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月6日,全國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52例,其中河北新增51例。這已經是河北連續三日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出現了兩位數。就在同一天,全國中高風險地區增至50個。一時間,國內疫情又一次刷屏。
從最開始對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再到實現疫情防控常態化,我們積累了豐富的抗疫經驗,取得了來之不易的重大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更是讓我國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這樣的一份答卷,讓我們面對疫情出現反覆時更有底氣、更有信心。近期,各地針對散發疫情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一套流程科學、高效、有序,充分展示了這種底氣和信心。
入冬以來,全球新冠疫情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單日最高報告數更是達到了80萬。在此背景下,我國出現一些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不足為奇。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新冠病毒詭異狡猾,我們必須緊緊繃緊科學防控這根弦,來不得半點僥倖心理和盲目樂觀。我們有能力和信心迅速控制住疫情蔓延,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輕而易舉,更不意味著我們已經有能力「降服」病毒。從生鮮到冷鏈食品,再到如今的汽車輪胎,病毒傳播途徑在變化,傳染範圍在擴散。儘管我們對病毒的規律性認識在不斷深化,但我們仍然還在追趕著它們詭異的步伐。
「僥倖」與「麻痺大意」是疫情擴散的最大幫兇。我們以磅礴偉力構築起守護生命的銅牆鐵壁,但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任何小小的疏忽都可能成為疫情加重的催化劑。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河北一確診病例曾在4天內參加了3場婚宴,這無疑給我們衝了一杯「清醒劑」,提醒著我們「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鬥大的風」。此前,瀋陽兩家醫療機構因防疫不力被吊銷執業許可證,也讓我們不寒而慄。
在春運即將開啟、春節將要到來的時候,各地更應該慎之又慎,加強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除了嚴格落實測溫、佩戴口罩等措施之外,更要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在超市、商場、車站、機場等人流量較大的場所,更需要加大防控力度,嚴查健康碼、行程軌跡等;對入境人員的「14+7」健康管理措施也要不打折扣地實施。對於個人來說,做好個人防護,配合防控舉措,儘量就地過年,也是對疫情防控作出的貢獻。
病毒小到肉眼看不見,卻足以危害全球。同樣,僥倖心理摸不著,若任其滋長,危害亦不容小覷。我們書寫過抗疫史詩,也必將會通過持之以恆地「控」和堅持不懈地「防」,取得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
全國多地出現零星散發病例,個別地區突發聚集性疫情,並呈現家庭聚集性特點。疫情防控態勢再次緊張,個人防護不能大意。在此,我們倡議↓↓↓
往期精彩回顧
點擊圖片查看↓↓↓
牛穎建深入一線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來源:人民雄安網綜合人民網
監製:史潤夏
原標題:《我是雄安人 我轉發,我承諾:不恐慌,更不僥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