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最近很多父母都私信問我,孩子上學了,該不該給零花錢,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個疑惑,其實這不是應不應該給的問題,而是如何正確去給的問題,在孩子六七歲左右,已經具備相當的獨立意識和金錢概念,家長就必須得教會孩子使用零花錢了。
當孩子六七歲的時候,就開始知道向家長要零花錢了,有的家長總擔心孩子亂花錢,又怕孩子會把錢弄丟,總之有很多顧慮,所以就不給孩子零花錢,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逐漸開始有了花錢這個意識的時候,父母要做的是教會他正確使用錢,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01不給孩子零花錢對孩子成長不利
如果孩子到了六七歲,還只是用限制的方法管零花錢,可能會導致出很多不良的問題,對孩子的未來發展不利。
1、導致孩子缺乏對金錢的正確概念。
如果到了這個年齡,家長還不給孩子零花錢,那麼孩子花錢的欲望就會被壓著下來,孩子也不懂得正確去支配錢,等長大以後,自己掙了錢,這種曾經被壓抑的欲望會爆發出來,不懂得打理自己的錢,隨意亂花錢,就很容易導致不良行為的產生。
2、無法及時培養孩子的興趣。
很多孩子隨著成長的過程,逐漸就會有了自己的一些小的愛好,這些小的愛好,逐漸的可能會發展成為孩子的特長,但是當他沒有錢去能夠滿足自己的興趣,這個愛好可能就放棄了,這項興趣以後也不會再接觸了。在孩子培養興趣方面,如果需要金錢,家長要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導,小孩子年少時培養的興趣可能會伴隨他一生,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也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3、對性格也有不良的影響。
孩子在這個階段,已經有了交朋友的需求,必然會有相互為對方消費的時候,其實小孩子偶爾的消費金額都不是很高,大多數都是零食文具等等,如果家長沒有給孩子零花錢,平時總是別的孩子花錢,那麼孩子就容易被其他人疏遠,沒有人願意跟他交朋友,那麼孩子很有可能產生自卑的心理,一旦孩子性格變得自卑,想要扭轉回來就會很困難了。
4、可能會導致孩子產生不良的行為。
很多孩子偷東西,並不是因為家裡真的沒有錢,而是父母不給他零花錢,比如說一個小孩子特別喜歡桌球拍兒,班上很多孩子都已經在玩兒了,孩子就會鋌而走險去偷父母的錢,本來是培養興趣的一件好事兒,但卻讓孩子染上了不良的行為習慣,這就得不償失了。
02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1、定期定量給孩子零花錢。
大部分的孩子到了六七歲,就會逐漸意識到錢的作用,也有了支配金錢的欲望,對金錢也就有了初步的概念,這個階段正是樹立孩子金錢觀的最佳時期,可以定期定量地給孩子一些零花錢,有些家長給孩子零花錢的方式是,只要孩子要就給,或者是直接拒絕,這樣都不利於幫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2、讓孩子明白零花錢的獲取及使用規則。
讓孩子明白零花錢的獲得及使用規則,是教孩子使用零花錢的前提,也是培養金錢觀以及價值觀的重要方式。
①、讓孩子明白獲取零花錢的數量和頻次:每次多少,多久一次,這有助於孩子學會規劃使用零花錢;
②、可自由支配的範圍:哪些可以買,哪些不能買;
③、教會孩子如何去規劃自己手裡的錢:那些是當下必須支出的,哪些是不必要支出的,哪些是可以留存的。
這樣孩子逐漸就會懂得恰當使用錢,比如: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想買但是錢不夠,那就要學會自己攢。
孩子小的時候,基本上都在父母的視線範圍,但是到了六七歲,就開始逐步的進入集體,與其限制孩子的零花錢,不如教會孩子去正確使用零花錢,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內容。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