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國唯一的本土宗教,它吸收多種多樣的民間傳說,建立了自己的神仙體系。其中有先天神靈,有後天得道成仙者,有自然之神,也有地方之神。碧霞元君和媽祖就是兩位地方神。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這兩位神仙吧。
碧霞元君是泰山神,她的全稱為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來源於民間山神文化,後來道教將其奉為泰山娘娘。她庇護萬物生靈,靈力遍及九州大陸,統御五嶽之兵,審查人間善惡,是道教中影響力最大的女神。
關於碧霞元君的來歷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認為她是黃帝的女兒,傳說當年黃帝建立五嶽廟,曾派遣七位仙女前去泰山迎接西崑真人,而碧霞元君是七位仙女中唯一的得道者,人們稱她為玉女,是泰山女神。據《玉女傳》記載:"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黃帝時始見,漢明帝時再見焉。"
另一種說法認為碧霞元君是漢代時期的石玉葉,據說她自幼聰慧,十四歲便登上泰山潛心修煉,後來得到曹仙長的指引,在天空山黃花洞修煉,最後得道成為泰山神。
媽祖是一位民間傳說人物,她是海神,道教封其為輔兜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簡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媽祖來源於古人對大海的恐懼,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沿海百姓出海打漁是一件危險的事,為了給自己一個心靈寄託,人們逐漸衍生出媽祖的概念,保佑人們平安出海。
傳說媽祖源自南唐時期,當時有一個叫林默的人,她洞悉天象,自幼熟悉水性,她常常救助海中的漁船、商船,人們對她推崇備至,尊稱她為神女。
在宋太宗雍熙年間,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逝世,傳說在這一天人們看到湄洲山上雲彩環繞,出海的人依舊得道救助,人們便認為她化為媽祖,在大海中庇佑那些出海的人。因此,海船上逐漸供奉媽祖神像,祈求出海者平安歸來。
在民間,有「北元君,南媽祖」的說法,這兩位女神仙頗受人們尊敬。雖然她們分工不同,一個是山神,一個是海神,但都護佑百姓,救苦救難,普渡眾生,是道教最重要的女神。
這就是道教中的碧霞元君和媽祖。本篇文章就到這裡,歡迎大家了解道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