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是符合水滸傳中好漢的稱呼的。雖然他曾打殺無辜百姓,斧劈小衙內,又滅了扈三娘一家,看似全無道德底線。似乎說是人渣也一點不過分。
李逵從江州大牢碰見宋江之後,甘心做宋江的心腹馬仔。後來宋江被黃文炳構陷,李逵只顧砍殺無辜百姓,連晁蓋都看不過去,說無關百姓事。後來扈三娘已經上山,他也不管不顧,殺了扈三娘一家老小。壽張縣為救老漢的女兒,結果卻將老漢女兒也剁成肉醬。為賺朱仝上山,六歲的小孩子也不放過。左看右看怎麼看,李逵也沒有道德底線。
關於好漢這個詞,一直是李逵爭議的漩渦中心。一部分人以如今的眼光看來,李逵確實缺乏好漢應有的道德水準。他做得事情不那麼地道。另一部分人覺得李逵即使在水滸傳中衡量,也上不了臺面。畢竟李逵還有殺過要上梁山的好漢這樣劣跡。這樣沒有道德底線的李逵是不是好漢呢?所以,還是要從原著水滸傳中去尋找:
好漢在《水滸傳》中究竟是什麼意思?
水滸傳中好漢的標準本質上只有三條:忠於皇帝,義氣兄弟,孝順父母。滿足這三點在江湖上便可稱的上好漢了。
很多人腦海中自然出來疑問,那坑盧俊義,朱仝上山,打熬筋骨,不近女色這怎麼解釋呢?其實,這些都是好漢本質上的延伸。比如義氣是劃分出來圈子,咱倆是兄弟範圍內,要講義氣。如果目前還不是兄弟,對不起,我再惡劣的手段都能用,哪怕是我想跟你拜把子的情況下。等拜完把子咱倆之前的帳也一筆勾銷了。盧俊義,秦明都是這麼被宋江坑上山的,因為之前並不屬於兄弟名義範圍內。朱仝呢,是被李逵砍了小衙內陷害上山,即使宋江指使的,李逵與朱仝也不是兄弟。所以朱仝上山找的是李逵報仇,並不是兄弟宋江。
至於不近女色,打熬筋骨,都是為了讓自己更有男子氣概,能吸引江湖上的兄弟,讓兄弟瞧得起。這是關於義氣的一種延伸,而這本身是狹隘化的。
看到這裡發現,唯獨沒提的是道德方面的事,因為在好漢眼裡,只要有對兄弟義氣,有男子漢氣概,有本事讓江湖綠林兄弟能夠看得上,便能攀的上好漢的標準了。李逵之所以亂殺無辜,不近女色,為的是讓人認為自己是好漢。能拜服宋江,也因為宋江符合水滸中好漢的本質。反正義氣除了忠孝之外,兄弟首要,其他次要便對了,道德排不上號。
李逵之所以在水滸傳裡可以稱之為好漢(特別說明,只是在水滸傳中),也是因為以下三點原因:
一,李逵雖然罵過皇帝,但對皇帝的忠誠絕不含糊,不次於其他好漢的表現:
李逵是個單純的人,對待事情全憑感覺,直來直去,這種人容易受身邊人行為影響。好聽一點叫直率坦蕩,不好聽會罵他不長腦子。關於皇帝,李逵先前憑藉自己的直覺,把錯誤都安在了皇帝身上,所以碰見皇帝的事要罵一罵,發發牢騷。甚至還要殺上京都,奪了皇帝的皇位給宋江坐。這些都是發生在沒被招安之前。
等到了招安之後,你看李逵什麼時候再罵過皇帝?我相信這是宋江的耳濡目染,諄諄教導帶出來的觀念轉變,也有一部分可能是李逵的乖覺。總之,李逵還是那個殺人放火的李逵,但對皇帝的態度發生了變化,知道過錯全在四大奸臣身上:
李逵心中歡喜道:原來皇帝恁般明白!一連磕了十數個頭,便起身立於殿下。
李逵又說道殺了蔡京,童貫,楊戩,高俅四個賊臣。眾人拍著手,齊聲大叫道:快當,快當,如此也不枉了做夢。---水滸傳九十三回
雖然是做夢,但醒來後與眾兄弟一說這事。大家一起稱快,說明這些人的內心,都認為是四大奸臣做得惡,跟皇帝無關,對皇帝還是有忠義的。這裡要說明的是,作者借夢中秀士的話肯定李逵的忠:
那秀士笑道:原來如此,我遠在汾,沁之間,偶遊於此,知將軍心存忠義,我還有緊要話與將軍說。---水滸傳九十三回
對比其他好漢,李逵一直有始有終。雖然在他心中,對宋江的義氣要大於對朝廷和皇帝的忠,可並不能否認李逵事實上確實為朝廷和皇帝平叛平亂,盡到了臣子的責任。這一點上並不比其他好漢的表現差。
二,李逵對義的理解,比梁山其他好漢還要深刻,是鑽牛角尖的方式:
關於義氣,水滸中好漢的表現各有不同反差很大,卻無人像李逵一般至死方休的執著。比如武松的義氣,是為了親兄弟武大,寧可吃這一刀一剮,也要報仇雪恨。魯智深為了林衝,一路護送,吃官司流亡江湖也不後悔,當真赴湯蹈火。石秀為了楊雄,揭開陰謀讓其做個有男子漢氣概的好漢,殺潘巧兒流亡江湖上梁山。
這些人都是之後各有境遇,改變。只有李逵,一如既往地對宋江。一方面,李逵督促宋江,聽聞宋江與柴進跑去搶人家良家婦女,李逵指著鼻子大罵,前有閻婆惜大樣,後有李師師小樣,你倆又要整壓寨夫人,說罷便要砍了他倆。雖說他是宋江的心腹,可當著這麼多兄弟面前,宋江柴進能下來臺嗎?李逵肯定知道後果。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認知,認為宋江強搶民女,那還是什麼好漢?好漢都不是了,讓我瞧不起,以後還談什麼義氣兄弟,不在兄弟範圍了,我跟你扯什麼,你不配在江湖混。
另一方面,不得不說李逵還真是一根筋的執著。對於義,他的理解要比別人更深刻,更鑽牛角尖,當然以如今標準評價,好像不怎麼對。之後宋江讓他服毒酒的時刻,他也沒有拒絕,因為李逵是在履行自己好漢的標準和對義的執行,不問緣由,不講對錯,只為義,為兄弟。
三,李逵這樣粗莽的好漢卻一直惦記著老娘,要帶她享福,做夢都想盡孝道:
李逵家境不好,受人白眼。脾氣秉性也不好,親哥哥對自己也不行,只有老娘這獨一個的親人發自內心對待自己。李逵幼年窮得叮噹響,所以才養成粗魯暴躁蠻橫的性格。因為窮便會遭受白眼和不公平對待,李逵又沒上過大學,只能用拳頭打回去。時間長了自然養成拳頭說話的解決方式。因為簡單好用啊,李逵又不是動大腦想辦法的人。可是一直惹事跑路,別人一定會找他哥哥來頂罪,這便害的哥哥也對他沒有好臉色。只剩下哭瞎眼睛的老娘是真心對待自己的人了。
所以李逵一旦安穩,想的 頭一件事便是接老娘上山享福。這種初心即是發自老娘這個親人,我相信更多的也是一種對老娘的報恩心態,想盡孝道。他想老娘能頤養天年,能看著自己不再受苦遭窮,能快快樂樂。可惜老娘被猛虎吃了,李逵怒殺四虎,痛哭老娘。
如果到這裡,可能讀者一定會想,李逵也只是上了梁山才想起來,只是想跟老娘炫耀一下自己也有出息了而已,哪是孝順呢?我認為李逵是真孝順還是源於他做的那場夢:
李逵向前抱住道:娘呀,你一向在哪裡吃苦?鐵牛隻道你被虎吃了...李逵哭著說道:鐵牛今受了招安,真箇做了官。宋哥哥大兵現屯紮城中,鐵牛背娘到城中去。---水滸傳九十三回
要知道,李逵的這個夢的內容,全部都是他迫切想達成的願望。一,打抱不平救少女。二,四大奸臣全部砍。三受到皇帝封大官,四,背起老娘城中趕。夢中李逵還哭著想背老娘去享福,情真意切,溢於言表。誰敢說這是假呢?
宋江為什麼被江湖中人當成好漢,現在知道了嗎?
讀水滸傳,讓人納悶的一個問題是,宋江何德何能,被這些江湖草莽奉為大哥,他能擔得起好漢這個稱呼嗎?只因孝義黑三郎,是他的資本。可並不全憑這個黑字。
小狠總結:水滸傳中,能稱好漢全憑忠義孝,能吸引別人,接受你甚至與你結拜,便是你的魅力。從這裡講,李逵稱好漢也不過分。當然,這只是作者觀念和時代的局限,並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