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的公共車位是屬於全體業主所有,停車費在扣除掉基本的運營管理後,也是需要上繳到業委會方面去的,這部分收益是可以用於小區的公共設施維修,不過許多小區的公共車位也沒多少,到底要租賃給哪位業主使用,這就是比較有爭議的地方。
在欽州有個小區是用抽籤來分配的,業委會成立後想要改革收費方式,結果物業沒和業委會協商又開始抽籤了,業委會還呼籲業主不要去抽,現在是有部分去抽到車位,有部分沒抽的業主也不滿,要求物業重新抽籤,我們一起來看看。
事情是這樣的,位於欽州的藍天麗都小區,總共住有750多戶家庭,小區內的公共車位就196個,遠遠不能滿足業主的停車需求,為了避免小區內車輛擁堵的情況,一直以來物業都是以每半年抽一次籤的方式,把車位分配出去給業主使用。
在2020年小區也成立了業委會,對於公共車位怎麼使用的問題,業委會是準備學習周邊的小區,重新改革公共車位的收費制度,讓業主能有效使用公共車位,也把提議和物業說明了,然而物業在沒和業委會協商的情況下,還是和以前一樣抽籤分配。
物業是在12月18號出的抽籤通知,26號就正式把車位抽籤出去,當時業委會也在呼籲其餘業主不要去抽籤,有部分業主是沒有去抽,還有些業主是去抽籤了,由於抽籤的數量太少,中獎的概率也很高,現在車位都已經被分配出去了。
現在沒去抽獎的業主不滿,質疑物業抽籤流程不合理,後面在和物業多次溝通後,物業答應可以重新抽,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已經抽到車位的業主不同意,堅持要按26號抽獎結果來分配車位,而業委會也不同意抽籤,想要改革車位的收費制度。
目前業委會還在呼籲業主能支持改革制度。
小結
從公共車位的情況來說,其實也沒有必要改革收費制度,現在按照抽獎來分配是最為合理的,所謂的改革也就是多收錢罷了,無非就是停多久收多少,又或者是不限量收管理費,確實在利用率上是會增多,畢竟抽籤到的也不可能24小時停。
不過再怎麼改革收費,車位的數量都是擺在那裡,到時業主都要停公共車位,而不是去停到地下車位,小區就容易演變成亂停車的情況,還不知業主要炒成什麼樣子,要我說還是維持抽籤分配好,沒抽到的業主也沒異議,大家對此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