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館無名遺體按地點編碼
白紙上印有兩三張照片,這樣的白紙在成都北郊磨盤山殯儀館內掛了254張。
這張紙上,一張照片記錄了一塊表面破碎的手錶,時間定格在5月12日23點25分。另一張是手錶主人的遺容——這名小男孩的骨灰正等待人來認領。
遺體只有地點編號
昨日清晨,成都一改往日的晴空萬裡,天空飄起小雨。磨盤山殯儀館廣場站著三三兩兩的家屬,他們話語不多。
殯儀館外五根立柱上掛著長長的白紗,四五百平方大的悼念大廳空無一人,前端兩側各擺放三四個花圈。數百張白紙被串成長長的3串,掛在大廳兩側,隨風微動,發出「譁譁」聲。
大廳右側第一張紙上的三張照片讓記者心裡一沉,三張照片從上下到下依次排列,記錄下遇難者遺體全貌、特徵和隨身攜帶物品,白紙上記著「地點編碼」,用來說明圖片上的遇難者來自何處。
一張照片上是一塊已經損壞的紅色手錶,指針停在5月12日23點25分這已是震後9個小時。紙上另一張照片上是一名身穿紅衣的小男孩遺體,身上覆有一張紙,上面標有4項:時間、地點、特徵、來源,其中只填寫了兩項。
254張白紙飄零
一串白紙長約50米,每張紙記錄著一個生命的最後定格,它們在這裡安靜地等待親人到來。
殯儀館林館長告訴記者,他們殯儀館接受了不少從災區送來的遇難者遺體,無人認領的遺體就拍照,由警方抽取DNA保存,方便親人以後尋找,然後才火化。
鮮有親人領走遺體
「悼念大廳內的照片,都是無人認領的遇難者。」林館長說,送來的遺體將進行24小時公告,之後如無人認領才火化,他們將遇難者的照片掛在殯儀館悼念大廳內,就是為了方便親人們尋找。
記者問這幾天來認領遺體的人有多少,「少,也許這些死者的親人也在地震中遇難。」林館長說。
本報記者 杜海 成都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