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嘉麗
《紅樓夢》和《牡丹亭》這兩本書裡的愛情,一悲一喜,都讓後人為之感慨,書裡出現的「三生石」,作為三生三世姻緣天定的代表,為男女主角的感情增添了無限奇妙之感。
紅樓夢第一回就說,黛玉的前身絳珠仙草是在三生石畔遇到寶玉的前身神瑛侍者:
那僧笑道:「此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罕事。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便得久延歲月。」
這個三生石,預示了二人轉世糾纏的命運。
《牡丹亭》的第一齣標目,開篇唱的蝶戀花,交代了全劇始末,也是很多人喜歡的愛情名句:
「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
這個三生石,指的就是柳夢梅跟杜麗娘命中注定必然成婚的愛情。
但其實,三生石最初的來源,跟愛情毫無關係,它見證的,是兩個男人三生三世對友情的堅守。
唐朝大曆末年,洛陽惠林寺有位叫富有的僧人叫圓觀,不僅佛學深厚,還善於耕種,精通音律。
當時還有個叫李源的官宦子弟,整天縱情享樂。
當他得知自己的父親鎮守邊疆被安祿山殺害。深受震動,洗心革面,從此放棄放蕩的生活,將全部家產都捐給惠林寺,並隱居於此。發誓不求功名利祿、不結婚、不僱奴僕。
李源在惠林寺結識了圓觀,兩人一見如故,成了知己好友,時常坐而論道、促膝對談,同進同出,一晃三十年。
一天,兩人同遊蜀州。圓觀想從長安取道斜谷入蜀,李源則想去荊州取道三峽走水路。在李源的堅持下,圓觀只好答應︰「此生之路,再不由我,就經三峽走水路吧!」
不知不覺到一岸邊,遇到一位懷孕的婦人在河邊取水。
圓觀沉默半晌,默默流下淚來。
李源見狀大驚,他與圓觀相識三十年,平時圓觀都是不動聲色,何嘗見過他如此悲傷,正欲詢問,圓觀緩緩開口:
我不願走這條路,就是怕見到這位婦人。
李源一聽,大驚失色。情急之下,拉住圓觀:
「觀兄······」
圓觀搖搖頭,接著說︰
「我坐化以後,將我葬於山下。嬰兒將於我死後出生。三日後,你到王家去。若嬰兒對你笑,表示他認識你,當晚他將死去。我將另行投胎。
李源滿臉的震驚和悲傷,半響都說不出話來。只是為了自己一時執拗,便讓好友離塵絕世,與自己陰陽相隔,滿腹後悔,卻只化作默然。
事已至此,也只能按照圓觀的吩咐去做。他一邊陪伴圓觀坐化,一邊等候婦人生下孩子。
三天後,李源去看新生嬰兒,果然嬰兒一見他就笑。這一笑,實在讓他肝腸寸斷,胸口猶如被重重打了一拳。
當晚,嬰兒果真如圓真所言去世。李源至此,已完完全全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他若要跟圓真再相見,還要十二年!
這十二年裡,李源更加深居簡出,日日沉默寡言,似乎接下來的日子,都是為了十二年後的見面而過。
終於到了十二年後的中秋夜,李源依約來到杭州天竺寺。他滿心期待,又惴惴不安,怕圓觀只是安慰他而編的故事,又怕故人相見不相識,多年友情,付諸流水。
突然,在月色之中,有清脆的聲音唱著《竹枝詞》而來:「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異性雖長存。」
李源聽到,渾身一震,是了,是了,是圓觀來了。他心情激動,目不轉睛望著遠處騎牛而來的牧童,口中喃喃道:「觀公可好?」
牧童以不屬於他這個年齡的感慨,用清脆的聲音說出︰「你果真信守約定,」
李源一時間不知是喜悅還是傷心,千言萬語堵在胸口不知如何說,他向牧童走近,欲伸手拉他從牛背上下來,牧童竟揮手拒絕。
「我們走的路不同,要謹慎切勿相近。你俗緣未盡,但願能努力修行。如果勤奮修行,我們終將後會有期。」
牧童說完,也不再看李源,徑直去了。
李源眼睜睜看著牧童走了,手還留在欲挽牧童的姿勢,竟然無法移動。他心裡怔怔地想: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當年若不是我強行走水路,也不會有今日。我們無法共敘往日友情,都是我的錯。想到這裡潸然淚下,他竟不自知。
牧童的聲音隨著清風傳來:
「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溪山尋幾遍,卻尋煙棹上瞿塘。」
而他的身形漸漸消失,從此後,山長水遠,兩人再未相見。
我們現在在小說電視劇裡看到的「三生石」即由圓觀所唱「三生石上舊精魂」而來,因李源與圓觀的緣分包括圓觀、嬰兒、牧童,正好是「三生」。
這三生,恰好符合佛家所說的三世轉生,即前世、今生、來生。佛家認為生命是永恆的,所以生命有輪迴、轉世。前世因、今生果、來生緣,緣起緣滅,因緣聚合,該還的情,該了的債,三生石上記分明。
「三生石」就被用來比喻因緣前定。後來幾經小說家言,就漸漸發展為男女愛情盟約,是為「緣訂三生」。
2021/1/6 於香港
歡迎關注我,故事內核來自古書記載,文字由自己隨心所寫,望能博君一笑。
參考資料:
1、《太平廣記》卷三八七《圓觀》。
2、唐朝袁郊《甘澤謠.卷五.圓觀》
3、《僧圓澤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