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法師」施伎倆 女子險失身,時長約6分30秒
「克子」,是迷信活動中的「行話」,指的是家族血脈的延續受到了威脅。今年4月中旬,渠縣26歲女子小娟(化名)就聽信了一位陌生男子的「克子」之說。但是讓她沒想到的是,她卻因此遭遇了一場噩夢,險些失身葬送掉自己的幸福……
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渠縣公安局東城派出所接到一女子報警稱,「她要核實一個男子的身份,說她差點因為聽信這個男子的話遭遇不測。」
據當時出警的民警蒲雷回憶,接到報案後,他們當即趕到了事發地。但是,民警也沒有想到,事發現場竟在渠縣縣城某賓館內。「房間內有一男一女,我們去的時候他們已經穿戴整齊了,只是地上還留有『做法事』的道具。」
事發現場一片狼藉。除了站著的一男一女外,地上灑有大米、紙、油燈等物品。事先報警的女子激動地說,「他就是用這些東西『做法事』為我兒子消災,但他差點對我圖謀不軌。」回到派出所內,女子向民警詳細講述了她遭遇的驚險一幕。
報警女子名叫小娟,今年26歲,在渠縣一足浴店工作。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小娟在給一年輕男子洗腳時,男子卻端詳著她的面容告訴她「你,克子」。男子自稱會算命,是一個陰陽先生。見小娟不信,他隨即從包裡拿出了羅盤等東西,證實自己的說法。
這時,小娟心裡一緊,她馬上想到了自己才幾歲的兒子。因為幾天前,小娟將兒子帶回了農村老家玩耍,兒子不慎感冒久治不愈。為此,她遭到婆婆的怨言,滿腹委屈。聽到陌生男子的說法,小娟半信半疑,她將兒子生病的事告訴了陌生男子。陌生男子掐指一算告訴她,「即使你兒子的病這次醫好了,以後也會隔三差五生病,如不趕緊做一場『法事』化解,你的兒子將在兩年內夭折。」
小娟與陌生男子互留了聯繫方式。但是,小娟對陌生男子的說法還是存在著質疑,直到幾天後,她再次在廣場上碰到這名陌生男子。當時,陌生男子正在給一位她也認識的人做墓碑,「我就問對方,這個男子到底是不是『陰陽』先生,對方說是,我就徹底相信了。」這一次相遇,小娟對陌生男子的身份確信不疑,堅信他就是「大師」。碰巧,小娟兒子的病情還是不見好轉,於是,她聽從「大師」的說法,「下班後去賓館開房,在賓館內『做法事』。」
當晚下班後,小娟準時到賓館開房,怕出意外,她同時叫來了一位同事作陪。時隔不久,「大師」也來到了賓館。見有兩人在場,「大師」沒有多說話,直接做起了法事。「大師」拿出事先準備的羅盤等道具,讓小娟站在床上雙目緊閉。他則圍繞著小娟,不停地打轉,口中念念有詞。
「法事」還沒有持續十分鐘就結束了。小娟和同事準備離開,這時,「大師」卻告訴小娟,「要觀察法事的效果,如果你兒子的病好了,要及時與我聯繫。因為還需要再做一場『法事』,徹底化解你『克子』的隱患,不然將前功盡棄。」「大師」一再叮囑小娟,切莫忘了與他聯繫。
幾天後,小娟兒子的病情慢慢好轉,小娟覺得,「這是『做法事』起了效果,那位『大師』的確有本事。」這時,「大師」也主動問起了小娟兒子的病情,「有了第一次『做法事』,我便放鬆了警惕,更加相信『大師』的說法了。」按照「大師」的要求,小娟買好了大米、紙、油燈以及一塊一米見方的紅布等道具,再次到賓館開房為兒子「做法事」。只是,這一次「做法事」卻如同噩夢一般。
小娟放鬆了警惕,獨自一人如約來到賓館。見面後,「大師」要求小娟淨身。小娟沒有多想,便去了浴室洗澡。可是,當小娟正在淨身的過程中,「大師」卻突然推開浴室的門闖了進來,手裡捧著紅布、硃砂和毛筆。小娟嚇得大叫,「大師」向小娟辯解說,他要在小娟的肌膚上畫符消除影響,並解釋自己早已四大皆空、心如止水,其行為是行善施德。
赤身裸體、淨身、畫符,這些小娟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場景,令她感到無比害羞和難以忍受。但是為了兒子,小娟還是強忍著不再排斥,任由「大師」在自己身上畫符。畫完符後,「大師」要求小娟再次淨身,並叫小娟裹著事先買好的紅布坐在床上,端著油燈跟著他一起打坐,嘴裡也跟著他不停地念起了咒語。
事畢,「大師」要求小娟躺下,扯下身上的紅布搭在頭上。小娟閉著眼睛等待「大師」做法,可是幾分鐘過後,小娟感覺不對勁了。她扯開頭上的紅布時卻看到,「大師」已經全身赤裸著站到了她的面前。
一個陌生男人赤裸著全身站在自己的面前,小娟驚慌失措,她這時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所謂的「克子」、做法替子消災,完全是「大師」編造出來的謊言。「大師」的邪念,在這一刻完全暴露無遺。
小娟大聲呼叫著「不要過來」、「如果你再走進一步,我就喊救命。」
好在,小娟還算機智,暫時穩定住了「大師」的情緒。她趁機說道:「你不要逃跑,也不要做傷害我的事,否則的話,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或許是雙方年齡相差不大的原因,「大師」真的將小娟的話聽了進去,放棄了邪念。隨後,小娟報警,直到警方到來時看到文中開頭的那一幕。
經調查,「大師」系渠縣籍男子,張某,24歲。文化水平不高,此前就以從事這一行為生,無犯罪前科。只是,這一次他動起了歪腦經,意圖對小娟圖謀不軌,好在未釀成大禍。最終,張某被處以治安拘留十五日的處罰。
至此,這一案件得以結束。雖然小娟最後憑藉機智化解了這場危機,但是倘若事情往壞的一方發展,這不但將葬送小娟的終身幸福,年紀輕輕的張某也將深受囹圄之苦,悔恨終身。從這起案件可以看出,小娟雖愛子心切,但她錯誤地迷信了「大師」之說。不管遇到何事,都應該以科學的方法解決事情,切莫聽信他人欺騙。
(張旭梅 達州新報記者 陳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