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飄飄,在這落葉紛飛的季節,讓我們一起來到中山公園,尋找秋天的秘密。
周末,陽光正好,落葉紛紛灑滿了公園的各個角落,鋪滿了大地,在這豐收的季節,公園的工程師和17位小朋友們將一起走進落葉的世界,一起尋找秋天的秘密,親近自然,感受自然,認識自然。
活動路線從中山公園西門出發,經過消防門東側綠地、夏山、西壇門、梅園、秋實園、社稷壇銀杏大道、愉園最後到達科普小屋。我們沿路觀察身邊的植物,觀察身邊的樹木,認識植物的名字,了解它們的小故事,觀察它們的葉片,看看都有哪些形狀。學習知識的同時,體驗一把收集落葉的樂趣。
活動伊始,向所有小朋友發布了一個小任務,就是將今天學習過的植物落葉收集起來,預備後面的環節使用。
西門假山後面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傘型小喬木,葉形美觀,葉片是豔麗的鮮紅色,仔細觀察在葉子裡面躲藏著像小「直升機」一樣的果實,長著兩片可愛的翅膀,像飛機的螺旋槳一樣,非常獨特,工程師告訴我們這棵樹叫雞爪槭,紅葉品種,它的果實在植物界也大大有名,叫翅果,它的一對小翅膀,可令果實產生飛行助力,幫助種子的傳播。
繼續前行,在道路旁邊有一棵高大的樹,工程師從地面撿起了一片黃綠色近似菱形的葉片,用手輕輕撕開會發現有多數細細的膠絲相連,這就是杜仲樹,它的樹皮可入藥。
大自然真是奇妙,前面最為高大的喬木,身披金盔金甲,滿地黃馬褂似的葉片成為小朋友們最愛的收藏品。它叫馬褂木,顧名思義它的葉片極像馬褂,金黃色的,葉片前端平截,微微凹入,兩側則有深深的兩個裂片,又似鵝掌,所以又稱鵝掌楸。
西壇門附近,絲棉木紅黃相間的葉片飄逸靈動,斜倚山坡的黃櫨已滿樹橘黃。工程師告訴小朋友們不遠處還有一棵特別的樹,別稱「痒痒樹」,小朋友聽到這個名字頓時來了興趣,這是一棵小灌木,用手輕輕撓它的樹幹,會像人一樣「怕痒痒」花枝亂顫,一陣抖動,因此得名。
進入西壇門向南走,是油松和白皮松,觀察它們的葉片,柴工程師告訴我們兩根針的是油松,三根針的是白皮松。再往南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樹,碩大的梧桐葉飄落一地,俗話說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古人云梧桐是智慧的象徵,能知秋閏秋,所謂落葉知秋,這葉就是梧桐葉了。古代傳說梧是雄樹,桐是雌樹,梧桐同長同老,同生共死。一句「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梧桐也是忠貞愛情的象徵。
來到公園著名的銀杏大道,18株筆直挺立的銀杏樹佇立在社稷壇內壇兩側,猶如金盔金甲的威武士兵,為社稷壇增加了幾分威嚴。秋風吹過,金黃色的葉片漫天飛舞,不知不覺中地面已鋪上了一條金黃色的地毯,絢爛至極。小朋友們駐足合影留念。
音樂堂北側是一排元寶楓,葉子黃紅綠相間。現在天氣還不夠冷,再過段時間就以黃色為主了。那為什麼它叫元寶楓呢,咱們仔細觀察看看,它的翅果很可愛,兩兩一對像掛在樹上的小元寶。它的樹籽還可以榨油,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稍事休息,孩子們進入科普小屋。由首師大繪本社的老師們形象生動的講述繪本故事《樹真好》、《弗洛拉的花》、《彩虹色的花》,小朋友們聽的聚精會神。
老師為大家準備好手工材料,進入我們的「彩葉繪畫」環節,用剛剛收集的落葉,製作一幅屬於自己的葉子畫。小朋友們和老師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下,成功的將秋天的落葉展現在自己的畫紙上,用畫筆給樹葉塗上顏色,這樣樹葉畫就完成了。
「我的自然收藏」是挑選自己喜愛的彩葉、果實精心擺放到透明的PE懸浮盒子裡,合攏夾住,就可以360度無死角的欣賞今天的自然收藏了。
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的創作吧,都是小小藝術家。大自然就是如此,一草一木都是生命的傳奇,都在默默地訴說它們的故事。
就這樣,一上午時間匆匆過去,此次彩葉科普活動圓滿結束。我們從教室走向自然,用眼睛記錄下園林的美景,體驗觀賞植物的樂趣,收穫了許多知識,相信會是小朋友們心中難以忘記的記憶。生活即教育,希望小朋友們每一天的生活都有滿滿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