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過勝己畏齊化,不及乘衰勝己兼。
太過被克不及助,皆為正化是平年。
氣寅午未酉戌亥,正司化令有餘看。
子醜卯辰巳申歲,對司化令不足言。
中運統領主管全年的天候、氣候、物候、病候等的變化情況。
中運太過之時,這一運就比平時一般情況興旺亢盛。
從五行生剋的道理上講,由於這一運旺盛,那麼本來能克制它的那種五行屬性則要受它很大的影響,畏懼它的強盛,因而不僅不能去很好地克制它,反而要表現出示弱,被這一旺運齊化。這就是「運過勝已畏齊化」的意思。
舉例來說:如這一年是太宮土運,土運太過旺盛,那麼本來木能克土,現在木就會畏懼土的亢盛,不僅不能表現出木克土的克製作用,反而被齊化,在氣候上反而表現出土的特質。
如春天本來是木氣所主,現在土旺,那麼在氣候上可能不僅風木的特點不顯著,而卻表現出土旺的溼氣的特點。
同樣的道理,太角木運之年,金運要被其齊化。在這一年中該表現出金運的特點時,可能卻不明顯,而表現出風木的特點。
太商金運之年,火運或火氣要被金運太過所齊化,使這一年中該出現火氣的特點時可能表現不出來,反而表現出金氣的清肅特點。
太徵火運之年,水運或水氣要被火運太過所齊化,使這一年中該出現水氣的特點時可能表現不出來,反而表現出火氣的特點。
太羽水運之年,土運或土氣要受到水運的齊化,使這一年中該出現土氣溼氣的特點時卻可能表現不明顯,反而表現出水氣寒氣的氣候特點來。
如果是中運不及的情況,那麼這一年的統管的中運比平時一般情況還要弱小。
在五行屬性上能勝過這一年的中運,即能克制中運的運氣,這時就不僅能像正常情況下克制住中運,而且要欺乘中運的弱小,兼化中運,使中運不能很好地表現出自己的特點,反而表現出欺乘它的那種運氣的特點。這就是「不及乘衰勝已兼」的意思。
舉例來說:
如少宮土運之年,木來兼化。這一年可能有時不僅土運的特點表現不出來,反而使木的特點表現出來。
少角木運之年,金來兼化。這一年可能有時不僅木運的作用表現不充分,反而金的特點明顯表現出來。
少商金運之年,火來兼化。這一年可能有時不僅金運的作用表現不出來,反而表現出火的特點。
少徵火運之年,水來兼化。這一年可能有時不僅火運的作用表現不出來,反而表現出水的特點。
少羽水運之年,土來兼化。這一年可能有時不僅水運的作用體現不出苯,而溼土的作用卻很明顯。
「太過被克不及助,皆為正化是平氣。」講的是一年的中運如果出現太過之運被克制,或者中運不及之年得到支助的這兩種情況,都屬於正化,是平氣之年。
平氣之年,指的是這一年的運氣變化比較平和,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既不是太過分,也不是太弱小不及。
某一年是否平氣之年,這一般是根據這年中運的太過或不及與同一年的司天之氣及幹支屬性之間的相互關係來確定的。
這裡提到的運太過而受抑制,和運不及而得助兩種情況,都是平氣之年。
所謂運太過而受抑制,指的是凡屬於中運太過的年份,如果同一年的司天之氣在五行屬性上與它是一種相克制的關係,能夠克制住這一年中運的五行屬性,那麼這種情況就稱為運太過而受抑制。表現出來這一年的太過的特點就不顯著,為平氣之年。
例如:中運戊辰陽年這一年,中運是火運太過,而我們可以算出這一年的司天之氣是太陽寒水司天,水克火,司天克中運,所以這就是運太過而受抑的例子之一,這一年為平氣之氣,氣候變化不大。
在一甲子60年之中,逢運太過而被抑而得到平氣的年份有以下的6年:
戊辰、戊戌、庚子、庚午、庚寅、庚申。
所謂運不及而得助,指的是凡是屬歲運不及的年份,如果同一年的司天之氣在五行屬性上與之相同,或它的年支屬性與之相同,或者其司天之氣的五行屬性為歲運屬性之母,有相生的關係,這些情況都可以構成運不及而得助,成為平氣之年。
舉例來說:如乙酉年,其年幹為乙,乙庚化金,這一年是金運之年,乙為陰,故不及,這一年為金運不及之年。而乙酉年的年支是酉,卯酉陽明燥金司天,所以乙酉年的司天之氣的五行屬性也是金。在這種情況下,金運不及之年而同年的司天之氣為金,中運的金運不及就能受到司天金氣的幫助而不會不及了,所以乙酉年是平氣之年。
又如辛亥年,年幹為辛,丙辛化水,辛為陰乾,故辛亥年的中運是水運不及。而辛亥年的年支是亥,亥在五行屬性上屬於水,不及的水運得到了地支水的幫助,便不會再不及了,所以辛亥年也是平氣之年。
再如乙卯年,年支為乙,乙庚化金,乙為陰支,這一年應為中運金運不及之年。而這一年為卯酉陽明燥金司天,司天之氣為金,與中運為同氣,可以支持中運,中運不及得助,便為平氣之年。
再如辛卯年,這年年支為辛,丙辛化水,辛為陰乾,故這年為水運不及之年。而這一年的司天之氣為卯酉陽明燥金,在五行屬性上金生水,司天的金氣生水可以支助這一年中運的水運,所以這一年也算正化平和之年。
這一節下面講到六氣正化對化的概念。
十二地支、同十天幹一樣,代表著自然界東西南北中各個方位。其中:
寅卯代表東方,屬木;
巳午代表南方,屬火;
申酉代表西方,屬金;
亥子代表北方,屬水;
辰戌醜末代表中央,屬土。
請看《五運齊化兼化圖》、《六氣正化對化圖》。
請注意這兩個圖的坐標方位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與我們平時的習慣概念不同。
古人認為氣候的變化規律,其運行方向總是向它的相對方向運行,循環運轉,動而不停止。由於如此,所以寅位雖然在東方屬木,但是它卻必然要向西方屬金的方位申位轉化,而午位屬南方火位,但是它也要向北方水位的子位轉化,這種現象後世就叫它「正對化」。
簡單地說,正化就是指產生六氣本氣的一方,對化就是指其對面受作用或相互影響的一方。
為什麼出現《六氣正化對化圖》中那種正化和對化的位置呢?
由於午的位置在正南方,南方是火位,所以君火生於午,也就是正化於午,而午的對面是子的一方,所以對化於子,子午均屬於少陰君火。
未的位置在西南方,同時未的月份屬於長夏,土旺於長夏,所以土正化於未,未的對面是的一方是醜,所以對化於醜,醜未均屬於太陰溼土。
寅的位置在東方,東方屬木,因為木生火的關係,所以相火生於寅,也就是正化於寅,而寅的對面一方的位置是申,所以對化於申,寅申少陽相火。
酉的位置在正西方,西方是金位,所以金正化於酉,而酉的對面是卯的一方,因此對化於卯,卯酉陰明燥金。
戌的位置在西北方,西方屬金;北方屬水,因為金生水的關係,所以戌屬於水,也就是水正化於戌,戌的對面一方是辰,所以對化於辰,辰戌太陽寒水。
亥的位置在北方,北方屬水,因為水生木的關係,所以木生於亥,也就是正化於亥,亥的對面一方是巳,所以對化於巳,巳亥厥陰風木。
「氣寅午未酉戌亥」就是指寅、午、未、酉、戌、亥皆為正化一方。
「子醜卯辰巳申」就是子、醜、卯、辰、已、申皆為對化一方。
正化,是節令之實在,主有餘。對化,是節令之虛弱,主不足。
也就是說當某一年的年支屬氣之正化時,這一年的正化之氣就會在氣候、天候、物候、病候等方面比較充分地體現出來。
而當另一年年支屬氣之對化時,這一年的對化之氣可能不如正常那樣特點顯著,例如:年支為亥,司天之氣為厥陰風木,但由於木正化於亥,所以這一年木氣應該有餘,表現顯著。年支為巳,雖司天之氣仍為厥陰風木,但木對化於巳,主不足,所以這一年木氣特點可能不那麼強烈或顯著。
這就是「正司化令有餘看」和「對司化令不足言」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