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是人們對我國傳統文學的概稱。古代的詩詞歌賦有著比較嚴格的格律要求:詞句之間講究平仄、用韻和對偶;是不能隨便亂行押韻和誤用平仄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也隨之產生了變遷,正如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一般,文化的流傳是逐漸由高雅難傳,變得通俗易懂。唐詩和宋詞對格律要示比較高,到了明清的小說則是近於口語化。
到了現代,則是更近一步,白話文已經普傳於世了,這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但是有些基本的常識,也是傳統文化的精髓,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已經開始淡忘。導致現代的流行音樂,已經流於口水歌,沒有了韻味。
這裡僅於兩首比較知名的童歌來對比一二吧:
羅大佑《童年》
1.池塘邊的榕樹上 shàng2.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tiān3.操場邊的鞦韆上 shàng4.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miàn5.黑板上老師地粉筆 bǐ6.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 tíng7.等待著下課 kè8.等待著放學 xué9.等待遊戲的童年 nián
還有另一首《一閃一閃亮晶晶》
一閃一閃亮晶晶 jīng滿天都是小星星 xīng掛在天上放光明 mīng好像許多小眼睛 jīng一閃一閃亮晶晶 jīng滿天都是小星星jīng
按我的老師李兆生先生在《中國循經太極二十四式》上所寫,「雖然歌訣不同於詩文,但便於讀起來朗朗上口,還是要『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這樣才便於流傳」。
「二四六分明」, 是指在二四六的句子裡要有相同相近的韻,這樣讀或唱的時候就能比較順,聽的人也舒服,這一點很多寫歌詞的人多做到了。
但是很多人沒有真正的「一三五不論」,這裡的不論,不是真的不論。而是說你可以在這一三五句的的時候不同韻或不近韻,但是不能始終同韻,這是沒有明說,但是一定要注意的地方。
像《一閃一閃亮晶晶》就錯了,他從頭到尾都押「īng」韻,剛開始聽起來很順暢,但是久了,不管是唱的人,還是聽的人就會產生厭煩感,這是口水歌的通病。
反之羅大佑《童年》,大家看看,他基本上符合「二四六分明」,只是在「7.等待著下課 kè,8.等待著放學 xué,9.等待遊戲的童年 nián」,這裡的7和8是不押韻,但是9又連貫上來了。這樣的話,聽起來就很舒服,久聽而不厭。
因為現代很多流行歌曲很有影響力,但是由於寫歌的人或由於缺少傳統學識,或由於商業因素,只想賺快錢,使得歌詞中頗多打油歌,口水歌。這樣久而久之,使得很多青少年不知分辨好壞,所以試著介紹一些影響比較大的歌曲歌詞,寫得好的就是談,覺得不好的就改一下,也算是為繼承傳統文化盡一份綿薄之力吧。
當然由於文筆有限,所改之處只以韻律而定,不以文採而論,有喜歡這方面的朋友,不妨共娛!
如喜歡此文,敬請關注,收藏,點讚,評論!
武當太乙鐵松派代第14代傳人
武當先天太極拳第19代傳人 凌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