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無法生育,他堅持14年不納妾,嶽父知道後:養女嫁你為妾

2021-01-17 騰訊網

古語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自古被人們視為是一件神聖的大事,也是人生的三大喜之一,因此,古代文人雅士無不將其融入詩情畫意之中,展現出愛情的唯美和不易,來告誡世人,男女雙方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不管生活多麼艱苦,境遇如何的差,夫妻雙方一定要互相扶持,不離不棄,最終才能迎來美好的日子!

而說起民國時期,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那是一段軍閥割據的年代,同時也是英雄輩出的時期,許多有能力,有勢力的人,無不佔據著一席之地,實現所謂的「夢想」,同時也享受一番「封疆大吏」的榮耀。其中,山西的閻錫山算是比較特殊的一位,他在一生堪稱傳奇,但也飽受爭議。

1883年,閻錫山出生在山西五臺縣河邊村,家中是以經商為主的小地主家庭,經濟方面,算是不錯,一家子人吃喝不愁。閻錫山到了9歲,便被父親送入了私塾學堂,14歲輟學歸家,參與了家族小生意,17歲投資失利,背負巨債,父子二人被迫遠遁他鄉躲債,19歲考入了山西武備學堂,20歲被官費報送日本留學,22歲加入同盟會,參與了「南響北應」的戰略對策。從此,閻錫山登上了政治的舞臺,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從1911年擔任山西都督開始,到1917年兼任山西省長,閻錫山開始了主政山西長達38年的時間,他也因此被世人稱之為「西北王」,而就是這麼一位具有傳奇色彩,同時又飽受爭議的近代人物之一,他在感情方面,對無法生育的糟糠之妻始終不離不棄,不願再納小妾,這一份對感情的忠貞,可令當時的其他動輒七八個,十幾個姨太的軍閥汗顏了。

閻錫山在15歲那年,娶了一位名叫徐竹青的女孩,當時,這徐竹青比他大6歲,標準的「女大三抱金磚」,當然,這徐家在當地本就是大戶人家,而徐竹青更是自小受到了嚴苛的教育,不僅長相清秀貌美,同時也知書達理,頗有大家閨秀的風範。而在嫁入閻家後,徐竹青更是打理家庭的一把好手,古人常說的「相夫教子」用在徐竹青身上,可是不為過,她將閻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內外分明,閻錫山自然是看在眼裡,愛在心裡。

不過,兩人在結婚多年後,卻一直沒有孩子,徐竹青的肚子始終平平,沒有一絲動靜,古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維,在此刻,顯得對徐竹青是不利的,畢竟在當時社會,雖然明面上是一夫一妻制,但是三妻四妾也是常態。因此,儘管閻錫山與徐竹青二人不著急,可架不住閻母抱孫子的要求,她先後多次的要求閻錫山務必再納幾房小妾,也好幫閻家開枝散葉。

閻錫山怕徐竹青因為此事而傷心難過,因此,他並未將母親的要求告知徐竹青,同時將母親的話拋棄一邊,不予理會,如此,二人在互相扶持,相濡以沫中走過了14年的時間。而閻錫山也從當初稚嫩的少年,轉眼變成了30歲的中年油膩大叔。但是,此時徐竹青依舊無所出,閻錫山膝下無一兒半女。

閻錫山的嶽父名叫徐一敬,他看到了女婿閻錫山都到30歲了,卻一直膝下無子,心中也很為他著急,同時也感覺有點對不住他,畢竟自己女兒徐竹青肚子不爭氣,無法為閻家誕生一兒半女,而且,難得閻錫山這十幾年來,對徐竹青一直不離不棄,疼愛有加,如此深情之人,世間很難得。於是,為了不至於這閻家斷了後,徐一敬思來想去,決定幫上一把。

就這樣,徐一敬特地找了一個14歲的女孩,將其收為養女,取名徐蘭森,然後,他將徐蘭森帶到了閻家,將她交給閻錫山,提出讓他納為小妾,剛開始,閻錫山也頗感意外,面對老丈人的好意,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但又不好拒絕。最後,想了想,閻錫山只好答應了徐一敬的要求,將徐蘭森納為了小妾。要筆者說,這徐一敬堪稱「民國好嶽父」,竟然主動幫女婿納妾的,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而徐蘭森也沒有辜負養父徐一敬的期望,她進入閻家後肚子很是爭氣,先後的為閻錫山生了5個孩子,閻錫山也樂得開心,而徐一敬此刻卻表現的相當自私,他竟要求這5個孩子要管徐竹青叫媽,而稱呼徐蘭森為姨,這點上,其實還是很不地道的。但是,現實如此,畢竟徐蘭森在閻家毫無地位,並且,不管是閻錫山或者徐竹青,都很認同徐一敬的要求。

有一次,閻錫山與徐竹青外出歸家,當他們一踏入大廳時,無意間聽到了孩子們在稱呼徐蘭森為媽媽,頓時惹得徐竹青是暴跳如雷,生氣萬分,直接拿起雞毛撣子就是一頓吵鬧,最後無法,閻錫山為了讓徐竹青能消消氣,竟然對徐蘭森大動肝火,毆打了一番,這才讓徐竹青的怒火給壓了下去,此事才算完結。

面對閻錫山的無情,徐竹青的蠻橫,徐蘭森漸漸地變得了鬱鬱寡歡,最終,在毫無親情溫暖,飽受冷眼的環境之下,徐蘭森於1948年病逝了。而面對徐蘭森的去世,閻錫山並無表現出太過多的悲傷,看出了他對徐蘭森的無情。後來,閻錫山帶著徐竹青去了臺灣,最後兩人在百年後,合葬在了一起。

相關焦點

  • 此人在民國權勢滔天,正室14年不孕卻不納妾,嶽父讓養女傳宗接代
    閻錫山成婚很早,父母為他定下了當地望族徐家之女,這位徐氏的千金比他大了6歲,從年紀上看,兩人並不合適,但是婚後感情卻不錯。徐小姐出身不差,性情也不錯,兩人成婚後,感情發展很快,閻錫山對妻子也很滿意。他們夫妻之間數年如一日,感情始終不減,只是隨著成婚時間越來越長,有一樁事破壞了他們平靜的生活。
  • 正妻不生育,小妾生了五個兒子,他卻只愛原配,令小妾抑鬱而終
    我國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尊卑有別,嫡庶有別。所以正妻的地位是很高的,小妾再美再得寵也很難撼動她的主母位置。只有少數情況是因為正妻沒有生下嫡子,地位才有所下降。但是在近代,有一個人即使正妻無子,小妾為他傳宗接代,他也依舊獨愛正妻,他就是閻錫山。
  • 他愛上14歲表妹,表妹無法生育,他卻堅持求娶,婚後7年生5子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老一輩子的人一直秉持著這樣一種思想,認為年輕人一定要生一個孩子,將血統延續下去,不然的話就是忤逆不孝。 年輕人當然看不慣老一輩人的作風,曾經就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與自己14歲的表妹相愛,但這個表妹卻無法生育,最終他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堅持迎娶。這個年輕人是誰呢?
  • 駙馬隱瞞妻子納妾,公主提刀上門,看見小妾立馬丟刀,哭著安慰
    在古時候,雖有著「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不過「母老虎」卻未曾斷絕,因為怕老婆,很多男人就不敢再另外娶妻,而在東晉時期,有一個駙馬爺看見了一個貌美女子,隱瞞妻子納妾,公主提刀上門,看見小妾立馬棄刀,抱著安慰。
  • 古代一夫多妾,會不會造成很多男人沒老婆?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禁止重婚、納妾,納妾這種封建遺毒才真正從人們的思想上被剷除。存在即合理。既然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能夠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存在數千年,就說明這種制度從某種程度上一定契合了歷史的發展。今天,我們就沿著歷史的脈絡,探討一下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的形成、發展及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 大清律禁止兼祧兩房各為娶妻,為什麼還有人讓小妾與髮妻平起平坐
    大清律禁止兼祧兩房各為娶妻,為什麼還有人讓小妾與髮妻平起平坐民國時,有個大名鼎鼎的旦角梅蘭芳,他那同甘共苦的髮妻王明華的一對兒女得了天花都病故了,王明華卻不能再生育,而且還因兒女的離去傷心成疾。梅蘭芳就想納妾生子,可是他看上的美女小旦福芝芳不肯當妾,他就想出了一個方法,用兼祧兩房的名義娶兩個妻子,讓福芝芳不當妾,而是當妻子和王明華平起平坐。
  • 中國古代,「小老婆」想上位當正妻幾乎不可能,一朝為妾終身為奴
    實際上,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朝代中,古代的妻妾制度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便是坐擁三宮六院的皇帝,在他的「後宮團」中也僅存在一個「正位」,也就是皇后,其他嬪妃、御妻所享受到的待遇,嚴格來說都是妾室,根本無法與正宮皇后相提並論。除此之外,許多朋友覺得妾就相當於古人的「小老婆」,亦或是「小三」、「二奶」之類沒有名分的婚外戀情,這也是不嚴謹的。
  • 古代的小妾有多悲催,你知道嗎?不要再天天做穿越夢了!
    從過門開始,妻和妾的差別就出現了。妻子嫁入夫家,叫娶妻。這個儀式是很隆重的,在宋代以前,娶妻要經過六道程序,在《禮記》中稱為六禮。(六禮包括:「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而到了宋代,為了簡化,將六禮改為了納採、納幣、親迎三禮。妾嫁入夫家,叫納妾。這個程序就要簡單得多了。甚至丈夫納妾,妻子還有過問的權力。
  • 50歲妻子犯精神分裂症,將軍堅持在家悉心照料,6年後奇蹟康復
    雖說久經沙場的張雲逸一向是一個流血不流淚的鐵血將軍,此時此刻他也忍不住留下了眼淚,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這淚水中,既是為妻子生病感到難過,更是對她跟著自己多年來經受了無數磨難的歉疚。向來重感情的張雲逸對妻子一直是關懷備至、尊敬有加,1915年,王碧珍為丈夫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叫張瓊。然而上天似乎是有意要給這對夫妻製造一點磨難,王碧珍生下女兒後就因病無法再生育,而張雲逸的父親離世後,兩個弟弟也先後在亂世中早殤,張家已經只剩下了張雲逸一個男人,而張雲逸又隨時都在出生入死,一旦他遭遇不測,那張家就連一絲血脈都沒有留下來了。
  • 梁啓超欲迎娶女翻譯,給妻子寫了一封信,回信為何令他越想越怕?
    其一是基於三綱五常,女子遵循夫為妻綱,地位相對較低,對丈夫是千依百順,對納妾一般不予置否;其二是古代人極其重視子嗣,《明會典刑部律例》規定:「庶人40歲以上無子可娶一妾」,因此正妻無出、丈夫納妾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以上皆是封建時代的糟粕思想了。直到上世紀20年代,在那個推陳出新、烽火三月的時代裡,一夫一妻制開始成為了主流。
  • 1981年宋慶齡去世,發生了2件「怪事」,連自己的養女都無法解釋
    孫中山夫婦結婚後,兩人都為革命事業忙碌與奔波,但兩人的愛情並沒有因此耽擱,結婚不久宋慶齡懷孕了,但不幸的是,因為革命中的那些突發原因,導致宋慶齡流產,未能保住自己與孫中山的孩子。不僅如此,宋慶齡還終身不能生育了,這對一個女子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
  • 結婚3年妻子便去世,他終生未娶,嶽父看不下去:我三女兒你帶走
    因此從小家裡對其教育就十分重視,為他聘請了一位著名儒學大師來悉心栽培。優質的教育加上其良好的素養,馬一浮自小便是當地家喻戶曉的高材生。他在大大小小的考試中屢次取得頭籌,一次,恰好被路過的湯壽潛所見到,湯進士對他很是欣賞,認為他前途無限。這個湯壽潛雖是清官科考出身,思想卻並不迂腐,是當時著名的實業家,被他看上的人,的確是才俊。
  • 妻子體弱多病,好友勸他納妾生子,他斷然拒絕,生下一子無人不曉
    這也不怪人們如此以為,畢竟民國的才子多是真的,其中風流多情的佔多數也是真的。比如說徐志摩,關係最近的有三位女性,關係遠些的還有韓湘梅、凌淑華等人。還有徐悲鴻,原配與他私奔,結果他與女學生之間有不清不楚的關係。
  • 《知否》原著:得知曹錦秀不能生育後,明蘭準備妥協,嫁賀弘文
    《知否》劇中明蘭本來是和賀弘文是一對兒的,但經過了一些事情後,明蘭對賀弘文失望透頂,不再和他結親。《知否》原著中,盛老太太和明蘭最鍾意的便是這賀弘文,又是從小知根知底的,知道對方什麼性格,便和賀老太太從小就為他們定下了這門親事,只等著他們長大。
  • 廣東河源男子殺嶽父母家4口後跳崖 被指有雙重人格
    兇手魏寶清(河南省桐柏人)的妻子阿美在五兄妹中排行老三,十幾年前嫁至惠州市博羅縣,後因丈夫病故,在博羅前夫家再婚,將魏寶清納為上門女婿。二人婚後感情一直不好,也沒有生育,只有2個阿美和前夫生的孩子。事發前,魏寶清第四次來到嶽父嶽母家,目的是尋找被打後離開他的妻子。魏寶清是一名修建高速公路的電焊工,幾年來帶著妻子阿美去過很多省份。
  • 生活拮据的清官海瑞,為什麼當時還有錢娶5個妻子?
    生活拮据的清官海瑞,為什麼當時還有錢娶5個妻子?明中後期的朝廷只能用「煙霧瀰漫」來形容,皇帝不作為,大臣不作為,邊疆蒙古兄弟和海上倭寇還不時地聚在一起,真是一言難盡。由此可以看出,海瑞確實是一個清廉的官吏,對百姓也很大方,但這並不意味著海瑞連飯都吃不飽,娶妻生子,買兩斤肉也還可以。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海瑞的性格自然也有缺點,他的問題是性格孤僻、冷酷無情,一旦和妻子、妾室發生矛盾,海瑞很可能會丟給他們一張休書,直接把他們掃地出門,甚至連自己親生的孩子都不管。還有說,海瑞還是個媽寶男,他的前妻許氏就是因為和母親不和而被趕走的。
  • 與嶽父撞婚,女婿顧維鈞換了良辰吉日,一場宴會奪走妻子生命
    因為張潤娥張家與顧家關係好,因為張家嶽父能夠為他支付求學的資金,這才有了這場不情不願的婚事。 可在顧維鈞學成之際,他遇上了唐寶玥,溫柔美麗、出身大家,父親還是總理。 最關鍵的是,當時的顧維鈞尚沒有顯赫職位,不過是個小秘書,唐寶玥就不可救藥地愛上了他。女兒都是父親的手中寶,唐寶玥的願望,自然有她的總理父親來幫忙實現。
  • 兒子打妻子反被嶽父訓斥,丈夫看不下去,抱不平:你不要倚老賣老
    唐先生說自從孩子出生以後,他就開始慢慢意識到問題了。那時候孩子才僅僅四個月大,嶽父卻老是拿他們成人吃的炒菜去餵孩子,這種不當的方式,當時就引起了他的反對,第一次提出意見的時候,沒有理他。第二次的時候,可能是不耐煩了,嶽父直接就是一句:「我家孩子就是這樣養大的。」結果就是五個半月大的時候,孩子幾乎每天都在拉肚子,厲害的一天要排便七八次。
  • 為什麼妻子的父親叫老丈人,嶽父又叫泰山?
    為什麼妻子的父親叫老丈人,嶽父又叫泰山?在今天的民間俗語中,妻子的父親叫老丈人或嶽父,在一些文學作品中,我們也看到妻子的父親叫泰山。那麼這些頭銜是怎麼來的呢?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男人對配偶父親的頭銜很在意。例如,老丈人這個詞。老張人的「丈」字其實是一個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