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在《周易》系統裡有總綱的作用,乾之德,也即前之德、先之德,意即敢為天下先之德。「乾」指代天、指代一切動、指代一切陽 、指代一切向上的、前進的事物,「乾」的精深,剛強勇毅,一往直前,是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源,文化之本。放眼宇宙,萬事萬物在時空長河中演化生息,原動力就是「乾行健」,就是剛健運行的天道——「乾」。
乾之道也正是《周易》倡導的君子行為的內在力量,孜孜不倦的原動力,自強不息的上進心,日新其德的完美志向。《周易》認為君子行為當效仿乾道、乾德,對此他為世人指出了一條君子之行的道路。
人追求的東西,當是乾卦的「元亨利貞」。元是眾善之首,亨是事物的完美聚合,利是陰陽調和得宜,貞是處身行事的根本。人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體現實踐善的仁德,就能得到大家的擁護愛戴,使眾善聚集一堂,合乎禮儀,施利萬物,居中調和各方和諧相處,如此足可成就一番事業。當一個人處在低谷時,不要因為世俗而改變自己的初心,不要因為懷才不遇或不被他人認可而苦悶憂思,韜光養晦以待時機。時機來臨愉悅的入世行道,時勢不利出世隱遁,但絕不可失了操守。這就是「潛龍勿用」的「潛德」。
修養潛德,相時而動,適當的表現中正龍德,謹言慎行,防止一切邪念。不以善行卓著自矜,不以嘉惠世人而誇耀。以德服人、適時展露才能與和德行,是為「見龍在田」的「現德」。
「現德」而至建功立業,更應謹小慎微,忠誠信實,上尊下愛,廣結善緣。審時知機,嚴守中正,居廟堂之高不驕奢與人,處江湖之遠不困與己,勤懇振作,自強不息,終日乾乾,夕惕若厲!修一「惕德」。
功業日臻完美,當知上下無常,進退無恆,不可脫離實際,不可脫離眾人。跟隨時勢,把握時機,順遂時勢變化,有變革的果斷與勇氣,騰躍深淵。知水為命順逆同,浩然莫測深淺中,無波滄海掩洶湧,淵停不動現魚龍,是為「躍德」。
龍躍於淵,終將高飛於天,追風戲雲,幻龍化虎,大展宏圖。當為天下表率,尊天地之道,使萬物歸序,各從其類,乃位乎「天德」。
水滿則溢,人極則驕,盛世極隆當知「亢龍有悔」。凡事不可太過,自持尊貴則失其位,高而無民則失其民,民失則事變,時變、世變。後世留名「失德」。
《易傳》有言:知進而不知退,只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惟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