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檔案與身份證不符,如何證明出生日期?中學畢業證可以嗎?

2020-11-27 騰訊網

王大叔很鬱悶,臨近退休了,發現檔案與身份證不符?那怎麼證明自己的出生年月呢?他能找到初中畢業證,這個可以證明嗎?

一般來說,畢業證不行,學籍卡可以。

按照《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8年8號文件),對於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同時要加強居民身份證和職工檔案的管理,嚴禁隨意更改職工出生時間和編造檔案。

實際上我國的身份證制度是1985年才建立起來的,根據《身份證條例》實施。最初我們在管理職工退休的時候,一直是以職工檔案為準,所以隨著身份證制度的實施,漸漸的會出現以身份證為準的情況。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多數是以身份證為準了。有人在那裡表示,《民法典》不是要有以身份證為準確定退休時間的規定嗎?這實際上屬於以訛傳訛。

根據《民法典》第十五條: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準;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準。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準。

簡單點說,出生時間就是首先以出生證明為準。沒有出生證明,就是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為準。兩種條件是並列的,職工檔案中的記載材料就是其他有效身份登記。如果說我們認為職工檔案中記載的時間不準,那麼我們可以查找到更早或者足以推翻上述記載時間的證據材料證明。當然,這種情況一班就是以更早的材料為準了。

職工檔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呢?一般來說職工檔案中應當包含10大類材料,有的人可能會由於個人原因沒有相應的檔案。這10大類材料分別是:

第一,履歷材料;第二,自傳材料;第三,考察、考核、鑑定材料;第四,學歷和職稱,職業資格材料;第五,政治、歷史情況的審查材料;第六,參加黨團、民主黨派的材料;第七,獎勵材料;第八,處分材料;第九,錄用、任免、聘用、轉業、工資、出國、退離休、退職等材料;第十,其他可供參考有保存價值的材料。

其實,我們仔細研究一下這10大類材料,基本上覆蓋了我們一個人這一輩子重要事件的方方面面了。

但是無論怎樣,出生時間都是以職工檔案中的最早記載的出生年月時間為準。說實話,畢業證不是檔案材料,真正的檔案材料是學生的學籍卡、成績單等等。再想想也知道,畢業證是公開的,隨便拿給別人看的。按照職工檔案管理規定職工本人無權查閱本人檔案,所以一旦進入職工檔案連自己查閱都不行,那麼畢業證肯定是無法進入職工檔案的,也不能稱為檔案材料。

所以,如果我們發現職工檔案跟身份證不符,一般可以去找戶籍登記材料或者其他有證明效力的材料,只要相關材料記載的時間更早、證明效力更充分,是可以認定出生年月的。

相關焦點

  • 退休檔案年齡有筆誤怎麼辦?檔案出生日期和身份證不同影響退休嗎?
    問題:退休檔案年齡有筆誤怎麼辦?檔案出生日期和身份證不同影響退休嗎?我國退休制度審核退休年齡時,是按身份證,戶口本和人事檔案記載的出生日期相結合進行的。原則上要求三時一歷辦理退休。如果身份證,戶口本和人事檔案日期有出入,以人事檔案記錄的初始日期為準。
  • 退休人員注意,如果檔案年齡與身份證不符,按這個規定處理
    退休時,退休人員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有很多退休人員會遇到檔案與身份證年齡不符的問題。退休人員一定要重視起來,因為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年齡不符的情況下,會影響退休人員辦理退休手續,甚至有可能延後退休年齡。先大家分享一個社保真實案例,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檔案年齡的重要性。
  • 2019年退休時間以檔案為準還是以身份證為準?為什麼?
    如果身份證年齡比較大比如說是1931年9月出生,而檔案記載出生日期是1921年9月。如果以身份證年齡為準,跟檔案記載年齡相比,足足可以提前退休10年。但是大家想想按規定會這樣能輕鬆辦理退休嗎?那當然是不可能讓你這麼早就退休的,如果出現檔案和身份證年齡不符的情況,需要二者結合判斷退休時間。
  • 退休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最高法院一槌定音!
    慕容博的第一代身份證記載年齡雖為1955年4月29日,但該身份證籤發日期為1987年10月,而慕容博的檔案形成於1969年12月。參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如本人身份證和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的,應以本人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 退休年齡是按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計算嗎?當然不是
    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按我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算,已經到達退休年齡了,但還是辦理不了退休手續?   答案:因為按你檔案中出生日期算,還不到能辦理退休手續的年齡。   檔案記載與戶籍登記的出生日期不一致,怎麼算?
  • 檔案是1971年,身份證是1974年,可以提前3年辦退休領養老金嗎?
    但是,如果檔案裡面記錄的是1971年生,身份證年齡是1974年,你還能知道按哪個計算法定退休年齡嗎?如果您也存在類似的疑惑,不妨一起來探討一下【法定退休年齡是按身份證、是按檔案記錄還是按照其他的?】這個話題吧。
  • 當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系統登記出生年月不一致時,該如何退休
    養老保險全覆蓋2018年8月2日,王某冒著高溫來到居保中心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申報手續,在辦理過程中發現,此人系統參保信息登記出生日期為1960年,而提供的身份證號碼為1958年,出現身份信息不一致現象。
  • 以案說法|退休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最高法院一槌定音!
    慕容博的第一代身份證記載年齡雖為1955年4月29日,但該身份證籤發日期為1987年10月,而慕容博的檔案形成於1969年12月。參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如本人身份證和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的,應以本人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 檔案1971年,身份證1974年,退休年齡應該如何選擇?
    參加工作檔案顯示出生年月是1971年,身份證是1974年,多數情況都應當以檔案的退休年齡為準。關於退休年齡的問題,對於年輕人來說已經不再是問題。現在從醫院出生記錄,到出生證明開具,再加上公安戶籍申報,基本上很少再會出錯,一切都會以身份證年齡為準。
  • 退休時,如何認定出生時間?是按人事檔案為準,還是身份證為準?
    一、國家關於職工出生時間認定的要求是什麼?按照《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的文件要求: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 2020年退休年齡定下來了,自己交社保,為什麼55歲還不能退休?
    如果在企業是幹部身份工作10年就是55周歲退休。當然了,各省退休條件有區別,還要提前知曉。 一般來講,法定退休年齡判斷的依據是身份證出生年月日。身份證55歲到法定退休年齡了,但是下崗職工人事檔案中也有記載個人信息,比如下崗職工的出生年月日,姓名,工作經歷等等。如果遇到職工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年齡不符,退休年齡就不固定了。
  • 【積分入戶】身份證與畢業證的出生日期不一致怎麼辦?
    【積分入戶】身份證與畢業證的出生日期不一致怎麼辦?【導語】: 想要積分入戶廣州,卻發現身份證出生日期與畢業證的出生日期不一致怎麼辦?
  • 退休為什麼按檔案年齡,而不是身份證年齡?看完後明白了!
    辦理退休的時候,也經常有即將退休的同事問我這個問題。首先要糾正題主的兩個誤區:第一點:退休審批部門在認定出生時間的時候,是堅持職工人事檔案和身份證相結合的原則來進行認定的。第二點:當職工的身份證與人事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職工人事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切記是最先記載。
  • 退休時間根據什麼計算?身份證到法定退休年齡,就能退休嗎?
    退休時間的是根據退休人員出生日期來計算的,而退休人員出生日期的判斷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人事檔案記載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證出生日期一致時,參保人員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待遇。
  • 蹊蹺:工齡40年,62歲才退休,人事檔案是怎麼影響養老金的
    ,說是人事檔案出生日期和身份證日期不一致,好容易熬到62歲,養老金比別人少領1000多,咋回事?」  這位網友父親的案例,正是印證了人事檔案的重要性,關於退休的條件,幾乎人人都知道是參保15年以上,60歲(男性)退休。  「身份證年齡不靠譜嗎?為啥不按照身份證年齡給我退休?」  一方面是出生年齡的認定,一方面是工作年齡的認定,可見人事檔案有多重要,可惜很多人在退休時才發現,自己的人事檔案有問題或者少材料。
  • 女孩畢業證竟關聯他人信息 學信網也可查
    2005年,原名嶽小娜的她入校學習,第一學年下學期,她接到學校通知說 「檔案調不過來,需要重建檔案」,要求她到派出所更名為嶽紹瑞。這種情況並非個案。《中國青年報》2010年報導過商丘科技職業學院的多起冒名頂替事件,一位署名「良知」的該校招生老師在發給報社的舉報信中透露,學校會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忽悠招生。
  • 檔案年齡欄只填寫出生年,退休的月份怎麼確認?
    退休年齡一般按檔案上的第一張表登記為準,但檔案年齡欄只填寫出生年沒寫月怎麼辦?養老金從幾月發?今天是2019年2月7日,正月初三,首先祝看到本文的各位朋友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回到主題,現在辦理退休的人員,最早的是50歲退休的女同志(不含特退等情況),那麼應該出生於1969年1月,就算參加工作較早,也應該不會早於1985年了,至今已經三十多年過去了,現在退休時才想起來缺失的問題,的確是有些麻煩。
  • 微市中·法課堂:退休以身份證年齡還是檔案年齡為準?一個案例全明白!
    慕容博的第一代身份證記載年齡雖為1955年4月29日,但該身份證籤發日期為1987年10月,而慕容博的檔案形成於1969年12月。參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如本人身份證和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的,應以本人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 退休年齡以最早記載的入團時間為準,其它一切登記表及身份證無效
    此問題提出,就是退休年齡如何確定?可能有些人會認識上錯誤,確定「退休年齡以最早記載的入團時間為準」,有可能會以入團志願書填寫的出生年月日,作為退休年齡計算。我多次參加退休人員審檔,查閱過相關文件,就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 個人檔案的出生日期填錯了,對於今後辦理退休會有什麼影響?
    我們大家可能都知道,這個辦理退休要認定的這個出生日期,是要以個人檔案中的出生日期為依據,來辦理正常的退休待遇。所以說,你的個人檔案出生日期填錯了,或者是因為某種原因和你的真實生日不一致的話,那麼就要以檔案中的出生日期為依據,去辦理退休了,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