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筆者:扶蘇
眾所周知,仿生學的發展給人類帶來了很多新的思路,很多先進的科學儀器都是以動物身上的某些器官運行方式為原型創造出來的。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人們也漸漸意識到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
實際上,除了仿生學之外,隨著人們對生物進化的研究不斷深入,還從中找到了很多新的靈感,為人類治療疾病帶來了更多希望。
缺失基因導致人類心血管疾病增多
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人類之所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其實與一種特殊的基因有關。通過對比與我們有近親血緣的黑猩猩,人們從基因組中準確找到了對應基因。
雖然此前有研究表明,大量高脂肪食物的攝入才是人類心臟病高發的重要原因,但黑猩猩的飲食結構如果進行相應調整,仍然沒有出現與人類類似的情況。
在相關實驗中,科學家嘗試將小白鼠的基因改造,從而驗證了缺失基因導致人類心血管疾病增多的設想,在未來藉助於基因工程,就有望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墨西哥的盲眼洞穴魚更加的扛餓
與此同時,糖尿病也是一個全球性健康問題,尤其是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如今患有糖尿病的平均年齡也在下降,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所以尋找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成為科學家研究的重點之一。
幸運的是,在長期的觀察過程中,科學家發現生活在墨西哥的盲眼洞穴魚可以在不調節自身血糖的情況下生活在極端環境中。
並且相比於河中的小魚,這種洞穴中的魚更加扛餓,而糖尿病患者往往是無法調節自身血糖大幅度變化而面臨器官衰竭的困境。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如果能夠對盲眼洞穴魚進行全面的研究,或許可以從中找到治療糖尿病的新方法。
斑馬是為數不多不會得潰瘍的動物
除此之外,科學家很早就已經注意到,斑馬是大自然中為數不多的不會得潰瘍的動物。即便它們在生存過程中也會面臨捕食等方面的壓力,但很快也會調整過來,並不會影響到後續的生活。
而在人類社會中,隨著生存壓力不斷增加,各種慢性疾病正在折磨著很多人,同樣由於壓力引起潰瘍的情況也在小白鼠身上得到了體現。
科學家認為,減少人們的心理問題或許能夠幫助他們擁有更加健康的身體,從斑馬的生活方式中有可能找到新的答案。
袋鼠大量彈跳卻從未患有骨關節炎
在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動物的生存方式值得人類借鑑,它們的身體中同樣凝聚了漫長進化過程中的智慧結晶,善於觀察和研究有望為人類帶來更多支持。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袋鼠的生存活動對治療骨關節炎具有啟發意義,它們每天都有大量彈跳,卻從未患有骨關節炎等疾病。
雖然特殊的軟骨結構才是關鍵,但人類目前已經能夠通過植入人造仿生材料來解決相關問題,這也是一大進步。
從動物身上獲得人類對疾病的新理解,正在學術界引發新的熱潮。大自然十分神奇,而人類也應該好好珍惜它帶來的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