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2018年股市:下跌分三階段 兩大內因一個催化劑

2020-11-26 手機鳳凰網

鳳凰網財經7月28日訊 伴隨著2018半年報的披露,上市公司業績逐步展現在人們面前,而媒體和機構也對A股上半年開始盤點。國信證券最新研報題為《復盤2018年股市,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跌下來的?》,文中認為A股的下跌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第一階段從1月24日至2月9日,第二階段從3月12日至4月23日,第三階段是5月22日至7月5日,而各個階段的下跌又有不同的原因。

國信證券分析認為,去槓桿下「社融同比大幅回落」和「信用利差大幅飆升」是造成股市下跌的最主要內因,而「貿易戰」成為了市場下跌的催化劑。

以下為研報全文,來源於:國信策略研究,作者是燕翔、戰迪

報告摘要

2018年以來,上證綜指從高點到低點回撤幅度高達25%,市場在經歷了1月份衝高之後持續出現大幅調整。復盤市場半年多的走勢,A股的下跌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

  • 第一階段從1月24日至2月9日,這個階段下跌速度最快,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前期漲幅巨大帶來的內部風險因素不斷累積,以及一大批績差股在1月底業績接連爆雷,而2月初海外股市暴跌加劇了A股的回調幅度;

  • 第二階段從3月12日至4月23日,川普宣布要對中國加稅,貿易戰初見端倪,而國內去槓桿使得社融同比增速大幅下降,但這個階段中政策對鼓勵創新暖風頻吹,市場當時更多地聚焦在獨角獸回歸和CDR上;

  • 第三階段5月22日至7月5日,信用風險全面爆發、信用利差大幅上行,多個信用事件直接刺激了市場情緒。禍不單行,反覆拉鋸之後,美國正式宣布對中國加徵關稅,貿易戰全面升級。同時,6月下旬人民幣匯率又出現了急貶。股價下跌中,股權質押爆倉風險又加劇了市場的避險情緒。多重利空影響下,上證綜指連續跌破多個整數關口。

總結2018年以來的市場走勢,我們認為去槓桿下「社融同比大幅回落」和「信用利差大幅飆升」是造成股市下跌的最主要內因,而「貿易戰」成為了市場下跌的催化劑。

2018年以來A股的下跌由三個階段構成

2018年至今,A股整體表現較差,以上證綜指計,截至2018年7月5日收盤價最低點,全年累計下跌17.3%,在我們跟蹤的全球主要市場股指中表現是最差的。而如果從年內高點3587(1月24日)起,到年內低點2691(7月6日)計算,回撤幅度高達25%。回顧這半年多以來的弱市行情,A股的下跌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

  • 1月24日至2月9日,上證綜指從3559點開始下跌,13天累計下行將430點,跌幅12.1%,;

  • 3月12日至4月23日,上證綜指從3326點開始下跌, 1個月累計下跌近260點,跌幅7.8%;

  • 5月22日至7月5日,上證綜指從3214點開始下跌,1個月累計下跌480點,跌幅14.9%;

三個下跌階段中,各類主要資產價格表現情況如下:

第一,從上證綜指下跌的幅度和速度看,第三次下跌(5/22-7/5)的幅度最大(-14.9%),第二次(3/12-4/23)指數下跌幅度最小(-7.8%);從下跌速度上來說,第一次(1/24-2/9)下跌最為迅速,僅半個月時間上證綜指下跌了12%。

第二,從市場風格上看,創業板在第二次下跌期間相對大盤有小幅的超額收益,第三次下跌期間創業板較主板有較大跌幅,滬深300和上證綜指漲跌幅相差不大,上證50指數在第一、第三次下跌過程中有小幅超額收益。

第三,對比海外股市表現來看,三次下跌中美股相對A股均有較高的超額收益,而且年初至今美股仍然實現了正收益,只是在A股第一次下跌過程中美股下跌幅度較大(-7.7%)。

第四,從大類資產價格比較來看,國債收益率在A股三次下跌中均有所下行,但幅度不大。而相比之下,產業債信用利差波動較大,前兩次下跌中信用利差均明顯收窄,但5月份下跌過程中信用利差大幅走擴。

總結年初至今A股與其他資產價格的表現,A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在全球股市中表現靠後,風格上創業板略好於主板,各行業收益率差異較大,消費醫藥相對較好。國債利率小幅走低,信用利差年初以來大幅走擴。

2018年1月24日-2018年2月9日            

海外股市高位回調,內部風險因素累積

我們認為,年初市場的第一輪下跌主要是對內部風險因素的消化和調整,這些內部風險因素包括前期白馬股的巨大漲幅、1月底時部分上市公司業績地雷頻發,在這些因素下,2月份我們看到了北上資金月度的首次淨流出,而同時2月初時美股連續大跌,進一步催化了A股在1月底2月初出現的急速下跌。        

  • 中小創業績地雷頻發引發A股估值下殺。在經歷了2017年龍頭行情後,A股實現戴維斯雙擊,海外資金的持續流入不斷推升A股估值,而與此同時市場也更加關註上市公司的業績確定性。然而隨著年初業績預告的逐漸披露,績差股卻頻頻出現,中小創個股大批出現閃崩行情。

    從基本面來看,業績大幅向下修正的地雷股接連曝出(樂視、獐子島等),中小市值公司面臨商譽減值風險的大面積集中釋放(如千山藥機、奧飛娛樂、探路者等),根據Wind統計的上市公司商譽減值損失計算,2017年年報商譽減值損失同比增長了219%,而2016年同比增速僅為47%。績差股的爆發進一步加劇了中小市值的拋售踩踏。除了基本面因素之外,中小創的流動性也急劇萎縮,市場上更是出現了多年不現的「仙股」,對市場交易情緒影響頗多。

  • 回調風險累積北上資金首次出現淨流出。A股估值的不斷推升其實也意味著回調風險的不斷累積,在業績風險不斷暴露的情況下,A股風險收益比下降,因此海外資金在從2月初開始加速回流。從A股互聯互通資金流動來看,1月-2月資金淨流入額維持在歷史低點水平,2018年2月更是出現了首次陸股通北上資金淨流出的現象,外資的淨流出直接強化了這次下跌情緒的悲觀預期。

  • 海外股市普遍性暴跌加劇A股回調幅度。1月至2月的這次下跌其實是伴隨著全球股市的系統性暴跌,是全球範圍權益市場的普遍性回調,這和後兩次A股下跌是有本質區別的。在美債收益率持續走高,美股估值高位盤旋以及美聯儲鷹派信號等諸多利空因素堆積的背景下,美股面臨空前的回調壓力。2月2日至2月8日,美股接連遭遇大跌,5個交易日下跌8.5%。而觸發這次美股暴跌的直接原因,其實是量化交易引起的技術性拋盤。但我們注意到美股的回調是從1月29日開始的,而A股從1月24日已經開始下跌,也就是說,海外股市的暴跌只能說加劇了A股回調的力度,但不是A股這次下跌的誘因。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輪A股下跌於2月9日結束,也正是這一天美股也結束了小回調周期開始反彈。

2018年3月12日-2018年4月23日            

貿易戰正式打響,信用收縮已現端倪

3月22日,川普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大規模加徵關稅,同時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成為了貿易戰打響的直接導火索。而另一方面國內去槓桿進入到攻堅階段,3月份社融餘額同比增速10.5%,較上月大降0.7%。但由於在兩會前後,政策暖風頻吹鼓勵創新企業回歸,市場當時的關注點更多地聚焦在獨角獸回歸和CDR上,因此3月份創業板指明顯跑贏上證綜指,也是全年僅有的市場風格特徵尤其顯著的時段。

  • 貿易戰開打美股A股聯動下跌。第二輪下跌從3月12日開始,無獨有偶,美股也在同一天開啟了第二輪迴調周期(3/12-4/2)。和1月份技術性拋盤引發的暴跌不同的是,這次美股回調主要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以及美聯儲加息影響,但下跌幅度上遠不及1月份。可以說對貿易戰的擔憂引發了美股A股的聯動性下跌,也是第二輪下跌周期開始的直接原因。

    2018年A股第二輪的下跌過程其實是很緩慢的,下跌幅度和速度相對另外兩次都十分緩和,其中下跌最劇烈的一段時間就是中美貿易戰開始過招的半個月(3/22-4/5)。貿易戰在3月22日正式打響,川普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大規模加徵關稅,同時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4月3日,美國正式宣布準備對我國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4月4日,中國宣布要對美國出口價值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關稅。4月5日,川普宣布考慮對中國額外1000億美元加徵關稅。

  • 中小創因政策利好出現結構性行情。和其他兩次下跌過程不同的是,在第二輪下跌周期中,中小創由於多方政策利好其實是存在結構性行情的。一是股票註冊制獲準延後兩年。2月23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授權延後兩年至2020年2月29日。註冊制延後無論從情緒的修復還是緩解中小創的資金分流方面都產生了實質性的利好。

    另一方面,在兩會提倡新經濟的政策暖風中,A股不斷迎來擁抱獨角獸回歸的聲音。3月5日《財新》封面刊文《為「獨角獸」開閘》,3月30日國務院轉發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CDR的配套文件正式落地。這一輪獨角獸和註冊制延後的春風確實給創業板帶來的情緒上的利好,我們發現從2月底開始創業板相對主板開始出現超額收益(2/26-4/16),這也是2018年三次下跌過程中僅有的市場風格特徵尤其顯著的時段。

2018年5月22日-2018年7月5日            

貿易戰疊加匯率下跌,信用風險全面爆發

這個階段中A股受到了多重利空打擊,首先是信用風險全面爆發,這期間AA級產業債信用利差大幅飆升78BP,社融餘額同比增速繼續下降,特別是5月21日東方園林的發債事件直接刺激了市場情緒,從股價走勢看,5月21日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階段性頂點。其次是在反覆拉鋸之後,美國正式宣布對中國加徵關稅,貿易戰全面升級。同時由於美元指數的大幅回升,使得人民幣匯率在6月下半年出現了急貶,加大了股市的下行壓力。而在股市不斷下挫的過程中,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爆倉的風險又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避險情緒。在多重利空下,上證綜指在這個階段連續跌破3200、3000、2800、2700的整數關口。        

  • 貿易戰愈演愈烈關稅正式落地。與此同時,美方突然「變卦」,推翻前期中美貿易磋商的談判成果,中美貿易戰正式進入「威脅落地」階段,A股在「內憂外患」中繼續大幅下探。5月29日,白宮發表聲明,重提「500億美元」關稅措施,並將對中國在美科技投資再加限。6月16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7月6日開始,美國開始對34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中國於同日對同等規模的美國產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

  • 新興市場遭受重創人民幣急速貶值。美元指數從4月中旬開始觸底回升,新興市場國家權益市場隨之遭受重創,而發達市場國家股市則持續保持上漲勢頭。在我們跟蹤的全球主要發達市場指數中,只有恒生指數自4月16日美元反彈以來收益率為負(主要是受A股和亞洲其他新興股市暴跌影響),其他發達市場股指均實現了較高正收益。可以說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股市隨著美元回升出現了明顯的走勢分化。與此同時,人民幣匯率在6月上旬開始出現持續、劇烈的貶值趨勢,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外資的流出和情緒面的悲觀預期。

  • 利空不斷A股持續下探股權質押接連爆倉。第三輪A股的下跌周期相比前兩輪持續時間更長,下跌幅度更大,除了信用風險和貿易戰造成的實質影響外,美聯儲加息,大體量的科技股上市以及股權質押風險的暴露也同樣助推了市場的單邊下跌的行情。這次下跌過程中上證50明顯跑贏大盤,而創業板則大幅超跌,在沒有明顯政策利好的催化下,風險恐慌的極度蔓延使得大市值公司體現出現明顯的抗跌性。

股市大跌原因探討:信用收縮是主因,貿易戰是重要催化劑

2018年以來,由於「貿易戰」、「去槓桿」、「美元升值」等一系列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下,A股市場從2月份開始一路走低。A股在國信策略組跟蹤的全球主要股票指數中表現是最差的。然而對比其他國際市場,會發現,我們的估值並不高而基本面也不差。

從估值的角度看,當前滬深300指數市盈率(PEttm)僅在12倍左右,無論橫向跟國際市場比,還是縱向跟自己的歷史位置比,當前市場的估值水平都是很低的。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方面,2018年一季報全部A股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增速有達到15%(非金融25%),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業績增速,放在全球市場看都不算低的。而且從目前的各類宏觀經濟和行業數據來看,中報業績不差增速甚至有可能會高於一季報。

造成股票市場大幅調整的直接原因,可能主要就是2018年去槓桿環境下,社融餘額同比增速大幅下降和低評級債券信用利差大幅飆升。這使得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在2018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融資難問題,而信用利差的大幅飆升,帶來的是市場風險偏好的大幅回落,我們看到2018年但凡現金流不是太好或者資產負債率較好的公司,整體都要跑輸大盤。

與此同時,美國發起的「貿易戰」成為了A股下跌的重要催化劑。「貿易戰」雖然從對宏觀經濟增長速度和上市公司業績影響上看,短期內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卻極大地增加了未來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回首2018年以來的市場走勢,我們看到,每每「貿易戰」的負面新聞出現時,市場都會調整,而電子、通信等高科技板塊更是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

相關焦點

  • 2018年股市行情回顧 2018年股市為什麼大跌?
    伴隨著2018半年報的披露,上市公司業績逐步展現在人們面前,而媒體和機構也對A股上半年開始盤點。國信證券最新研報題為《復盤2018年股市,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跌下來的?》
  • 2018股市大盤總結 2018年股市發生了什麼?
    國信證券最新研報題為《復盤2018年股市,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跌下來的?》,文中認為A股的下跌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第一階段從1月24日至2月9日,第二階段從3月12日至4月23日,第三階段是5月22日至7月5日,而各個階段的下跌又有不同的原因。  國信證券分析認為,去槓桿下「社融同比大幅回落」和「信用利差大幅飆升」是造成股市下跌的最主要內因,而「貿易戰」成為了市場下跌的催化劑。
  • 2018先紅後綠 2019先綠後紅 ——歲末年初中國股市回顧與前瞻
    邊翻閱邊靜思的過程,可以幫助我逐漸釐清一年當中股市的基本運行脈絡,便於對2019年的股市有更深入的思考與判斷。  2018年:調整之年股市仍在走老路  2018年,滬深股市分別下跌約24%和34.5%。從指數方面看,1月份在所謂的藍籌股與價值股的集體拉抬下,出現一波短暫的「逼空式或指數式」上漲。
  • 今日股市復盤 11月18日股市行情復盤
    應對債務風險及違約處置將出三記重拳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重磅發聲:高度重視企業債券風險防範工作,應對債務風險以及違約處置方面,將重點在三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強監管。二是強化協同。三是抓早抓小。針對個別苗頭性風險隱患,密切關注相關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督促制定化解方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 復盤23家機構2018年中國經濟預測,他們看錯了什麼?
    截至201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全年跌逾24%;深證成指下跌34.42%,創業板指下跌28.65%,上證50也下跌了19.83%。2018年年內最強個股花落中石科技,而剛剛退市的中弘股份則以88.66%的年跌幅成為最熊個股。年初說的股市「慢牛」沒有了。
  • 復盤2018:一場僅次於2008年的熊市
    可一些經典的橋段總會不斷出現,所以一個優秀的策略師腦中應該保留上百個片段。每當一個事件出現,腦中迅速浮現若干場景、演繹出不同的路徑,以待證偽或證實。這就像一個選股者,腦中存有上百個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一旦一個新的牛股出現,馬上就會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可能,最終就是這份「似曾相似」才是區別專業和業餘的根本。所以,本文嘗試一種新的復盤方法,用歷史上的很多經典場景復原2018。
  • 2018年股市將延續結構性行情 兩類板塊或領漲
    2018年股市將延續結構性行情 兩類板塊或領漲 經濟參考報 2018-01-02 06:57:29
  • 「慧眼」牛不過三PK牛年牛市!招商證券股市7年輪迴理論……2021是...
    一、牛不過三和牛年牛市經統計分析股票市場94年以來的行情,盧平提出兩大特點:牛不過三和牛年牛市。 牛不過三:從1994年以來,上證指數年度漲幅從來沒有超過2年,第三年一定回調。2019年和2020年上證指數分別上漲了22%和14%,那麼按照這個規律,2021年的股市應該會下跌。
  • 一圖回顧A股十年沉浮:股市的一致預期究竟是水晶球還是反向指標?
    財聯社11月28日訊,A股戰場,誰主沉浮,股市的一致預期,究竟是水晶球還是反向指標?國信證券11月23日研報,復盤了過去10年A股年度策略的一致預期與實際情況,讓我們直面市場「打臉」名場面。券商對市場可能會看對,也可能看錯。
  • 股市正演繹"熊尾巴"行情 股民平靜面對股市下跌
    股市正演繹"熊尾巴"行情 股民平靜面對股市下跌 2005年04月26日 07:36
  • 中國股市:如果2021年將是大牛市,那現在處於什麼階段?值得思考
    中國股市的邏輯金字塔與美國股市天差地別,而日本股市與歐洲股市也顯著不同。同樣的股票監管法規,同樣的市場估值原則,同樣的會計記帳方法,在相近的經濟狀態下,為什麼各國股市的命運會差異懸殊?甚至與理論分析完全相反?2021年,股市可能面臨的外部刺激有哪些?中國股市的邏輯金字塔又將做出何種應激反應?
  • A股:今天股市將有下跌的風險?
    今天股市有下跌的風險,有黑色星期一的行情概率很高,最好的走法是拉一次漲再跌下來。現在的主力撤退了金融,是給股市上漲帶來壓力,要留意主力布局的板塊躲過下跌的風險。股市情況:一,大盤收盤3500點,創業板收盤3078點,都是有新高,股市很強。
  • 2018年股市行情回顧 2018年股市是牛市嗎?
    記者邀請到了A股獨立投資人馮東升先生做客,他在節目上表示,2018年股市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其中有經濟因素、有槓桿  主持人:在地區增長放緩的一個大背景下,2018年全球主要股指表現不盡人意,馮老師是怎樣看待的?  馮東升:2018年股市確實很不盡如人意,我們要說2018年股市的走勢,我們想先回顧一下股市從2016年、2017年至2018年,這三年它有一個連貫性,有一個邏輯在裡面,它們是相延伸的。我們說股市從2016年開始,從2638點開始,這個情況是很特殊的情況。
  • 泰王健康狀況引發持續關注 泰國股市再次下跌
    泰王健康狀況引發持續關注 泰國股市再次下跌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9年10月16日11:08   中新網10月16日電 據美聯社等媒體報導,81歲的泰國國王蒲美蓬在醫院接受治療已近一個月,廣大人民對他健康問題的持續關注造成泰國股市的混亂。
  • 中國股市:假如2021年是第六次大牛市,目前3600點處於什麼階段?
    2020年至2021年間的大牛市言論從周期的角度看,衰退、蕭條、復甦、繁榮四個階段,而現階段處於什麼階段呢?處於復甦至繁榮階段的調整階段。2008年由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一個新的周期開始,衰退階段的成立。
  • 2018年股市生存現狀:08年後最慘之年,人均虧損10萬
    原標題:2018年股市生存現狀:08年後最慘之年,人均虧損10萬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詩人雪萊的《西風頌》聞名於世。A股再一次不孚眾望熊冠全球,截止目前上證指數下跌23%,創業板指下跌27%,深證成指下跌33%。跌不可怕,可怕的是陰跌,可怕的還是滿倉殺。據東方財富數據,今年整體股民倉位較高,持倉50%以上的股民佔七成,37.8%的股民是戰鬥機,全年滿倉。而僅有不到11%的股民,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熊市滿倉,自然無好下場。今年滬深兩市市值縮水14.46萬億,人均虧損9.9萬。
  • 今日股市行情 每日股市復盤
    在周末,經過了對於上周行情的消化,市場情緒並沒有冷靜下來,滬指反而是在直接高舉高打,盤中在大金融、房地產以及周期等板塊的帶動下開啟單邊上揚模式,指數也是連獲大捷,先後站上3200、3300點整數關口,最終報收3332.88點,單日漲幅近6%創5年最大單日漲幅,滬指收盤則創出兩年半新高,而由於醫藥的持續調整也拖累了創業板指數的表現,最終創業板指漲幅最小收盤收漲2.72%。
  • 2018年股市各大指數走勢如何 2019首日關注點是什麼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29日訊  周五是2018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回顧全年走勢,各大指數整體呈現為震蕩盤跌的態勢,滬指、深成指、創業板綜指年跌幅分別為25%、35%、31%,而且是2015年6月之後年跌幅最大的一年,並且主要指數年K線幾乎以全年次低點收報
  • 一位上海股市天才爆料:出現「三陽開泰」形態,主力進場堅決捂住
    中國股市大起大落,我們不僅要學會抓住時機賺錢,更關鍵的還是學會放手,克服貪婪心理,不然,你和賭徒有何區別?至於如何克服恐懼,需要我們具備足夠的股票知識,心裡有了底,自然就不用再擔心與害怕市場的浮浮沉沉!我們在股市中,最重要的其實是要有耐心,否則,失敗的可能性會相當大。實際上,股票市場原本就是考驗我們有無耐心的心理戰場。
  • 三個直擊靈魂的問題揭示樓市股市漲跌的關鍵邏輯!
    縱觀世界經濟近二十年的演變歷史,以中間的2011年前後分別呈現出的兩種狀態來看,前後時間對稱,幾乎都是十年。讓2011年成為20年經濟分水嶺的關鍵就是國際油價以2011年為分界線出現前後兩大趨勢,兩大趨勢直接造就了公認的通脹和通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