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局挑釁大陸不成,反倒變得「草木皆兵」

2021-01-09 每天軍武

民進黨不斷地採取「親美反中」的政策,一再挑戰大陸的底線,不斷地進行挑釁行為。

蔡英文當局對於美國的態度更是可以用「卑躬屈膝」來形容,以為只要抱緊美國的「大腿」,就可以實現所謂的「臺獨」美夢。近期,臺灣當局卻吃了一次大大的「啞巴虧」。

臺灣當局意欲挑釁大陸,卻吃了「啞巴虧」

此前,美國副國務卿基思·克拉奇要來「訪臺」的消息被島內媒體大肆宣傳,很多人都以為此次美國高官「訪臺」會有所動作。

令人意外的是,克拉奇「訪臺」還不到兩天,就返回美國了。民進黨當局心心念念的「臺美經濟對話」仍然沒有著落,吃了一次大大的「啞巴虧」。

克拉奇此行只進行了一件事,那就是參加了李登輝的弔唁儀式。克拉奇此行並不高調,反而顯得十分謹慎。

他與蔡英文的對話並沒有涉及到「美臺經濟對話」此類的敏感話題,很明顯是刻意降低敏感度,害怕踩到中國大陸的底線。

面對這樣的結果,島內各界人士自然不會「買帳」。對於民進黨當局而言,此次美國高官「訪臺」並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儘管如此,民進黨當局為了顧及面子,還是會有所宣傳的,只能繼續鼓吹克拉奇此行「收穫豐碩」,對外聲稱「臺美關係得到重大進展」。

解放軍進行演練,臺灣當局卻慌了

因為民進黨當局的種種行徑實在太過囂張,所以解放軍決定進行一些演練,對其進行一些威懾。接連幾天的實戰化演練,讓民進黨當局慌了神,甚至有些「草木皆兵」的感覺。

臺灣地區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一點亙古不變。令人意外的是,解放軍正當的演練行為反而讓臺灣當局有些慌了神。

民進黨當局違背歷史潮流,不斷地挑釁大陸地區,致使兩岸關係不斷惡化。

兩岸軍事實力對比明顯,民進黨當局必須好好審視兩岸關係,不要再一意孤行,不要再試圖挑起任何事端,否則受傷的只會是島內群眾。

此外,美國不斷地派遣高官「訪臺」,一再試探中國大陸的底線,對中國大陸進行各種挑釁行為。中國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是有目共睹的,絕對不會放由美國再做出這种放肆的行為。

中國已經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去反制美國,絕不會讓他們為所欲為。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時報看點

相關焦點

  •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
    1987年,鄧小平請著名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轉告臺灣領導人:應該讓那些已經在臺灣的人回到大陸來探親。同年4月,國民黨退伍老兵何文德等人自發組織了「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向臺灣當局要求返鄉探親。10月14日,在各界的呼籲和壓力下,蔣經國主持的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有關探親的決議案。
  • 臺灣輿論:民進黨當局將不能加入RCEP歸罪大陸是在製造假信息帶風向
    民進黨當局卻稱臺灣不能加入RCEP,是因為大陸設下要求臺灣接受「一國兩制」的障礙,阻斷臺灣加入。對此,島內輿論認為,這是民進黨當局在製造假信息帶風向、找藉口。  臺灣中華大學講座教授尹啟銘23日投書媒體指出,兩岸2010年6月底籤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有了ECFA作為基礎,臺方陸續和RCEP成員中的紐西蘭和新加坡籤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和RCEP其他成員也在進行洽商。
  • 臺灣軍力幾兩重 大陸清楚得很
    一些專家對此發出警告:如果「臺獨」繼續挑釁、美軍「挺臺」不加節制,臺海發生衝突的風險必再提升。國民黨籍民意代表吳斯懷近日曾對蔡當局有一問:「臺灣真的已經把戰爭準備好了?」美國專家卡彭特近日也有類似問題:「美國是否真的做好準備來保衛臺灣?這對美國是否值得?」卡彭特是美國智庫高級研究員、美國知名國防與外交政策專家。
  • 斥資253億新臺幣,臺當局從韓國買車,卻買到了「大陸貨」
    作者:樂宇 一直以來,臺灣當局對大陸生產的產品都存在著偏見。例如,在鐵路領域,臺灣完全不能實現高鐵的自主化生產,目前運營的鐵路系統都要依靠對外採購。反觀大陸,現在已經擁有全世界最為發達的高鐵生產和運行能力。但臺灣依然看不起大陸產品,臺灣當局在對外採購時也不會考慮大陸,反而更傾向於高價購買其他國家的產品。
  • 1987年:臺灣當局開放兩岸通婚
    民間估計兩岸通婚近20萬對80年代兩岸關係解凍後,特別是1987年臺灣當局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之後,兩岸民間往來增加,兩岸之間的通婚逐漸出現。依臺北市的統計,兩岸婚姻中,臺籍新郎平均年齡為46.2歲,大陸新娘平均年齡為31.1歲,年齡相差為14.9歲,較臺灣本地人結婚年齡差距2.9歲及臺籍新郎與外籍新娘的平均年齡差距12.5歲為高。這主要是由於歷史的原因,臺灣老兵與大陸中青年婦女結婚比例較高,老兵年齡偏大。據報導有8千多名70歲以上的臺灣老兵娶了大陸新娘。
  • 臺當局開放美豬進口拒道歉,國民黨被惹急了,直呼「蔡英文下臺」
    民進黨當局對於美國的態度可以用「卑躬屈膝」來形容。美國無論提出什麼「建議」,臺灣當局都「欣然接受」。 民進黨當局罔顧人民的身體健康,執意要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牛進口。此舉一出,各界人士便開始對民進黨當局的相關舉措頗有微詞,島內民眾更是極其不滿。
  • 蔡英文當局與大陸互動可參酌臺商經驗
    蔡英文當局520就職日即將到來,至今尚未有承認「九二共識」或接受「兩岸一中」之意,致使當前兩岸關係領域陰霾密布。大陸臺商是臺灣經濟重要的支柱,臺商家庭更是臺灣社會的一環,我們應該重視大陸臺商的切身經驗與期望,希望蔡英文當局了解並支持。
  • 蔡英文屢屢叫囂「開戰」,臺灣兵力到底幾兩重?大陸清楚得很
    奇蹟中國編輯:拾遺自從蔡英文在2020「大選」上再度獲得連任資格,繼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她洋洋得意的嘴臉再也掩飾不住,瘋狂叫囂著挑釁大陸。長時間以來,本以為大陸方面的警告能起到作用,不成想蔡英文仍打算一意孤行,堅持自己想要爭取到的所謂的「臺獨夢」。
  • 臺灣進不去RCEP,民進黨當局卻粉飾太平,遭島內有識之士聲討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完成籤署,臺灣地區不得其門而入,島內各界紛紛對此表示隱憂,不過民進黨當局官員卻表現得悠然以對。蔡英文大言不慚地說臺灣早有準備,臺經濟部門主管王美花巧辯稱臺灣若要加入RCEP,大陸定會要臺灣遵守一國兩制,臺灣民眾能接受嗎?
  • 臺灣擬重罰「越界」大陸抽沙船 最多可判7年監禁
    (觀察者網訊)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0月29日報導,為遏阻大陸抽砂船不斷「越界」抽砂,臺灣「行政院」今天預計通過兩項修法草案,增訂相關處分,針對在臺灣海域未經許可採取土石行為者,加重處罰,最重處七年有期徒刑,可並處8000萬元新臺幣(約合1884萬元人民幣)以下罰金。
  • 看見臺灣|民進黨當局就是美國的「兒皇帝」
    這幾天,臺灣島內的國民黨籍臺中市長盧秀燕成了名人。盧的聲名大噪源自民進黨當局的攻擊。上周,「美國在臺協會」(AlT)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訪問臺中,座談中,盧清晰地表明了臺中市民反對美國「萊豬」(含瘦肉精豬肉)進口的立場。
  • 三年大饑荒期間臺灣曾向大陸空投糯米飯(圖)
    蔣介石只好一面對大陸沿海採取小規模武裝襲擾,一面通過各種方式,對大陸進行宣傳戰。 應對臺灣當局的宣傳戰,大陸軍民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於是,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在臺灣海峽的兩岸,出現了「空飄」、「海漂」等奇特的政治景觀。
  • 美專家唯恐天下不亂:美國不敢出兵保臺灣,臺灣不如自己造核武器
    孔 新《國家利益》網站近日發表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魯賓的文章,鼓吹臺灣應該追求核武裝。作者在香港問題、中印邊境問題、新疆問題和南海問題上無端指責中國大陸後,重點提出了大陸有可能動用武力收復臺灣。作者指出,臺灣方面已經認識到,無論西方國家還是亞洲國家都不可能採取超越口頭的實際行動,來阻止大陸發起武力統一。雖然美國海軍一直在南海挑釁,以證明自己在南海擁有「航行自由」,但美國國防部實際上並不打算冒著和中國開戰的風險,來阻止中國對黃巖島、美濟礁行使主權。同樣也不會為了澎湖和臺灣本島而與大陸動武。因此作者提出,美國應該允許臺灣擁有核武器,來阻止大陸的武力統一。
  • 大陸都救不了她!
    』發起挑釁。」原因很簡單,臺獨分子對奧運模式挑釁,非得搞公投改名字,就這樣麼明擺的原因,臺灣方面竟然還可以指責到大陸頭上,看起來,這臺獨分子的腦袋瓜智力水平有待提高!當然了,臺灣方面倒是也有些個別明白人!
  • 駐點臺灣記者配偶來大陸探親 國臺辦:堅決提供協助
    圖為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海外網1月15日電 1月15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臺灣大選結束後,不僅影響到臺灣股市觀光類股的大跌,更影響到不少分居在兩岸的情侶及夫妻。最近有大陸記者在社交媒體發文抱怨,赴臺駐點期間,配偶無法來臺探親。請問發言人,對於因暫停「自由行」而受到影響的人,大陸方面怎麼幫助他們?馬曉光回答,首先,大陸在臺灣駐點記者的配偶無法赴臺探親,那是因為臺灣當局的限制。過去,以個人遊的方式赴臺探親是不合乎規範的,因為你不是去旅遊。這點要分清楚。
  • 臺灣屏東蓮霧銷往大陸 果農擔心兩岸僵局影響銷情
    屏東蓮霧在大陸熱銷(圖片來自港媒 資料圖片)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臺灣屏東今年首季「蜜風鈴」蓮霧,從11月13日起開始銷往大陸。貿易商表示,屏東縣的蓮霧銷往大陸一年就可賺新臺幣20億,在大陸很受歡迎。但是屏東的蓮霧農則憂心表示,希望當局維持好兩岸關係,莫讓蓮霧重蹈香蕉覆轍。  屏東縣農業處長黃國榮在接受臺媒採訪時表示,當局要和大陸怎麼做,我們無法管,只希望留口飯給他們吃。
  • 蔡英文祝賀拜登對方「已讀不回」 美媒爆料令臺當局如坐針氈
    對此,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歷來以一個中國原則處理臺灣對外交往問題,堅決反對臺灣地區和有關國家發展官方往來關係。發言人言簡意賅的表態,點明了大陸的一貫原則,而記者的這一提問則形象概括了臺當局連日來的種種滑稽之舉。從「緊抱川普大腿」到「獻媚拜登」,民進黨當局變臉比翻書還快,也令不少島內網友直呼「受不了」。
  • 警告蔡英文,湯紹成:進一步刺激大陸,後果是否承擔的起?
    文丨玲瓏審丨瑾涵這四年來,美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三方關係可謂是近40年來變化最大的時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美國對中國大陸從接觸轉變成了對抗,對中國臺灣的政策從模糊變為清晰。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日臺灣外事部門甚至宣稱要將臺灣駐美國的「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
  • 文化交流讓臺灣青年看見「新大陸」
    張立齊(北大博士):臺灣青年中有一部分人已經覺醒。在臺灣經濟發展現狀下,民進黨讓人民很痛苦,讓年輕人沒出路。兩岸要交流、要開放,臺灣才會好。網上已經有很多人反映,支持兩岸交流,他們都覺得臺灣的經濟能因此變得更好。郭雪筠(兩岸媒體人):「韓流」(韓國瑜潮流)絕對是一個現象,很多老記者都沒有想到韓國瑜會贏,而且贏這麼多。
  • 中歐協定談判完成 臺灣玻璃心碎一地 他們在害怕什麼?
    多家臺媒都在醒目位置刊登相關消息,當然,毫不例外的,民進黨當局再次玻璃心碎一地,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就在推特上酸言酸語稱歐盟與大陸籤署協定的時候要小心云云,聲稱擔心歐盟只看到利益,無法看到可能失去的東西,還說這是臺灣吸取幾十年來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