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南被勸退7名超齡環衛工每人獲200元補償
(節目導視)
解說:
他是72歲的靳春波,他是新鄭市的模範環衛工,36度的高溫正在清掃馬路的老人突然倒地。
經過三天的搶救,他還是沒有能夠醒過來。
72歲為什麼還在從事環衛工作,沒有合同他的死究竟會做出什麼樣的認定。
死者的兒子:
在昨天下午,差不多也是三點多鐘,進行最後一次協商。
解說:
推遲一小時上班,那可是用環衛工的命換來的,對高齡環衛工進行勸退。
記者 沈春梅:
自己工作了好幾年的時間,年齡大了以後突然就被辭退了,之後養老問題怎麼辦。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注,高齡環衛工,高溫下誰來保護。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大屏幕上的這一張張照片是一位位環衛工人的面孔,他們每一張的照片的背後都是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環衛工人被這個社會看作是最底層和最弱勢的一個群體,他們從事著是最艱辛同時又是最不可缺少的一份工作,本來整個社會應當向他們表達我們最充分的尊重。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的最基本的權利卻有時都得不到保障。那麼這個夏天,被稱做是最熱的,被高溫炙烤的一個夏天,就在這樣的一個季節裡面,一個個環衛工人因為中暑被倒下,甚至出現了死亡這樣的極端的事情。那麼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再一次來關注他們。首先我們還是去了解一下,河南環衛工人靳春波老人的故事。
(播放短片)
解說:
靳春波沒能度過他的第6個本命年,今天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留在世上最後的印記是一張火化證明。72歲靳春波清掃馬路的腳步止於這個炎熱的夏天,止於河南省新鄭市溱水路,死於熱射病,也就是重症中暑,而這個生命的休止符也來得太突然。
環衛工靳春波之子 靳夢虎:
確實很意外,他身體是一直很好,我們農村的家離他工作的地方將近20多裡,本來老年人坐車就是免費的,他就不願意坐,願意騎著三輪車回家,20多裡地來回很長時間,身體一直都挺好,從來就沒有住過什麼院。
解說:
7月29號下午,新鄭市室外溫度36攝氏度,正在清掃大街的靳春波突然倒地,最後他被送到新鄭市人民醫院搶救。41.6度的體溫導致老人多器官出現衰竭,醫院搶救了三天,最終宣告不治。
靳夢虎:
我父親大概每天早晨起來四點鐘開始工作,三點多鐘起床,到中午十一點多,上午是這個工作時間。因為每天早上九點多有人來檢查,所以每天就要很早起來,下午就是三點半到七點,也是四點多有人來檢查。如果檢查不到位的話,不在崗的話,每次有一百元的罰款。
《東方今報》記者 沈春梅:
我們昨天下午去靳師傅生前負責的溱水路去採訪,在街頭有一個長期在在那修車的秦師傅,他對這個環衛工人評價說,這個人非常老實,話非常少,幹活非常實誠。雖然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但是對他評價非常高。環衛處一位副處長曾經表示過靳師傅在工作三個月的時候就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解說:
每月收入1050元,每天工作近12個小時,高強度的勞作高溫的環境。誰能想到年過古稀竟然還在從事這樣的工作。靳春波去世後,新鄭市城市管理局表示,因他沒有籤訂勞動合同不能獲得工傷賠償,消息一出迅速引發輿論關注。最新的消息是,有關部門已就救濟撫慰等事宜,與死者家屬達成協議。
靳夢虎:
在昨天下午差不多也是三點鐘進行最後一次協商,也是迫於各個方面的壓力吧,把這個協議給籤訂了。這個協議裡面也說了,具體的賠償數額和具體內容,有一些方面還是不便透露。
主持人:
圍繞靳春波老人有三個數字,第一他72歲,中國有句話叫人到70古來稀,古稀之年還做著這樣的一份沉重的工作,這是72歲。另外一個1050塊錢,這是這位古稀老人每個月要掙到的一個微薄的收入。第三個數字,就是12個小時。古稀的老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這是一份怎樣高強度的工作。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他才工作三個月,就因為盡心盡力的這種表現而得到了模範的稱號。但是這樣的一位老人他在去世之後,相關部門卻做出這樣的表態,因為他是臨時工,因為他沒有勞動合同,因此沒有辦法獲得工傷賠償。這樣的一種表態不僅讓人傷心更讓人寒心。但是這件事情讓人看到轉機的地方就是,媒體報導,有關部門已就救濟撫慰等事宜,與死者家屬達成協議。
對於這個家庭來說,這是幸運的。但是我們作為這個事件的分析者和觀察者卻覺得這件事情卻充滿了偶然和僥倖,為什麼這麼說?為什麼這些相關部門在一開始的時候說不能夠賠償,因為他是臨時工,但現在又賠償了,他們依據的是什麼?賠償的數額是多少?依據的又是什麼?另外靳春波老人今天得到賠償了,還有其他像他這樣歲數的高齡的環衛工人如果遇到跟他相同的事件能不能得到賠償。因為這一系列的不透明,所以讓我們感到了一種僥倖的偶然的因素在裡面。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連線中國勞動學會的副會長蘇海南先生,聽聽他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電話連線)
主持人:
首先蘇會長,相關部門做出了這樣的一個表態,因為這個老人沒有和僱傭他的單位籤訂勞動合同。因此他現在這個中暑死亡了之後,就不能夠有賠償,您覺得這樣的一種邏輯關係能不能成立?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 蘇海南:
這個肯定是不成立的,作為社會主義中國的各種用人單位,不論是使用勞動關係的勞動者,還是勞務關係的勞動者,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證他們的各種合法權益。
主持人:
什麼叫勞務關係?
蘇海南:
就是沒有籤訂勞動合同的,這種勞動者是勞務關係。那麼這個老人他確實是屬於這種類型,但不能因此就說他的工傷或者死亡我們都不管,這無論是於情於理還是從我們企業的性質來說,都是不相容的。
主持人:
好,蘇會長,既然您給我們做出了這樣一個解釋,那我們很自然的就會順理成章地問,這位老人得到了這樣的一個補償、賠償或者說是救濟撫慰的一筆費用,那麼接下去如果再因為高溫再出現類似這樣年齡的老人也是他這樣境遇的話,會不會也得到相應的同樣的賠償?
蘇海南:
可以這麼按照現實情況說,這種勞務關係的勞動者,現在在法規政策上確實還沒有具體明確的規定,這恰恰說明我們有必要就這一類勞動者的這種生命安全、工傷、待遇等等,要做出相應的完整的系統的這樣的法律政策規定。
主持人:
您說的很委婉,我直接的理解就是靳春波老人家屬現在所獲得的結果,只是一個個案,可以這麼理解嗎?
蘇海南:
對,現在是一種個案。
主持人:
好,非常感謝蘇會長。
有人說,這個夏天曬出的是這個城市的環衛工人,尤其是高齡環衛工人的工作的艱辛,以及他們保障的嚴重的不足。那麼靳春波老人去世了,他付出的這個沉重的代價,能不能讓像他這樣的這個40、50還有一些高齡的從事環衛工作的長者,他們的境遇得到相應的改變呢?我們繼續關注。
(播放短片)
解說:
8月6號靳春波老人離世後第5天,新鄭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公布了改善環衛工作業環境的五條措施。而除此以外,最受媒體的關注的是同一天,鄭州市下發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凡最高氣溫達35攝氏度以上的天氣中午12點至下午4點將停止道路清掃保潔作業,確保環衛工人的人身安全。從下午3點改為4點,對於上班時間被推遲一個小時,當地環衛工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感慨,下午推遲一個小時上班是好事,可那是用環衛工的命換來的。而更讓人糾結的,是同時推進的另一項措施。
沈春梅:
環衛處一位副處長給我們透露的消息,他向我們證實,已經有七名環衛工人被勸退。宣傳處一位姓李的負責人,給我們其中一個記者打來電話說,他們在勸退的時候,給每一個環衛工人給予了200元的補償。
解說:
據媒體報導,這7名環衛工的年齡在70歲以上,當地環衛工每月的工資不到1100元,勸退他們新鄭市城市管理執法局也對媒體表達了無奈之情。
沈春梅:
新鄭市管理局環衛處的負責人也和我們說,因為這個工作時間長、工資低,年輕人很不願意來做這份工作,他們只能招一些年齡相對比較大的,但是如果年齡特別大的話,他們又表現出對這些人身體狀況的一個擔心,出了事怎麼辦?
解說:
主管部門的做法老齡的環衛工人能否接受?有記者採訪中恰巧碰到兩位反映情況的環衛工人。
《大河報》記者 朱建豪:
他們是找環衛處說,覺得他們不應該把他們辭退,70歲的老大爺說,我自己身體還很健康,憑什麼要把我辭退。那個老太太也是說,如果檢查我的身體如果身體有毛病的話,我可以心甘情願下崗,但是你這樣突然把我辭退很不合理。
解說:
據了解,很多高齡環衛工人都已經從事環衛工作多年,對於這份工作即便是高溫難耐,有著各種各樣不可預知的風險,他們也仍然不想離開。
朱建豪:
因為幹環衛工絕大部分都是來自一些郊縣,或者其它地市的農村的農民。他們就是說在老家如果種地的話,他們體力方面已經不行了,而且現在環衛工告訴我種地已經根本不賺錢了,只有到城市裡來做環衛工,他們的體力方面能夠承受,而且可以每個月能夠攢到幾百塊錢。
解說:
在新鄭絕大多數的老齡環衛工人沒有籤訂勞動合同,而在新鄭隸屬的鄭州環衛工人的情況也是如此。
朱建豪:
像鄭州市區一線的環衛工99%都是臨時工是沒有籤合同的,現在鄭州絕大部分都是50歲到60歲之間,但是60歲以上這個群體也比較龐大,在30%左右。據我對鄭州環衛工群體的調查,他們絕大部分都是住在城中村,或者是小區的地下室,房租一般不會超過300塊錢。
主持人:
72歲的靳春波去世之後,相關部門也採取了一系列非常有效也是有針對性的這樣的彌補的措施,比如說調整在高溫下的工作時間。比如說給他們多發放一些高溫補貼等等,非常有針對性。但是對於其中的一條把7名70歲以上的老人勸退這樣的一條措施的話,還是有人產生了質疑。那麼相關部門的理由是這樣的,他們說,使用高齡環衛工人是因為找不到人,而年紀大的環衛工因為身體狀況不好,為了防止意外目前已經勸退了6、7名七旬以上的環衛工人。
我們從兩方面來看待這樣的問題,如果從僱傭方來說的話,他們說出這樣的理由,應該說是有道理的,而且是站得住腳的,但是如果我們從被僱傭方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是不是其中也有推卸責任的這樣的一種可能性呢?我們不妨做出一種這樣的推測,因為70歲的老人可能在一開始跟僱傭方在籤訂這個勞務合同的時候,剛才蘇會長給我們介紹了這樣一個新詞,他們之間已經不大可能再產生一種勞動合同,因此也就不受勞動法的這樣的一種保護,在一開始籤訂的時候就省去了很多的麻煩,而一旦麻煩真的出現了他們可以一推了知是不是這樣的,這是人們的推測。
另外我們可以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數字看到這個環衛工這個群體裡面,年齡偏大這是一個真的是一個事實,你看《大河報》提供的鄭州市城管局,市容環衛處的負責人於先生提供的這麼數據,在鄭州市50到60歲的環衛工人是主力軍,60歲以上的佔總數的30%,這是河南。再看北京2012年的數字,北京市海澱區環衛工人生存狀況,看45歲到60歲這是佔到主體42%,60歲以上這個比例也是相當大,將近18%。我們從這樣的一個數字看到,大齡40、50人員和60歲、70歲的人是很多的。
我們再來看,環衛部門和清潔公司有這樣的需求剛才說了,找不到人。我們再來看高齡環衛工人,40、50也好,還有這個60、70歲的老人也好,如果他們想來養活自己在這樣的一個市場經濟的社會裡面,適合他們的工作應該說並不多。因此當有人給他們提供一個工作的可能性的時候,他們也就毫無條件的也就接受了。換句話說,這是一個「你情我願」的的一個市場的反映,原諒我用了這樣一個非常冷酷的詞,但這恰恰是一個市場的一種反映,他就是一種市場的需求。那麼接下來我們繼續連線蘇會長。
(電話連線)
主持人:
蘇會長剛才我用了一個詞,說句實在話,用得並不準確,「你情我願」但是它反映的確是一個現實,您怎麼看待這樣的一個現實?
蘇海南:
這樣的現實我想有幾方面原因,首先還是這些用人單位給的勞動報酬、福利待遇太低、社會地位低,適應不了這個勞動年齡青中年的人來幹這個活。第二,就是有的用人單位就想以低成本來僱人幹活。還有第三個就是,這個有的用人單位的經濟能力確實有些困難,他負不起比較高一點的薪酬,第四個就是有部分高齡居民因生活困難他不得以來做這些事。因此就出現了這些城市60歲以上的佔到20%、30%。
主持人:
蘇會長,您怎麼看待剛剛短片裡提到的勸退高齡環衛工人的這種行為?
蘇海南:
我想還是出於一種用人單位自保的心態,因為不幸死了一位老人,他們怕再出這樣的問題,承擔更多的輿論的壓力和這種賠償的責任,就應該說不是辦法的辦法。
主持人:
好,謝謝蘇會長,其實剛才蘇會長也提到了一個詞就是不是辦法的辦法,但是目前我們看到現在就是這麼一個現狀,高齡老人佔到環衛工人的這樣的一個主體。在目前的情況可能不會被迅速改變的情況下,針對現狀我們能做的到底是什麼?我們繼續關注。
(播放短片)
清潔工 劉兵的女兒:
遲遲沒有結果,因為我們也拖了挺長時間的了,就是想我爸早點入土為安。現在就是公司,也沒有什麼態度。
解說:
北京52歲的清潔工劉冰去世已經10天,然而他的死算不算工傷還沒有定論。
清潔工劉兵家屬 張克云:
對方(公司)不同意,以因工死亡來賠償,勞動部門現在這樣(安排),明天上午我們九點公司也來,我們這方也去,來協商這個能不能做一個調解工作。
解說:
7月30號下午大約一點半,當天北京的氣溫最高達35度,正在工作的劉兵突然暈倒在馬路上,醫院開具的死亡證明顯示說,他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沒有與公司籤訂合同,沒有保險,也沒有拿到高溫補貼。對於劉兵的死,它的物業公司認為,他在公司前曾飲酒,不能認定為工傷。目前海澱區人力社保局的多個部門已經介入調查。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劉冰之前曾經工作過的兩家保潔公司也從未和他籤訂過勞動合同。
北京阜康麗潔物業公司 趙經理:
現在沒有任何進展。
記者:
想問一下為什麼沒籤合同?
趙經理:
我們有試工期的,沒籤合同是有一個試工期的過程。
記者:
很多同事都沒有籤合同。這是什麼情況呢?
趙經理:
都是新來的。
記者:
那什麼時候能籤呢?
趙經理:
已經差不多了,馬上就能籤了。
解說:
阜康麗潔物業公司的負責人表示說,他們公司只有50、60個,上社會保險後利潤空間會很小,這件事給他們的教訓和提醒是,招工前要先體檢看就沒有疾病。而對於陸續要給工人們籤訂合同上保險的說法,採訪中再次工作的環衛工人表示,到目前還不知情。
記者:
現在就是有跟這個公司籤訂這個勞動合同嗎?
劉兵同事:
沒有。
記者:
他們有沒有提過這方面的事情?
劉兵同事:
沒有。
解說:
這就是劉兵原來居住的宿舍,這個為了維持生計,從河北張家口農村來到北京的中年人,留下的是同樣收入微薄從事環衛工作的妻子和三個孩子。
張克云:
一個月大約給他們兩千塊錢,兩人四千塊錢,他吃住在這個地方,能省點錢供孩子念書,都是農民出來,這麼拖下去對他們長期拖下去,他們這塊確實挺無助。
解說:
今年夏天,在各地持續的高溫天氣中已經發生多起環衛工人中暑死亡事件,或許保護他們的權益可以先從一些細節做起。今年6月鄭州就下發通知,氣溫達到35攝氏度以上時環衛工人可停止作業。高溫下一線環衛工人每天發放10元防暑降溫費。
今年4月,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了,廣州市關於規範環衛行業用工意見,明確廣州市的環衛工人從5月起漲薪40%。
廣州市城管委主任 危偉漢:
到了明年以後,總投入應該達到5.7億多,接近5.8個億,都是由市區兩級財政共同分擔。
解說:
墊張報紙幾名清潔工蜷縮著身體在商場的地下通道午休,這是蘇州的一名網友拍到的一幕,他說看到此景後茫然了,心裡不時一酸也許我該拍,不該看,是個環衛工人都不易。怎樣讓環衛工人工作的有尊嚴,我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變化。
主持人:
在我們以前的節目中曾經關注過這個群體,兩個數字不知道您還是不是記得,一個是80%,全國環衛工人裡面80%都是臨時工。再有一個就是他們的工資大概只是全國城鎮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不到一半。這樣兩個數字讓我們看到這個群體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沒有合同保障工資待遇低,福利待遇差,工作環境惡劣,時有殘局釀成,而且他們的社會地位地下。針對種種接下來我們繼續連線蘇海南會長。
(電話連線)
主持人:
蘇會長你看我們特別希望,我相信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希望,環衛工人能夠與僱傭他們的單位有一個正式的法律合同,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夠有一個非常體面的非常有保障的這樣一個福利,但是這種美好的預期似乎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實現的,那好了,針對現實我們能夠馬上去為他們做的是什麼?
蘇海南:
我想起碼有這麼六點,一個就是剛才那個企業說都不籤合同這是絕對不對的。就是60歲以下的就要籤勞動合同,60歲以上的籤勞務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第二,就是要確實要加強勞動保護,剛才有的企業發縮短工作時間,發防暑降溫的用品,這都是措施之一。第三個,就是要想方設法提高環衛工人的工資福利與待遇,讓他這個能夠有尊嚴的勞動,我們還不說是體面的。第四個,就是政府要幫助用人單位解決他們的困難,剛才廣州市的那種做法投入四個多億這就是很好的措施。第五個,就是如果我們的公司有了吸引力,那麼我們就可以優化環衛人員的隊伍,讓這個高齡者適當的減少一點。第六個,就是現在要進一步的健全有關法規政策,特別是對沒有勞動關係的60歲以上的人員的這個各種權益的保障,應該加以明確。此外我們還可以說一條,為什麼這個70歲還要幹,就是因為他的生活還是比較困難,如果我們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到合理的程度,我想這些70歲古來稀的人他不會無端的去幹這個活,他是被迫幹這個活。
主持人:
非常感謝蘇會長,在節目的最後其實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們到底能夠為這些高齡的環衛工人做些什麼,其實他們的要求非常的卑微,他們無非是希望自己在最熱的時候能夠少工作個把小時,能夠為自己有一個尊嚴的工作環境,我們到底能為他做些什麼。
好,非常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