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西區:傳承、改革、協同、為民!「四大創新」凸顯老工業基地...

2021-01-09 直播四川聯盟

作為典型的鋼鐵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區,面臨著資源枯竭和老工業基地轉型的問題,攀枝花市西區按照相關文件精神,圍繞「產業、生態、創新、開放、發展和共享」六個方面發力,走「創新發展」路,目前攀枝花市西區走出的「老工業基地轉型路徑」已初見成效。

傳承與求變

老工業區振興意味著求變,但變中往往蘊藏著不變,變與不變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就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而言,至少存在發展的初心不變與發展的方式轉變這組對應關係。

攀枝花市西區發展和改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道,西區的老工業區振興發展做到了「在轉型中蛻變,在堅守中發展」。一方面西區堅持工業在產業中的主體地位不變,但著力提升工業品質,不僅有效更新利用了煤及煤化工等傳統產業的遺留資源,而且兼顧發展清潔能源、工業提質升級等轉型要求;另一方面堅持城市風範和氣質不變,但發展思路求變,在老工業區振興發展過程中保留、利用資源型城市過去發展的烙印和痕跡,既在重構的產業體系中保留了「強工業」的特徵,又通過發展工業遺址旅遊、「三線精神」體驗等產業促進經濟轉型。

順勢與改革

老工業基地城市轉型不僅要立足自有稟賦,同時也要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觀環境中,及時把握時代和改革帶來的發展紅利。

攀枝花市西區發展和改革局有關負責人稱,西區在轉型過程中及時把握住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淘汰落後煤炭相關產能,擺脫資源依賴;在國家環境汙染防治工作高壓下積極爭取政策、狠抓環境治理;及時布局康養產業,同時匹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老年康養需求增大和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增進帶來的消費需求變化;釩鈦材料終端產品製造業符合我國製造業振興的宏觀方向等方面的機遇。

協調與合力

老工業基地城市轉型不僅要立足自有稟賦,也需要「走出去」「迎進來」甚至「搭順車」。攀枝花市西區把開放發展作為對外轉型的抓手,進一步加大與成都市溫江區、重慶市永川區對接聯繫,組織好黨政互訪、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工作,實現合作共建康復輔助器具綜合產業園區破題,與兩地間構建「產業一體發展、鏈條相互補充」的良好格局。同時,加強與攀鋼、攀煤、川能投、鋼城等大企業的銜接溝通,做強產業鏈的上下遊、左右端,特別是要深度融入「攀鋼航母艦隊」,開展協同創新,共同開拓市場,攜手做大產業「蛋糕」。

轉型與為民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產業轉型與民生改善是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關係,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僅在產業轉型和升級方面下功夫,同時也要將保障與改善民生納入整個轉型框架,讓兩者互為動力、統籌推進。攀枝花市西區發展和改革局有關負責人說,西區在轉型發展過程中,工礦企業社區轉型與產業轉型協同推進,居民生活與產業的品質協同提升;產業體系重構與城市生態優化齊抓並舉,發展動力量級與人居環境質量協同提高;康養產業與衛生健康事業同步發展,做到促產業與改民生高度融合,較好地踐行了「轉型為了發展、發展為了民生」。

相關焦點

  •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的前世今生,一部中國近現代工業變遷史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指的是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各工業基地的發展各具特色、各自發揮作用,在我國工業史上描繪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珠三角當時的工業實力相對以上三大基地較弱,但廣州、佛山等地的民族工業也開始起步,其實一直到改革開放前,珠三角工業基地也是規模最小的。
  • 2021國家公務員行測常識: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行測常識:我國四大工業基地,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涉及的知識點包羅萬象,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更好的應對2021國考,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幫你們整理了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常識
  • 2021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什麼是「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四大工業基地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指的是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是目前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
  • 老工業基地重整旗鼓 幾經起落的蘭溪渴望再崛起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借國家部委和省市工業項目落地的東風,蘭溪大力發展國有企業、集體經濟,一度集中了金華70%的工業,貢獻了金華50%以上的財政收入,一躍成為浙江首個財政收入億元縣、首個縣級市。緊接著,蘭溪率先推行企業工資與經濟效益掛鈎,並通過國企股改,激活個人幹勁和企業活力,改革經驗在全省推廣,還在全國掀起「工業學蘭溪」的熱潮。
  • 賽迪智庫:四大舉措助力日本九州老工業基地成功轉型
    九州工業區是日本四大工業區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老工業基地之一。20世紀20年代,日本九州市是以煤炭、鋼鐵、造船、化工為主的重工業基地。二戰後,為了恢復經濟,日本工業發展重點向煤炭、鋼鐵、電力等基礎產業傾斜。1960年,九州市工業產值佔整個日本工業比重達到4%。
  • 金天國際「數位化創新」助力中醫藥傳承發展
    據了解,金天國際立足中醫養生文化的創新傳承,持續完善核心專有專利技術,在實現中醫藥數位化進程的同時,有力推進中醫藥標準化、國際化進程,產品惠及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為解決中醫與現代生命科學、醫學接軌的難題,金天國際率先運用現代數位化高科技方法和手段,對產品功能進行科學的定性定量,為中醫藥的傳承發展探索了新路徑。
  • 蕪湖市三山區著力打造四大工業基地
    蕪湖日報7月14日訊 三山區充分發揮交通、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承接沿海發達地區及長三角地區產業梯次轉移的輻射,以打造電力能源、船舶製造、綠色食品加工、輕紡製造業四大工業基地為突破口,努力實施「二產強區」戰略。
  • 中國四大專用車基地各有所「專」
    但總體而言,湖北隨州、福建龍巖、山東梁山、遼寧鐵嶺這四個專用車基地對整個專業車行業的影響較大,可以稱得上是我國專用車行業的「領頭羊」。因此,我們有必要好好分析一下這四大專用車基地。四大專用車基地各有所「專」隨州程力集團生產的罐車隨州專用車產業歷經40多年的發展,逐漸獲得了「專用汽車之都」的美稱。
  • 【縣(市、區)委書記來推介】江訓開:改革創新,綠色發展,奮力開啟...
    【縣(市、區)委書記來推介】江訓開:改革創新,綠色發展,奮力開啟湖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 2021-01-09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申建軍王汝芳許澤瑋:京津冀協同創新關鍵是科技創新
    申建軍委員申建軍:京津冀協同發展最關鍵是協同創新「京津冀協同發展最關鍵的就是協同創新,」申建軍認為,京津冀三地各有特色,創新資源非常豐富,如果能夠聯手打造一個協同創新共同體的話,可以建造一個跟珠三角、長三角相媲美的新的發展帶。
  • 無錫:產業名城的改革激蕩與創新擔當
    以當時的無錫縣堰橋鎮為代表,率先創造了以承包責任制為核心,廠長選聘制、浮動工資制、合同用工制為主要內容(即「一包三改」)的改革經驗,拉開了鄉鎮企業體制機制創新的序幕,極大地增強了鄉鎮企業的內在發展活力。1989年,無錫鄉鎮工業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0%以上,佔全省的19.1%、佔全國的3.6%。當時的無錫縣、無錫市郊區和江陰華西村贏得了「華夏第一縣」「神州第一郊」和「天下第一村」的美譽。
  • 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乘智能浪潮,共建工業4.0時代
    通過自動化、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聯想打造了基於自主可控軟體技術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立了完備的智能製造體系,致力實現產品個性化、供應協同化、服務主動化、決策智能化的四化目標。聯想將多年的智能化探索成果在自身的製造基地中廣泛應用。
  • 「富甲天下的聚寶盆」攀枝花,人口流失了幾十萬人?
    海南鐵礦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這是對中國礦產資源的順口溜,攀枝花礦產資源豐富早已深入人心。如果你見到一個人是四川人,但是他一張嘴說話,便帶著一股濃鬱的東北口音,那麼他一定是攀枝花人。步入攀枝花這座120多萬人口的城市,你會發現,無論你來自哪裡,說何種方言,這裡的人都無法判斷你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出現如此有趣的現象,還得從攀枝花這座移民城市說起。
  • ...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進行時】改革創新天地廣奮發有為正當時
    藍天保衛戰的重點是儘快從末端治理轉向產業、能源、交通、土地「四大」結構調整。  緊扣能源革命和煤炭清潔化革命,全力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富煤」資源型是山西的省情,也是山西高質量發展的「拖累」。要認識到能源革命和煤炭清潔化革命不僅是大氣汙染防治的要求,更是山西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 深化體制改革中的產業創新體系演進
    推進我國工業創新驅動發展研究」(14AJY016)階段性成果。改革開放後,我國產業體制改革的主線是從產業集權體制向產業分權體制轉軌,主要方式如下:撤併、轉制、降格行業性工業管理部門,組建綜合性工業管理部門,拆除了產業集權體制的組織基礎;分步將原專業工業管理部門或其所轄的經營部門改制為實體企業,再推動政企分離,將政府直接經營的企業改制成為市場主體;取消物資計劃,下放投資項目審批權,培育起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價格信號。
  • 這裡,要讓有創新夢想的人都能心無旁騖
    創新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提升創新孵化能力,新增離岸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北創百聯眾創空間、中關村雨林空間和濱海中關村智能製造科創中心等市級以上雙創載體5家。提升創新服務能力,發揮中國(濱海新區)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天津(濱海)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工業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等多個平臺功能,服務科技企業創新。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與天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高校就產學研用建立創業導師、科技特派員、共建研發實驗室及大學生實訓就業等方面建立多維度合作關係。
  • 創新蝶變 看新區丨五周年大事記
    5年來,哈爾濱新區從改革創新破題,強基礎、興產業、聚人氣,一年一變化,迅速成長為科技創新的高地、創業幹事的熱土、優美宜居的新城和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新區大事記  2015年  ■12月16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哈爾濱新區,並賦予哈爾濱新區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東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範區和特色國際文化旅遊聚集區「三區一極」的戰略定位。
  • 工業和信息化部解讀《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如,針對我國化工新材料三分之一以上依靠進口的問題,《規劃》提出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完善創新體系、突破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等措施,加快發展化工新材料;針對我國乙烯、對二甲苯等石油化工產品一半以上依靠進口的問題,《規劃》提出通過有序推進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及重大項目建設,增強烯烴、芳烴等基礎產品保障能力;針對我國傳統化工行業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產能過剩現象,《規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出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