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綜合自觀察者網、港臺腔
蔡英文又要哭鼻子咯!
原定2019年在臺中舉辦的東亞青年運動會被取消,臺當局又演起「苦情戲」甩鍋大陸。
然而,看一眼兩個多月前國際奧委會發去臺灣的信,就知道這其實是個「自作虐不可活」的故事。
第一屆東亞青年運動會原定於2019年8月在臺中舉行,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EAOC)24日在臨時理事會中發起表決,決定停辦賽事。點擊進入環球熱點軍事
對此,臺「總統府」聲明稱「嚴厲譴責大陸粗暴行徑」,臺「行政院」也隨即叫囂,「大陸為『政治目的』傷害體育發展,以粗暴手段破壞國際體育賽事的舉辦,非文明國家作為,而是國際社會的麻煩製造者」。
這一番花式「撒潑」,目的呢,其實就是模糊停賽的真正原因,只要臺灣出現什麼不好的事,先推到大陸身上,來證明蔡英文自己多麼英明神武,構造臺獨分子良好形象,抹黑大陸!
但,現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臺灣的小伎倆,怕是會夭折吧!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昨日明確指出:
「根源在於民進黨當局為了一己政治私利,罔顧臺灣運動員、體育界以及廣大臺灣同胞的利益,不顧我們的一再提醒,執意縱容放任所謂『正名公投』對『奧運模式』發起挑釁。」
舉辦權被取消後,東亞奧協秘書長宋魯增也擺明原因:
「國際奧委會明確表示,不會考慮批准對中華臺北奧委會現有名稱做任何修改。即便如此,臺灣部分勢力仍不收斂,繼續推進所謂『公投』。
為維護東亞體育界的團結、穩定、和諧以及奧林匹克運動的健康發展,東亞奧協理事會對上述情況進行了研究,依據章程,就取消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進行了表決並作出了上述決定。」
原因很簡單,臺獨分子對奧運模式挑釁,非得搞公投改名字,就這樣麼明擺的原因,臺灣方面竟然還可以指責到大陸頭上,看起來,這臺獨分子的腦袋瓜智力水平有待提高!
當然了,臺灣方面倒是也有些個別明白人!
昨日(25日),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參選人遊淑慧在臉書貼出一張兩個多月前國際奧委會發來的公文,指出取消資格一事其實「早有預警」。
這份公文是國際奧委會發給中華臺北奧委會主席林鴻道和秘書長沈依婷的,日期為今年5月4日。
▲公文圖片(圖源:遊淑慧臉書)
對於臺灣地區有「獨派」團體想為臺灣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正名」一事,此公文明確指出:
「國際奧會於2018年5月2日至3日於洛桑召開的執委會中討論,決議不予核准任何中華臺北奧林匹克委員會名稱的改變,因此,1981年的兩會洛桑協議內容維持不變,且完全適用。」
據臺灣「中央社」,中華臺北奧委會秘書長沈依婷5月19日即曾表示,國際奧委會5月初在執委會就決定「不會核准名稱更動」。
國際奧委會委員吳經國也曾於5月18日受訪時提到,必須尊重當年籤下的洛桑協議,並先以保障運動員參賽機會為首要考量。
洛桑協議,是1981年3月23日時任中華臺北奧委會主席沈家銘與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瑪蘭奇在洛桑國際奧會總部籤訂的「國際奧會與中華臺北奧會協議書」。
該協議內容確認了中華臺北奧委會的名稱(Chinese Taipei)、會旗、會徽,中華臺北奧委會可參與各項國際運動組織。
也就是說,即使是該「公投案」獲得通過,到2020年東京奧運舉行時,臺灣地區的參賽隊伍仍需乖乖以「中華臺北」的名義,如果執意使用「臺灣」,將被拒之門外。
遊淑慧在臉書上質問,所謂的「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早在兩個月前就被國際奧委會方面注意到了,對方也致函表示執委會決定「不會核准名稱更動」。中華臺北奧委會秘書長沈依婷也曾公開提出預警。「但這兩個多月民進黨當局做了些什麼?」
「是不是見獵心喜?故意放任事態變嚴重,希望製造『被打壓』的事件,來凝聚選情有利的因素?」
遊淑慧「挑明」民進黨當局的用意:「對民進黨當局來說,辦不辦國際賽事,怎麼辦?怎麼不辦?是不是一切都重選舉、政治操作來考量?!」
▲7月25日,臺中市長林佳龍向蔡英文做報告。(圖源臺媒)
上述指責有理有據,打個滿分,就怕蔡英文裝看不見怎麼辦!
而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反稱要讓連戰「為此事負責」,遊淑慧也在臉書中痛批其「腦子壞了」:
「為什麼民進黨不去問問『臺灣駐日代表』謝長廷?投票中,日本是棄權投票,而不是支持臺灣!」
「兩岸關係怎麼會是在野黨要負責,執政黨只負責開口罵人嗎?」
籌備會總顧問即「公投正名」發起人
當年說「永遠做中國人」的田壇傳奇紀政,如今卻成了「奧運臺灣正名公投」的發起人。
▲第一個獲得奧運獎牌的中國女運動員紀政,牽頭推動「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聯署(圖源臺媒)
如此挑戰兩岸關係底線的人,民進黨籍臺中市長林佳龍竟然把她聘為東亞青年運動會籌備委員會的榮譽總顧問,而且還在47名籌備委員中位列第一。
可見臺灣方面對此是居心不良!
要小編說,臺中市主辦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資格被取消,民進黨當局又一次悲情出場,控訴大陸「以政治幹涉體育」「打壓臺灣國際空間」。民進黨應該說清楚,為什麼臺中市2014年能夠成功申辦賽事,現在卻得而復失?罪魁禍首,正是民進黨自己。
民進黨絕口不提的是,東亞奧協之所以取消臺中舉辦東亞青年運動會,直接導火索是民進黨縱容臺灣一些政治勢力和「臺獨」分子推動所謂「東京奧運正名公投」,聲稱要以「臺灣」而非「中華臺北」名義參加東京奧運會。這一舉動公然挑戰奧運模式,使體育賽事面臨政治風險和政治幹預。
如果「臺獨」連東京奧運都不放過,都要千方百計夾帶政治私貨,誰又能保證在臺灣舉辦的體育賽事不被「獨」派綁架?活生生的證據就在眼前:島內媒體報導說,臺中市長林佳龍所找的東亞青運籌備會籌委第一總顧問,正是「東京奧運正名公投」的帶頭人。
民進黨當局指責大陸「公然並且手段粗暴地以政治幹預體育」,而真正以政治幹預體育的,不正是民進黨當局和島內的「獨」派分子嗎?
民進黨當局指責大陸漠視體育選手權益,但東亞青運只是不在臺灣辦而已,完全可以移師別處,運動員仍可以依據程序參加比賽。而民進黨明知「東京奧運正名公投」不會成功只會壞事,卻為了一己的政治私利放任「獨」派搞事,真正罔顧臺灣運動員、體育界及廣大臺胞利益的,不正是民進黨當局自己嗎?
民進黨當局自上臺以來,但凡兩岸有事,一定第一時間開啟甩鍋模式,倒果為因,顛倒黑白,把責任全推給大陸,從未有過半點反躬自省。點擊進入環球熱點軍事
此次民進黨又指責大陸打壓臺灣「國際空間」,卻不想想,為何國民黨執政時諸事順遂,到了民進黨手中就坎坷連連?民進黨何不捫心自問,自己這兩年多做了些什麼?
臺中市2014年之所以成功申辦東亞青運會,是因為兩岸關係良好,大陸給予大力支持。而民進黨上臺以來不承認「九二共識」,更兼「去中國化」「柔性臺獨」動作不斷,讓兩岸關係走到危險邊緣。
近段時間,民進黨當局阻撓、限制兩岸交流更加變本加厲,大陸交流團赴臺屢屢受到禁限,臺灣民間團體、大學生來大陸進行文化體育交流也屢遭民進黨當局打壓恐嚇。
民進黨當局縱容「獨」派推動「東京奧運正名」,大陸一再提出警告,國際奧委會也高度關注,並致函中華臺北奧委會表示「奧運模式必須堅持」。但民進黨當局置若罔聞,我行我素。
孽由自作,咎由自取,民進黨當局種惡因在先,不聽勸在後,等到事發又強詞奪理怪罪他人。如果民進黨當局行事始終不脫這一模式,只會讓兩岸敵意繼續上升,讓臺灣利益繼續受損,讓事態陷入惡性循環。
兩岸本是一家,大陸一貫支持推動兩岸體育交流,樂見臺灣參與國際體育賽事活動,之前的臺北、高雄世大運以及臺中申辦東亞青年運動會成功,都是例子。
然而,大陸決不能允許島內政治勢力消費體育,破壞奧運模式,在國際賽事上推銷「一邊一國」。奉勸民進黨當局,不要再為政治私利犧牲臺灣老百姓利益,不要繼續升高兩岸對抗,不要挾洋自重、心存幻想、執迷不悟。
另: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沒看夠?更多好文在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