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9月4日訊(通訊員 孫紅娟 朱美娜 記者 萬凌雲)49歲的丹陽市民張強(化名),因小時候一次意外跌跟頭摔破了一個玻璃瓶,沒想到一個一公分長的玻璃碎片,竟扎在他左手的中指和食指中間的指蹼處,且一紮就是45年!45年來,也曾看過醫生,但未能除病。他以為手上長了腫瘤,飽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2日,他痛下決心找到醫生準備切「瘤」,才發現是一塊玻璃碎片作祟。
經醫院手術治療後,終於去除了張強多年的心中疑惑。「堅持開刀,很正確,非常感謝王主任」, 4日上午,在丹陽市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外科十四樓換藥的張強,開心的告訴記者,「以後隨便什麼動作,都可以隨心的做了。」
張強介紹,在他4、5歲的時候,跌跟頭摔碎過一個玻璃瓶,當時手上有傷口且流血了。「傷口好了後,以為就沒事了,哪知道還有玻璃碎片留在裡面」,張強無奈的說,孩童時頑皮,也沒想這麼多,也沒有在意,當時沒去醫院,傷口也是自己包起來的。
這個玻璃碎片,在手裡這麼多年,難道沒有感覺嗎?「有感覺,但不是很強烈,有時感覺難受,有時還會隱隱作痛」,面對記者疑惑,張強說,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總感覺手上長了什麼東西,出於護疼或者忌諱,就儘量不去碰那裡。事實上,只要手上不做大幅度的動作,也基本沒事。「但是,即便如雙手交叉,做個手背向內放鬆的姿勢,就疼了。」
都說「眼中揉不下沙子」,何況肉中藏了這麼一塊玻璃?張強說,總感覺手裡有東西,難受的時候,他甚至自己都想把疼的地方剪開來。但是,自己又下不了手。不僅如此,還擔心手上長了腫瘤之類的壞東西,這對張強的心理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折磨。
張強說,這次他是一個人來治療的,因不影響其他功能,家人覺得影響不大,又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不同意他手術,「害怕是腫瘤此類的壞病,一旦手術後反而誘發病因加重」。
其實,張強十年前為此就看過醫生,當時還拍了片子,可是片子中看不出來,只看到有個陰影,但當時醫生不建議他手術。
於是,2日張強狠狠心,找到了有過一次接觸的丹陽市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外科王延明主任:「我想看看,手上長的到底是什麼。」
「他來就診的時候,說長了腫瘤要求我為他手術」,為張強手術的王延明告訴記者,幾年前張強因額頭上長了東西,曾到他這裡就診過。這次,張強再次找到他,希望能為他手術,切除手指蹼處的「瘤」。但就診後,憑藉多年的經驗和張強的介紹,王延明判斷其手上指蹼處的是一個硬物,不像瘤類。
考慮到兩指周圍神經血管豐富,為降低風險,王延明用精細的器具,採用縱向切割,與血管平行的切割法,抽絲剝繭,一層層分離切開,仔細尋找。「當看到有閃閃發光的東西時,我就知道肯定是玻璃碎片了」,王延明告訴記者,經過近一小時的手術,他小心翼翼的從張強的手上取出了一個長約一公分,寬3毫米的玻璃碎片。
而當玻璃碎片剛從肉中取出,張強就感覺到了一陣難以言述的輕鬆。4日上午,張強換藥時,還不住的感謝王延明,並稱「這下,心裡的一塊石頭落地了,人也輕鬆了,疑惑也消除了」。
「張強算是幸運的」,王延明介紹,類似的手術他也做過,但病人入院時都很清楚自己的情況,像張強這樣的病例,一塊玻璃碎片在體內秘密「駐紮」了45年,他還是第一次遇到。
「如果玻璃渣進入血管,流向體內重要的臟器,嚴重的話可能危及生命」,採訪中,王延明提醒,「一旦被玻璃等物扎傷,應及時就醫,檢查清楚,以免留下隱患,給自己帶來痛苦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