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廢掉郭皇后,郭皇后是被宦官毒死的嗎?司馬光:死的很蹊蹺

2021-01-11 博史通今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13歲繼位,24歲親政,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久的帝王。宋仁宗雖然創造了「仁宗盛世」,但他的個人婚姻是非常「擰巴」的,尤其是和第一位皇后郭皇后之間的感情,讓人在一度非常糾結。郭皇后入宮8年多被廢,然後離奇死亡,《宋史》懷疑她是被宦官毒死。最為蹊蹺的時候,宋仁宗竟然不調查皇后死因,疑雲重重。最後,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為大家揭開真相。

宋仁宗趙禎生於1010年,是宋真宗的第六子,也是宋真宗當時唯一的兒子。宋仁宗出生後,宋真宗為她取名為趙受益,對外宣稱趙受益乃是寵妃劉娥所生,因此立劉娥為皇后。實際上,趙受益的生母是李宸妃。

趙受益5歲被封王,8歲被立為太子,並且改名為趙禎,13歲那年,宋真宗去世,宋仁宗登基。因宋仁宗年幼,宋真宗留下遺詔,太后劉娥垂簾聽政:

真宗崩,遺詔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權處分軍國事。(《宋史·仁宗本紀》)

宋仁宗從小性格柔弱,太后劉娥對他又十分嚴厲。因此,即使宋仁宗貴為皇帝,他在劉娥面前也處處順從。兩年後,宋仁宗15歲,到了成婚的年齡,劉娥下旨,開始從各大世家中挑選適齡秀女,以作備選。

宋仁宗當時情竇初開,他首先看中的是王氏。《揮麈後錄》記載:

先是昭陵聘後,蜀人王氏女,姿色冠世,入京備選。章獻一見以為妖豔太甚,恐不利於少主,乃以嫁其侄從德。

有一個叫王蒙正的蜀地商人,通過託關係把自己的才貌雙全的女兒送到宮中備選,被宋仁宗看中,但劉娥認為王氏太過妖豔,對年少的帝王不是好事,於是便把王氏賜給了劉娥的侄子劉從德為妻。

然後,劉娥從眾多女子中挑選兩人,分別是郭氏和張氏,這兩人都出自功勳之家。宋仁宗看中了張氏,結果劉娥卻給他指定了郭氏為皇后。

初,帝寵張美人,欲以為後,章獻太后難之。(《宋史·郭皇后傳》)

特別是「章獻太后難之」這句話,可以看出宋仁宗非常不滿。他最初看重王氏,劉娥把王氏賜給了別人,他又看重張氏,劉娥偏不選張氏,宋仁宗當年只有15歲,認為太后是故意刁難自己,因此和劉娥的關係漸漸疏遠。

在封建社會,元配妻子位居正位,夫妻感情應該很好才對,然而,因為郭皇后本就不是仁宗所選,再加上郭皇后脾氣憨直,跋扈善妒,宋仁宗並不喜歡她。但她是太后選的,宋仁宗又不得不多般隱忍。

公元1033年,太后劉娥去世,宋仁宗終於「挺直腰杆」,當家做主,便不怎麼理會郭皇后了。郭皇后醋意大發,常常對後宮其他嬪妃發脾氣。一日,宋仁宗在嬪妃尚氏和楊氏處,尚氏便對宋仁宗說郭皇后的壞話,恰巧郭皇后路過,一時怒不可遏,衝進去就要報答尚時,宋仁宗急忙阻攔,郭皇后守不住力氣,一下打在了宋仁宗身上,在宋仁宗的脖子上留下深深的傷痕,宋仁宗因此非常生氣。

一日,尚氏於上前有侵後語,後不勝忿,批其頰,上自起救之,誤批上頸,上大怒。(《宋史·郭皇后傳》)

這時,另一個重要人物出現了,這個人就是宰相呂夷簡。呂夷簡在宋仁宗廢后的過程中,給宋仁宗極大的動力,因為呂夷簡和郭皇后有「仇」。

幾個月前,宋仁宗剛剛親政,開始清理太后夏竦、張耆等黨羽,宋仁宗本來很信任呂夷簡,但郭皇后卻說:「呂夷簡當年依附太后,他也是太后黨羽。」據《宋史·呂夷簡傳》記載:

夷簡亦罷為武勝軍節度使……聞唱名,大駭,不知其故。而夷簡素厚內侍副都知閻文應,因使為中詗,久之,乃知事由皇后也。

呂夷簡被罷免,內心非常不解,宮中的宦官閻文應是呂夷簡的心腹,從閻文應那裡得知,原來是郭皇后在「搗鬼」。幾個月後,呂夷簡復任宰相,便一直在尋找機會對付郭皇后。而郭皇后誤打宋仁宗,給了呂夷簡一個絕佳的機會。

且說宋仁宗被皇后誤打,呂夷簡早已從閻文應那裡得到消息。見到宋仁宗後,呂夷簡裝作大吃一驚,然後得知郭皇后竟然敢對皇帝「施暴」,頓時咬牙切齒,說出廢后的三大理由:

(一)從古至今,皇后打皇帝,聞所未聞,皇后如此兇悍,斷不可留。

(二)皇后入宮8年多,沒有誕下一男半女,符合「七出」之一。

(三)陛下想做千古明君,就需要有一位賢德的皇后輔佐,郭皇后跋扈善妒,不能做中宮之主。

其實,宋仁宗的內心,也是想廢皇后的,但北宋開國80多年來,還沒有廢后的先例,宋仁宗擔心自己扛不住那些諫官。這時呂夷簡看透了宋仁宗的心思,他又勸諫說:

「光武,漢之明主也,郭后止以怨懟坐廢,況傷陛下頸乎?」(《宋史·呂夷簡傳》)

意思是:光武帝劉秀是一代明主,他還廢了郭聖通呢,難道陛下就不能廢了打傷你的皇后?

宋仁宗被呂夷簡如此攛掇,立即同意廢后。雖然範仲淹等諫官集體反對,但宋仁宗鐵了心,終於把郭皇后廢了。《宋史·郭皇后傳》云:

後遂廢,詔封為淨妃、玉京衝妙仙師,賜名清悟,居長樂宮。

為了掩人耳目,宋仁宗對外宣稱皇后想出家修道,所以封他為淨妃,讓她住在長樂宮。

宋仁宗的性格並不乾脆,沒多久,娶曹皇后入宮,宋仁宗又想起了郭皇后,畢竟是結髮妻子,宋仁宗想郭皇后一個人在長樂宮不好過,便派人悄悄去接郭皇后。沒想到,郭皇后非常硬氣。

帝嘗密令召入,後曰:「若再見召者,須百官立班受冊方可。」(《宋史·郭皇后傳》)

郭皇后的意思是說:你接我回去可以,但必須在百官面前重新立我為皇后!當時曹皇后已經被立為皇后,宋仁宗因為娶曹皇后的事情被百官弄得焦頭爛額,郭皇后提這個要求,簡直是要了宋仁宗的命。宋仁宗心想:朕的這位元配夫人不知悔改,已經無可救藥了,你也別住在皇宮了,以免弄出什麼亂子來。於是,宋仁宗派人把郭皇后送到宮外的瑤華別宮去了。

不久後,郭皇后生了一場小病,宦官閻文應曾帶藥去給她看病,不久,郭皇后病逝。《宋史》云:

屬小疾,遣文應挾醫診視,數日,乃言後暴薨。中外疑閻文應進毒,而不得其實。

《宋史》直接懷疑是宦官閻文應下毒,但因為沒有證據,最後加一句「不得其實」。

的確,一場小病就死了,郭皇后之死,充滿疑雲。要知道《宋史》是元朝時期編纂的,其內容詳實度曾被飽受質疑。宋仁宗時期名臣如雲,其中大史學家司馬光便是其中之一,司馬光曾寫過一部宋朝史料,名叫《涑水記聞》,在這部書中,司馬光也懷疑郭皇后死的蹊蹺,因此多番調查,最後寫道:

上遊後園,見郭后故肩輿,悽然傷之,作慶金枝詞,遣小黃門賜之。且曰:「當復召汝。」夷簡、文應聞之大懼。(司馬光《涑水記聞》)

郭皇后被廢後,宋仁宗遊園,看到了郭皇后以前使用的肩輿,非常感慨,便派小太監將自己所作的「金枝詞」賜給郭皇后,並且給郭皇后傳話:「朕即將召你回來。」呂夷簡和閻文應二人聽到後,非常恐懼,生怕郭皇后重新翻身。

會後有小疾,文應使醫者故以藥發其疾,疾甚未絕,文應以不救聞,遽棺斂之。(司馬光《涑水記聞》)

當時郭皇后正好生了一場小病,閻文應讓御醫開了一些能讓病情更嚴重的藥,郭皇后病得越來越重,閻文應卻不施救,等郭皇后斷氣,便裝到棺材裡入殮了。

要知道,當初宋仁宗廢郭皇后時,那些諫官們都集體反對,如今郭皇后被廢不久便死了,諫官們更加激動,大家群起上奏,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

王堯臣為諫官,言郭后未絕數日,先具棺器,請推按其起居狀。上不從,但以後禮葬於佛舍而已。(司馬光《涑水記聞》)

例如,北宋名臣王堯臣當時是諫官的代表人物,他上奏說,郭皇后沒死幾天,就裝棺入殮,這非常蹊蹺。請求宋仁宗徹底調查郭皇后的日常生活記錄,查出郭皇后的真正死因,但宋仁宗當時不同意調查。

宋仁宗為何不同意調查呢?因為此時他已經對郭皇后徹底失望了,郭皇后之死,蹊蹺不蹊蹺,宋仁宗都不在意,他最擔心的是,若真查出點什麼,自己這個皇帝會被諫官們「生吞」了。所以,宋仁宗堅決不調查,只是答應用皇后的禮儀來安葬郭皇后。

司馬光的《涑水記聞》,向我們揭秘了郭皇后的死因,以及宋仁宗對郭皇后之死的態度,讀完之後,讓人感慨萬千。

相關焦點

  • 宋仁宗為啥要廢掉皇后,脫掉上衣,大臣們才知道是這個原因!
    宋仁宗為啥要廢掉皇后,脫掉上衣,大臣們才知道是這個原因!關於宋仁宗趙禎,我們了解最多的就是狸貓換太子這一事情。但他和第一任皇后之間的離婚案也很荒謬。在結婚之前,他喜歡的是姓張的小姐,但他的養母劉太后喜歡姓郭的小姐。郭小姐的父親郭衝守著北宋王國的大門。
  • 清平樂曹皇后看到宋仁宗畫像就喜歡了吧?曹皇后最後殉葬了嗎?
    宋仁宗(王凱飾)和曹皇后(江疏影飾)的愛情歷程曲折動人,兩人之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觀眾們的心。宋仁宗不僅玉樹臨風,又有一張英俊的面容,並且還貴為九五至尊。天下女子對這種既有顏值又有地位權力的鑽石級佳偶,自然是趨之若鶩,所以他身邊美女無數。宋仁宗還是一個體恤下屬,心懷天下的明君,他寧可忍渴四個時辰,只為了避免身邊近侍因未能盡職而受責罰。這樣一位男子,身邊理應由一名貌美且德高的正位皇后。
  • 《清平樂》:曹皇后與宋仁宗終於大婚,江疏影獨守空房,虐心了
    宋仁宗(王凱飾)和曹皇后(江疏影飾)的愛情歷程曲折動人,兩人之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觀眾們的心。宋仁宗不僅玉樹臨風,又有一張英俊的面容,並且還貴為九五至尊。天下女子對這種既有顏值又有地位權力的鑽石級佳偶,自然是趨之若鶩,所以他身邊美女無數。宋仁宗還是一個體恤下屬,心懷天下的明君,他寧可忍渴四個時辰,只為了避免身邊近侍因未能盡職而受責罰。這樣一位男子,身邊理應由一名貌美且德高的正位皇后。
  • 強勢的名臣與仁恕的皇帝:名臣是如何幹預宋仁宗的愛情生活的?
    宋仁宗早先寵愛張美人,想立為皇后,但是被劉太后阻擾。最後劉太后為他「指定」的皇后是郭氏,在強勢的劉太后陰影下,宋仁宗的愛情早早就被掐斷了。劉太后去世後,宋仁宗首先追封已經去世的張美人為皇后,這無疑是發出了一個信號。而到了十二月,宋仁宗直接宣布廢掉郭皇后。「廢皇后郭氏為淨妃、玉京衝妙仙師,居長寧宮。」
  • 《清平樂》曹皇后:做皇帝的妻子,不如做他臣子,找好定位最重要
    《清平樂劇照》01曹丹姝,是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這位皇帝,剛剛因為自己的個人喜好,頂著朝中大臣的一片反對聲,下定決心排除萬難,楞是把前任郭皇后給廢了。皇后有風險,上位需謹慎。不過曹皇后並不是白給的,人家早有準備。論家世背景,曹丹姝出身名門望族,爺爺是北宋開國功臣,鼎鼎大名的曹彬,和前任郭皇后一樣,又是一位將門虎女。但論個人素質,曹丹姝比郭皇后強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 《清平樂》:愛中帶怨、若即若離的曹皇后,才是宋仁宗的真愛
    《清平樂》:愛中帶怨、若即若離的曹皇后,才是宋仁宗的真愛宋仁宗與曹皇后,一個矜持,一個彆扭,因為在乎所以苦惱熱播連續劇《清平樂》以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精緻的演員陣容受到了廣大觀眾的關注和追捧,男一號宋仁宗與曹皇后曹丹姝的愛情歷程曲折動人,宋仁宗對曹皇后的態度始終牽動著螢屏前觀眾的心
  • 淺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文德郭皇后的傳奇人生、廣宗縣歷史名人
    曹魏時期第一位女皇后郭女王(公元184-公元235)即文德郭皇后,字女王,祖籍安平廣宗,曹魏時期第一位出身布衣女皇后,魏文帝曹丕之妻,也是廣宗縣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后。文德郭皇后苦難童年郭女王生於東漢末年公元184年,這年黃巾起義爆發,其父郭永曾是南郡太守,其母董氏,家中有三男兩女,郭女王為次女,郭皇后自幼聰明文靜並且有著與眾不同的言談和舉止,其父郭永非常看著這個小女子,稱其女言談舉止頗具霸氣猶如王中之王的氣度,所以就在其閨名之外又取名「女王」,由於生於戰亂安逸日子並沒過了多久,其父郭永在黃巾起義的戰亂中犧牲,其哥哥也都死於戰場,至此家道中落
  • 宋仁宗的愛情:朱門深宮裡 採萍不自由
    劇裡由當紅流量小生王凱扮演的宋仁宗與江疏影扮演的曹皇后及苗娘子、張貴妃等後宮佳麗上演著悱惻纏綿的愛情橋段,他與她們或相扶相依或青梅竹馬或情深似海,殊不知那不過是為了吸引觀眾看點戲劇化後的劇情,和史實出入很大,真實的北宋天子宋仁宗品行仁厚,受制於禮法,在選後擇妃上無不受到太后大臣等各方勢力的約束和制擎,縱是有天子之尊,在愛情面前,也有「弱水三千,無法取一瓢飲」的無奈,在滿目春色的朱門深宮裡,面對喜歡的女人
  • 《清平樂》帝後CP有愛情嗎? 看看歷史上曹皇后的一生就知道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平樂》帝後CP有愛情嗎? 看看歷史上曹皇后的一生就知道了 《清平樂》中最令人期待的大概就是帝後CP。 江疏影飾演的曹丹姝,聰明活潑,志存高遠,頗有巾幗不讓鬚眉之風。 雖然生在宋代,卻不缺現代女性的獨立自主,令人讚嘆。
  • 清平樂宋仁宗和曹皇后是什麼星座?
    大家覺得清平樂裡的宋仁宗和曹皇后是什麼星座的。我覺得宋仁宗是天蠍座。典型的顏控,和曹皇后新婚前聽說曹皇后貌醜不足以惑君,新婚當晚便避而不見,不圓房。對人表面都是彬彬有禮,實質和任何人隔著距離。自己喜歡的人堅決護短。在乎愛情的感受,一定要感受到對方是喜歡自己的才決定付出和喜歡。猜忌。
  • 仁宗真愛曹皇后?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他是個標準的皇帝
    恨屋及烏廢原配郭皇后說起小心眼皇帝,很多人都會說雍正,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但是比起雍正來,仁宗也不逞多讓。仁宗雖然親政時間晚,但是大婚的時間卻挺早的,他的原配郭皇后是劉太后為他挑選出來的。一開始的時候仁宗就對這個皇后不太滿意,他中意的是另一位比較漂亮的王小姐。
  • 一介宮女,權勢凌人,竟廢掉帝國皇后
    一介宮女,權勢凌人,竟廢掉帝國皇后其實,如果說我們中國歷史最為詭譎的地方,便是後宮了。因為後宮不僅是皇帝生活的地方,更是一個帝國權力陰謀交織的地方。因此,在皇帝後宮中能夠發生什麼事情再奇怪,我們也不會感到驚訝。
  • 正說誠孝昭皇后張妍:大明賢妻良母,與朱高熾相敬如賓的真實人生
    那麼,在歷史上,明仁宗皇后張氏到底是什麼形象呢?她真的是賢妻良母的模範榜樣嗎?真的和太子丈夫無比恩愛恍如民間夫妻嗎?01,平民出身的世子妃明仁宗誠孝昭皇后張氏(1378?-1442),即《大明風華》中太子妃張妍的原型,張妍並不是誠孝皇后的名字,是電視劇虛構的,史書上並沒有留下張皇后的名字,姑且用張妍替代一下。
  • 清平樂宮鬥小能手之尚楊:鬥垮皇后,禍害官家,遣送出宮還能翻身
    四個張分別是張皇后、溫成張皇后、溫成八妹清河郡君、張賢妃;三個楊分別是六皇女生母楊御侍(美人)、楊德妃、楊易行;二個尚分別是和郭皇后宮鬥的尚美人、和餘美人宮鬥的尚美人。本文要講的尚美人和楊美人,就是和郭皇后宮鬥的尚美人和楊德妃。
  • 《清平樂》官家太多情,曹皇后和熙春都不是真愛,她才是唯一
    劇中精細入微的製作,演員的精彩演繹,極高的還原北宋時期宋仁宗的愛恨情仇,讓觀眾對《清平樂》津津樂道。身為「追劇狂魔」,當然不能錯過這齣好戲,每集劇情都不會落下。劇中,王凱飾演的官家趙幀,是一位心繫百姓的仁君,也是一位多情的帝王,身邊女人從來沒有少過。活潑靈動的熙春,擔當大任的曹皇后,青梅竹馬的苗心禾。這幾位女人都是官家的最愛,到底哪個在官家心中最重要?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漸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