位能力喪失,甚或突然跌倒,但不伴意識障礙。

b.腰椎OA:多見於第3至第5腰椎。骨突關節受累可引起腰痛。椎間盤病可引起腰、臀疼痛並放射至下肢。神經根刺激可引起髖關節局部疼痛而不向下放射,應注意鑑別。

6.其他部位:肩鎖關節、顳下頜關節、肘關節也可累及。

(四)骨關節炎的特殊類型

1.全身性OA:多見於中年以上女性,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典型表現累及多個指間關節,有Heberden結節和Bouchard結節,還同時存在上述至少三個部位如膝、髖、脊柱的累及,關節功能預後良好。此型OA之所以被列為特殊類型,乃因除上述臨床表現外,還與HLA-A1、B8等遺傳基因相關。提示本病的發生,是在某種遺傳背景的基礎上,被某種環境因素觸發所致。

2.侵蝕性炎症性OA:起病和全身性OA相似,但有明顯的發作性炎症表現。主要累及指間關節,受累關節可發生凍膠樣囊腫、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壓痛。放射學檢查可見關節軟骨喪失、骨贅形成、軟骨下骨板硬化和明顯的骨侵蝕。後期可發生骨性強直。本病可持續多年,但最終大多沒有症狀。早期輕型病例只有少數軟骨下骨囊性變,與全身性OA難以鑑別。

3.瀰漫性特發性骨肥厚(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 DISH) :多見於老年人。主要侵犯脊柱,全身其他關節也可累及。特點為椎體前方韌帶波浪狀鈣化,以胸椎最多見;脊柱外肌腱、韌帶附著點如足跟、鷹嘴骨突、指間關節等部位也可發生。症狀輕微以至沒有疼痛,脊柱可有中度活動受限。無椎間關節及骶髂關節累及,與HLA-B27不相關, 可與強直性脊柱炎鑑別。

4.快速進展性OA:發病機制不清。多見於髖關節,其他關節也可發生,疼痛劇烈,關節間隙於短期內明顯變窄,故名。學者認為6個月內關節間隙減少2mm或以上者即可診斷。

五、檢查

無特異的實驗室指標。血沉大多正常、C反應蛋白不高、RF和自身抗體陰性。關節液黃色或草黃色、黏度正常、凝固試驗正常、白細胞數低於2x106/L、葡萄糖含量很少低於血糖水平之半。

放射學檢查對本病的診斷十分重要,典型X線表現為受累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質硬化及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贅形成。嚴重者關節面萎陷、變形或半脫位。

磁共振顯像能顯示早期軟骨病變,半月板、韌帶等關節結構的異常,有利於早期診斷。但表現常與炎症性關節炎重疊,需注意鑑別。且價格較貴,未能普及。CT用於椎間盤病的診斷明顯優於X線。

六、診斷

根據症狀和放射學表現,診斷不難。部分X線有OA表現者,臨床沒有症狀,即所謂「無症狀性OA"或「放射學OA",應注意鑑別。

七、鑑別診斷

1.類風溼關節炎

多發在20~50歲。嚴急性發作,全身症狀較輕,持續時間長。受累關節多對稱或多發,不侵犯遠端指間關節。關節早期腫脹呈梭形,晚期功能障礙及強直畸形。X線檢查局部或全身骨質疏鬆關節面吸收骨性癒合強直畸形。實驗室檢查血沉增快,類風溼因子陽性。

2.強直性脊柱炎

多發於15~30歲男性青壯年。發病緩慢,間歇疼痛,多關節受累。脊柱活動受限,關節畸形,有晨僵。X線檢查骶髂關節間隙狹窄模糊,脊柱韌帶鈣化,呈竹節狀改變。實驗室檢查血沉增快或正常,HLA-B27為陽性。類風溼因子多屬陰性。

八、治療

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症狀,改善關節功能,減少致殘。應避免過度服藥,根據不同情況指導患者進行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包括患者教育和自我調理,如注意養成衛生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適當的醫療鍛鍊、減肥、理療,以及多吃新鮮水果、蔬菜、攝入適量維生素D等。藥物治療可先試用對乙醯氨基酚,每日3~4g,分3次服用。也可使用外用藥。疼痛不嚴重者不一定持續用藥,以減輕藥物不良反應。

非甾體抗炎藥在本病主要起鎮痛作用,一般只需用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劑量的1/2。傳統非甾體抗炎藥胃腸道不良反應比較多見,必要時可加用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制劑,或選用選擇性COX-2抑制劑。慢作用藥如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關節內注射,有較長時間的緩解症狀和改善功能的作用,主要用於膝關節,尤其適用於X線表現輕度至中度病例。

應避免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但對於急性發作的劇烈疼痛、夜間痛、關節積液的嚴重病例,激素關節內注射能迅速緩解症狀,但作用時間較短。

其他如氨基葡聚糖(glucosamine) 和硫酸軟骨素A (chondroitin sulfate A)的各種製劑有- -定療效,但在本病治療中的地位尚待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OA和骨質疏鬆(OP) 同屬增齡性疾病。臨床和流行病學證明,OA和OP常同時存在。有些症狀還可能為OP所致。因此治療OA時應注意是否必須同時治療OP。

外科治療主要用於功能嚴重障礙者。

九、預後

大多數患者經合理治療後預後良好,嚴重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者僅屬少數,需外科手術治療。

相關焦點

  • 骨關節炎年輕化趨勢不容小視
    7月6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304醫院)骨科關節與運動醫學病區主任張洪教授在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表示,年齡並非是導致骨關節炎唯一的因素,體重過重等因素也會帶給關節額外的壓力,加速關節退化。 「關節病雖不能直接致命,但發作的時候,常常會帶來劇烈的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張洪認為,骨關節炎已經成為愈發普遍的大眾性疾病。
  • 關節疼痛畸形,骨關節炎來得悄無聲息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和類風溼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一樣,造成人體關節疼痛或其他症狀,對於人們日常生活質量造成巨大的影響。不少患有骨關節炎的中老年人經常出現膝蓋痛、腰背痛的症狀,尤其上下樓或者下蹲時感覺疼痛加劇,行動極其不便。
  • 「健康科普知識」骨關節炎的概述
    一、概述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種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病。本病在中年以後多發,臨床上以關節腫痛、骨質增生及活動受限最為常見。骨關節炎的發病無地域及種族差異。年齡、肥胖、炎症、創傷及遺傳因素與本病的發生有關。
  • 實用乾貨丨骨關節炎和超聲
    高分辨力超聲可動態多平面成像,可顯示骨表面、半月板和軟骨的形態變化,並可進行半定量和/或定量評估,已逐漸成為檢測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形態變化的一線影像學方法。日本的 Tadashi 等人在 2019 年 3 月發表的 La Radiol Med 雜誌上撰文,闡述了超聲評估 OA 的實用性和特異性表現(PMID 30828773)。
  • 雷光華教授牽頭制定中國骨關節炎權威指南
    近日,由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外科學組發起制定的《中國骨關節炎疼痛管理臨床實踐指南(2020年版)》在《中華骨科雜誌》2020年第40卷第8期正式發布,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雷光華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坤正教授、天津醫院胡永成教授為該指南的共同通訊作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曾超特聘教授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邢丹主治醫師為共同執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胡懿郃教授等
  • 衛材和生化學就骨關節炎治療劑SI-613在韓國的聯合上市籤訂協議
    衛材株式會社(總部:東京,CEO:內藤晴夫,下稱「衛材」)和生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總部:東京,總裁:水谷建,「生化學」)近日宣布,兩家公司已就生化學首創的骨關節炎治療劑SI-613(雙氯芬酸結合透明質酸鈉)在韓國的聯合上市籤訂協議。這是自衛材和生化學於2020年4月1日就SI-613在中國的共同開發和聯合上市籤署協議以來,締結聯合上市協議的第二個國家。
  • 斑馬不會得潰瘍,袋鼠從不患骨關節炎,這些動物是什麼神奇體質?
    袋鼠大量彈跳卻從未患有骨關節炎在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動物的生存方式值得人類借鑑,它們的身體中同樣凝聚了漫長進化過程中的智慧結晶,善於觀察和研究有望為人類帶來更多支持。最新研究成果顯示,袋鼠的生存活動對治療骨關節炎具有啟發意義,它們每天都有大量彈跳,卻從未患有骨關節炎等疾病。
  • 正確使用骨關節就能讓它晚點「退休」
    人們常說「人老先老腿」,但關節炎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甚至兒童患上關節炎的也不在少數,一到雨天、換季不少人膝蓋就疼得不行,成了精準的人體「天氣預報」。其實,我們的骨關節也是有壽命的,如何正確使用它,讓它晚點「退休」?1月11日,記者採訪了陝西省中醫醫院養生體檢科專家帶您了解骨關節炎。
  •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表現症狀
    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一說到關節炎很多人只會想到膝關節炎、肩周炎等。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介紹,其實在60歲以上的骨關節炎患者中髖關節炎佔了30%,且女性比男性更易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識什麼是髖關節炎。 同樣是疼痛,髖關節炎與腰椎間盤突出如何區別?
  • 關節出現這四種情況,須儘早檢查,或是關節炎的表現
    在年輕時,人體的關節更為健康,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機能出現退行性病變,骨骼彈性和韌性都會有所下降,由此一來,關節便會有僵硬以及活動受限的問題,而這在醫學上也被稱之為關節炎。不過,生活中有些人並不知道關節炎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其實主要包括以下四種,如果你也有的話必須儘早檢查。
  • 什麼是骨結核?不同部位骨結核病表現也不相同,需要多加給予重視
    導語:我們常常聽見肺結核這種疾病,但是骨頭也會患上結核,肺結核和骨結核都是結核病,也都是感染了結核桿菌引起的,但是症狀並不為不同而已。一般來說,骨結核的起病比較慢,所以症狀也比較隱秘,患者可能會有低燒和食慾減退的情況,少數的患者會急性發作。骨結核發病的部位大多數都是負擔比較重且活動多的骨頭和關節處。
  • 類風溼關節炎的細胞因子拮抗治療;抑鬱的評估測試工具
    女,45歲,類風溼關節炎5年,予改變病情抗風溼藥及小劑量激素治療疾病仍然處於高活動狀態,關節骨破壞發展。答案解析:可考慮加用細胞因子拮抗劑如抗TNF-a單抗(E對)、IL-1拮抗劑、IL-6拮抗劑、CD20單克隆抗體、細胞毒T細胞活化抗原-4(CTLA-4)抗體等治療,其治療靶點主要針對細胞因子和細胞表面分子,是近30年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一項革命性進展。西妥昔單抗(抗EGFR抗體) (B錯)、曲妥珠單抗(抗HER-2抗體)(D錯)及貝伐珠單抗(抗VEGFR抗體)臨床常用於胃腸道腫瘤的靶向治療。
  • 一文讀懂: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內附抑鬱自評量表)
    一文讀懂: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5症狀表現自我調節下面為大家設計了一份SDS抑鬱症自測量表SDS主要適用於具有抑鬱症狀的成年人本測試有20題建議您選擇一處安靜、不易受打擾的環境結合您最近兩周內的情緒作答即可
  • 一文讀懂
    一文讀懂收縮膜包裝機是採用收縮膜包裹在包裝物品外邊,經過加熱使收縮薄膜裹緊包裝物品,充分顯示物品外觀,提高產品的展銷性,增加美觀及價值感。同時包裝後的物品能密封、防潮、防汙染,並起適當的保護作用,當包裝物是易碎品時,物品破碎時能防止四處飛散。熱收縮膜包裝機使用前的調整:(一)風流量調整:風量大小一般使用變頻調速,控制電機的轉速。
  • 兩會「說文解字」,一筆一畫讀懂背後深意
    兩會「說文解字」,一筆一畫讀懂背後深意 2020-05-27 17:38:50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作者:李玉素 責任編輯:李玉素
  • 12種常見足踝部籽骨、小骨及變異
    附件骨只是一塊小骨頭,在腳踝和足部,小骨可能是骨化的附屬中心,或者是籽骨。在MR上,小骨通常具有脂肪信號。骨化的附屬中心是骨化的變異中心,與母骨相關聯,它們在青春期可能融合或不融合。在後一種情況下,通常存在軟骨聯合(或者,較少見的是韌帶聯合)。所有這些變異骨化中心可以是雙側不對稱的。圖1可以看到在足踝部有大量的附件骨的存在。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病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病?一、談到類風溼關節炎,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不死的癌症」、「骨病」、「關節炎」,其實類風溼關節炎是風溼病的一種,是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類風溼關節炎又稱類風溼、類風關。據我國流行性病學調查顯示,該病的患病率在常見慢性病中排名第四。
  • 手指關節炎日常鍛鍊辦法是怎麼鍛鍊的
    手指關節炎日常鍛鍊辦法是怎麼鍛鍊的 時間:2020-07-10 15:47:22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 關節炎不僅僅發生在腿部有時也發生在手指上,據專家介紹,關節炎的症狀正在人體各個部位日益增多,提醒廣大朋友在生活中,應該注意日常的護理和鍛鍊,說要愛護和鍛鍊,那麼生活該怎麼辦我們進行手指關節炎的日常鍛鍊?
  • 打個噴嚏就骨折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為何如此「脆弱」
    原創 韋尼醫生 韋尼醫生 收錄於話題#類風溼關節炎14#止痛藥6打個噴嚏就骨折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為何如此「脆弱」62歲劉阿姨是位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前些天因為鼻炎發作連續打了幾個噴嚏,結果突然出現腰背疼痛。
  • 心理學:讀懂手勢,讀懂自己和別人
    如果你能準確地接收到這些信息,並給予適當的回應,這將對你讀懂自己和別人有很大的幫助。 觀察對方的手,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觀察:一是手的外部形態,如顏色、結構、皮膚粗細、柔韌性、手指形狀,甚至指甲;二是觀察手勢,很多手勢都能反映一個人的修養、個性和心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