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11月25日透露,原本預計將於12月訪問臺灣的美國環保署長安德魯·惠勒已經決定取消行程。據悉,惠勒預定12月5日當周「訪臺」3天,團員總數為10人。惠勒發言人修伊特說,惠勒應邀赴臺就「拯救我們的海洋」倡議與海洋垃圾、空氣品質、兒童健康等議題推展合作。然而,當前正值疫情期間,惠勒必須以包機的方式出行,費用高達25萬美金。
隨即美國國內輿論一片譁然,惠勒遭批浪費公款。消息指出,美國環保署發言人詹姆斯·休伊特通過電子郵件委婉指出,由於美國國內事務,惠勒訪問臺灣的行程將延期。休伊特還透露,在美國《紐約時報》報導了惠勒出行的成本問題後,美國環保署將要求該機構的監察長調查惠勒在臺灣行程計劃的細節。
11月2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對此明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這一立場是一貫、明確的。我們敦促美方充分認清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立即停止與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與接觸,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以免損害臺海和平穩定和中美在有關重要領域的合作。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做出正當、必要反應。此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5日也明確指出:我們堅決反對美國同中國臺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我們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不要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對於惠勒此前的訪臺說辭,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聲稱,自己去年12月致電邀請惠勒「訪臺」,這「象徵臺美之間的友好關係」,臺民眾「會感到振奮」。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也跳出來聲稱,「臺美互動一直升溫」,雙方討論環保議題,「我們都樂見」,也相信對雙方的關係會更好。然而,卻有臺媒直言:我們不歡迎惠勒「訪臺」。該臺媒指出,臺灣當務之急應在於加強與拜登團隊溝通,掌握美國未來政策,現在卻是專注與即將卸任官員打交道,而惠勒的背景與環保理念與民主黨南轅北轍,再加上美國媒體的負面報導,他的到訪實在看不出任何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