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房地產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住宅小區相繼建成,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成為一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流量的集中地。過去20多年,我國建成了大量的居住小區,有高端、中端、廉租房等,可以發現,大部分都是封閉式小區。
那麼,為什麼我國的小區大多是封閉式,而不是發達國家的開放式小區?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方流芳認為,中國是一個「圍牆社會」,無論是北方的四合院、故宮,還是南方的小庭院,都是圍起來的,代表著「劃界定分止爭」的哲學。
事實上,我國自古以來的建築大多採用「封閉式」,最為典型的便是故宮、山西喬家大院,北京的四合院,以及我國農村地區的住宅,大多數都是有圍牆的。那麼,採用封閉式的小區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安全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對於國人來說,封閉式小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安全,這也是大多數人喜歡封閉式小區的原因。想像一下,如果你居住的小區沒有圍牆,小區外面的任何人都可以隨意進出小區,小區內的安全無法得到充分保證。
如果小區道路變成了城市幹道,那麼一定程度上就會增加交通風險,對於老人和小孩來說是不太方便的。畢竟,一出門就是城市道路,對於老人和小孩的出行來說存在著諸多不利影響因素。
第二,可以在小區內享受各種便利。封閉式的小區一般都會有綠化面積,整體規劃類似於花園,如今新建的住宅小區大多都配備有座椅、健身活動器材、活動場地、噴泉、花園等設施,而且很多小區都是自帶幼兒園,對於小區業主來說是極為方便的。
如今的小區都是有地下停車場,也解決了城市「停車難」的問題。而且,住宅樓下也可以停車。如果小區不再封閉,那麼小區道路就會成為城市道路,到處都會是社會車輛,停車問題將變得「複雜」,而且擁擠。
第三,有利於處置各種突發事件。進入2020年以來,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就是疫情,面對此次事件,我國迅速控制住了疫情,最大程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損失。這一次,封閉式小區的優勢完全發揮了出來。
封閉式小區,由於進出口的大門都是固定的,而且進出口數量不多,減少了社會人員頻繁進入小區的可能,更加有利於小區內人員的疏通和管控,不會出現雜亂無序的局面,有利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
所以,封閉式小區的優點有很多,其中安全是最為首要的因素,對於老人和小孩是極為便利的。當然,封閉式小區也存在不少的缺點。
一定程度上來說,大量封閉式小區的存在會對城市交通產生影響。比如北京的方莊住宅區、天通苑社區,由於小區居住人員較多,佔地面積較廣,對周邊的交通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進出小區只能從指定位置進出,也存在一些不方便。
以北京天通苑為例,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末,小區內有600多棟住宅樓,常住人口多達70萬人,有人稱其為「亞洲最大的社區」,這裡也是很多北漂的聚集地。但是,由於小區佔地面積非常大,造成該地區交通非常擁堵,人流、車流都是非常擁擠。
所以,有專家提出可以考慮建設「開放式」小區,開放小區內的道路,不再「圍起來」,這樣有利於解決城市道路堵塞和擁擠的問題,也可以促進土地節約利用。事實上,我國在2016年就首次提出建設開放式小區,當時還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總的來說,無論是封閉式小區,還是開放式小區,都有其各自的優點和缺點。那麼,你更傾向於哪種小區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