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對AI、火星、工作、教育、生命的看法和建議

2021-01-18 萬子嫿

雙馬(馬雲和馬斯克)聊天,馬斯克發表了自己對人工智慧、關於去火星、人類工作、教育和對生命的不同看法:

1.關於AI

人工智慧比最聰明的人厲害的多,所以打不過AI就加入AI 。

我們已經成為帶機器特徵的人了,手機的通信帶寬很低(特別是輸入)、電腦帶寬在下降,輸入帶寬正在上升(因為圖像和視頻),輸入帶寬沒有輸出帶寬有效。

對人工智慧來說,我們太慢了。就電腦計算容量來說,每個毫秒都是極大的進步。

但這對於人類來說不算什麼,所以人類說的話,對電腦來說就像耳邊刮過的一陣風,一般來說每秒鐘就幾百個字節。而計算機可以處理幾十萬倍數字通量的信息。

所以計算機看人(對話)可能會覺得很不耐煩,就像人對樹說話的感覺。

人應該學會更成功的人腦結結合,AI就像一個帶寬更高的電腦,40、50年前只有兩個方塊的單機遊戲,現可多人在一個遊戲平臺一起打遊戲,假設這樣發展下去,越來越多的遊戲更接近現實,你都發現不了現實和虛擬之間的區別,要麼趨同,要麼人類文明毀滅。

現在的模式是:未來科技發展將會超越我們理解他的能力,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真的,這讓我想去過去,你可以將人類視為一個生物超級智能,就是微小的代碼,沒有電腦代碼變量,就像是電腦的起始代碼,包括一些提交指令,直至達成目標

2.關於火星

對火星,我們應該關注,並採取行動將意識體持續到未來。現在越來越關注關於意識體的問題是:我認為應該將意識體持續到未來,因為我們不能指望外星人,外星人在哪裡?這可能只是博倫!所以在那些我們確實可以進入的領域,可以發展我們的意識體的地方,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宇宙的本質。

其中一步就是進入不同行星了解上面的物種,確定行星上的生命,我認為這不是一種逃避方式,覺得地球註定沒救了。但畢竟這是一種可能,地球可能會發生什麼?即使我們盡了最大努力,文明因為外部力量或內部事物被毀滅也是可能的。

地球還是有可能會發生人類無法控制的事情,或者我們受到足夠的威脅,以至於我們只能搬到另一個星球去生活。

換句話說,這是地球在45億年歷史中第一次有可能讓生命離開地球生活,之前是沒有可能的。

但這個機會窗口會有多久?可長可短。

假定機會窗口不長,我們需要確保未來,確保今後的意識流,讓生命不會滅絕。我們需要儘快抓住機會窗口,這是我的觀點。

我也是支持地球的,讓我再重新解釋一下,當我說人類應該成為星際生物,或者說將生命的範圍擴散到地球之外,不斷擴大思維意識的深度和廣度,從資源的角度來說,我是說只應該將地球上小於1%的資源被應用於向太空發展移民或意識體。

所以我認為這個度應該把握在多少資源被應用於口紅和醫療之間,一個好的對意識體的保護存儲所需的資源也不過是用於製作化妝品的量。

我認為將0.5%的GDP增長用於發展太空移民是值得的,或1%也行。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資源利用,即使這樣依舊還能將超過90%的資源用於地球發展,所以這並不會影響地球的項目。

僅僅這1%的生命資源就已經足夠讓生命擴展到太空,我認為這是對人類未來的明智投資。而且我也花了很多時間通過特斯拉來能發展可持續再生能源,比如電動汽車、太陽能之類的。我也對上海建立超級工廠感到很興奮,上海的團隊也非常棒,他們做的事聽起來非常精彩。

所以咱們在死之前應該能看到去太空移民實現,我有時會說些不著調的話,所以我只想說,中國是世界的未來!

3.關於工作

我覺得未來有一天人工智慧會讓工作變得無意義,可能最後唯一能給人類剩下的工作,就是給人工智慧編程,然後到最後人工智慧能自己給自己編程。

所以我不知道,我可能會推薦去學工程學或者物理這一類的,或去做一些人類很單純的就是想和其他人互動(而且人類很享受互動的過程)。

所以,如果你做一些和人相關的或工程類的工作,這也許會是不錯的選擇,當然,還有藝術。

就像我說的,我們可能會需要腦機這樣的技術,否則我們將會被科技拋棄。所以推進這個技術是很重要的,我想說時間的話,我們真的沒剩下多少時間,我們沒有多少時間去解決神經連接的問題,想想科技。

科技與技術意識是:如果我們有一張技術意識的局部解剖圖,上面可能幾乎是一條直線,偶爾有幾個小閃爍,又或者幾個不起眼的起伏,非常小的尖尖。除非你處在那個不自然的小尖尖上,那可能你無法理解大環境是這樣的。

4.關於教育

我會說儘可能多的學習那些能幫助你預測未來的知識,或創造未來。(有人說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創造它)

然後不斷深化你所學的知識,能幫助你少走彎路,或者做出錯誤的選擇。

在某些層面上,我們經常出錯,但是你是否可以在預測未來時減少錯誤,我想這是正確看待教育的方式。

當然,我們同時創造和預測未來,所以這裡面也包含了藝術和其他的東西。但想結束一個錯誤預測未來的環路,我會覺得教育就是達到這個目的手段。

順著Neural ink的道路走下去,你就可以隨時隨刻上傳任何資料,所以我很喜歡度量(當然問題自己也會浮現出來)。如果你想學習任何技術,你都可以繼續上傳。

現在的教育是帶寬很低的、非常慢的,講課是最糟糕的,減少在預測未來時產生的錯誤是非常難的。就像你說的,並不一定99%是錯的,但我們經常錯得很多。

更糟糕的是人很多時候甚至不去嘗試,我們第一個要做的事情,就是嘗試。你需要去嘗試,然後根據之前的錯誤不斷修正 。

我想,我第一個需要重申的是:我們挺笨的,而且我們肯定能創造比自己更聰明的東西。

過去我們沒有任何技術,我們只是跑來跑去,確保不要被吃掉或儘量活過冬天。

現在我們能取暖,有很多的食物,這些都是新的。我們比過去聰明了很多很多,這會繼續下去,這絕對不是最後的革命。

我見過聰明人犯過最嚴重的錯誤就是:自以為很聰明。電腦在很多層面都已經比人類聰明了,只是我們的目標在不斷變高。

我們之前認為:擅長西洋棋是一個人聰明的標誌,但後來卡斯帕羅夫被超級電腦深藍打敗,這已經是過去的事,已經22年了。現在連你的手機都能輕鬆打敗西洋棋世界冠軍圍棋。

以前大家覺得人比電腦強,但李世石被阿爾法go 4比1打敗了,然後我們又發明了阿爾法zero。

阿爾法之前打敗了李世石,阿爾法zero 100比0打敗了阿爾法go,現在一切都沒用了。

人類試圖在圍棋上打敗電腦,就像是在和宙斯戰鬥一樣,沒有勝算勝利,就是沒有希望的,我們差太遠了。

在智能上只有越來越小的部分人類強於電腦,而每一年那個小的部分都還在縮小,而不久的將來,電腦將在每個領域擊敗我們。

我向你保證,或許人類文明會取得最終勝利,二者都有可能!

推進人工智慧來解決問題,是讓大家擁有更多自由度,具有最高自由度的東西是現實。

人工智慧在不斷進步,也讓大家有更多自由度,比如下棋是很容易解決的,用傳統的軟體和計算機就可以解決,這沒什麼挑戰性。

事實上,下棋有完整的解決方案,這意味著針對所有已知類型的跳棋,我們幾乎不可能贏。

然後講到象棋,它的自由度比跳棋高很多,需要更多命令來執行,但也是自由度數量級比較低的遊戲。之後到了圍棋,自由度比象棋高很多,所以我們在不斷跳躍自由度。我們可以照此來看,對人工智慧的改進。

人工智慧可以完全模擬人的各個方面,可以同時模擬許多人,有人說我們活在一種模擬當中,有人開玩笑說,如果生活就是一種遊戲,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我覺得我們的圖像很好,情節節非常複雜,但要重生要花很長時間,這就是遊戲。這就是生活和遊戲很類似,要讓一個人重生,獲得完全的意識可能還要20多年。

很多人擔心在我們星球上人太多了,但這是一種過時的看法。

假設AI能帶來一個美好的未來,世界在20年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口的崩潰。我想強調這一點,20年後最大的問題是人口崩潰,而不是人口爆炸。

我們可以清楚預見20年後人類的情況,人要重生要花20年,就像你問的,誰更智慧呢?20年之內,我們又會成為什麼樣子呢?人口極速崩潰,有人反饋移民,那要從哪移民過來呢?

5.關於生命

我認為人類可以解決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我並不是說現在的情況很樂觀,但我們可以放輕鬆一些。

事實上,這是一個自主實現或者無法實現的問題。我們必須採取大量行動,並保持這樣的勢頭,以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而中國是這一領域的領先者,我不確定,我是在國外聽說的。中國的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處於多麼領先的地位,這令人非常印象深刻。我的意思是去年全世界有一半的電動車是中國生產的,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自我滿足的狀態,但我確實認為人類能並將實現可持續發展。

如果我們能實現神經連接,本質上通過神經連接技術,年齡將變得並不那麼重要,通過某些方式可以保持你的狀態,並將你的狀態保存下來,就像在遊戲過程中保存當下的速度,這和遊戲的設定非常類似。

如果我們想解決生物衰老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得到解決的,我們要改變DNA的設定。很顯然,這只是時間問題,所有的人體器官都是這樣。

比如你可以選擇很健康的生活模式,你可以每天做瑜伽,安排非常健康的飲食。在慢節奏下保持三周或者四周的生活環境,對於延長人類壽命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你必須要改變人類的DNA,所以問題是人類是否願意改變DNA,以此來延長自己的壽命?有可能人類對這種方式非常開放,也有可能對這種做法保持沉默。如果這是人類延長壽命的必要方式,你需要以某種方式停止DNA生物鐘的運行。

說實話,我並不確定這是否能成為現實,或許人類最終的死亡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一件好事,從物理學角度來說也是這樣。即使物理時間可以倒流,物理學家也不會改變他們的想法。他們只是遵循規律死去,所以遵循這樣的生命循環或許是件好事!

so,從馬斯克的話中,我們可以得出幾點:

第一:AI在容量、深度和廣度上已經可實現超越人類智商,因為我們對AI的輸入帶寬已經沒有AI輸出的更為有效,人腦在存儲和客觀數據判斷上還是存在絕對的劣勢。

所以,我們要學會更成功的人—腦結合,而不是單純的靠存儲能量偏低和容易感性的大腦。

第二:發展移民火星,是為避免因外部或內部力量導致人類毀滅而做的一項新舉措。人類不需要拋棄地球繼續再發展,而僅僅需要在原有的GDP上,拿出僅僅不到1%的資源去塑造一個可供生存的空間。這相當於未雨綢繆。

第三:未來的人工智慧或許不再需要人為他編程,或許在人類給予它程序指令時,可以把如何編程同樣教授給它,形成人工智慧完成自己編程。

如果真是這樣,對於說未來編程是一項最保險的工作也將極其不保險。

所以,馬斯克建議學習一些工程學和生物學,或者參與人與人需求互動的工作。因為人本來就是群體動物,而互動是群體動物感情宣洩的一種方式。

也許腦機結合的技術在未來會是一個短暫較好的工作,但是如果科技發展速度過快,腦機技術也將被科技的發展而取代。

所以,人們需要隨時隨刻輸入學習,根據自己所學,去度量和預測大環境。去嘗試並不斷從出現的錯誤中修正,不斷反饋和反思,並從修正的錯誤中加速提高,從而結束一個錯誤預測未來的環路,形成正確思考和行為的正循環。

第三:承認人類強於電腦在慢慢縮小範圍,這沒有什麼丟臉。因為人類推進人工智慧的目地,本來就是為了幫助人類解決問題,並讓人類擁有更多自由度的。

第四:未來20年,人類人口的極速下滑會讓人們相對現在更加不用擔心失去工作問題,這是就人口數量問題而言。

但是,人口數的下滑和AI的高覆蓋性也並不意味著現在所有的工種都將在未來形成可持續發展,所以現在的選擇很重要。

第五:環境生態問題,在目前來說,並不意味著當下做的任何舉措就一定得到改善。

但,通過新技術,通過改變DNA,或許可以實現人們繼續生存在惡劣環境之下。當然,未來人們也可以選擇移民火星。

以上五點是我對馬斯克發表言論的個人觀點,如果你也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end—

文字來自馬雲與馬斯克對話中,僅僅馬斯克發表的言論。

相關焦點

  • 馬雲、馬斯克「激辯」45分鐘!人類和AI誰聰明?
    我們不能預測未來,但是我們要做好準備進入這樣一個時代,就是每個人可以活到120歲,我們會有很多新問題,但是對工作你不用擔心,你會有工作的。馬斯克:我覺得在今後人工智慧會使得工作失去意義,可能最後的工作就是寫AI軟體,最終AI自己會寫軟體了,所以我也不知道,我建議大家去學工程、學物理,或者說做一些人和人互動的工作。
  • 馬斯克:特斯拉最大競爭者可能來自中國 想葬在火星因為很酷
    中國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那裡有一些非常好的公司,而且員工工作非常努力。在訪談中,馬斯克還分享了自己對新冠疫情、特斯拉發展目標、自動駕駛、個人財富、移民火星諸多領域事務的看法。在新冠疫情方面,馬斯克表示疫情並未改變自己對病毒的看法,今天夏天可能有用不完的疫苗。他還表示,mRNA尤其有趣,因為他們可能是癌的潛在治癒方法。
  • 馬雲馬斯克對話實錄:相信我們,相信人類,相信年輕人
    當天上午,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進行了一場「二馬對話」。在這場近一小時的對話中,馬雲和馬斯克的對話話題涉及AI對生活的影響、火星計劃、教育等。關於100年後的AI是什麼樣?如何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
  • 馬斯克狠狠地給馬雲上了一課
    源自:首席商業評論(ID:CHReview)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上,馬雲和埃隆 · 馬斯克進行了一場對話。結果,對話變成一場圍繞人工智慧、宇宙、教育、人類命途等問題的科普課。馬斯克的講話極具啟發性、前瞻性。
  • 馬斯克成功的秘訣:別總考慮錢 也別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二、追逐激情 馬斯克認為火星基地是成功的關鍵。「你希望未來的一切變得更好。你想要這些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令人興奮的新東西,」馬斯克曾表示。以SpaceX為例,馬斯克稱他創辦這家太空探索公司的原因是,他對美國太空計劃沒有更大的野心感到沮喪。
  • 成為全球首富,卻只想移民火星!馬斯克這個來自未來的男人!
    圖片來源於馬斯克微博 賺了這麼多錢,都成世界首富了,怎麼還這麼勤勞的工作? 正所謂:沒有夢想的人就如同行屍走肉。 激勵馬斯克如此努力工作的原因,就是他的夢想! 馬斯克的火星夢 我們都知道,馬斯克不僅是特斯拉的CEO,也是SpaceX的CEO。 而SpaceX的終極商業目標是火星殖民計劃!
  • 馬斯克登頂全球首富 卻賣掉房子打算移民火星
    馬斯克素有「矽谷鋼鐵俠」的稱號,在特斯拉之外,他還擁有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腦機接口」技術公司Neuralink以及交通隧道建設公司The Boring Company等前沿科技的創業公司,移民火星則是馬斯克的最終目標。馬斯克在曾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表示,他願意被埋葬在火星上。他預計,人類首次登陸火星可能是6年後,也可能是4年後。
  • 馬斯克的星辰大海,並非一片祥和:火星是繼承者還是背叛者?
    馬斯克計劃2024年發送第一艘火星移民飛船,2050年前完成100萬人的火星移民計劃。面對馬斯克這樣一個連續創辦了世界上最大的支付平臺PayPal、世界上最好的電動車公司特斯拉和第一家成功發射火箭的私人公司SpaceX的技術狂人與霸道總裁的結合體,我們發現他一次次將世俗眼中的「不可能」逐漸變成了現實。
  • 馬斯克淡定回復「好了,回去工作……」
    但即便馬斯克的名字在今年一次次地與「身價」「金錢」等掛鈎,但馬斯克依舊是那個天馬行空的馬斯克。就在其成為全球首富的同時,馬斯克將置頂推特修改為:「我的錢中有一半用於幫助地球上的問題,另一半用於幫助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自我維持的城市,以確保生命的延續。」
  • 全球首富馬斯克,如何把錢從地面投向火星?
    馬斯克過去一年財富增長近160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快地躋身富人榜榜首的人。2020年初,他的財富僅270億美元,此後馬斯克在財富榜上連續超越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比爾·蓋茨(Bill Gates)。
  • 全球首富馬斯克:最有錢的窮光蛋,賣光房子也想葬在火星
    馬斯克在其社交平臺上回復網友:「這太奇怪了(How strange)」自己又跟評了句:「好吧,該回去工作了(Well, back to work …)」首富平平無奇的反應多少令人費解。不缺錢嗎?前不久他剛賣掉了自己在洛杉磯的房子,他有錢嗎?
  • 世界首富馬斯克的錢怎麼花?一半用於地球一半用於火星
    一半用於地球,一半用於火星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我們很難想像一個世界首富會有錢花不出去的煩惱。這個話題是由馬斯克引起的。世界首富馬斯克馬斯克之所以會說這種話,是因為特斯拉在過去一年中股價整整漲了十倍,現在市值已經到了7735億美元。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這相當於在美國上市的豐田、大眾、現代、通用、福特這些汽車公司市值的總和。
  • 馬斯克的「天馬行空」:給豬腦植入晶片,欲載人登陸火星
    埃及國際合作部長拉尼婭·馬沙特(Rania al-Mashat)推文稱,說自己一直關注並仰慕馬斯克的工作,但他應該多研究關於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著作、去看看金字塔建造者的墓地。她邀請馬斯克到埃及走一趟,眼見為實,並說「我們等著你」。埃及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工人墓地。專家認為,這是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確鑿證據。馬斯克還給今年剛出生的寶寶起了個古怪名字。
  • 美國科技大亨馬斯克詳解火星登陸探索計劃
    作為火星探索計劃的第一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8年發射一艘貨運飛船前往火星,之後於2024年發射載人太空飛行器,並於2025年抵達火星。開闢貨運航線運設備馬斯克在專訪中說,前往火星長達數月的旅行「艱難、危險、難度極大」,但肯定會有人願意前往火星,「就像英國殖民地的建立一樣,有人願意冒險,他們希望成為先遣者」。
  • 用0.001%淨資產做慈善顯「小氣」 馬斯克發推尋求慈善建議
    圖1:馬斯克一夜之間變身世界首富。馬斯克:慈善事業的新手與剛剛被自己超越的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上那些排名世界前500的富豪相比,現年49歲的馬斯克在慈善事業上可謂是一個「新手」。長期排名世界第一的比爾•蓋茨和他的朋友沃倫•巴菲特各自捐出了數百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他們是「捐贈誓言」組織的聯合創始人,該組織敦促超級富豪至少捐出一半財產。
  • 馬斯克:回去工作!錢一半用於地球 一半...
    同樣得益於股價飆升,農夫山泉創始人鍾晱睒登頂亞洲首富,不過馬斯克身價比鍾晱睒多出一倍,同時還超出巴菲特和扎克伯格的財富總和。而對於這一切,馬斯克在微博上回應:「好了,回去工作吧……」這一操作被網友調侃為,「鋼鐵俠馬斯克的高級凡爾賽」。這就是說話的藝術,既謙虛又勵志且沒有主語。
  • 馬斯克說用一半錢火星建城
    特斯拉股價大漲,馬斯克身家隨之高達1950億美元,超越貝索斯成全球新首富。當地時間1月7日,截至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收於816.04美元,大漲7.94%,市值為7735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超過豐田、大眾、現代、通用和福特市值總和。
  • 馬斯克:2030年移民火星!劉慈欣早就打算移民木星、土星、海王星
    馬斯克:2030年移民火星!劉慈欣早就打算移民木星、土星、海王星!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5月31,13點02分,SpaceX公司的"龍"飛船,帶著兩名太空人成功升空,並與國際空間站接軌,整個世界為之沸騰。一個私人商業公司,居然能造出載人飛船,並成功送太空人進入空間站,其最大的功臣莫過於公司總裁,埃隆·馬斯克。
  • 全球首富馬斯克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馬斯克2014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富有。「這並不是說某處有一堆現金。事實上,我在特斯拉、SpaceX和SolarCity擁有一定數量的投票權,市場對這些投票權給予了價值,」他當時說。 馬斯克表示,「如果財富是通過一種道德和良好的方式獲取的,」他並不反對對財富的追求。但他表示,財富並不是他事業的動力。這種方法似乎確實有效。
  • 特斯拉大漲馬斯克登頂世界首富距離火星首富還有多遠?
    馬斯克身價持續暴漲專訪時談特斯拉發展戰略對於「全球首富」的新頭銜,馬斯克似乎不以為然。北京時間1月8日0點,馬斯克發布微博稱「好了,回去工作吧。」疑似對此事進行回應。2020年,特斯拉股價漲幅743%,得益於股價的飛速上漲,馬斯克的身價在過去的一年中就上漲超過15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