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27年沒見過孩子 是很可怕的經歷

2021-01-09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1955年,在一次清除約翰尼斯堡黑人的戰役中,政府將矛頭對準了索非亞鎮,隨後憤怒的曼德拉號召民眾進行反抗,宣稱暴力是摧毀種族隔離的唯一武器,他強烈譴責種族隔離這一違背非洲人國民大會的政策,曼德拉最後採取非暴力手段進行了抵抗,他將抗議者派到了各個隔離區。鬥爭來得很快,1960年溫妮和曼德拉結婚剛一年多,南非的歷史在沙佩維爾被徹底改寫了。沙佩維爾大屠殺後來被認為是爭奪自由的決定性時刻,它迫使各界聚焦於南非的極端政權,沒有任何國家與南非站在同一邊,在倫敦街頭市民也表達了他們的意見。

鳳凰衛視12月9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

陳曉楠:上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去世了,納爾遜·曼德拉,曼德拉生前多次說不要把我當作聖人,的確,曼德拉以95歲高齡纏綿病榻多時,最後離去並不讓人感到太意外,可是在這樣北半球霧霾之下的冬天裡,聽到曼德拉離去的消息還是讓我們覺得些許寒冷,看動畫片《獅子王》的時候有這麼一段,老獅子木發沙告訴小獅子辛巴說,看看天上那些星星,過去那些偉大的君王正在上面俯視著我們,當你感到孤獨的時候要記住,我們的先輩一直在指引著你,以後我也會,有人說或許以後當我們感到孤獨的時候,也抬頭看看天上吧。

曼德拉回到科薩人部落受到國王般歡迎

解說:從囚犯到總統,再到世界級的偶像,曼德拉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譜寫了一段特殊的傳奇,納爾遜·曼德拉。橘子農場的孩子們每天早上上學都會走這條路,這裡曾經留下過一位偉人的足跡,他曾經犧牲自己的自由保全他們的自由,他給了他們一個國家。

男:今天我要跟大家講一講我們偉大領袖納爾遜·曼德拉的歷史,他出生在1918年。

小孩子:他是一個值得我們尊敬的偉人,因為他讓南非變成了一個民主國家。

他對我來說就像我爸爸一樣重要。

解說:從約翰尼斯堡驅車兩天就到了科薩人祖居的土地,曼德拉是科薩人,消息不脛而走,曼德拉回家了。這是多年後他第一次回鄉,他們像敬重國王一樣敬重他,而他也如同國王一樣分發著聖誕禮物。

納爾遜·曼德拉:如果我沒在監獄待過27年,也許不會像現在這樣對孩子們這麼好,不過27年時間見不到孩子,也實在是一段很可怕的經歷。

曼德拉出身皇室顧問家族 曾被白人搶物掠地

解說:曼德拉是一個皇室顧問家族的後代,在300多年的時間裡,馬迪巴部族一直幫助他們的國家抵抗祖魯人等外來侵略者的進攻。反抗讓他的父親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為不願屈從白人地方官員,他失去了所有財產,駱駝、土地以及酋長的地位都被搶走了。

安東尼·桑普森(《曼德拉傳》作者):當然他父親就很好戰,他又繼承了他父親的性格,他父親當時沒準備接受這種部族等級制度,更不用說服從白人的統治了,於是他的首領身份就遭到了否認,他的地位和部分財產也被剝奪了,我相信這件事讓曼德拉意識到了白人力量的強大。

解說:父親後來得了肺病窮困潦倒死在一間小屋的地板上,他為父親送上了最後一口鹽。臨死之前父親囑託妻子帶曼德拉去拜見部落的皇室,他們走了一天半的時間。

畫中音:我們沒說話,直到太陽羅山,感受到這種心靈孤寂的不止有我和我媽媽兩個人。

解說:他的褲子是父親褲子改過的,他們終於到達了皇宮,曼德拉出席每月一次的皇室會議,攝政者聆聽每項意見,最後制訂解決方案,方案必須取得全體通過,曼德拉在這裡學會了領導層的規則,16歲時他接受了割禮儀式,成為一名成年科薩男人,但是在南非部族首領的膚色是一種標籤,他的臣民出外謀生時會處處受到別人的歧視。

男:你們坐在這裡你們是偉大的科薩族的花朵,是我們這個國家的驕傲,你們剛剛完成割禮儀式,現在可以宣告成年了,但是這個儀式只是一個空洞的承諾,它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承諾,因為我們是失敗者,雖然這是我們的國家,但是我們是它的奴隸,我們沒有力量,沒有權力,我們不能控制我們出生的這片土地,你們最終將不得不到城市中去生活,住在低矮的小房子裡,喝廉價白酒,在白人開的礦井裡辛苦工作,並且染上肺病。

納爾遜·曼德拉:我當時是一個在位的部落首領的僕人,後來他成了我的監護人,實際上這個首領就是部族的代理國王,有一天他決定給我和他的兒子娶妻,他想讓我娶的那個女孩愛的其實是他的兒子,都是他給搞錯了,不過我也確實不喜歡她,所以我和他的兒子決定逃跑。

解說:曼德拉牽走了國王的兩頭牛,賣給了一個白種商人,換作自己的盤纏,戰時的約翰尼斯堡發展很快,曼德拉動用自己與皇族的關係找到了一份工作,在礦井值夜班,國王回家檢查發現他逃跑之後他就被解僱了,他和一個表兄弟躲在最貧窮的黑人區裡,環境非常惡劣,23歲的曼德拉這時開始體會到了南非城市中數百萬黑人所經受的失望,自己不名一文,母親不在身邊,他被趕出了大學,蔑視國王並偷走了國王的牛,他丟了工作,因為攜帶父親的槍枝遭到罰款,最後他的表兄弟無奈之下帶他去見唯一可能幫助他們的黑人。

安東尼·桑普森:在我看來沃爾特·西蘇路對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們的關係就像是拳擊教練和拳擊運動員,那時他比曼德拉要耐心和精明得多,沃爾特很快就意識到這個人將成為重要人物。

解說:西蘇魯是房地產代理商,他為曼德拉提供了房子和一份律師的工作,並介紹他認識了第一任妻子,伊芙琳·梅斯護士,更重要的是,西蘇魯將他帶進了非洲人國民大會,讓他不斷積累的政治怒火找到了發洩的出口。

畫中音:我當時沒有任何感悟,沒有任何獨特的見解,沒有看清本質,但是我看到了許多小事,很多受到侮辱的行為,很多讓人難忘的瞬間,我內心憤怒不已,這激起了我推翻這個不平等制度的決心。

解說:曼德拉和西蘇魯讓非洲人國民大會變得更加激進起來,起初曼德拉有些咄咄逼人,他不願和不是黑人的種族共享政治舞臺,阿米娜還記得曼德拉當年粗暴對待她丈夫的情景。

阿米娜·卡查利亞:當時有一個很簡陋的講臺代表們站在講臺上發言,我丈夫被叫上去發言的時候幾乎被曼德拉從臺上拉了一下,曼德拉不讓他說話,他希望這場鬥爭只屬於非洲人,他不想讓任何來自其他地區的人捲入其中。

南非推出黑人通行證制度 不帶證明立刻逮捕

解說:從囚犯到總統再到世界級的偶像,曼德拉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譜寫了一段特殊的傳奇,納爾遜·曼德拉。種族隔離是一種針對黑人的最系統性的種族歧視形式,一度非常流行,1948年南非白人通過投票選舉使南非國民黨掌握了政權,當局進一步將種族隔離制度化,這其中最為惡毒的是通行證制度。

通行證制度是18世紀初由南非白人引進的用來控制男性奴隸,到了19世紀50年代,通行證變成了一本小冊子,內有姓名、照片、所屬部落、職業、犯罪記錄、納稅資料以及每個月由僱主籤署的就業證明,黑人必須隨時攜帶通行證,無論是長途旅行或者只是走出前門,沒有通行證將立即遭到逮捕,如果通行證上沒有僱主當月籤署的就業證明將會被作為無業人員遭到遣送。

畫中音:我們的未來是什麼?現在我想確定我沒有受到誤解,我並非來宣傳理念,比起其他的事情,我希望有助於南非實現統一繁榮和幸福。

《鳳凰大視野》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陳曉楠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時間:周二至周六09:00-09:35

相關焦點

  • 可怕的曼德拉效應,以及雙縫實驗
    2013年,曼德拉在約翰尼斯堡去世,享年95歲。 新聞一經發布,世界各地有不少人接近崩潰,因為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金融出現大量混亂。 有人清楚記得,曼德拉明明在80年代離世,甚至能夠陳述當年的葬禮報導和電視片段,以及曼德拉遺孀的熱淚演講。
  • 【2013專題】曼德拉去世--國際--人民網
    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從一個南非部落的黑人男孩成長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的歷程,經歷苦難、經歷輝煌。  自幼性格剛強  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一個部落酋長家庭。1938年進入黑爾堡學院,後又就讀於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52年至1956年在約翰尼斯堡當開業律師。   曼德拉自幼性格剛強,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長子而被指定為酋長繼承人。
  • 曼德拉效應之謎,人類的記憶被篡改了嗎?
    01曼德拉效應的出現首先我們要知道,曼德拉效應到底從何而來?事件的起因是在2010年,一位自稱是超自然現象的研究者菲安娜·布梅最早提出了這一現象。因為在她的記憶中,曼德拉這位傳奇人物早在1980年,就已經在監獄中去世,並且她還清楚地記得當年報導葬禮的新聞。
  •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難道人類的記憶被篡改了?
    、曼德拉的死訊被錯誤記憶等兩件有標誌性的事情。 、曼德拉的死訊被記錯 事情的原型:在很多人的記憶中認為「南非總統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在監獄中死亡」。但現實中的曼德拉沒有在20世紀80年代死去,後來還被釋放,還當上南非總統,直至2013年才逝世。
  • 你是否突然某刻,覺得自己夢見過或者經歷過你正在經歷的這件事?
    明明我好想經歷過這件事曼德拉效應(英語:Mandela Effect),一種都市傳說或陰謀論,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目前尚沒有科學研究證明這一「效應」的真實性,但也沒有足夠的反對依據。曼德拉效應源於80年代的南非總統曼德拉,很多人記憶裡他在80年代死在獄中,但他實際實在2013年去世,導致部分人記憶混亂。你是否突然某一刻,覺得自己夢見過或者經歷過你正在經歷的這件事?前幾年很火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還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 「曼德拉效應」驚世駭俗,難道人類記憶被集體篡改了嗎?
    相信很多朋友都遭遇過「1999保密協議」的噩夢,一群大朋友用一種另一個世界的眼神看著你,然後神神秘秘的告訴你,他們籤署了「1999保密協議」,不能洩露一星半點關於1999年那場戰爭的任何信息,而你經歷了1999年,卻啥都不知道,是不是很鬱悶?
  • 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的11個例子,你信哪一個?
    如果您也對曼德拉效應感興趣,請關注本號,這裡可能是全網最專心做曼德拉效應的號了。如果你想進群討論,請xijiang100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其實,2012年之後,國內的網絡上就掀起了一股研究這種現象的熱潮,熱到2016年,和曼德拉效應合流。這種對一些人、事、物 集體的似曾相識感,每個人都有,下面說幾個例。那麼,神秘詭異的「曼德拉效應」究竟是怎麼回事,是什麼導致了這一切呢?
  • 曼德拉效應!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你很清晰地記得曾經發生過的某一件事,但當你和別人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對方的記憶卻和你的不同,這種記憶錯亂在科學上被稱作「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2013年,南非總統曼德拉去世的新聞發布後,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
  • 曼德拉的朋友和敵人
    在曼德拉的畢生鬥爭中,他先後親身經歷了四個階段、同時也是四種形態的鬥爭方式:公開的非暴力不合作、從非暴力轉向暴力、獄中的不合作抗爭、以及與白人政府合作、談判。每一個階段的經驗,分別涉及反對派策略的不同理論,對中國當下社會彌足珍貴。其中以促成非國大從與白人政權合作的精英團體向走群眾路線的反對派的轉變最為關鍵。非國大於1912年創立。
  • 曼德拉效應「篡改」著歷史:甘迺迪遇刺時,車上是4人還是6人?
    人類歷史上有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叫「曼德拉效應」,簡單而言就是一群人集體把一件事搞錯,或是無中生有地擁有一段「記憶」。顧名思義,曼德拉效應出自南非國父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2013年12月5日,當曼德拉逝世的消息傳出後,相當一部分人就不樂意了。
  •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誰篡改了人類的記憶?
    數百萬年後,古猿們的模樣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此時他們也有了一個新的名稱——智人。    可能許多人都曾在某處聽說過「曼德拉效應」,但是不知道究竟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其實這個名詞起源於南非國父——曼德拉。
  • 一個人幻覺正常,一群人幻覺這有點恐怖神奇的曼德拉效應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這個名詞起源是這樣的,2010年一位研究超自然現象的「超能力研究者」——美國博客菲安娜·布梅,她發現自己跟很多人一樣,記憶中南非總統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在監獄中死亡」,但現實是曼德拉沒有在20世紀80年代死去,後來更被釋放,還當上南非總統,直至2010年時仍然在世
  • 曼德拉效應:記憶混亂背後,是存在平行宇宙還是以訛傳訛?
    曼德拉效應陡然席捲全球 曼德拉效應提出是因為很多人都有"南非總統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就死於監獄"的記憶,但事實上曼德拉並未死於監獄,後來更是被釋放,當選南非總統,在2010年("曼德拉效應"提出之年)仍在世,過了幾年才逝世。
  • 為什麼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
    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就是,記憶是人腦對經歷過的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像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所以我們只有對那些我們經歷過或者說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才會有記憶,但是「曼德拉效應」卻和這個解釋相悖,而且據調查,隨著時代的發展曼德拉效應出現的越來越多,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難不成是人類的記憶被篡改了嗎?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 神奇的曼德拉效應
    一、什麼是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是一個心理學效應,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曼德拉效應來源於一個歷史案件: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聞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從他死亡時間到死亡原因都出現了不同的記憶,許多互不相識的人回憶後說自己看過紀念曼德拉的電影,包括電影的名字和內容都大體一致,然而這部影片從未上映,甚至從未拍攝過……二、探尋曼德拉效應起初我還不相信,以為這只是大家記憶差,於是我上網查了一下資料,發現真有
  • 印度人說:中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見過街上的算命先生
    之前有一位印度人來中國旅遊的時候,就被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街頭文化給驚呆了,甚至感嘆道:「中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見過街上的算命先生」。印度人來到中國的時候,看到一個攤位前排著一列隊伍,於是也想過去湊湊熱鬧。當輪到他的時候,他聽到面前的老先生說話時,卻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好在後邊的顧客會說英語,所以就臨時充當了他的翻譯師。
  • 曼德拉效應:民族、星座之爭和午馬事件,記憶是如何被「篡改」的
    「被篡改的記憶」事情的起因源於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聞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人都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死亡記憶出現了混亂。很多人聲稱在自己的印象中,曼德拉早就於1980年左右死在了監獄裡,並且自己還看過他的紀錄片電影,甚至是曼德拉遺孀飽含熱淚的演講等等。
  • 曼德拉效應:民族、星座之爭和午馬事件,你的記憶是如何被「篡改」的?
    「被篡改的記憶」 事情的起因源於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聞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人都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死亡記憶出現了混亂。很多人聲稱在自己的印象中,曼德拉早就於1980年左右死在了監獄裡,並且自己還看過他的紀錄片電影,甚至是曼德拉遺孀飽含熱淚的演講等等。
  • 我的世界:無法逃避的「曼德拉效應」,遊戲中詭異的4大事件!
    遊戲大狗熊,新鮮資訊帶你看,大家好,這裡是遊戲大狗熊我的世界大講堂,什麼是曼德拉效應?是指在2013年曼德拉去世後,世界各地的人們對他所產生的記憶混亂,所衍生出的有多元宇宙論等等。在遊戲中,也有不少人曾有遭遇到「曼德拉效應」的情況,曾有國外的玩家在論壇發表稱自己在2008年就玩過,因為那一年是奧運會,所以自己必不可能記錯了,當實際上的情況是,2009年的時候,才有MC。
  • 集體虛假記憶:曼德拉效應的背後是什麼?
    雖然說通過觀測可以看到貓究竟是死還是活,但諸如1957年首次提出多世界詮釋的已故學者休·埃弗萊特三世(Hugh Everett III)等部分量子物理學家則推斷,這兩個現實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存在於各自獨立的、平行的宇宙之中。但重要的是,多世界詮釋是用來解釋物理實驗結果而非曼德拉效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