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海歸小夥立志當農民 花4000萬包地種樹

2020-11-24 青島新聞網


【往期回顧】

【青島新聞網獨家】

(文/於泓  圖/孫志文)

「做生意有風險很正常,但我賭的是青島未來的發展前景,目前看來,不僅沒有輸,贏面還很大!」

2017年,青島新聞網獨家報導了劉曉的故事。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碩士畢業,又拿到了英國皇家園林設計師協會的會員身份,青島小夥劉曉放棄了國外的高薪,選擇回國創業。

沒有選擇風口或是網絡爆款,林業專業出身的劉曉在即墨區包了1500畝地,種上了櫸樹、雪松,放下了海歸留學生身段的他,當起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現在有30萬棵樹,去年是第一次見到回頭錢,今年的銷售額預計能達到500萬左右,要盈利的話還差100萬。」劉曉打趣說,從決定創業到今天,連拼帶湊,這個項目前前後後已經砸進去了4000萬,「再找夥計湊上2000萬,我也能去投資《流浪地球》了」。

「中國學歷最高的農民」一口流利英語「驚」了美國買家

劉曉的農場位於即墨龍泉街道梁家屯村,一個要靠發位置才能精確找到的地方。再次見到劉曉時,他穿的還是兩年前接受採訪時的褲子和鞋,髮型依舊犀利,身上的書生氣已經被黃土地磨了個乾淨。

還是那個貨櫃改成的辦公室,會客依舊是小馬扎,但是劉曉的學歷變了,兩年前還是碩士,去年成博士了。

「也不是說自己多拼,晚上守著這一片林子實在沒事兒幹。」劉曉這幾年過的是書中才有的「耕讀傳家」的日子。白天指導工人種樹、打理林場,晚上六點半準時開始讀書,直到眼皮完全抬不起來了才上床睡覺。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碩士搖身一變成了劉博士,朋友們都戲稱他是「全中國學歷最高的農民」。

關於學歷,劉曉講了個段子。就在幾天前,幾個美國客戶來農場想找劉曉買樹,本來美方擔心交流不方便,還帶來個翻譯,結果劉曉全程英語解說,把美國客戶帶來的翻譯嚇了一跳,「青島農民素質太高了,隨便拉一個英語都這麼溜的?」

劉曉說,這個事兒雖然跟段子似的,但是暴露出了現在農業領域的一些問題。對於大部分農民來說,並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現代化農林業知識培訓,這種情況會導致我們的農林產品裡鮮有精品,工業化程度一直上不去。

「博導選我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我這片林子。」劉曉說,他的這片林子導師也來看過,給了很高的評價,就農林這個領域,搞研究的不少,像他這樣真刀真槍創業的,眾多師兄弟中就他一個,導師希望這種科研和生產上的脫節能在他這有所改善。

5年投了4000萬,他是村民眼中的「財神爺」

留學英國又斥巨資創業,單純這些流露出的信息,就能大概猜出劉曉是個什麼身價。他自己有時候也想,如果當初把這些錢全都買了門頭房,每個月靠收租也能比現在活得滋潤,發財的路千萬條,他選了條最崎嶇的。

「有些事總要有人做,我對家鄉的這些山山水水還是有感情的。」劉曉說,他是個鄉土情結特別重的人,網上總有人說大環境如何如何、青島如何如何。城市之間的差距客觀存在,但路是走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而在劉曉看來,自己創業這幾年並非一無所獲,最起碼靠著他自己,解決了周邊幾個村的就業問題。劉曉農場裡的50位工人全部來自於周邊的農村,那些稍微上了點年紀不想外出打工的農民,全被他僱了過來,每年光人工的費用就要花上百萬。

不同於其他的農場,劉曉把自己學到的技術全都用在了自己這1500畝地上,這也是為什麼他前期投入巨大的一個原因,像科學灌溉、空間利用此類最新、最成熟的技術全部能在他的林子裡看到,包括工人的培訓,教會大家如何科學種植。劉曉現在最驕傲的就是,即便自己去外地上一個月的課,他的農場依舊能順利、高效地運轉。

目前,劉曉的農場以出售綠化樹木為主要收入,因為科技的加持,劉曉種的雪松、櫸樹,無論冠形還是筆直程度都遠超其他競品,別人一棵樹賣1000元,他賣1200元也有人買。去年的上合青島峰會,包括在建的膠東機場,都有他供應的綠化樹木,去年農場營業額300萬,劉曉今年有信心衝擊500萬大關。

「過去同學看見我都覺得可憐,現在很多人諮詢想要入行!」

農場剛剛起步的時候是劉曉最困難的日子,那時候他住的還是帳篷,有個同學來看他,看見這裡的一片荒蕪之後,當場流下了「可憐」的淚水。挺過最困難的那段日子,現在很多人都向劉曉打聽,這一行能不能進?

「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我不建議貿然入行。」劉曉說,農林這行最大的成本是土地,這塊費用佔了他前期投資的大頭,而不同的城市對於這種項目的補貼程度不同。拿他熟悉的河北省來說,政府補貼下來,一畝地的費用只有幾百塊,他創業的時候,沒趕上好這些好政策,好在靠著自己的家底和一腔熱血挺過來了。

「這行受大環境、城市發展因素影響特別大,城市發展越好,對綠化樹木的需求就越多。」劉曉說,他當初選擇這個領域創業,一方是自己有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就是看好了青島未來的前景。

作為一名青島人,劉曉對自己的家鄉發展有信心,有人摘桃就需要有人來種樹,所有人都想著摘桃子,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大家都餓死。

劉曉的農場裡有30萬棵樹,去年開始,有一部分樹開始對外銷售。劉曉:「去年農場營業額300萬,今年有望突破500萬。」

林子裡的每一個大坑,代表一棵已經賣出去的樹。

因為科技的加持,劉曉種的樹無論冠形還是筆直程度都遠超其他競品,別人一棵樹賣1000元,他賣1200元也有人買。

系了藍色帶子的樹是已經被客戶選中的。為了種這些樹,劉曉東拼西湊,前前後後砸進去了4000萬元。

劉曉農場裡的50位工人全部來自於周邊的農村,那些稍微上了點年紀不想外出打工的農民,全被他僱了過來,每年光人工的費用就要花上百萬。

作為一名青島人,劉曉對自己的家鄉發展有信心,有人摘桃就需要有人來種樹,所有人都想著摘桃子,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大家都餓死。

相關焦點

  • 青島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歷程 後年70萬農民變市民
    對於青島,新農村建設意味良多:這是一場從農業大市向工業強市轉變的深刻變革,是一場擴大內需的城市擴容,也是一場城市灣區格局的升級,歸根結底,是全市約450萬農村居民的「幸福宜居夢」。今年年初,在青島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加快實施全域統籌戰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再上新水平」的提出,更是給這場農村變革豎起了風向標:年內新建百個新型農村社區、「十二五」期間全市城鎮化率達到75%、後年70萬農民變「市民」……  從嶗山的華麗轉身,到城陽的「完美蝶變」,再到膠州膠南的小城鎮新生,以至平度萊西的蓄勢待發……在這篇「城」長記裡,青島的腳步一路向北!
  • 青島:高薪小夥騙數百萬澳門賭錢 只因首次賭贏4萬
    高薪小夥賭錢青島的一位86年的小夥子就是栽倒在「賭」這個字上,這麼年輕這一生就毀了。   視頻中這名微胖的男子就是嗜賭的逄某,青島市市南區警方在全國範圍內整整追捕了他半年的時間,終於在珠海將他成功抓獲。逄某是安丘人,今年26歲,在2009年大學畢業的時候應聘到了青島某大型銀行信用卡部,剛開始工作就月薪近萬元。
  • 一些地方「山上毀林造地,地裡重新種樹」
    山上毀林造地,地裡重新種樹 當下,一些地方正出現一股造地衝動,通過土地開發整理新增耕地面積動輒是任務量的幾倍甚至十幾倍。不少新增的耕地都在山上,一些項目在選址立項、施工驗收、耕種管護等環節亂象叢生。 中部某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在接受採訪時說,近年來縣裡工業發展、房地產開發等佔用耕地4000多畝,大多是縣城周邊的優質地塊,造出來的地則大多在鄉鎮山上。半月談記者在一個山林造地現場看到,從地面到山頂被開墾成10多級的階梯狀耕地,有的因為缺水而龜裂,有的種上了杉樹、油茶樹等。
  • 一位85後海歸眼中的「門當戶對」為什麼是「1000萬 5000萬資產」?
    快報19樓網站「溫柔鄉」版塊出現一則帖子《見義勇為的海歸熱血青年大膽來徵婚》,該帖在短時間內迅速火爆,很快登上了首頁頭條位置。徵婚帖引發網友巨大爭議,罵聲佔了大多數,表示贊同的也不算少。被眾人爭議最多的,是發帖者提出的女方應和他「門當戶對」,具體地說,有「1000W—5000W(W為網絡用語,相當於萬)家庭資產」。
  • 澳門小夥花50塊玩手遊贏了20萬
    原標題:澳門小夥花50塊玩手遊贏了20萬   12日,QQ手遊城市酷跑超級聯賽的決賽在上海舉行,來自34個城市的「大神」PK《天天酷跑》,最終20萬現金由澳門賽區的周永健拿走。決賽中,他足足跑了1小時50分鐘,近10萬米,作為準爸爸的他表示,曾為這款遊戲花過50塊,拿到20萬獎金,孩子奶粉錢有了。
  • 中國小夥娶美貌越南妻子 過年給嶽父包1000多元紅包
    近日,一名中國小夥在越南國內火了,原因是過年的時候,他給自己的越南嶽父包了500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453元)的紅包,這在當地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名24歲的中國小夥姓趙,來自湖南。2015年2月,趙在越南平順省的一家咖啡館遇到了他現在的妻子劉。劉是咖啡館的老闆娘,長得非常漂亮,在當地許多人都認識她,也有許多追求者。在第一次接觸的時候,趙就對這名漂亮的越南女孩一見鍾情。
  • 4000字情書珍藏48年愛情
    4月15日下午,見到三秦都市報記者時,他們剛吃過飯,陽光從窗戶外流淌進來,屋子裡乾乾淨淨,衛阿姨講著過去的故事,李叔叔坐在一邊,安安靜靜地聽。認識李叔叔那年,衛阿姨16歲。她留著一條過腰的長辮子,人長得漂亮。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延安延長縣的老家。這是陝北的一個農村,山高路遠,距離延長縣縣城,還有80公裡。
  • 農村房子周圍種樹有講究,這幾種樹幫助家裡轉運,有些樹種不得
    但是,在家門口種樹其實是有講究的,種什麼樹,關乎到你家的風水。農村人比較喜歡在家門口種的樹,以一種是桂花樹。桂花樹不僅美觀,而且開花的季節,香味撲鼻,一陣風吹來,遠遠的都可以聞到。所以很多人願意種這種樹,人們把香氣當成是一種比較美好的東西,認為可以帶來好運。另外,民間也有用桂花做小吃,釀酒的做法。一棵桂花樹,可以看,可以聞,還可以做吃的,一舉三得。第二種樹是棕樹。
  • 杭州有多套房產海歸「白富美」被抓,騙200萬全買了LV
    2016年,劉美來到杭州發展,交了一位有錢男友,兩人在一起時花錢大手大腳,很快地,劉美就過慣了這樣舒適體面的生活。後來,劉美和男友分手了。沒了男友這個最大的經濟來源後,習慣了大手筆揮霍的劉美越來越羨慕那些家境優渥的「白富美」。虛榮心作祟,劉美開始在自己的朋友圈子裡經營起虛構的人設,為自己「鍍金」。2018年初,劉美進入杭州某直銷產品公司。
  • 越南小夥花「60萬越南盾」吃自助,卻只吃小龍蝦,帝王蟹看都不看
    越南小夥花「60萬越南盾」吃自助,卻只吃小龍蝦,帝王蟹看都不看自助餐如今還是比較流行的一種飲食方式,很比較能吃的人一般都會選擇自助餐,而且自助餐裡面的食物種類比較多,樣式豐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家越南的自助餐餐廳,這家越南餐廳裡面的食物種類也很豐富
  • 縣委書記谷文昌和農民兄弟的「樹緣」
    這裡流傳著當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呢,這裡能讓繼往開來的官員們在反思「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時來個自問自答呢。  這裡是方圓數公裡最赤貧的農家,是什麼吸引縣委書記經常光臨?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如何成為縣委書記的知音?
  • 2016年我省貧困地區新發展農民合作社4000家
    2016年我省貧困地區新發展農民合作社4000家 2017年01月16日 07時57分
  • 縣委書記谷文昌和農民兄弟的「樹緣」(報告文學)
    這裡流傳著當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呢,這裡能讓繼往開來的官員們在反思「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時來個自問自答呢。 這裡是方圓數公裡最赤貧的農家,是什麼吸引縣委書記經常光臨?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如何成為縣委書記的知音?
  • 1980年,小夥花525萬在深圳買下第一塊地,後來如何了?
    深圳小夥駱錦星抓住了荒地熱潮這一機遇,為自己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在機遇面前,我們要記住一句話"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深圳荒地拍賣,形成一股熱潮眾所周知,深圳在一百多年前只是一個貧窮的小漁村,飽受外國侵略者的壓迫和壓榨,淪為洋人斂財的工具。當時深圳的經濟、科技等各方面都比較落後保守的。
  • 青島10人獲評「全國優秀農民工」
    李啟士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他所在的鄄城縣是全國貧困縣,家庭收入主要來源是人均1.1畝的土地。從小看到父母在農村的艱辛,他立志長大後要走出農村,去城市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改變命運。,直接為公司節約創效340多萬元。
  • 吉林小夥夢見號碼換來580萬大獎:沒想好怎麼花
    吉林小夥夢中仨獎號換來580萬大獎  2月12日,記者從吉林省福彩中心了解到,根據福彩雙色球第2011015期開獎情況統計,全國共中出9注一等獎,單注獎金5803866元。9注一等獎中,有1注是吉林省延吉市一投注站中出的。
  • 山東青島一男子,花10元中703萬,網友:我們就別做夢了
    1月3日(周日)晚,雙色球開出10注一等獎其中,青島一男子花10元中了703萬這份運氣確實令人羨慕,直接抱走了一份特殊年終獎中獎地點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辦事處靈海路16號的一家彩站彩站老闆秦東亮說:當天晚上十點四十左右查看開獎情況
  • 死亡率63%,你敢花30萬賭命嗎?
    死亡率63%,遠大於生存率,還要至少花30萬。救人吧,這錢鐵定要花出去,但有63%的可能人財兩空;不救吧,人很快就會沒了... 家屬打了一圈親戚電話後仍然做不了決定,最後撥打了二十多歲的兒子電話,當電話那頭傳來斬釘截鐵地決定「治」時,這位家屬仿佛有了充足的信心,醫生立刻緊急手術。 幸運的是最後手術成功了,前期花費25萬多。可以說,這是一場賭命的抉擇,幸運的是他們賭對了,花錢救下了家人的命。
  • 一場重塑工農城鄉關係的大轉變,看青島如何建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通過打造農業科技示範主體1010個,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2.8萬家,初步推動形成3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全市糧食總產穩定在60億斤以上,蔬菜穩定在120億斤以上,肉蛋奶穩定在20億斤以上。「地流通、錢進村,人流動、產興旺」是青島抓鄉村產業振興的基本思路。地流通了,錢如何進村,人往哪流動?「城市的區位平臺優勢,正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的招商招牌。」
  • 電視劇《夢在海這邊》塑造海歸創業者群像
    《夢在海這邊》塑造海歸創業者群像 反映留學生回國創業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夢在海這邊》目前正在熱播。該劇以青年留學生歸國創業為視角,以「理想」為主題歌頌了一批歸國創業、報效祖國、追逐中國夢的追夢人,巧妙地將「青春夢」「報國夢」和「中國夢」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