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翰逸神飛——石躍峰書法作品展」在山西美術館開展,不少藝術家和書畫愛好者5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本次展出書法作品150幅,這是石躍峰書法創作實踐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有益交流,是向黨和祖國的獻禮,向人民的匯報。
開幕式上,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胡蘇平宣布開幕。山西大眾書畫院院長、原副省長杜五安,山西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郭健先後講話。開幕式由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順通主持。石躍峰致答謝詞。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洪武發來賀電。河南、河北、安徽、江蘇、黑龍江以及中石油書協等十幾個省級和行業書協發來賀信賀電錶示祝賀。其中,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業建設委員會賀信中寫道:「石躍峰先生在做好山西省書法家協會組織工作的同時,積極進行藝術創作,筆耕不輟,其作品大氣充沛、風雅可嘆,聯書合璧、輝映成趣,體現著墨彩之心象、詩意之交響。」
本次書法展名為「翰逸神飛」。翰,原指羽毛,後來借指毛筆;逸,指韻味;神,乃神韻;飛,系飛揚。翰逸神飛,其意在於用手中的筆墨抒發自己的情感。本次展出的150幅作品,內容分為古今詩詞、經典楹聯、歷代書論三個篇章,作品皆為行草書,異彩紛呈,蔚為大觀,呈現出一種正大氣象。石躍峰書法得益於其對書法藝術孜孜不倦之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亦受到中華傳統文化之薰染和影響。宋黃庭堅云:「學書需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石躍峰對歷代先賢之經典書作以及不同流派之碑帖鑽研的執著精神令人感動,而今其書寫古今詩詞、經典楹聯及歷代書論,更見其對書法創作的全新認識和體悟。
展覽當天上午,為了表達對所有參觀者的感謝,石躍峰說,10日晚上布展完畢後,他連夜寫了500個「福」字送給大家,預祝大家新年快樂,福氣多多。現場領「福」的人排起了長隊。一位80後小夥說:「一是仰慕石老師的書法,聽說舉辦展覽,特意從小店區趕來參觀、學習;二是石老師親自寫了500個『福』字送給參觀者,我排隊領上了,特別激動。」
石躍峰從事書法藝術學習和創作40餘年,始終堅守崇高的藝術理想,堅定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堅持大氣、厚重、雄渾的藝術創作風格。他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為人民書寫,為時代謳歌,苦心鑽研,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三晉文化基因和強烈的時代精神,是「三晉書風」的領軍人物。
石躍峰紮根山右沃土,立足「青主」書風,上溯「二王」兼及魯公,既追求險絕,又有嚴謹法度,對書法具有理性駕馭力,對筆墨亦有從容控制力。觀其作品,在達到理性思考之同時,仿佛進入到一種感性之書寫狀態中,筆畫集靈動、厚重、雄渾、溫潤於一體,讓人震撼;在結字上,於中宮緊收、重心平穩之基礎上力求靜中有動,具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章法布局上,大開大合,斂放有度,粗而不俗,狂而不野;起筆時而儒墨浸潤,時而飛白連綿,用筆起承轉合間,一波三折,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在其書法作品中,形成了以碑壯骨、以帖養氣、碑帖相融、雄秀相宜之藝術風格。
石躍峰,山西省榆社縣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業建設委員會副主席,山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上世紀80年代開始習書,自唐楷入手,後專注行草,作品入選全國第四屆書法篆刻展。作品追求厚重雄渾、蒼勁大氣的書風,曾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在《人民日報》《中國書法》《書法》《書法導報》《書法報》等推介和發表,並被收入多種作品集和被國家博物館等收藏。出版有《書苑掇英——石躍峰書法作品集》《石躍峰行草書百聯》《石躍峰書歷代書論》。《石躍峰行草書百聯》被評為2018年度中國書法風雲榜「書法作品集獎」。2019年被中國愛國擁軍促進會授予「愛國擁軍藝術家」稱號。
本次展覽由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業建設委員會、山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山西省書法家協會承辦,山西美術館、山西省晉寶齋藝術總公司協辦。展覽將持續到1月21日結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