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農曆七月的「鬼節」——中元節即將到來,這些風俗禁忌...

2021-01-10 騰訊網

此刻,我們進入農曆七月——也是我國傳統民俗中「鬼月」已接近半月,農曆七月七月中,最引人注意被稱為的「七月半」/「鬼節」的中元節,即將到來。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即七月半),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

正在道觀中進行開光法事的道士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道教中的「三官大帝」

中元節是道教節日,道教認為,「三元」是「三官」的別稱:

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

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

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

道教《太上三官經》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北京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重慶市渝中區關嶽廟道觀舉行開光祈福法會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也有說法中元節是在農曆七月十四。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過去,地方官府還命令道觀的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

來自冥界地府的陰兵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在整個農曆七月期間,整個環境氣場有以下特點:

來自冥界地府的陰兵

農曆七月間冤魂厲鬼遊蕩,夜晚野外陰氣重

每年從七月初一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冥界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一直到七月廿九才關上鬼門。人們認為這個月是不吉利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為了讓陰陽兩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國自古以來,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民間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都要進行拜祭。

七月半即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望眾鬼早日脫離地獄之苦,不再騷擾人間活人

人們認為,為這些鬼魂舉行「普渡」禮,一方面可以使他們早日脫離地獄之苦,另一方面希望他們不再騷擾世間活人。所以每年七月除了行「普渡」禮外,還會在路旁多燒些冥紙,以廣結冥福。

七月半即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鬼月四天,祭拜普渡風俗

鬼月的第一天,即七月初一,是私宅「開地門」的日子,需要祭拜。這一天鬼門初開,諸鬼來到凡間,就當是放暑假吧。祭拜有大祭和小祭,大祭就是做一桌豐盛的菜,小祭就是簡單買點水果餅乾。不管怎麼樣,都是表達一份敬意。

鬼月的第二天,即七月初二,是公共場所「開地門」的日子。商號、衙門等單位祭拜都是比私宅晚一天。祭拜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個月平安度過,別出什麼靈異事件。

鬼月的第十五天,即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即鬼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這時候陰氣最重,所以當晚最好不要上街。這一天的黑夜(清晨和深夜),鬼魂大聚會,陰氣最盛。同樣道理,第二天,即七月十六,公共場所祭祀。

鬼月的最後一日,即八月初一之前一日,叫做「關地門」。這一天是眾鬼放完假期,重新回到地獄的日子。我們要善始善終,在這一天,也要祭祀,為的就是剩下的日子保平安。

來自冥界地府的陰兵

鬼月的禁忌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

1. 晚上出門不宜呼喊名字。

2. 不穿帶自己名字的衣服。

3. 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

4. 不拍別人肩膀。

5. 不吹口哨。

6. 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

7. 不可偷吃祭拜的供品。

8. 不宜玩碟仙、筆仙靈異遊戲。

9. 不要隨便撿起路邊的錢。

10. 路經喪事場所,嘴裡及心裡不可有不敬的念頭或言語。

11. 忌亂踩冥紙或亂燒冥紙。

12. 不要傷害無辜生靈。

13. 夜遊時最好不要亂照相。

14. 吃飯時不可以將筷子插在飯碗之上。

15. 走路不宜勾肩搭背。

16. 晚上睡覺鞋頭不宜對床。

17. 不宜在床邊掛風鈴。

備註

相關焦點

  • 2016年中元節將至 中元節有哪些民俗與禁忌
    巴中在線8月16日訊:今天是農曆七月十四,過了今晚就是中華傳統節日中元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鬼節,有些地區七月十四就開始過節了。中元節究竟是個什麼節?中元節民俗是什麼?中元節又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
  • 【傳統文化】農曆7月14不止是鬼節,說說節日的由來與民間禁忌
    在我國,多數人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過鬼節,但有些南方地區則是在七月十四,那麼7月14是鬼節嗎?
  • 農曆七月,你不可不知的鬼節禁忌
  • 農曆七月半,中元節鬼節禁忌的七問七答,默默記住了
    農曆7月14或7月15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其實,「七月半」才是我們民間習慣的稱呼,源自上古時期,只是後來各大宗教為了順應民俗,紛紛創建了自己的說法,如道教把「七月半」說成是「中元節」,佛教把「七月半」說成是「盂蘭盆節」。當然,不同叫法就有不同做法,但都是針對去世的人。
  •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叫鬼節?鬼節晚上幾點不能出門中元節禁忌30條
    中元節七月半鬼節禁忌30條15、勿晚上曬衣服在鬼節當天晚上最好不要在外面晾衣服,因為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會借去穿,順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17、勿遊泳鬼節這一天忌下水,此時好兄弟會和你玩鬼抬腳的遊戲,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18、晚上勿拍照此舉動容易將靈界的朋友一起拍進來,然後帶回家,鬼節這一天在家對著鏡子自拍更是危險,因為鬼兄弟很有可能會從鏡子裡面出來。
  • 2018年中元節可以回娘家嗎 鬼節回娘家的禁忌不可不知
    2018年中元節可以回娘家嗎 鬼節回娘家的禁忌不可不知時間:2018-08-20 18: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中元節可以回娘家嗎 鬼節回娘家的禁忌不可不知 中元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擺上祭品來祭拜祖先,那麼中元節可以回娘家嗎?中元節可以在娘家過嗎?
  • 七月十五鬼門開?粵東碣石鎮民間風俗「中元節盂蘭勝會」即將開啟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齋孤、盂蘭勝會,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碣石古鎮地區為七月十三~七月二十三),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而作為千年古衛城「碣石鎮」應該是目前對中國民間風俗保存最多的地方之一,其盂蘭勝會又將如何呢?
  • 2018年中元節「鬼節」是哪一天 中元節的由來及各地習俗
    農曆7月15日,是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推薦閱讀:中元節俗稱「鬼節」有哪些禁忌是真的嗎?
  • 中元節俗稱「鬼節」有哪些禁忌是真的嗎? 鬼節不能做的事盤點
    2018年中元節是哪一天?中元節俗稱「鬼節」,傳說在這一天晚上要少照鏡子,注意好臥室的鏡子,不要照著床為好,否則易做惡夢。鬼節晚上也不宜出門,總之禁忌很多。鬼節還有哪些不能做的事?哈哈,會不會被嚇得晚上不敢出門了。中國鬼節有幾個鬼節含義為鬼過的節日。
  • 今天是2018中元節(鬼節)!這些禁忌你知道嗎?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傳統節日中元節 。在古代,中元節本是祭祀地官的節日,古人以七月十五為地官生日,故定為中元節 。在農家人農家事(江西)家鄉,中元節又叫「七月半」,農村人對這一天是比較重視的,除了除夕,清明節以外,這個日子也是非常特殊的。大家會提前買好「紙錢」,由家裡的男子拿上真正的百元大鈔,壓印之後,分放在紙籃裡。
  • 農曆七月鬼月來臨,這些風俗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已經進入農曆七月,中國習俗上稱它為鬼月,謂此月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眾鬼可以出遊人間。七月十四,是鬼月中陰氣最重的一天。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但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是什麼?為何有「鬼節」之稱
    據說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很多人都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為什麼中元節被稱為鬼節呢?這個節日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主要風俗又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具體說一說,中元說法來自於道教,道教分為天地水三官,三官又稱三元以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月為三官神誕,在古書中記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可以說,天地水三官都是造福人間造福百姓的,所以呢正月十五元宵節,古時也稱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這就是中元節最早的由來,那麼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中元節又是怎麼和鬼聯繫起來的呢?
  • 國學知識:中元節,可不只「鬼節」那麼簡單
    民間傳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因此,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也俗稱「鬼節」。但,中元節,真的有鬼嗎?中元節逢農曆七月十五,又名「七月半」,最早要追溯到上古時期。因為農曆七月正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的時節,人們用新米祭供,酬謝大地,並向先祖報告秋成。因此,七月半是人們追懷先人、敬祖盡孝的日子。中元之名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
  • 中國農曆七月十四中元節的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的文化可以說真的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有很多民間的習俗和節日,每個節日代表的意義都有很大的挖掘價值,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農曆七月十四,在這一天是祭奠先祖的,來了解一下中國的文化吧!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節期與古老文化中的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有關,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中元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這幾天相信有的小夥伴坐在家裡也能偶爾聽到鞭炮聲,或者是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現一個小土包,上面插著幾根香,其實這一切的行為只是有人在緬懷逝去的親人,有人就會問這些行為不是清明節才有嗎,其實農曆七月十五也會有這些習俗,這一天就是中元節,也叫做鬼節。有一種說法就是農曆七月初一是鬼門大開的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則是鬼門關的時候。
  • 鬼節你了解多少?用英文談中元節的五大禁忌!膽小勿入~
    今天是農曆七月半,也就是傳說中的鬼節,也叫中元節或盂盆蘭節,人們要掃墓,燒香,以緬懷祖先。相信大家從學習英語以來就有介紹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經歷,可介紹了那麼多次,你有介紹過中元節嗎?你知道「中元節」用英文怎麼說嗎?還不知道如何說的童靴趕緊看過來!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不能做什麼事 鬼節禁忌是真的嗎幾點不能出門
    中元節也稱之為「鬼節」,又一年的中元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知道中元節的風俗禁忌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中元節的風俗禁忌,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中元節的風俗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尤數黃河裡放燈壯觀。
  • 中元節有哪些忌諱 鬼節九大禁忌了解一下
    中元節有哪些忌諱 鬼節九大禁忌了解一下時間:2018-08-20 18: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有哪些忌諱 鬼節九大禁忌了解一下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由很多民俗的,而中元節更是,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鬼節時必須知道的九大禁忌!看看我們國家的中元節不能做哪些事情呢?
  • 鬼節是7月14還是15?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傳統風俗禁忌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是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固定的節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又俗稱鬼節、施孤。「鬼節」,俗稱「七月半」。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
  • 為什麼隆回人過鬼節要吃鴨子?這些禁忌好多人都曉不得!
    俗話講: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相傳這天鬼門關大開,百鬼夜行,所以七月十四鬼節,這些禁忌你應該知道! 農曆七月十四被叫做「鬼節」,農曆七月十五則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 但是捏,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發現,隆回過「鬼節」不是在農曆七月十五,而是在農曆七月十四。為什麼要提前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