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書院祭文》
維公元二O一九年四月十八日,歲次己亥三月十四,廬江書院春祭大典。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謹備三牲、鮮花、時果,祭於羊城廬江書院列祖列宗前,告之以文曰: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
軒轅黃帝,姬水肇祥。
以姬為姓,周文武王。
成王封弟,叔虞晉唐。
三家分晉,七雄相當。
韓王安叔,位列朝堂。
公族大夫,韓瑊輔王。
商鞅變法,秦興韓亡。
瑊避秦虐,隱跡廬江。
攜妻姜氏,津口渡航。
秦胥詰姓,指河喻韓。
寒河易姓,有賴上蒼。
姓之有何,瑊公始創。
擇地安居,世代隆昌。
繁衍生息,播遷綿長。
四十一世,昶公為將。
敕鎮嶺南,功業弘彰。
歿於王事,立廟褒揚。
珠璣何族,遷徙粵疆。
蓽路襤褸,耕養蠶桑。
宋元明清,三鳳十郎。
傳承詩禮,習文經商。
嘉慶科舉,崇尚文章。
莘莘學子,刺股懸梁。
廣肇宗親,百九九房。
籌建書院,名曰廬江。
落成之日,舉族凱康。
地靈人傑,虎臥龍藏。
英才輩出,名揚四方。
文武魁首,為族爭光。
祖宗牌位,供奉一堂。
先祖功德,百世流芳。
先祖遺訓,百世不忘。
今值春祭,伏維尚饗。
【集體編撰】:廬江書院書院文化研究會文史部
【現場宣讀】: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常務顧問何樹能
【授權發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廣東省廬江書院文化研究院籌委會、廣東省廬江文化促進會籌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