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顯示器有高刷還不夠 提升遊戲體驗還靠這些

2020-11-22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DIY老司機]隨著近年來電競遊戲的發展和顯示器行業的技術成熟,電競顯示器早已從高端市場走向主流大眾消費市場,越來越多普通的遊戲玩家會去選擇購買一臺電競顯示器來提升自己的遊戲體驗,這時候怎麼在豐富的電競顯示器產品中選擇出適合自己的那一款,就成了遊戲玩家們的一個大問題。

  電競顯示器種類紛繁,不過有一些技術,無論是百元級還是萬元級產品都是標配的,比如高刷新率、高響應速度、遊戲模式、自適應刷新率技術等,這些技術共同決定了最終進行遊戲的實際體驗。

高刷新率:電競顯示器的基本要求

  刷新率是遊戲玩家最的在意的參數之一,市場上首款被稱為電競顯示器的產品(2012年)就是靠著當時最高120Hz的高刷新率來定義了這一新類別,高刷新率顯示器能提供更好的畫面連續表現,擁有更好的遊戲體驗,如果長時間適應高刷新率顯示器後,再去看普通的60Hz顯示器就能感受到較為明顯的卡頓感。

  高刷新率(144Hz或以上)和普通刷新率(60Hz)顯示器在觀看普通視頻、文本等低動態場景時不會有太大區別,但是在一些高動態場景時高刷新率顯示器的連貫感和舒適感會有明顯的提升。

  特別是在射擊、競速等遊戲場景中,能大幅降低的畫面拖影範圍和持續時間,這一提升在高速攝像機下的效果非常明顯,對於普通玩家最直觀的體驗就是降低遊戲時,特別是FPS遊戲時的疲勞感和眩暈感。 

  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高刷新率顯示器主要為144Hz屏幕,也是目前硬體環境下最均衡的刷新率。75Hz顯示器相對普通的60Hz顯示器沒有明顯的優勢,只會被極少數入門級電競顯示器採用。

  而更高的165hz甚至240Hz在提高顯卡和CPU等其他硬體要求的前提下,相對144Hz顯示器的優勢並不明顯,而且成本偏高,一般只會使用在高端產品中,普通遊戲玩家選擇144Hz的顯示器基本就足夠了,不差錢當然越高越好。

高響應速度:高刷新率最佳搭檔

  如果說」刷新率「影響的是顯示器給眼睛輸出內容的流暢度,那麼「響應時間」影響的就是顯示器自身的流暢度。響應時間指的是顯示器對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即液晶顆粒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的時間,常談到的響應時間為「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這兩部份之和,而目前主要標識的響應時間為為灰階切換的響應時間。

  這個參數最重要的影響就是顯示器畫面變換的過程的自然度和流暢度,響應時間越長,留給玩家的反應時間也就越少,畫面也會更容易出現殘影,跟刷新率類似,低響應速度(8ms以上)顯示器在日常應用中並不會有太大瓶頸,但是在FPS和賽車等需要急速轉換場景的遊戲或者軟體中,搭配高刷新率顯示器可以有效保證畫面的穩定性和流暢性,更好地規避遊戲中的拖影問題。

  響應速度跟刷新率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兩者都要保持高水準才能更好地發揮它們的優勢,目前主流的電競顯示器響應速度都在2ms以下,旗艦級產品甚至能達到0.1ms。而考慮到實際效果和價格,普通消費者選擇一款1ms的產品就足夠了,基本不會拖144Hz刷新率的後腿。

自適應刷新率技術:G-Sync和FreeSync

  要實現在高幀率下暢玩遊戲,顯示器除了需要擁有極高幀率外,也對顯示內容的穩定性和流暢性提出了要求,具備自適應刷新率技術已經成為了電競顯示器的標配。

  顯示器的自適應刷新率技術通過晶片將顯示器的刷新率和顯卡的輸出幀速率精確同步,主動適應顯卡輸出幀數,最大限度地減少視頻信號輸入延遲,有效避免畫面撕裂、幀錯位等問題,同時又能避免垂直同步技術和三重緩存技術帶來的顯卡性能損失,進而提高顯示器在極高刷新率情況下的穩定性和遊戲體驗。

  AMD的FreeSync和NVIDIA的G-Sync是目前最主流的兩種自適應刷新率技術,其中FreeSync已經成為DisplayPort 1.2a技術標準的一部分,使用AMD顯卡的用戶可以直接開啟該功能,NVIDIA也在10系以上顯卡開放了對該技術的兼容,N卡用戶通過DP線連接支持該技術的顯示器後也可以在管理界面以兼容模式開啟G-Sync。

遊戲模式:全面提升遊戲畫面體驗

  遊戲模式也是電競顯示器的重要功能,普通顯示器也會配備包括遊戲模式在內的多種預設顏色模式,但是缺乏對不同遊戲類型的針對性調整,基本以拉高對比度和色彩飽和度為主。

  而電競顯示器至一般都會配備第一人稱設計(FPS)、即時戰略模式(RTS)和競速模式(RAC)這幾個常用模式,遊戲可以輕鬆獲得更適合目標遊戲類型的畫面體驗。

  還會配備多個預設值以供玩家進行自定義配置,更高級的產品還會支持從第三方下載遊戲模式配置文件,獲取專業電競選手的顏色配置,可以單獨設置自動開啟暗場亮度優化、瞄準準星、圖像增強等功能。

  電競顯示器一般會提供桌面端調整軟體,除了一些OSD設置菜單也能完成的基礎設置,還會提供遊戲同步等額外的軟體功能,可設置顯示器在不同遊戲中自動開啟目標遊戲模式,可以大幅提高開啟各種遊戲優化功能的便捷性。

加分特性:外觀和細節都很重要

  上面提到的影響顯示器性能表現的參數和功能是一款電競顯示器的基本要求,而要做到「出色」,光擁有這些基礎表現還不夠,還需要在外觀和細節下功夫才能中脫穎而出。

  背部氛圍燈是電競顯示器的常規外觀配置,雖然不能直接提高你的遊戲表現,但是對提生遊戲環境氛圍卻有很大幫助,特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打開燈效還是非常帶感的。

  部分型號連OSD按鍵或者Logo區還配備專門的氛圍燈,進一步提高遊戲氛圍。

  部分中高端產品還會提供軟體燈效調節功能,比常規的OSD菜單設置更加細緻,擁有更豐富的個性化設置空間。

  雖然黑色依然為目前最主流的電競顯示器配色方案,但是像AGON愛攻3幻影粉定製款AG273FXR(粉+白)這種配色獨特的產品以及異軍突起,已經成為電競顯示器市場的一個新力量,滿足電競性能表現的同時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外觀選擇。

  可調節支架也是電競顯示器的一個常見加分配置,常見的直立式Y形支架支持橫豎屏90°旋轉,以及左右、俯仰和上下調節,可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的觀看角度需求。

  為了完整滿足高刷新率和自適應刷新率技術等特性的需求,DP(1.2版本以上)接口也開始成為電競顯示器的標配,個別產品標配的HDMI線可能無法開啟顯示器的所有特性,不同的接口對刷新率和解析度的兼容性也有所不同的,我們在選購時記得做好功課。

解析度選擇:到底需要一款怎樣的顯示器

  看完上訴這些基礎特性和加分特性,大家基本可以對如何選擇一款優秀的電競顯示器有了基本的認識,不過怎樣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電競顯示器,似乎還差了一個重要的參數,那就是解析度。

  跟專業顯示器和辦公顯示器不同,大部分應用場景下2K或4K解析度的作用並沒有高刷新率來的明顯對其他硬體的要求卻直線上升,《使命召喚:戰區》等一系列3A新作在高畫質下也得在RTX2070Super以上顯卡,才能實現2K/144Hz+的表現,即便是《守望先鋒》這種「遠古」遊戲,達成這一要求也得用上RTX2060Super以上的顯卡。

  如果你是購買電競顯示器是為了更佳的遊戲水平發揮,追求更高的刷新率(240Hz)和響應速度(0.1ms)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同等價位下這兩項參數會比解析度更重要,畢竟電競顯示器是為競技類遊戲設計的,如果玩的遊戲是追求畫質表現和畫面觀感,一個高解析度和高色域的專業顯示器或許會是更好地選擇,當然了,這一點土豪除外

DIY老司機總結:遊戲體驗不止硬體性能

  總結來說,電競顯示器依舊以高刷新率和高響應速度為核心競爭力,但是隨著技術的成熟,144Hz/1ms組合已經成為標配,但提升遊戲體驗光有這兩個基礎作底子還遠遠不夠,畢竟對於絕大多數使用場景來說,60Hz/8ms都能完整滿足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

  這時候如果能擁有出色內在軟體優化和亮眼的外觀設計,就能實實在在地提升用戶在遊戲時的額外體驗,進而給消費者只有使用電競顯示器才能擁有的享受,這些要素對於有電競顯示器購買意向的朋友來說,可能才是最大的吸引點。

相關焦點

  • 144Hz高刷+曲屏超2k 螞蟻電競顯示器ANT271QC 使用體驗
    從60Hz到90Hz再到144Hz或者240Hz,玩家不僅僅更加喜歡上了顯示效果更棒的顯示面板,也從最開始不太理解高刷帶來的暢快感慢慢依賴高刷。解析度也從1080P即將普及到2K領域,在市場化高度競爭的今天,如何選擇一款均衡、性價比十足的顯示器就成了絕大多數購買顯示器用戶的購機標準。
  • 曲面電競顯示器了解一下 環繞視覺沉浸體驗(全文)_AOC PD27_遊戲...
    因為曲面顯示器的曲率更符合人眼的生理造型,所以在使用時會更具沉浸感。而遊戲過程中,使用曲面顯示器也會獲得更加真實、震撼的遊戲體驗,所以曲面電競顯示器在市面上的關注度很高。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曲面顯示器值得選擇吧。
  • 專業的FPS玩家電競顯示器怎麼選?
    目前很多人選擇電競顯示器的一個參數依據就是144Hz+1ms,這也是現在電競顯示器的主流配置,對於普通玩家或許夠用,而對於一些相對專業的玩家以及電競專業的學子而言顯然是不夠,這個144Hz的刷新率在遊戲過程中還是會帶來模糊的幹擾。高刷新率、快響應時間已經成為了定義一款電競顯示器的重要參考標準,下面具體說說電競顯示器配置參數的具體含義,也給準備入手的玩家提供一些參考。
  • 最低144Hz 這些電競顯示器你一定要看看
    擁有1ms的響應時間,可為玩家提供真實、流暢且清晰的遊戲畫面。除此之外,它還內置了立體聲音箱,遊戲體驗更加真實。目前在京東開啟預約搶購,到手價格僅為2199元。明基EX2710所搭載的IPS面板所顯示的顏色更為靚麗,適合大多數消費者的觀看習慣,在展現遊戲時,也會有更加豐富多彩的畫面。
  • 隨身攜帶120Hz電競顯示器體驗如何?一加8 Pro告訴你
    「這畫面質量,堪比電競顯示器」 很多FPS遊戲玩家都會為自己購置一款高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因為高刷新率屏幕帶來的細膩動畫,可以使瞄準敵人的操作更加精準。玩家們反覆強調的「微操作」,也能通過高刷新率電競顯示器實現。
  • 高能首選華碩4K+144Hz電競顯示器
    作為眾多3A遊戲大作的絕佳搭配,4K+144Hz所帶來的極具震撼感的視覺效果與順滑流暢的遊戲畫面,一直都是玩家們嚮往的豪華電競配置。作為頂尖3C廠商之一,華碩也以電競先鋒之姿推出了多款支持4K+144Hz的電競顯示器,搭配此次上市的RTX 3080顯卡,將輕鬆展現出更為強勁的性能與細膩的畫質表現,令玩家們的遊戲體驗感更上一層樓。
  • 玩遊戲60Hz和144Hz顯示器對比差距大嗎?
    經常坐在網咖電競區的同學一定能感覺到和,在電競區的遊戲體驗要比普通區更好。原因也很簡單,一是電競區的硬體水平要比普通區高,二就是電競區一般都會採用144Hz以上的刷新率來確保遊戲的流暢。那60Hz和144Hz的差別真的很大嗎?那是當然!
  • 32寸+165Hz,千元出頭的HKC SG32C曲面電競顯示器值得買嗎?
    在緊張忙碌的工作和學習之餘,不少朋友喜歡玩電競遊戲來解壓放鬆。當然要想玩爽遊戲,除了高端硬體的支持外,顯示器的作用也不可忽視。當初144Hz顯示器問世之初,價格讓大家望而卻步,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成本的下降,高刷屏電競顯示器價格也逐漸平民化。對大多數玩家來說,玩遊戲講究的是夠用就好,當然口袋銀子多的土豪例外。
  • 你還在用60Hz顯示器嗎?144Hz的吃雞體驗究竟如何!
    但從60Hz到144Hz的性能提升大,但體驗提升並不如30Hz到60Hz那麼明顯,這也是很多人說144Hz和60Hz沒區別的原因之一,甚至導致很多人說人眼看30幀就夠,60幀就非常流暢了,144Hz根本沒用。
  • LG首款21:9曲面電競顯示器34UC79G評測
    在連續推出34UC97、34UC98兩款21:9超寬曲面旗艦顯示器產品之後,LG最近又將這種震撼的「帶魚屏」帶到了更加細分的專業遊戲領域當中——34UC79G電競顯示器應運而生。現在,這款主打職業電競的高端顯示器產品已經到達我們的評測室。
  • 近半數可稱"垃圾" 10款電競顯示器專業性測試
    110款熱銷電競顯示器盲測    【中關村在線顯示器頻道原創】眾多顯示器產品貼合「電競」二字來宣傳並從中牟利,帶有「電競」字樣的顯示器產品也在市場中越來越多,用戶該如何選購顯示類產品成為了能否暢玩遊戲的關鍵。此次,中關村在線打破傳統,特此上線「顯為人知」大型電競類顯示器盲測項目,在指導用戶消費的同時,真實的曝光測試產品。
  • 有種電腦叫144Hz遊戲電腦,用過就回不去
    144Hz電競屏這個概念對於很多朋友來說都不陌生,畢竟現在隨處可見的電競顯示器廣告上都會提到。不過,對於大多數玩家來說,只是聽說高刷新率顯示器用起來爽,但是自己沒有體驗過,於是就認為那只是商家的吹噓而已。而對於發燒級玩家來講,144Hz的遊戲體驗真的是用過就回不去,再要他們去適應60Hz的普通顯示器簡直就是折磨。那麼,到底這樣的遊戲電腦好在哪裡呢?
  • 選擇顯示器,「刷新率和解析度」哪個更重要?魚和熊掌全都要!
    很多人會因為買到了不合適尺寸的顯示器而難受。能夠更換還不錯,有些時候更換起來非常麻煩。所以想要買顯示器,先要弄清楚自己主要用來做什麼。對於刷新率,職業電競選手可以選擇120HZ/144HZ以上刷新率,能夠對競技成績有所提升;一般辦公包括設計和愛好看電影的群體,使用60H/75HZ為宜,如何選擇可以參考自己的預算,體驗上沒多大的感覺,當然如果你太較真可以選擇更高的刷新率。
  • 外星人打造的55英寸顯示器玩遊戲體驗:除價格外就一個字「爽」
    但值得指出的是,AW5520QF具備這些電視不具備的諸多特性,其中包括AMD FreeSync、120Hz刷新率和1毫秒的響應時間。雖然這些特性使得AW5520QF成為一款出色的55英寸OLED顯示器,但除不差錢的鐵桿遊戲玩家外,大多數用戶都不會購買這款顯示器。 設計
  • 144Hz2K高分顯示器市面上絕對主流的用戶選擇
    根據發布會所提供的數據,新卡能夠實現4K 60FPS,2K 144FPS的頂級遊戲體驗。隨著新卡的發布,再次拉開了遊戲愛好者們的軍備競賽。顯卡做為遊戲的核心驅動力,其重要性肯定是無可置疑的。但是在另一個領域,專業電競顯示器的競爭上同樣異常激烈。畢竟顯示器作為用戶最為直觀的體驗硬體,顯卡的實際性能幾乎都由顯示器進行展現。
  • 傷眼誰人知 盤點顯示器背後的敏感秘密
    從這些方面來看,顯示器似乎是良心行業,在物價飛漲的今天,其售價卻越來越低廉,性能還不斷的攀升,因此對這個行業不太熟悉朋友,自然不會想到顯示器也有很多「秘密」。液晶顯示畫面本身是沒有色彩的,其是利用灰階來形成畫面,最終的彩色效果是靠濾色片形成的,因此色彩的數量其實和灰階的多寡有著直接的關係,傳統的6Bit在每個色彩通道中只能呈現64種灰階,因此RGB三個通道可顯示的262144種色彩,而8bit的面板則是可以顯示16777216種色彩,也就是顯示器參數中常常標註的16.7M色數。
  • 6K+RMB、165Hz刷新率、2K解析度27寸曲面顯示器吃雞是怎樣的體驗
    【IT168 評測】隨著電競市場的不斷升級,遊戲硬體市場早已不再是那個CPU、顯卡主宰一切的時代了,各路開花是目前遊戲硬體市場的新趨勢。比如,如果你想玩爽一款像《絕地求生》這樣的遊戲,除了需要一臺性能強勁的電腦,一隻幫助聽聲辯位的耳機、一臺高刷新率電競顯示器、以及一套用起來順手的鍵鼠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 【DIY老司機】:吃雞顯示器非得用144Hz,60Hz就不行?
    在顯示器上Hz的周期都是用秒來算,144Hz就是顯示器1秒刷新了144次,同理60Hz則是顯示器1秒能刷新60次,就刷新率上來說,144Hz的顯示器比60Hz的顯示器高兩倍不止。但從60Hz到144Hz的性能提升大,但體驗提升並不如30Hz到60Hz那麼明顯,這也是很多人說144Hz和60Hz沒區別的原因之一,甚至導致很多人說人眼看30幀就夠,60幀就非常流暢了,144Hz根本沒用。
  • 宏碁發布兩款掠奪者電競顯示器 均具備90%以上DCI-P3廣色域
    Acer 宏碁今日發布了兩款 Predator 掠奪者電競顯示器,均具備 90% 以上 DCI-P3 廣色域。Predator XB273U NX 尺寸為 27 英寸,解析度 2560×1440,具備275Hz 高刷新率。這款顯示器為了保證頂級的電競體驗,灰階響應時間達0.5 毫秒。顯示器支持 HDR,可達 95% DCI-P3 廣色域。
  • 玩遊戲60Hz也流暢,為何還要追求144Hz?
    遊戲畫面的流暢體驗,誰說了算?我們在遊戲時看到的畫面,實際是由顯卡輸出畫面,再由顯示器呈現這些畫面。遊戲玩家經常提到的FPS((Frames per Second),是指在遊戲中顯卡每秒輸出的畫面更新次數,這也是衡量一款顯卡性能強弱的指標。但顯卡產出的畫面需要顯示器來進行顯示並最終呈現者用戶眼前,所以顯示器的刷新率同樣影響到遊戲畫面的流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