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弄山羊產於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地理標誌保護面積2716平方公裡。據《縣誌》記載:1970年前,大化境內均養殖有七百弄山羊,主要分布在石山區,以七百弄、鎮西、雅龍、板升、六也、江南、百馬、古文、大化鎮等鄉鎮為主。
資料圖
七百弄山羊是當地村民紅白喜事、祭祀必備佳品。其毛色以麻黃色為主,少數為麻灰、黑、雜花等顏色。到2016年全縣山羊飼養量達35.49萬隻。2018年,七百弄山羊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大化屬喀斯特地貌,境內峰叢密布,紅水河貫穿全境,地處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北緣,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空氣清新,產區內灌叢草場面積大,牧草樹葉豐茂,適合養殖山羊。七百弄山羊主要採取自然放牧和半放牧半舍飼的養殖方式,以純天然牧草和本土農作物餵養。
在大石山區自然放養的七百弄山羊,喝山泉水、吃百草長大,且常年攀爬峭壁,肉質細嫩有彈性,肌間結締組織少,脂肪含量低,蛋白質高,營養豐富。近年來,大化將七百弄山羊產業打造成為脫貧致富的新支柱產業之一,發展勢頭強勁,已成為當地知名品牌、富民品牌。
來源:廣西日報 王豔群、蘇家聯/文,廣西農業信息中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