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7 0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韋尼醫生 韋尼醫生 收錄於話題#類風溼關節炎14#止痛藥6
打個噴嚏就骨折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為何如此「脆弱」
62歲劉阿姨是位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前些天因為鼻炎發作連續打了幾個噴嚏,結果突然出現腰背疼痛。
到醫院一看,原來是部分胸腰椎椎體發生壓縮性骨折,不得不在骨科住院治療。
其實,骨折在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群中並不少見。國外有研究顯示,與普通人群相比,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存在著較高的骨折發生率,約為15.8%。
骨折對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危害極大,不僅可造成活動障礙,還可誘發褥瘡、肺炎、靜脈血栓等多種併發症。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為何如此「脆弱」。
原因一丨骨質疏鬆
有研究顯示,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骨量丟失是一種「早期現象」,最終可引起骨質疏鬆,但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而骨質疏鬆也是導致發生骨折的「罪魁禍首」。
骨質疏鬆是類風溼關節炎主要的併發症,其嚴重程度與病情活動度相關。
一般而言,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骨密度下降幅度與晨僵時間長短、腫痛關節數量多少、血沉及CRP水平成正比。
高疾病活動度也會限制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戶外活動頻率與時間,引起少廢用性骨質疏鬆的發生。
原因二丨藥物因素
在所有抗風溼藥物中,糖皮質激素與骨折的發生最密切相關。糖皮質激素既可造成骨量流失,還可導致體重上升,從而增加關節負重。
有研究顯示,糖皮質激素造成的骨量減少在治療初始的6個月就已經出現,且持續性存在。糖皮質激素使用劑量越大、周期越長,則骨量流失越嚴重。
還有風溼病學家表示,糖皮質激素不存在安全劑量,即使低劑量糖皮質激素也會誘發骨量丟失。
原因三丨年齡、性別、職業因素
絕經後的 女性
絕經後女性是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中發生骨折的主要人群。
一方面,這個年齡段的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明顯,即使不存在類風溼關節炎,也普遍存在生理性骨量減少。
另一方面,此年齡段女性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謝性疾病高發,這些也都是造成骨量流失的因素。
從事重體力勞動的 男性
還有研究發現,在男性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中,從事重體力勞動或對關節負重程度要求較高的職業者,更容易發生骨折。
由此可見,骨折是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需要警惕的併發症,它的出現主要與骨質疏鬆相關,但也與藥物、性別、年齡、職業等多因素相關。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而言,控制好病情是防止出現骨折的基礎。在此前提下儘早使用糾正骨質疏鬆藥物,同時注意保護好關節,避免過度負重。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異議 聯繫刪除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