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嘴裡不由自主,哼起了這首歌呢?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腦海中浮現了他的影子呢?
沒錯,他就是80年代電視劇《濟公》的扮演者遊本昌。
對於大多數90後的朋友來說,也許他是陌生的;但對於我們80後而言(不小心暴露了年齡),那是童年經典的回憶啊!
那個整日酒肉不離口的瘋癲和尚,拿個破扇子、搓點泥,就能給人治病;他一身汙垢,破衣爛衫,卻行俠仗義,懲惡揚善,富人怕他,窮人愛他。
成功塑造這個經典人物的遊本昌,也和濟公結下一輩子的緣分。
跑了20多年龍套,演了79個小角色,到了52歲天命之年,遊本昌出演濟公一夜成名;最紅之時卻賣掉房子、賠錢搞起話劇......在他身上到底有怎樣動人的故事?
01 他曾被預言活不到13歲,卻極具表演天賦走上演員之路
1933年,遊本昌出生在江蘇泰州的一戶普通家庭。江浙一帶,自古以來就是人傑地靈、繁華富庶之地。和大多數孩子一樣,遊本昌從小也被父母寄予厚望,希望他將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可是,有一天不知打哪裡出來個跑江湖的。這人滿臉愁苦的對遊本昌的父母說:這個孩子啊,除非皈依佛門,否則活不到13歲。
嗬,這句話真是扎人心啊!父母無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為了孩子今後的前程,在遊本昌6歲那年,父母把他送到上海法藏寺,拜興慈法師為師,法號乘培。
時光荏苒,小小的少年,一天天在長大。中學時期,因為受到二姐的薰陶,遊本昌特別喜歡看卓別林、秀蘭鄧波兒等國外演員的電影。他經常模仿電影演員的表演,參加學校裡的文藝活動。
戲劇表演就像一顆種子,在他心裡慢慢生根、發芽。
高二那年,當地文工團來學校,觀看了他的一場演出,領導當場拍板:這個學生,我們要了!
高中畢業後,遊本昌就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
也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也許是老天爺看他青年時期,過於順風順水,反手一推,遊本昌開始了20多年的龍套生涯。
02 跑了20年龍套,演了79個配角,終於在52歲時出演濟公成名
年輕時的遊本昌,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用現在的話來說,小夥帥呆了。可是中央話劇院臥虎藏龍,人才濟濟。像他這樣的演員,一抓就是一大把。
本想趁著青春年華,演個主角,或許能一夜成名。可是遊本昌卻四處碰壁,抑鬱不得志。
因為那個年代演員拍戲,都是導演分配任務,他喜歡哪個,就讓哪個演員來演。
別人都處處巴結導演,為自己爭取個好角色。遊本昌卻不願這麼做,因此錯失了很多機會。
多年以後,遊老在公開場合說:「我情商太低,身上帶著一種舊知識分子的清高,萬事不求人,這是毛病,人脈方面吃了很多虧。」
就這樣,遊本昌一年又一年,跑龍套,演配角。看著比他資歷晚的學生,都能演主角,遊本昌心裡又著急,又無奈。心中酸酸的苦澀,只能自己慢慢吞下。
1984年,他聽說杭州電視臺要拍《濟公》。因為從小就聽過濟公的評書,遊本昌心裡很想演這個角色。就在他糾結要不要嚮導演毛遂自薦時,卻在報紙上看到,學生嚴順開要演濟公。
妻子對他說:看吧,你真是一個不走運的演員。遊本昌聽了,只能啞然一笑。他骨子裡不願和別人爭角色。
沒想到事情有了轉機。嚴順開演的濟公,是另外一家電視臺的。這個時候,很多人都勸遊本昌,都50多歲了,也該演個大部頭了。
於是他終於鼓起勇氣,平生第一次為自己爭取了濟公,這個改變他命運的角色。
可是,剛拍完《濟公》前兩集,遊本昌就坐不住了。儘管他很用心去演,但心裡總覺得差點什麼。
有一天,遊本昌在片場休息。忽然聽到導演叫他,顧不得許多,半夢半醒中,他趿拉著鞋,搖搖晃晃的跑去。
跑著,跑著,他一個機靈,心中一動:咦,濟公不就應該這樣跑麼?一顛一顛的,像喝醉了似的!
於是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導演。當時導演張戈聽完,一拍大腿:好,好,就這麼演!後來,我們看到了屏幕上,那個走路搖頭晃腦、瘋瘋顛顛,卻為窮人伸張正義,濟世為公的「臭和尚」。
雖然只有短短的8集,《濟公》播出後,卻在全國引發收視熱潮。大街小巷都在傳唱著: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
據說當年小孩子看完電視後,會把家裡的扇子撕成一條一條的,被大人一頓胖揍。(沒錯,我就是那個小孩)
03 為了演好濟公,52歲的他吃臭肉、挨板子,妻子女兒心疼掉淚
在劇中,我們經常看到濟公,大口大口的啃肘子,那叫一個香!小時候每次看這個鏡頭時,心裡總盼望著:什麼時候能吃上濟公牌的大肘子啊!
然而,現實卻被狠狠打臉。遊本昌老師每次聽到別人說,羨慕他在劇中啃雞腿,總會哈哈一笑:假的,都是假的,肉都臭了!
當年拍戲時,正是37度高溫的夏季。肘子都是工作人員提前一天買好的。第二天再拿著肉,上山拍戲。等到拍烤肘子時,太陽都落山了。
剛把烤好的肘子放嘴裡,遊本昌一楞:肉都臭了。
本想停下來,對面的導演卻一直在催:吃啊,快吃啊!
他只好拼命吃,裝出一副享受美味的樣子,大口的嚼,卻不敢咽下去。等到導演喊停,他一轉頭,全吐了出來。
當時劇組沒有那麼多經費,也只能委屈演員了。對於戲大於天的遊本昌來說,這都是家常便飯,當演員就不能怕吃苦。
還有一次,濟公被幾個人圍起來打。打手都是群眾演員,見遊本昌年紀大了,都不敢下手打。打重了,怕他受不住;打輕了,導演說太假了,要重來。
那個挨打的鏡頭,反覆拍了12次才通過。遊本昌也被打了12次。別說50多歲的人,就是年輕壯小夥,打完以後,估計也起不來了。
這一切,正好被來探班的妻子和女兒看到,女兒哭得眼淚譁譁,心疼老爸遭罪。
為了演好濟公,更加接近角色,遊本昌還特意跑到寺廟求教。他說,自己最大的感觸就是明白了什麼叫有覺悟的人,什麼叫有智慧的人。
濟公,濟公,他為什麼不叫濟私呢?凡事想著自己,斤斤計較的人只有小聰明;那些做有利於眾生事業的人,才是真正開悟之人。
04 賣房子賠錢搞話劇,為了心中熱愛的藝術,87歲高齡還在四處奔波
《濟公》大火之後,也許是命中注定,與佛有緣。有劇作家說,他適合演弘一大師。遊本昌聽了之後心裡一喜:弘一大師是我的偶像,如果能演好這個角色,死而無憾了。
說幹就幹,遊本昌開始籌備話劇《弘一大師》。別人聽說後,紛紛勸他,別費那個勁了,話劇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受眾範圍還小,哪會有觀眾看呢?
當時已經70多歲的遊本昌,卻有他的一套「死理」:不管再難,即使賠錢,我也要演好弘一大師,把他的精神和信仰傳遞給更多的觀眾。
妻子和女兒知道後,都非常支持他。拍話劇是要有成本的,錢從哪來?找不到贊助商,他們全家人一合計,賣房。
在北京房價還是十幾萬一平的時候,他們把房子給賣了;把錢全投在話劇上。在外人看來,這一家人真是傻到家了。
2010年,遊本昌77歲時,他自編自導,和學生們一起排練的話劇弘一大師開始了首演。沒想到,好評如潮,曾有人評價:給浮躁的社會帶來了一股清流。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屏幕上的濟公,沒有世俗條條框框的約束,他才能解放天性,不為名和利所困。現實生活中的遊本昌老師,也是活得通透瀟灑,自由自在。
如今87歲高齡的他,精神矍鑠,說話底氣十足。這個奇怪又可愛的老頭,每天笑口常開,不僅依然活躍在話劇的舞臺,還玩起了網際網路社交平臺,贏得了很多90後、00後的喜歡與尊敬,粉絲近百萬。
一個人,一部戲,一輩子與濟公結下善緣。遊老感慨的說:演濟公,是我的福報。能得到觀眾的誇獎,比任何得獎都重要。作為一個演員,我時刻準備著!
濟公,濟公,濟世為公,這才是老百姓心裡,真正的人民藝術家!
——感謝閱讀——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我是@不愛看書的花花晨,80後老女孩,用文字記錄感動你我的故事。歡迎留言轉發,喜歡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