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聾啞兒童長達11年,兩名羅馬天主教神父被判刑

2020-11-29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思眾

當地時間周一(11月25日),因性侵未成年聽障兒童等行為,阿根廷兩名羅馬天主教神父被判入獄至少40年。這是相關案件被埋沒數十年來,受害者取得的第一場法律勝利。

本次審判中,共有三人被定罪,其中包括兩名神職人員及一名聽障學校的園丁,觸犯至少25項虐待罪。2004年至2016年,他們在阿根廷門多薩省路冉德庫約的一所聽障教會學校中,虐待並性侵了至少11名男孩和女孩,年紀最小的僅5歲。

神父尼古拉·克拉迪現年83歲,被判42年有期徒刑。出席法庭時,他坐在輪椅上被緩緩推出。

他曾是事發聽障學校的屬靈導師,幾十年來一直在歐洲和南美洲深耕事業。早在70年代時,克拉迪就被懷疑在義大利維羅納城的學校實施虐待。

▲神父尼古拉·克拉迪被判42年有期徒刑(圖/AP)

美媒《華盛頓郵報》曾對此事展開調查報導,報導發現,上至現任教皇方濟各在內的教會官員曾多次收到受害者的指控,明確指出克拉迪和其他神父有性侵未成年人的行為,但他們的不作為導致調查都無疾而終。

神父荷拉西奧·科巴丘現年59歲,獲刑45年。他亦虐待乃至性侵了數名兒童。

▲神父荷拉西奧·科巴丘被判45年有期徒刑(圖/EFE)

「你們很難體會這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對全世界來說有多重要。」原告中的一名父親在判決後說道,「教堂一直試圖掩蓋事實,但這些神父強姦並虐待了我們的孩子。我們的聾啞孩子!今天,這場無人談及的醜聞終於不再是個忌諱。」

法院外,得知裁決結果的受害者和家長拉著手,在法院外擁抱、哭泣、跳舞慶祝。

▲受害者維拉龍嘎在審判結束後難掩激動之情(圖/AFP)

▲受害者的親屬和活動家相擁而泣(圖/路透社)

他們中的許多人大多來自貧困的農村家庭,因為先天缺陷無法與外界順利溝通。事發的安東尼奧-普羅沃羅聽障學校在事發前曾是家長心目中的模範學校,他們希望孩子可以在那裡得到良好的教育。

在過去幾十年間,性侵兒童的指控一直籠罩著世界各地的天主教教堂。然而,直到2016年,克拉迪、科巴丘和園丁戈麥斯才被正式批捕,阿根廷官方也關閉了該所聽障學校。

▲已被關閉的安東尼奧-普羅沃羅聽障學校(圖/網絡)

數周的調查揭露了這樁案件中震驚世人的醜陋行徑,檢察官表示,在學校的浴室、宿舍和小教堂,受害者遭到撫摸、性侵(身體有時被綁住),情況最嚴重的一名孩子被迫穿著尿布以掩蓋流血的部位。而他們的尖叫聲在聽障朋友們耳中,只是化為沉默。

這些「與世隔絕的、順從的孩子們」不僅遭到神父和學校職員性侵,一些基本的權益也未得到保障。

有目擊者在作證時指出,這些先天聽力有缺陷的孩子在學校中被禁止學習手語,老師甚至要求他們在一些課上發聲說話。而神父唯一會做的幾項手語中,有一項是禁言的指令。若有學生使用手語,則會遭到掌摑。

此外,部分權益保障組織的記錄顯示,有些學生曾被反鎖在閣樓上數日,他們被鏈子拴住、被毆打、也沒有吃飯的權利。

▲現任羅馬教皇方濟各(右)被指在性侵舉報中不作為(圖/Vatican Media)

本場裁決的勝利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上周,因控其性侵兩名神學院學生,阿根廷檢察官提請逮捕主教古斯塔沃·贊切塔,他曾是現任羅馬教皇方濟各的得力助手。

本年初,《華盛頓郵報》的報導指出,2015年時,方濟各就曾收到一封自稱是性侵受害者的信件。信件中羅列了14名神父在義大利實施虐待的罪行,4名當時已被派遣至阿根廷,其中包括此次被定罪的克拉迪。但直到2017年,教會都未開展任何調查。

相關焦點

  • 兩名羅馬天主教神父因性侵兒童被判入獄40餘年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思眾當地時間周一(11月25日),因性侵未成年聽障兒童等行為,阿根廷兩名羅馬天主教神父被判入獄至少40年。這是相關案件被埋沒數十年來,受害者取得的第一場法律勝利。本次審判中,共有三人被定罪,其中包括兩名神職人員及一名聽障學校的園丁,觸犯至少25項虐待罪。
  • 2020年,性侵兒童的天主教神父們
    2020年11月10日,梵蒂岡教廷首次公開了一份報告,其中記錄了原天主教華盛頓特區大主教麥克卡裡克在其所任職位期間性侵多名未成年人的指控和證詞。2020年11月20日,梵蒂岡官方發布的報告除此之外,又有一個名為Bishop Accountability的網站專門統計了美國在1950年-2004年其間受害兒童的年齡。
  • 天主教神父性侵上萬兒童 揭秘梵蒂岡強姦醜聞
    但是,如今這句話卻成為深陷性醜聞的羅馬教廷的另一種解讀。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日前就神父性侵上萬兒童案發表調查報告……  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就梵蒂岡提交的天主教神父性侵上萬兒童案發表調查報告,對梵蒂岡暨羅馬天主教廷及成員利用一種科魯茲衛褲增大性器官後性侵女童,並最終導致多名幼女處女膜破裂,在進行的公開審理中,神父門自稱為「神靈」測試性能力,迅即引發全球矚目。
  • 法學學者質疑:天主教新教會法要求神職人員必須上報性侵行為,但...
    她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談到天主教教廷為了防止性侵醜聞而進行的新措施:天主教教會法作了修改,要求神職人員必須向教會監督報告性侵行為。最近,教宗方濟各對天主教教會法作了修改,要求神職人員必須向教會監督報告性侵行為。而在過去,性侵行為的報告與否是由神父或修女自行決定的。
  • 智利廢除涉兒童性犯罪追溯時效,多名天主教神父曾涉性侵醜聞
    據路透社報導,智利總統皮涅拉於當地時間7月11日籤署一項法律,廢除了涉及兒童性犯罪的追訴時效。此前,智利天主教會捲入兒童性侵醜聞,涉及多名神職人員和200多名受害者。據智利《信使報》報導,智利過去的法律規定,此類案件的追訴時效在受害者成年後的5到10年內,因此存在有罪無罰的情況。
  • 德國天主教性侵 滿嘴的仁義道德居然是戀童癖
    繼美國天主教爆發最大醜聞後,德國天主教又被爆性侵。德國《明鏡》及《時代》12日披露了一則研究報告,稱從1946至2014年的68年內有3677餘名兒童遭神職人員性侵。研究人員參考27個教區的3.8萬份文件,發現約1670名神職人員在68年內曾性侵3677名兒童。受害人以男童為主,超過一半的人未滿13歲。而在這些神父中,僅38%比例的人被告發,但大多數獲「從輕發落」。報告撰寫人表示,有些紀錄已被銷毀或篡改,因此,實際上的神職人員性侵兒童個案的數量可能更多。
  • 「漲知識」天主教的神父必須戴上「羅馬領」的23個原因
    在1982年9月8日,他致信給羅馬教區輔理主教Ugo Cardinal Poletti時;請他公布有關穿戴羅馬領」和會衣的規範,教宗留意到神職人員的衣著恰如其份地表達了司鐸的衣服能幫到他們外在的行為和實施司鐸職務的適當性,但最重要是司鐸能在教會團體裡,公開地見證了他的身份和他是隸屬於天主。」
  • 天主教本周將召開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主教峰會 討論如何面對性侵問題
    2月21日本周四,梵蒂岡將召集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級主教們召開一次有關性侵問題的會議,為期四天,商討如何以最好的結果來面對解決性侵這個已經數年來嚴重損害天主教信譽的問題,尤其在去年#Me Too運動轟轟烈烈發展以來,天主教面對著更為浩大的輿論壓力。
  • 原罪困擾天主教
    一天,布賴特神父將弗蘭克帶到自己住所,撫摸他的身體,並要求他為其口交。神父告訴男孩,這是和神交流的一種途徑。當時弗蘭克又羞又怕,完全不能理解眼前發生的一切。40年後的今天,弗蘭克已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他終究沒能成為神父,而是在自己所在的教區為一家福利團體做顧問工作。令他不解的是,他的意識深處總是充斥著無法排解的混亂、憤怒、失望以及對信仰的懷疑。
  • 波蘭紀錄片揭天主教會性侵醜聞,梵蒂岡派調查員調查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德意志廣播電臺17日報導,在紀念已故波蘭籍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誕辰100周年之際,波蘭一名記者16日公布了一部關于波蘭天主教牧師性侵未成年人的紀錄片。此視頻一經播放便引發輿論震蕩,梵蒂岡也不得不指派調查員調查此事。這名記者名叫託馬斯·塞基爾斯基,他於16日在YouTube個人帳號上,公開了一部他參與製作的名為《捉迷藏》的紀錄片。
  • 天主教神父在電影中性虐待女童和男孩被曝光
    這位年長的男子正在尋找呼氣和輪班的橙色和棕色條紋椅子,因為宗教儀式在附近的電視上播放,在波蘭中部凱爾採的退休神父家中。這名神父僅被稱為Jan A.神父,從未被指控虐待。他簡短地停頓了一下,然後說:「我不應該這樣做,我不應該觸碰或親吻你......我知道我不應該這樣做。」
  • 荷蘭色情演員擅入告解室拍片 神父好氣啊但法官判無罪
    據英國《鏡報》8月16日報導,在金·霍蘭德旗下的色情網站上此前曾上架一部影片,片中由男女演員扮演的情侶在蒂爾堡(Tilburg)街頭作出各種親暱動作,最後進入當地著名的天主教「山丘教堂」(Saint Joseph's Catholic Church)的告解室內拍下激情場面。
  • 墨片《神父之罪》引起天主教及反墮胎團體抗議
    中新網臺北8月16日消息:墨西哥最近有一部電影,因為劇情牽涉到一位神父逼少女墮胎,而引發了天主教徒的抗議。不過這場宗教和藝術之爭,似乎反而使得這部電影知名度大增。  據東森新聞報編譯報導,墨西哥上周五新上映的電影《神父之罪》的劇情大綱是,年輕神父和16歲少女相戀,少女珠胎暗結後,神父竟逼少女墮胎。
  • 牧師、神父有什麼區別?能結婚嗎?
    「牧羊人」、「迷途的羔羊」、「年長者」牧師的英文是Pastor,「牧師」的叫法是隨著新教的崛起而產生的,是新教中的稱呼,來源於是拉丁語的pascere,即牧羊人的意思。牧羊人的責任是看管羔羊,帶領羊群到他們要去的地方,有著領頭人的意味。聖經中,把異教徒稱為「迷途的羔羊」,他們需要牧羊人的帶領,才可以找到回家的路。牧羊人在聖經中,受到了特別的眷顧。
  • 天主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先驅「景教」
    天主教也叫羅馬大公教會,是指按羅馬禮舉行彌撒禮儀的、接受羅馬教廷教宗為最高領導人的、信仰耶穌基督的教會。那麼天主教最早傳入中國算是什麼時候呢?今天就來簡單說一下「景教」。全球天主教會中心-羅馬梵蒂岡「景教」最早是被羅馬天主教會所稱為「異端」教派之一。
  • 從義大利神父「疫情下的服侍」看牧者的教會觀和服侍觀
    從以上數據可以算出,日前義大利平均有617人就有1人確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義大利目前新冠病死率已經升至11.03%,是感染率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從義大利傳來的有關視頻顯示,教堂裡堆滿了棺材,因為火化的地方已經無法承擔這麼多死去的人。
  • 暗夜裡的腐朽、蒙昧與晨星:宗教改革前的天主教世界
    既是革命,它就是為著某個目標而戰,也是為著反抗某些事物而戰,而宗教改革所反抗的就是中世紀的羅馬天主教。那麼,在宗教改革之前的兩個世紀,作一名基督徒是什麼樣的呢?教宗、神父和煉獄 中世紀羅馬天主教的條條大路都通向羅馬,這不足為奇。耶穌曾對使徒彼得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
  • 天主教
    天主教與東正教、新教同為基督教的三大派別。天主教亦稱「公教」,原意為「普世的」和「大公的」。天主教拉丁文名稱為Ecclesia  Catholica  Romana,直譯為「羅馬公教」,音譯為「加特力教」,意譯為「羅馬天主教」。
  • 羅馬教皇有點「潮」
    方濟各1936年12月生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本名豪爾赫·馬裡奧·貝爾格裡奧。梵蒂岡時間2013年3月13日下午7時,方濟各被選為第266任天主教羅馬教皇。登上《滾石》封面一個挎著吉他飆歌的羅馬教皇,你能想像嗎?81歲的方濟各每次亮相,總能像明星般被簇擁。繼2014年登上著名搖滾雜誌《滾石》的封面之後,方濟各真的多了個「搖滾巨星」的身份。2015年11月,他將古典音樂和爵士風格相混合,發了張搖滾專輯《醒來吧》,裡面收錄的11首歌曲嵌入了多種語言的演講和祈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