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琴深如海,ID:likesea201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飛馳,承載著我們或得意或失意的人生。歲月無聲,世間並不緘默,我們或許能夠忍住哭泣,卻難免宣洩。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感到苦澀和惶恐,伴隨著對未來無盡的憂慮。患得患失是一種常態,惴惴不安如同一支伏筆。
對於挫折,往往極其容易被自我放大,或許它就客觀地呆在那裡,無所謂大或小,我們都無法無動於衷。生活就像一場未知的旅行,穿越過無數的驛站,我們茫然四故,不知道如何拔劍披荊斬棘,卻能夠滔滔不絕地訴苦,向全世界傾述自己的不易、苦難和憂傷,而旅途的終點,似乎永遠是遙不可及的夢。
有一個比較雷同的現象,就是昔日的朋友或同學聚會,觥籌交錯之際,免不了憶苦思甜。但往往回憶苦澀的部分成為津津樂道的談資,都拼力證明當初自己所承受過的苦難,一定是最大的,常人所不能及的,然後喟嘆如今,不勝唏噓。
別人吃過的苦都不算什麼,自己吃過的鹽,飽受過的不堪細思極恐,命運多舛。
這是一道無解的命題。每個人都只能證明自己的苦難和挫折,但它多大多小都與別人無關。把自己置身於這樣的境地,其實我們都不知道,究竟是為了證明自己曾經的偉岸,還是一種無奈的表現。
放大挫折,細數傷感,不過是一種軟弱無力的沉默。對生活和未來,我們力不從心,才編造困難,才遊說自我,萬千理由的結局,終究不過是想對現實繳械投降,然後讓全天下都覺得無可厚非。
這是一個悖論,如果自己曾經遭遇過最大的困難和挫折,那麼刺穿命運喉嚨的人,捨我其誰?已經抗爭過了惡魔,我命由我不由天,還有什麼能夠足夠擊潰強大的你?
可能,也許,你遭受的困境讓你無法走出沼澤。沒有學歷,能力還有待提高,經驗欠缺,在城市的鋼筋水泥裡掙扎,不甘又有些疲憊。往什麼方向奮進,該如何學習和提升,都沒有完全的應對之策。有所憧憬和希冀,也充滿迷惘和忐忑。
成功學和自由,原來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欺騙。是的,童話都是騙人的。生活的不堪,如此真實觸碰,直到你傷痕累累,倦怠不已。
但不妨去看看時間。它透明,潔淨,每一天都不曾有過不同,只是被我們刻畫成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甚至包含著痛苦,歡樂,和愁緒。它其實孑然一身,沉默而孤寂,但日升月落,四季交替,不曾眷戀秋之絢爛和春之盎然,也不在意春色怡人和夏日炎炎。
時光是陪伴在我們身邊最豁達,最灑脫的精靈,我們一路埋怨,一路黯然,聽過太多的大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以為那些挫折和蜿蜒,是全世界對自己最大的不公允。全然忘記了如時間一般的坦然,如時間一般的無聲無息。
在時間裡沉淪,是一種頹廢。毛姆說,由於時光轉瞬即逝,無法挽回,所以說它是世間最寶貴的財富。濫用時光無疑是人們最沒有意義的一種消磨方式。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對未來的嚮往。心之所及,便是無限。走過的路,都是必經之路,吃過的苦,從來就不會白費。魯迅說過,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為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與其去證明自己的挫折有多大多難,不如停止回頭去看,一路向前,努力奔跑,汗水澆灌過的花,淚水浸泡過的果,一定刻骨銘心,一定無人比肩。
人生是一場修行,要收穫多少讚美,就要承受多多大的摧毀。如果苦難是無敵的,已經堅不可摧,那麼,衝破牢籠擊退苦難,也許就是一種奇蹟。
如果還對生活充滿希望,你一定相信奇蹟的出現,證明自己的不同與不凡,實現奇蹟不就是最好的方式嗎?而奇蹟的真相,原來是努力的代名詞。
正視挫折很難,那麼就斜視困難。泰戈爾曾說,上天完全是為了堅強我們的意志,才在我們的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
這是一個需要打雞血的時代,熟讀孟子最慰藉人心的雞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相信自己能,放大你的潛能,就像曾經你放大挫敗感一樣。或許,你比自己想像的要勇敢和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