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就走上了一條「投美抗中」的「臺獨」之路。他們以為,隨著美國把中國列為最大的競爭對手,中美將走上一條對抗之路,而中美對抗正是「臺獨」的機遇。隨著美國「印太戰略」雛形初現,臺灣在美國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的重要性再次顯現出來。民進黨當局自願站在對抗大陸的最前沿,以甘當「棋子」為投名狀,來贏得美國的支持。
不過,令民進黨當局沒有料到的是,日前華盛頓傳來重要風聲,蔡英文讓臺灣一敗塗地。據海峽導報1月12日報導,民進黨當局強行推動「萊豬」開放進口,聲稱可換得「更緊密的經貿關係」。然而,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臺灣和美國有貿易爭端,目前尚未解決,所以現階段不會和臺灣啟動貿易談判。
對於美方這一表態,國民黨高官陳以信感嘆,賴海哲說法等於間接證實,蔡英文根本在錯誤的時機開放「萊豬」,臺灣的經貿堅持,就在冒進開放中進退失據、一敗塗地。報導稱,12日陳以信在臉書發文表示,美國《華爾街日報》最新專訪賴海哲,談被問到為何不與臺灣展開經貿談判?賴海哲表示,其任內時間不足走完全部法律與程序過程,所以未與臺灣啟動貿易談判,且目前臺灣與美國的貿易關係充滿問題。臺灣與美國有龐大的貿易逆差,臺灣顯然有貿易爭端,且目前尚未解決。因此臺灣這次根本就是「白白開放」!
陳以信擔憂,未來拜登政府願不願意買單?會不會和臺灣展開貿易談判?這些問題都在未定之天,但臺灣十多年來的貿易堅持,就在蔡英文的冒進開放中,未戰先降、自掀底牌、進退失據、一敗塗地。
事實上,對於民進黨當局專斷開放進口「萊豬」,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曾表示,民進黨當局此舉是典型的「髮夾彎」,說明民進黨關注的只是一黨之私,並不真正關心臺灣民眾切身利益。大陸不允許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牛肉及製品,將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不符合要求的肉製品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