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點評朱軍的三幅書法:第一幅如猴,第二幅如鼠,第三幅如豬。朱軍做主持人有才華,當屬一線主持人中的姣姣者,口才很有功力。但是人無全人,技無全能,朱軍先生從主持界一步跨進書畫界,持筆弄墨繪畫寫書法,就顯得功力不濟,才能不輝了。如果不客氣地評價他的書法作品,筆者奉上三個字:門外漢!
就書法來講,朱軍先生完全不得其法,不入其門,也就是拿著毛筆隨手劃拉,照著鋼筆字的寫法寫成了一些毛筆字而已,沒有碑帖的原始修煉基礎,也沒有筆法的轉折變化,達不到書法用筆用墨的專業層次。當然,看人書法,不能憑空而論,還是要拿作品說話。筆者梳理了一下他的書法作品,感覺以下三幅書法作品很能說明他書法創作的實際情況,所以依次形象點評朱軍的三幅書法作品。為了增加些書法點評的趣味觀感,筆者分別以猴、鼠、豬來類比這些書法的觀感形態。
第一幅書法如猴。這幅書法作品的內容是《上善若水》,書法的詞句很是端雅,但是書法的筆法卻是相當輕飄,筆不入紙,墨不透背,沒有中鋒行筆的力道,多有猴躥猴跳的輕飄,所以筆者把這一幅書法作品觀之為猴態書法,就是用筆無勁,動感輕飄的比喻吧。書法的根本核心是用筆,用筆的根本力度是中鋒,要達到中鋒用筆力聚中道的水準,沒有十年八年的功力修煉是達不到的。
朱軍的書法因為沒有達到中鋒用筆的力度,所以可以反推他的書法練習時間投入不是很久,二是筆墨並不經常持弄,屬於偶然寫寫毛筆字的創作範疇,處於書法的非專業形態。因此《上善若水》只能是應景而作,並不是用心的書法創作。當然,也有一種可能,這樣的書法作品或許並不是朱軍先生的真筆創作,畢竟明星書法多有偽作的現象還是比較多的。如果不是朱軍先生的真筆作品,打假求真還需要本人的聲音。
第二幅書法如鼠。看到第二幅書法作品,筆者驚嘆,書法的風格轉換也真是太快了,就如人行路,先前走山路,崎嶇不平,忽然間再向前邁一步,卻是千米寬平大道。這第二幅書法作品的內容名為《商道酬信》書法的基本特徵是鼠頭鼠尾,再加鼠腰鼠骨,是相當可笑的書法形態,非常怪怪的模樣,真不知道朱軍先生是在什麼樣的狀態下,才把書法寫得如此低瑣,一點兒也不大氣,書法形態與「商道」的氣魂完全不匹配,並不適合用這樣的筆墨形態來表現商道的價值。
這種形如鼠態的書法,不但不能體現商道的正大氣象,反而會側生出無商不奸的小家子氣,筆墨不渾厚,鼠頭鼠尾,不切景!本為應景而寫的書法,卻是離景而去,看來朱軍寫這幅書法的筆墨是欠些思量和疇謀的。筆者把第二幅書法作品比喻成如鼠一般的書法,主要是因為體驗到了書法的精氣神不足,散亂瑣碎的質感比較多見的原因。不知愛好書法的朋友們看到這幅《商道酬勤》的書法作品,是不是有如鼠的感覺呢?
第三幅書法如豬。筆者可以猜測得到,愛好書法的朋友們看到朱軍的第三幅書法作品之後,肯定也會有些風格轉換太過的驚訝。這幅內容為《天道酬勤》的書法作品,筆墨如豬,多肉無骨,豐腴無筋,缺少活力,沒有動感,並且結體肥闊,不內收中宮,書法顯得鬆散若離。這是書法不惜筆墨,一味狂戳的輕薄。真正的書法家,絕不會這樣隨意於筆墨。如果書法都寫成這般肥頭大耳的模樣,書法還哪裡會有什麼瘦硬顯精神的氣度。
看到朱軍先生的三幅書法作品,是被驚到了?還是被討厭到了?或許兩種感覺都有把,不可否認,朱軍的書法距離「書法」的層次實在是有些遠,如果不認認真真臨碑寫帖,總是由著性子隨意寫書法,書法總然不會出成績,更莫說是書法成就了。好了,對朱軍先生的三幅書法作品點評到此,歸納一下:第一幅如猴,第二幅如鼠,第三幅如豬。這只是筆者個人的觀賞意見,歡迎書法同道再加議論,留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