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散發疫情,不必恐慌切勿僥倖

2021-01-09 中國青年報

1月6日,全國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52例,其中河北新增51例。這已經是河北連續三日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出現了兩位數。就在同一天,全國中高風險地區增至50個。 一時間,國內疫情又一次刷屏。

從最開始對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再到實現疫情防控常態化,我們積累了豐富的抗疫經驗,取得了來之不易的重大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更是讓我國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這樣的一份答卷,讓我們面對疫情出現反覆時更有底氣、更有信心。近期,各地針對散發疫情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一套流程科學、高效、有序,充分展示了這種底氣和信心。

入冬以來,全球新冠疫情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單日最高報告數更是達到了80萬。在此背景下,我國出現一些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不足為奇。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新冠病毒詭異狡猾,我們必須緊緊繃緊科學防控這根弦,來不得半點僥倖心理和盲目樂觀。我們有能力和信心迅速控制住疫情蔓延,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輕而易舉,更不意味著我們已經有能力「降服」病毒。從生鮮到冷鏈食品,再到如今的汽車輪胎,病毒傳播途徑在變化,傳染範圍在擴散。儘管我們對病毒的規律性認識在不斷深化,但我們仍然還在追趕著它們詭異的步伐。

「僥倖」與「麻痺大意」是疫情擴散的最大幫兇。我們以磅礴偉力構築起守護生命的銅牆鐵壁,但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任何小小的疏忽都可能成為疫情加重的催化劑。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河北一確診病例曾在4天內參加了3場婚宴,這無疑給我們衝了一杯「清醒劑」,提醒著我們「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鬥大的風」。此前,瀋陽兩家醫療機構因防疫不力被吊銷執業許可證,也讓我們不寒而慄。

在春運即將開啟、春節將要到來的時候,各地更應該慎之又慎,加強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除了嚴格落實測溫、佩戴口罩等措施之外,更要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在超市、商場、車站、機場等人流量較大的場所,更需要加大防控力度,嚴查健康碼、行程軌跡等;對入境人員的「14+7」健康管理措施也要不打折扣的實施。對於個人來說,做好個人防護,配合防控舉措,儘量就地過年,也是對疫情防控作出的貢獻。

病毒小到肉眼看不見,卻足以危害全球。同樣,僥倖心理摸不著,若任其滋長,危害亦不容小覷。我們書寫過抗疫史詩,也必將會通過持之以恆地「控」和堅持不懈地「防」,取得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相關焦點

  • 我是雄安人 我轉發,我承諾:不恐慌,更不僥倖!
    我是雄安人 我轉發,我承諾:不恐慌,更不僥倖!一時間,國內疫情又一次刷屏。從最開始對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再到實現疫情防控常態化,我們積累了豐富的抗疫經驗,取得了來之不易的重大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更是讓我國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樣的一份答卷,讓我們面對疫情出現反覆時更有底氣、更有信心。
  • 面對疫情我們怎樣克服內心的恐慌?怎樣區分錯誤的信息?
    中國的疫情雖然已經得到控制,但是國外的疫情還在不斷的蔓延。網上各種自媒體不斷發表一些有關於疫情的信息。我們該怎樣去區分這些信息正確性呢?先說一下我自身經歷的。這幾天在工廠裡,許多叔叔阿姨都在討論國外和國內的新冠疫情。他們討論哪些問題?我總結一下。1、疫情的來源是美國?
  • 杭州編寫疫情應對心理健康口訣
    記者在今天下午召開的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杭州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以後,為了向受影響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積極預防、減緩、減輕和儘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會影響,市衛生健康委第一時間將心理危機幹預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啟動了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工作,專門制定下發了工作方案,組織編寫了
  • 大十字街道:不鬆懈、不停歇、不僥倖,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當前我國多地出現零星散發案例和局部爆發疫情,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大十字街道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措施,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提高防範意識,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堅固防線。壓實責任不鬆懈。將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納入街道重點工作,全面壓實「四方責任」,定期調度研判,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平穩可控。宣傳教育不停歇。持續加大疫情防控宣傳力度,利用沿街LED屏、張貼宣傳標語、小喇叭廣播、街道公眾號等結合鞏文鞏衛工作多渠道開展健康衛生、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推廣公筷使用等知識宣傳,引導轄區群眾做好科學防護。
  • 面對疫情之下的焦慮恐慌、情緒低落,他們總結出「北京模式」
    在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安定醫院關於心理危機幹預還開展了哪些工作?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病房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心理危機幹預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防控組駐武漢市心理救援專家工作隊副隊長西英俊介紹,醫院的心理危機幹預工作在武漢和北京兩地都有開展,除了面向一線醫務人員,也有面向社會大眾,既有面對面工作,也有通過網絡和電話開展的線上工作。
  • 新鄉回收電機小武:面對疫情不要過度恐慌
    隨著河北石家莊的疫情開始,封村,封路,還有物流停發,面對這些新鄉小武已經接受了,對於疫情的來臨,沒有了開始的慌張無措。 記得2020年年初的時候被曝出疫情,那個時候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們了,村裡已經封路,糧食因為是過年,所以之前囤了不少。
  • 疫情面前,更糟糕的是焦慮和恐慌,你該這樣做!
    其實在疫情面前,最可怕的就是:焦慮!災難面前,焦慮會發生什麼作用?1、會把你聽到的消息,尤其是你關注的消息無形地想大和誇大,然後藉機渲染和傳播。比如最近我們聽到的一些謠言:板藍根、燻醋能預防肺炎?網傳防肺炎中藥配方?後來已被闢謠!
  • 面對疫情 心煩意亂緊張焦慮?正常的!(附心理諮詢電話)
    面對疫情 心煩意亂緊張焦慮?正常的!  其中,針對面對疫情可能會出現的心理問題,出現問題怎麼辦等大眾目前關注的問題,問答進行了解析,並公布成都市防控新冠肺炎心理援助諮詢熱線電話。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 疫情「六個有關」,就是必須守住的六道關
    在1月7日下午召開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4場新聞發布會上,據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通報,目前看,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大多與境外輸入有關,與超長潛伏期有關,與冷鏈環節有關,與防控漏洞有關,與沒有做好自我防護有關,與聚集、聚餐有關,據此分別提出相應要求,並提醒要動態關注高風險地區變化,上述地區人員非必要不進京。
  • 防止疫情反彈四勤四不是健康生命線
    防止疫情反彈四勤四不是健康生命線 發布時間: 2020-09-09 16:29:58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王帥   最近,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召開會議,再次專題研究部署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 被CNN質問說大話 川普表示是怕國民恐慌!
    被CNN質問說大話 川普表示是怕國民恐慌!面對CNN質問講大話 川普:你的問題很噁心川普和CNN關係不好,他喜歡福克斯。但是福克斯和川普現在也不是很對付,電視畢竟是媒體,媒體終歸還是有良知、道德,有點獨立精神。
  • 河南多地發布疫情防控重要提醒!全國疫情多點散發,我們...
    汝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加強各類會議和廟會集會等聚集性活動管理的通知2021【第6號】各鄉鎮、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各工作組,各相關單位: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市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就加強各類會議和廟會集會等聚集性活動的管理事宜通知如下:一、「雙節」期間,取消各類廟會、集會等各種群體性活動,
  • 風澤:1月5日黃金白銀,慢牛多頭走勢,唯恐英國疫情引恐慌拋售
    元旦第一個交易日,就出現了一波紅包行情,昨天的行情如期走出了強勢多頭單邊行情,黃金上漲46美金,白銀上漲1美金,我們早上獲利了結了一波,中午回調給到繼續進場機會,可惜半夜行情突襲,因為英國疫情的原因,黃金白銀遭到短期的拋售,都出現了一定的回調,但是趨勢沒有改變,目前仍舊處於上行通道中。
  • 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疫情尚未結束 防護請勿鬆懈疫情防控注意事項目前,國外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國內個別地區也有聚集疫情發生,加之冬春季又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並隨著春節臨近,人員流動性加大,聚集性活動增多,都將進一步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要牢固樹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切實提高疫情防控意識,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感染疫病。
  • 廣州:高度警覺嚴防死守 嚴密做好春節假期前後疫情防控
    昨日,廣州市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再落實。市委書記張碩輔主持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國輝作部署。
  • 抗擊疫情 也要守護心理健康!
    隨著每天疫情信息的不斷變化我們為被新冠病毒折磨的患者痛心為抗疫第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擔心更充滿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信心!「肺炎疫情」可能引發的應激反應1.普通大眾可能會出現的一些應激反應· 認知: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對身體各種感覺特別關注,並將身體的各種不舒服與「疫情」聯繫起來。· 情緒:對「疫情」無法控制的緊張、擔心、焦慮、恐懼;情緒容易煩躁,容易激惹;對「疫情」信息感到憤怒。
  • 「無症狀感染者」不可忽視,也無需恐慌
    這對於個體來說當然是好事,不過對於疫情防控來而言,這種情況卻會帶來難以確定的影響。  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力並不強  站在疫情防控的角度看,第一種情況並不複雜,最多就是加強對出院患者的檢測,發現復陽及時處理即可,雖然會帶來一些不確定性,但總體來說還是處在可控範圍內。
  • 疫情雖然好轉,但我們不能開始選擇遺忘
    人類擁有一個特點:在災難來臨時,表現出超出災難本身的恐慌;而在災難離去時,卻很容易選擇遺忘。2019年年底的非冠疫情,讓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都陷入到了恐慌的情緒中。,見到武漢返鄉人或者武漢的車牌,會排斥,但由於很多都是自己的親人,所以情緒會稍微控制;中國其它地方的人見到42開頭的湖北人或者車牌,會排斥甚至辱罵,但也不會過於激烈,因為都是自己的同胞;其它國家見到中國人或者華裔不僅僅有辱罵,更有激進者,將乘坐地鐵戴著口罩的華裔推下了鐵軌,因為他們覺得黃皮膚的都是災星……當然,這些都是個案,不能夠代表中國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在面對疫情災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