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道教流行,玉器成為寄託道教咒語、求仙思想的媒介

2020-11-29 文藏玉器

道家生前求神仙長生,死後求升仙的思想觀念影響了漢代人,主要手段就是使用各種玉器。所見漢代玉器中,大量存在這種現象。學者徐琳在玉委會會刊中發表的《從漢玉看兩漢的神仙長生思想》一文,向我們介紹了日常生活用玉中體現漢代人這個思想的一些玉器。

玉獸面蠶紋壁 漢
鹹陽渭陵出土漢玉人像

玉人翁仲類:玉人有劉勝墓出土的一件玉坐人,其底部陰刻十字「維古玉人王公延十九年」,從銘文內容看,此玉有闢邪壓勝延年之用。另外渭陵出土的玉人頭,從其頭戴冠的裝束看,可能為道士、方士者之流。

玉蟬 漢
揚州東漢墓出土漢玉翁仲

翁仲主要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翁仲和東漢劉荊墓玉翁仲,劉荊墓玉翁仲,頭戴冠,右衽衣領,長袍曳地,腰間一橫穿孔,刀工有「漢八刀」 風韻。《漢書》卷二七《五行志》: 「秦始皇二十六年 ,有大人長五尺 ,足履六尺 ,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是歲始皇初並六國,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 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玉翁仲為仿銅翁仲、石翁仲而來,漢人認為佩掛此物有驅邪闢疫的功效。

定縣漢墓出土玉司南佩
玉嚴卯 漢

玉司南佩與剛卯類:司南佩與剛卯、嚴卯是漢代出現的新器型。司南佩器型基本一樣,因頂端多置一勺形,如司南地盤上之勺,故曰司南佩,就目前考古所見司南佩,均為東漢墓中所出,如定縣四十三號墓出土的玉司南佩。安徽亳州鳳凰臺一號東漢墓中 ,除出土有一司南佩外,還有一剛卯、一嚴卯。邗江甘泉除了出土一琥珀質司南佩外,還有一白玉質司南佩,器形基本相似。

玉蓋眼(一付) 漢
玉塞 漢

此佩的流行,與漢代時興卜筮之風有關,尤其新莽時期,官員升遷、離任抑或身後,都借司南測向之功,以之佔卜定乾坤,雕成玉器,隨身佩帶,認為其有闢邪壓勝之效,此器雖和神仙長生思想表面看起來聯繫不大,但其闢邪壓勝之功及測風水方位的寓意是與求仙思想一脈相承的。

玉剛卯 漢

剛卯、嚴卯之意,亦如司南佩,只是將闢邪壓勝之語刻成文字於玉上, 意義更為直接而已。剛卯西漢就已流行,至新莽時,因剛卯是頌揚劉姓天下的,(「劉」字拆成「卯、金、刀」),剛卯曾一度被禁,東漢時又重新恢復,並把佩戴雙印(剛卯、嚴卯合稱)定為國家定製,凡著朝服,必須佩戴。

亳州出土玉剛卯嚴卯

故漢代剛卯、嚴卯形狀、大小均基本相似 。如亳州的剛卯、嚴卯,其大小、形制相同,呈長方體,四面刻文字。一曰:「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赤青黃白,四色是當。帝令祝融,以教夔龍。口蠖剛癉,莫我敢當。」一曰:「疾日嚴卯,帝令夔化,慎爾固伏,化茲靈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赤疫剛癉,莫我敢當。」兩者共 66 字,直白告訴人們其驅逐疫鬼,壓勝闢邪的功用。

相關焦點

  • 道教咒語中的神靈形象及其文學意義
    道教咒語中的武神形象源於遠古神話,直接影響了宋代以後白話小說中勇武形象的塑造。關鍵詞:道教咒語 武神 外貌 小說在道教文獻各種文體形態中,數量最多的莫過於咒語,因為在道教生活中,「咒」無處不在。道教凡作一切科儀,皆要使用咒語。咒語是請神降真、精誠布道的心聲。
  • 「急急如律令」,一句咒語原是古代流行語,專家解密它是何含義?
    如今,我們看的許多玄幻影視劇中,道士們與妖魔鬼怪打鬥時,時常要念些咒語,以施展強大的法術,而他們那些稀奇古怪的咒語,經常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為結尾。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道教是我們中國土生土長的的宗教,它最早起源於漢朝。
  • 道教:儀象的寄託語——驅邪祈福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道教:儀象的寄託語——驅邪祈福,所謂「儀象」,是指道教的儀軌與物像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都採用了很多的象徵手法,構成了一系列的特殊語義。道教儀軌主要是指齋醮科儀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部分。齋醮是指道教祭祀祈禱的儀式活動。齋指祭禱時需使身心口潔淨,醮指建醮進行祭禱活動。
  • 道教符咒中的「敕令」和「急急如律令」是指什麼意思?很少人知道
    另外一種更被普遍接受的說法則是這樣講的:因為漢代道教興盛,而漢代的詔書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語,意思就是下屬要嚴格按照法令執行,在語氣上有違律必究的意味。除了原先與旅人求平安的功能之外,在道教的發展之中,就將「呼名法術」吸收,應用在一些祭改的儀式之中。具體表現「呼名法術」的道經,以《洞淵神咒經》最具典型,這部經典的目的就是要克制各類兇鬼,因此記載了克制兇鬼的方法,通常是藉著一連串的咒語來克制這些兇鬼。咒語道教施法儀式中,常有咒語、掐訣、步罡等,它們和書符一起成為道法的基本手段。
  • 創造世界的元始之音:道教咒語中的顯咒與秘咒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顯咒與秘咒,是道教咒語的兩大種類。所謂「秘咒」,是指從字面上難以理解的一類咒語,如各種隱語梵音。
  • 道教符咒-道符溯源
    按:符在道教中被當成秘傳的至寶,在道術施行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符的起源,迄令尚無深入的探究。作者根據考古發現和早期道教符書,對其源頭作了初步探索,指出道符是將凡間的權力憑信移至鬼神世界的結果;它的前身,是漢代的巫符;畫符有一定的邏輯規則,但其前提是古代巫術的神秘觀念。
  • 關於衣食住行的5個道教秘咒,簡單又實用,你可能還不知道
    道教的咒語就是起源於古時的巫祝,在東漢時期流傳最盛,當時的道咒與符密切關聯,畫符時必然要念咒語,用符時也得用到咒語,作一切法都有對應的咒語口訣。咒語作為一種精神力量的傳達方式,成為施法者精誠達意,發自肺腑的聲音,才能保證一切法術的奏效。
  • 道教咒語有你想不到的大威力
    這個號稱可以掌控自然界之風的秘術,與道教文化中一向披著神秘面紗的咒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咒語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可見,咒語屬於語言巫術,是巫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人類學家馬列諾斯基認為:「咒語是巫術的最重要部分」,「巫術的主要創造力量在於咒語的公式 , 而儀式只是為了把咒語轉到客體上去」。隨著人類理智漸開,巫文化逐漸隱於幕後,可是即使在科學思維高度發達的今天,有時人們仍會相信語言所具有的神秘力量的作用,如吉祥的話可以討個好彩頭,不好的話可能招致厄運。
  • 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畫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訣存想神靈隨筆而來,有的要步罡踏鬥,念動咒語……就是在鋪紙研墨、運筆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其程序之複雜,方法之繁瑣,足令善男信女們頭暈目眩。概述中國古代修道者認為,符咒作為山、醫、卜、命、相五術的根本,是修道者與上天(靈界)對話的媒介和渠道,通過這一渠道,可以讓九天神煞為我所用,役神驅鬼以達到祈福禳災、祛病救人的目的。
  • 道教有一句咒語,人人都會,但不可隨意喊出,現在知道還不晚!
    「急急如律令」最早的出處是源於中國的道教,而要說起道教,興盛的時期要追溯到漢朝,在漢朝時期,如果有緊急的公文,後面都會加上一句「急急如律令」作為公文的結束用語,辦案的差役們看到「急急如律令」就知道這件事十萬火急,茲事體大,必須要馬上進行處理。這句話在當時,也是非常的流行,但是經常出現在古代官員們辦案的情景當中,而民間的老百姓,卻少有提及。
  • 六字大悲咒是佛教的,為什麼道教也有六字大明咒?
    在寺院裡,誦念《大悲咒》也成為眾多儀式的重要一部分,還被寺院的清規制度記錄進去。可見,當時僧眾的生活已離不開《大悲咒》了。我們現在常見、最流行的《大悲咒》,收錄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簡稱《千手經》)。此經翻譯者為唐代西印度僧人伽梵達摩。
  • 咒語「急急如律令」,究竟是什麼意思?專家:並非迷信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句咒語:「急急如律令」,這句話通常是法師、道士驅邪降魔時說的。那麼「急急如律令」這5個字究竟來源於哪裡呢?又代表著什麼意思?其中暗藏什麼玄機?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在最開始的時候,「急急如律令」並不是道教法術的組成部分,更不是迷信之說,而是漢代發布朝廷公文的一種格式,意味著下屬應該按照命令形式,而道家創始人張道陵正式生活在東漢時期,早期曾在朝廷中擔任官職,官拜巴郡江州令。後來,「急急如律令」便成為了道教的一句咒語,常用來驅邪除鬼。
  • 道教符語常說,「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麼意思?暗藏什麼玄機?
    在很多的古裝劇中,經常有降妖除魔的場景,古人對於鬼神存在是深信不疑的,在遇到他們無法解釋的事情時,就會認為是鬼神出沒,這時經常會用到一句咒語:急急如律令。在現代人的認知中,總以為這句話是一個咒語,一般都是法師驅魔降妖的時候說的話,那麼這句話的出處到底在哪裡?這5字是什麼意思?
  • 為你揭秘道教法術!
    道教醫用符咒中還有一類用途比較特殊的召請天醫符咒。道教符咒治病術的理論認為,符咒的神秘功能就在於它能交感人神,是人與神進行交通、感應的媒介和中樞。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紙筆,吾獨謂一點靈光,通天徹地,精神所寓。因此,道門認為,用符過程實乃「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精精相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紙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對」。
  • 道教:六丁六甲,皆是道教神仙體系中的護法神將
    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六丁六甲與二十八宿、四值功曹、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都是道教中常說的神將群,是道教神仙體系中的護法神將。六丁六甲是合稱,分別稱為六丁神和六甲神,共十二位神將。道經中說,他們最初是真武大帝的部將,經常與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將等雷厲風行,制伏鬼神。
  • 道教中的「步罡踏鬥」指的是什麼?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吸收了很多民間的傳統文化,包括神仙方術、民間巫術等等,這些文化逐漸演變為道教中的齋醮科儀,俗稱道教科儀。在道教科儀中,步罡踏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步罡踏鬥。
  • 「急急如律令」這句咒語暗藏什麼玄機,真的能讓道士做法成功嗎?
    這句話其實一開始不是道家得咒語,而是漢代的一句辦公文中放在結尾的語氣詞,它表示這件事情非常焦急,需要馬上去做,所以一旦出現這幾個字就表示這件事非常重要。我們看字面意思也可以知道。急急就是非常著急,如律令,表示像命令一樣。到了北宋時期,有人在東漢墓中出土了這樣的一些文書,就知道有這個東西的存在知道它是官方用語。可是為什麼這句話會被道教當成咒語呢?
  • 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我國唯一的本土宗教,它吸收多種多樣的民間傳說,建立了自己的神仙體系。其中有先天神靈,有後天得道成仙者,有自然之神,也有地方之神。碧霞元君和媽祖就是兩位地方神。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這兩位神仙吧。
  • 走近道教:燒香都有哪些禁忌?這五點需要注意
    燒香也是道教最常見的一種宗教活動,「一柱清香透蒼穹,萬道祥光照大千」,道教認為香可以聞達十方無極世界,燒香可以溝通天地,學道是由心去學的,而心意則是通過燒香產生的煙霧來表達,香是通真達靈的一種媒介。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對於崇尚自然無為的道教來說也不例外,無論是道教修行人員還是普通人在燒香時會有一些禁忌,本期就簡單為大家介紹其中幾點。
  • 道教常用符咒,最後一張你肯定見過!
    好吧,我們今天甩開佛教,淺談一下道教。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乃是如今一些仙俠小說的範本基礎。在東漢末年三國初期,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鬥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