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娛樂10月18日報導 由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啟迪傳奇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戲劇《伊菲革涅亞在陶洛人裡》入選了國家大劇院第十屆「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臺藝術精品展演周」,將於10月24日-26日演出。《伊菲革涅亞在陶洛人裡》是「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歐裡庇得斯的經典作品,被稱為「古希臘英雄故事的最後篇章」,也是第一部被翻譯成中文的古希臘戲劇,此次演出是該劇首次登上中國舞臺。
古希臘經典戲劇大放異彩 電影基因巧植《伊菲》
《伊菲革涅亞在陶洛人裡》劇照
「春華秋實」作為國家大劇院與專業藝術院校攜手打造的特色公益性藝術品牌,自2008年舉辦以來,堅持國家大劇院「高品位、高水準的中外高雅藝術」標準,參演院校所呈現的音樂、舞蹈、戲劇、戲曲等各藝術門類曲目和劇目,均代表當前專業藝術教育領域的最新教學成果。據悉,該劇由北京電影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演出。
《伊菲革涅亞在陶洛人裡》講述了古希臘少女伊菲革涅亞被流放到遙遠的陶洛人裡,在那兒與親弟弟重逢,為逃回希臘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該劇導演、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趙寧宇介紹,此次演出除了還原經典故事和古希臘戲劇精髓,更植入電影基因,邀請著名作曲家馮達為戲劇量身打造了主題曲。導演還獨具匠心的提出「十面伊菲革涅亞」概念——由十位女演員共同飾演伊菲革涅亞,從而將對一位女性的同情轉化為對一個時代女性群體遭遇的不公正命運的更高情感。
《伊菲革涅亞在陶洛人裡》劇照
在古希臘戲劇表演中,電影基因的植入並非孤例。2005年演出的戲劇《珀涅羅珀記》在情節和內容上完美忠實原作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利用全女性的演出陣容,將古希臘戲劇藝術與現代電影技巧相融合,使觀眾體會到了該劇對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男權思想的顛覆。
《伊菲》兼顧藝術與現實 眾角映射多重人性
創作者們之所以對「古希臘經典戲劇+現代表現手法」這一組合青睞有加,一大原因正是因為古希臘戲劇自身所具有的現代魅力。
《伊菲革涅亞在陶洛人裡》劇照
首先,希臘戲劇中充斥著對人性的解剖。比如《伊菲革涅亞在陶洛人裡》中,阿伽門農為了戰爭的勝利,而不惜要拿自己親生女兒伊菲革涅亞做犧牲。伊菲革涅亞被最親近之人欺騙,但為了希臘的勝利,甘願放棄生命,並拒絕了阿喀琉斯的救援。父女倆一個殘酷無情一個善良大義,對比十分明顯。古希臘戲劇故事中所透露出的深刻的人性,在當下社會仍具有現實意義。
其次,戲劇承載著「宣洩、淨化、陶冶」的作用。作為和觀眾直接交流的最好的藝術形式之一,戲劇反映了人生,人生從戲劇中得到洗滌,得到淨化和陶冶。通過觀看戲劇,觀眾可以宣洩情感,或敬佩伊菲革涅亞的犧牲,崇拜阿喀琉斯的英勇,從而要求自己向劇中褒獎的人物學習,或厭惡阿伽門農的自私自利、剛愎自用,反感克瑞翁(古希臘戲劇《安提戈涅》中的人物)的獨斷專橫,從而反思自身,摒棄戲劇諷刺人物的糟糕思想,從而起到淨化思想、陶冶情操的作用。
該劇藝術指導、中國當代著名的導演藝術家羅錦鱗先生對此次演出寄予厚望,他表示:「表演藝術隨古希臘戲劇的誕生而誕生,演員塑造人物形象的歷史同樣有2500多年的歷程。戲劇經典作品是影視劇演員學習表演藝術的必經之路。」
《伊菲革涅亞在陶洛人裡》劇照
日前,《伊菲革涅亞在陶洛人裡》已火爆開票,用哀歌和抗爭書寫的悲劇故事,必定能引起觀眾對人類歷史的諸多思考。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李彤_NK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