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生前求神仙長生,死後求升仙的思想觀念影響了漢代人,主要手段就是使用各種玉器。所見漢代玉器中,大量存在這種現象。學者徐琳在玉委會會刊中發表的《從漢玉看兩漢的神仙長生思想》一文,向我們介紹了日常生活用玉中體現漢代人這個思想的一些玉器。


玉人翁仲類:玉人有劉勝墓出土的一件玉坐人,其底部陰刻十字「維古玉人王公延十九年」,從銘文內容看,此玉有闢邪壓勝延年之用。另外渭陵出土的玉人頭,從其頭戴冠的裝束看,可能為道士、方士者之流。


翁仲主要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翁仲和東漢劉荊墓玉翁仲,劉荊墓玉翁仲,頭戴冠,右衽衣領,長袍曳地,腰間一橫穿孔,刀工有「漢八刀」 風韻。《漢書》卷二七《五行志》: 「秦始皇二十六年 ,有大人長五尺 ,足履六尺 ,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是歲始皇初並六國,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 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玉翁仲為仿銅翁仲、石翁仲而來,漢人認為佩掛此物有驅邪闢疫的功效。


玉司南佩與剛卯類:司南佩與剛卯、嚴卯是漢代出現的新器型。司南佩器型基本一樣,因頂端多置一勺形,如司南地盤上之勺,故曰司南佩,就目前考古所見司南佩,均為東漢墓中所出,如定縣四十三號墓出土的玉司南佩。安徽亳州鳳凰臺一號東漢墓中 ,除出土有一司南佩外,還有一剛卯、一嚴卯。邗江甘泉除了出土一琥珀質司南佩外,還有一白玉質司南佩,器形基本相似。


此佩的流行,與漢代時興卜筮之風有關,尤其新莽時期,官員升遷、離任抑或身後,都借司南測向之功,以之佔卜定乾坤,雕成玉器,隨身佩帶,認為其有闢邪壓勝之效,此器雖和神仙長生思想表面看起來聯繫不大,但其闢邪壓勝之功及測風水方位的寓意是與求仙思想一脈相承的。

剛卯、嚴卯之意,亦如司南佩,只是將闢邪壓勝之語刻成文字於玉上, 意義更為直接而已。剛卯西漢就已流行,至新莽時,因剛卯是頌揚劉姓天下的,(「劉」字拆成「卯、金、刀」),剛卯曾一度被禁,東漢時又重新恢復,並把佩戴雙印(剛卯、嚴卯合稱)定為國家定製,凡著朝服,必須佩戴。

故漢代剛卯、嚴卯形狀、大小均基本相似 。如亳州的剛卯、嚴卯,其大小、形制相同,呈長方體,四面刻文字。一曰:「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赤青黃白,四色是當。帝令祝融,以教夔龍。口蠖剛癉,莫我敢當。」一曰:「疾日嚴卯,帝令夔化,慎爾固伏,化茲靈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赤疫剛癉,莫我敢當。」兩者共 66 字,直白告訴人們其驅逐疫鬼,壓勝闢邪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