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ng被指不是新發明 河南湖南方言中皆有此發音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法制晚報訊(熊穎琪)如果你到今天還沒聽說過Duang,這個春節恐怕你與世界「失聯」了。

  2月24日前後,一部成龍於2004年代言的廣告再次被網友們挖出來進行了新一輪惡搞。成龍曾在片中使用的感嘆詞Duang變成了羊年第一個最火網絡詞彙,並被人們迅速在各類媒體平臺活學活用了起來。成龍自己也於2月26日晚轉發微博用Duang自嘲,引發網民圍觀。

  3月3日,是全國政協開幕首日,委員成龍亮相。記者在現場問成龍:「怎麼解釋Duang這個字?」成龍回答:「很好玩。」

  一聲Duang響,不僅讓很多人終於找到了那個能準確表達心情的發音,更帶來了一場自媒體空間的表達集體式狂歡。《法制晚報》邀請專家學者為您洞見「忽如一夜Duang體來」背後的文化意義。

  你以為Duang是新發明?

  聽聽河南湖南的方言

  Duang作為在春節期間被網友挖掘出來的新詞,其百度指數峰值一度超出當年的熱詞「元芳,你怎麼看」一倍有餘。對於只知其音,不知其形的Duang,網友生造了一個漢字,這個字上下結構,上面是成,下面是龍,合起來就是Duang字。

  Duang究竟是什麼意思?網友給出這樣的解釋:它源自成龍代言的洗髮水廣告裡形容頭髮很有質感的一個擬聲詞。在網絡上用來形容有彈性的物體的聲音,後來逐步可以用來形容各種聲音,也可以用來表達心情。

  為了進一步解釋清楚,網友賣力地舉出大量例句:「當瘦子摔倒時,是pia,當胖子摔倒時,是Duang。」「Duang的一下就要開學了,畢業設計開題報告和論文翻譯一個字都沒動。」

  Duang這個音其實對於一些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從時間上看,在名為「艾澤拉斯國家地理」的《魔獸世界》遊戲論壇上,早在2009年就有網友發帖詢問Duang這個字怎麼寫。這位名為mimimo的樓主說,Duang是個象聲字,類似「哐」。但他寫不出來,被同事嘲笑說書法白練了。

  從地域來看,也有不少人表示,在他們的家鄉方言中確實存在這個音。例如,Duangguo,在河南方言中就是「故意」的意思。Duang在湖南,就是形容樂器銅鈸發出的聲音。

  你以為Duang是獨一份?

  別忘了bia、biu、囧

  與以往流行的網絡流行詞不同,火起來的Duang看起來似乎非常另類,因為它只是個拼音,沒有與之對應的漢字。

  春節期間被廣而告之的還有一個拼音——bia。在羊年央視春晚最受觀眾期待的反腐相聲《這不是我的》中,一個「bia在牆上」的「bia」獨具親和力。有觀眾稱:「給他倆(苗阜、王聲)『bia』上,這是咱陝西的!」對於bia,無須解釋,大多數人早已知道是什麼意思。

  此外,當下網絡語境中確實存在不少無法用準確漢字表達情緒而用拼音代替的現象。2月26日,網友「丁一晨DYC」歸納整理出了一組拼音網絡流行語:diou、biu、shi、deng……它們和Duang一樣,能拼出來,但寫不出漢字。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它們早已成為青年人之間網絡交流的常用語。

  重慶市教委語委辦邱老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詞是有完整的音、形、義的。所以這些『發音』,現在還不能叫詞,嚴格意義上講也不能叫音節。」他表示,像Duang這個音節拼出來的字,目前來說是生造的,純屬娛樂,屬於典型的網絡語言現象。有一些發音確實存在於方言中,之所以目前在字詞典裡沒有對應的漢字表達,是因為在語言的流變過程中,這些方言發音沒被大眾所認可,沒有進入公眾認可的範圍。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李稚田教授稱,在整理的網絡拼音詞彙中,有部分是可以在古語中找到原型的。但由於文字的進化,部分被淘汰,也沒有對應的現代文字被收入現代漢語詞典裡。當其被人們挖掘出來,並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時,它將重歸人們的視野,比如「囧」。

  無論被網友們生造出來的發音是否符合拼音規則,或是否有對應的漢字被收入字典,網絡世界的相對自由性,讓Duang以及它的兄弟姐妹們確已成為青年人的網絡社交口頭禪,並且逐步影響到大眾媒體的表達方式。

  你以為Duang很個性?

  從眾心理讓它走紅

  伴隨著網際網路在中國的發展,它從「科技」的代名詞變成了社交,變成了媒體。熱詞一波波地誕生。李稚田對記者說,語言本身是流動的,是在不斷發展和豐富的。網絡語言的繁盛正是網絡平臺發展伴生的一種文化現象。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黨委書記、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文軍教授向法晚記者解釋了當下字母文字成為網絡熱詞新寵的原因:在中國,無論電腦輸入還是手機輸入,拼音輸入法是大部分用戶特別是青年用戶的首選。於是和其他使用字母文字的國家一樣,出於輸入方式和便捷性的需求,拼音字母的簡寫與變種應運而生。

  其次,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交流中找不到適合描繪事件或情緒的現有漢字,於是大腦中出現的那個發音符合漢語拼音的拼法,被網友迅速地用字母形態表達出來,並進行傳播。它類似於英文中的合成詞或者派生詞。

  當Duang已經刷遍了朋友圈,很少有人還能「淡定」地對它熟視無睹。你若不知道你的朋友們是在表達一種怎樣的情緒,那實在是會顯得很落伍。所以,溫習成龍Duang的視頻,並在朋友圈秀一下Duang的用法,成了年輕人近期與時俱進的閃亮標籤。正如李稚田所言,是標新立異的表達欲望和網友的從眾心理加速了網絡新詞的傳播。

  文軍對本報記者說,所有網絡熱詞在社會廣泛層面的躥紅都經歷了兩種傳播模式:以Duang為例,無論是新媒體中以個體為單位的傳播,還是大眾媒體中媒介機構以「眼球經濟」為驅動,大家或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到Duang的傳播過程中。無論是有意傳播還是無意為之,大量的曝光致使接觸到該類信息的受眾都想去了解這個詞的含義。

  此外,在新的傳播環境中,知識出現了由晚輩到長輩的「逆流湧動」,孩子們會主動去告知長輩Duang為何物。這就呈現網絡熱詞從線上走向線下的趨勢,由小眾變成大眾,從而形成特定時期內的文化現象。

  你以為Duang代表新語言?

  它只是言語仍有待檢驗

  追根溯源網絡中的拼音表達,biu、pia、Duang等等都該算是「晚輩」了。早在上世紀末興起的OICQ上就已經出現以拼音為代表的一批網絡語言:kl(恐龍,意為長相難看的人)、GG(哥哥)、JJYY(唧唧歪歪)等。當年被稱為「火星語」的詞彙,在如今的年輕人眼中幾乎算是「土得掉渣」了。

  歷經十餘年的發展,無論字母文字還是類似於「囧」的象形文字,在網絡空間中的意向正從「表意」逐步走向「傳情」。

  李稚田向本報記者講述,任何語言文字的產生都有著自己特定的文化來源,是音形義的結合,它的傳播一定能彌補社會心理需求,最終被人們運用並放大,形成一種社會思潮。

  他以Duang為例,向記者講述了網絡熱詞的衍生模式。Duang源自成龍的一則廣告,其文化背景中所涉及的人物和廣告內容為這個發音注入了驚異感和喜劇色彩。此外,Duang和所有的象聲詞一樣,它模仿聲音,並且讀音較重,擲地有聲。在春節這樣一個特別的時期裡,這與現實生活中的爆竹聲和手機裡不斷彈出的紅包、新鮮事物等氛圍是十分契合的。加上人們在網絡空間表達自我的欲望,Duang和眾多社會熱詞一樣,既有文化背景,又能表達當前的社會心理,具有極強的時代感。

  同時,李稚田向記者強調,正是因為所有的文字都有其產生背景和傳播規律,並且現有的所謂「新詞」都可以在古漢語或者地方方言中找到原型,所以,文字從表意到傳情,並非新角色的產生,而是詞義的擴大或是潛能被挖掘。

  文軍對記者說,隨著社會現象的更新和人們自我表達情緒的加強,語言作為文化的一部分也時刻進行著新陳代謝。漢語的語義被人們不斷發掘,也為新詞的產生留下了空間,這是語言社會學中的一種現象。

  他同時表示,無論是字母文字還是象形文字,新詞的產生初期必然伴隨著誤解和不規範,流傳和流行是兩個概念,它需要經過時間的錘鍊。

  李稚田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在語言學中,語言和言語是兩碼事,語言是歷經時代變遷,一個民族傳承並保留下來的以文字為載體的語言符號;言語是每一個社會階段傳播的一些文字或語音現象。網絡語言作為年輕網友的風格化表達,是一種時代文化現象,但能否成為大眾傳播的符號,還需經歷時代的考量。

相關焦點

  • 最近河南話又火了!竟然還有「河南話發音寶典」?
    《黑客帝國》裡面「黑客」的「黑」字在河南方言中讀:  A.偶 B.歇 C.切 D.夏  3.河南方言中,「咕堆」的意思是:  A.躺 B.坐 C.蹲 D.以上答案都不是  4.在外地人看來,最能代表河南話的一個字是:  A.賊 B.咱 C.中 D.以上答案都是  5.曾經熱播的賀歲片《手機》裡面,講河南話的演員是:
  • 中國漢語有八大地方方言,各有什麼特點,你的家鄉話是什麼
    中國漢語有八大地方方言,各有什麼特點,你的家鄉話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東西南北差異巨大,菜品上有八大菜系,地方方言上則有八大種類。每一個方言,都有其濃厚的地域文化特點,也深藏著悠久的歷史。在地方方言上,分別有北方方言、吳地方言、湘江方言、贛江方言、客家方言、閩東方言、閩南方言和粵地方言等八大種類。
  • 專家復原宋朝普通話:河南官話為啥像粵語?
    在咱們河南老百姓的生活中,每天都接觸到無比熟悉的河南話,「中」「得勁」「吃了冇」「排場」等充滿中州韻味的詞不絕於耳。但近日,收藏家馬未都在一檔節目中揭秘了宋朝人的普通話是如何發音的,聽後讓大多數觀眾感到意外,節目中朗誦的一首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起來廣東味兒十足。許多讀者致電本報希望就河南話的演變問題探一究竟。
  • 土味河南話又火了!河南方言正一步步走向全國
    「哈哈,我愛河南話」「我現在好喜歡河南話」……還記得前一段疫情期間,河南村長的方言土味廣播,「你可高貴了還不是」等就曾走紅網絡。在居家鬱悶的時光,給全國人民帶去了歡樂。其實,近年來,河南方言正在走出河南,受到各地人們喜愛。河南籍德雲社相聲演員嶽雲鵬,更是為河南話起了個名字「豫語」,把河南方言融入作品中。
  • 朗朗發音|r與y的發音技巧,是「肉」不是「油」~
    但其實在其他地區,比如山東地區的人就會把「肉」念成「油」,這就是r與y不分啦~r-y不分指r和i以及以i開頭的零聲母音節混淆,這種現象出現在一些方言中,影響普通話的準確發音。同時這組音也是外國留學生掌握標準普通話的難點音。雖然一個是輔音,一個是元音,但是兩個音發音時舌用力的點不對就會造成混淆。
  • 方言中的「秤」
    四川方言中有「不動秤」的說法,意思是不用秤稱,採用估計的辦法。
  • 《異口同聲》趙傳「拒唱」我很醜 辛曉琪《領悟》唱出「河南方言」
    趙傳分享成名趣事 展唱功破票數最高紀錄在周六播出的第三期節目中,趙傳向現場觀眾分享了自己歌手路上的種種趣事。原來,在成為歌手之前,趙傳只是一個普通的貿易公司職員,利用晚上的時間跟一些樂手玩音樂,更沒想過會將音樂這個愛好變成終身的職業。他出道的第一張專輯同名主打歌《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也是進到錄音室才知道要唱這首歌。
  • 大學宿舍最難懂的方言,四川話才排第10
    因此,它在漢語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個出偉人的地方,而且《紅樓夢》裡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語境。第六名:客家話難懂指數:6.5上口指數:5客家方言又稱客家語、客語、土廣東話,主要流行於廣東東部、東南部、北部和福建、江西南部等地區。以梅州、河源等為代表。
  • "duang"是什麼意思?成龍造羊年首個網絡熱詞
    2月26日深夜,成龍自己在微博中也發了一條簡潔明了的「duang」,短短20分鐘內竟引來近萬條轉發加評論。放眼網友留言,諸位紛紛「再接再厲」,借著「duang」盡情發揮。比如,「一開始讓我評論你的時候,其實我是,是拒絕的,我跟大家講,我拒絕,因為我根本不會評論,大家跟我講,評完加特技,評論duang~duang~duang~,我的評論,假的假的是假的,是特技的評論,是亂評的成分,是評論的特技,duang。」   那麼在「duang」火了之前,我們聽過這玩意嗎?記者發現,在一個遊戲論壇上,早在2009年就有網友發帖詢問「duang」這個字怎麼寫。
  • 四川和福建的方言最具代表性,古代人是怎麼說方言的?
    據統計,在幅員遼闊的中國,共有129種方言,口音互嘲早就成了家常便飯,小編寫過關於方言的文章,評論區早被噴子們炸的慘不忍睹了。都說四川人和福建人方言特徵明顯,經常成為被群嘲的對象,一個NL不分,一個FH不分,其實他們背後站著大半個中國,不只四川人,你認識的西南、西北,江淮地區,可能統統都有NL不分的毛病。而FH不分的鍋,可能要由閩南方言區背上了,當然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廣東、海南、甚至臺灣,都有一大群FH不分的人。大半個中國說話不利索的情況,是怎麼出現的呢?
  • 根據方言還是官話?
    他們是不是沒有普通話也沒有拼音,方言發音也不同?」關於這個問題,應該說描述是不夠準確的,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詩詞的平仄知識,有必要將問題分解成如下幾個小問題:1、古詩詞一定要依照平仄嗎?古詩詞,也就是古典詩詞,包括古體詩、近體詩、詞、曲等體裁,其中古體詩並未要求平仄,只需押韻即可,而近體詩、詞和曲則對平仄有一定的要求,其中近體詩的律詩要求最是嚴格。
  • 扯扯山東的方言
    山東境內的冀魯官話又細分為以濟南話為代表的石濟片和以濱州話為代表的滄惠片兩個片區,這兩個片區的方言特點是差別不是很大,僅有部分語音和詞彙上的差異,都存在一定的「r」和「l」兩個聲母不分。山東境內的中原官話又細分為以菏澤、濟寧為代表的蔡魯片和以臨沂話為主的鄭曹片,這兩片方言有很明顯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語音的不同,以棗莊市為中心向西地區的方言語音越接近河南口音,向東地區越接近老山東口音,而棗莊話受兩端的方言影響與安徽的宿州、淮北方言很像。方言特點主要表現在都有「shu」和「f」不分,而臨沂方言很大程度上有別於鄭曹片方言大多發咬舌音且比菏澤、濟寧方言更遠於普通話。
  • 方言中的嘻哈事:河北張家口萬全北沙城一帶的方言音韻
    在北沙城的11個行政村,人們稱呼他的名字不是「長江」(cháng jiāng),而是「cuō jiō」。是的,這人名字已經面目全非,長(cháng)不是長,江(cháng)不是江。而一出北沙城鄉的地界,「長江」這個稱呼就恢復正常了,成為了cháng jiāng。儘管稱呼不同,但不影響傳情達意,「長江」都是那個熱心人。
  • 江西最難懂方言排行榜出爐,萍鄉話竟然不是第一
    中國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語的方言眾多漢語方言常以地域大致劃分為八大方言官話方言(北方話)、晉語、湘語、贛語、吳語、閩語、粵語、客語咱們的贛語是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在語言學上是指分布於江西贛北、贛中、贛東、贛西以及湖南東部(包括洞口縣以及綏寧和隆回的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西北部具有較大相似性的一種語言,包括近一百個縣市
  • 江蘇最難懂的方言,不是歲高(睡覺)!而是韶老太懂麼?
    對於河南人來說,大概是「俺是河南人咧!」。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特色的地方方言,沒有出家鄉的時候,不會有感覺,一旦出了自己的家鄉,長時間聽不到家鄉的語言,一旦聽到之後,就會產生莫名的親切之感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全國最強省——江蘇的方言大比拼吧。
  • 《紅樓夢》的山西晉源方言之二
    晉源方言例句:「今天的煮圪瘩飯可迭吃哩。」風月寶鑑那道士嘆道:「你這病非藥可醫。我有個寶貝與你,你天天看時,此命可保矣。」說畢,從褡褳中取出一面鏡子來——兩面皆可照人,鏡把上面鏨著「風月寶鑑」四字——遞與賈瑞道:「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邪思妄動之症,有濟世保生之功。所以帶他到世上,單與那些聰明傑俊,風雅王孫等看照。
  • 陝西寶雞方言nia nia有兩層意思,一是感嘆,二是稱呼
    文•段宏剛 方言是語言的活化石,世界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的方言,在民間代代相傳。作為一種地域性很強的口語語言,方言是語言學裡的明珠,它在語法使用上跟書面語完全不同,比書面語更能表達出精準而豐富的語言含義。
  • 《聲臨其境》竇驍河南話VS王祖藍泰國腔
    由湖南衛視傾力打造的原創聲音魅力競演秀《聲臨其境》第二季第七期將於3月8日晚(周五)20:10 在湖南衛視獨家播出。本期節目主題為「跨界之聲」,由柯藍、吳樾、竇驍、王祖藍四位擔當聲音大咖。節目現場,他們使盡渾身解數,合力狂飆方言版《小豬佩奇》。
  • 沭陽方言中的「軟鼻害聾」是什麼意思嗎?《沭陽方言土語講解》三
    小雀,沭陽方言李特指小麻雀。【尬[gà]眼】--斜眼,一種斜視的眼病,尬的本意是是行為不正常的意思,也用來描述人斜著眼看人的神情。【斜:[qié]眼】--沭陽方言裡的「茄眼」應該就是斜眼的「斜」音的誤讀,和「尬[gà]眼」的意思一樣。【雙眼(吊)箍】--雙眼皮。【綠豆眼】--像綠豆一樣大的眼睛。形容人眼小。
  • 中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當地人也迷惑,連情報人員也一頭霧水
    方言,即一種與標準語有區別、只通行於一個地區或範圍的語言,它又被稱為「白話」、「土話」或「土音」,「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鄉音」,便是方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