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拱棚安全高效栽培技術

2021-01-15 葉雨拾光

利用拱棚進行大姜栽培,可以延長其生育期,同時便於進行病蟲害的有效防控。該技術通過早春4膜覆蓋、夏天搭遮陽網等措施,可有效保證大姜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適宜溫度和溼度,能提高大姜的產量和品質,並結合其他關鍵技術,以達到優質、高產和高效的目的。隨著栽培技術的發展,推廣人員對濰坊地區大姜生產進行了總結,形成了濰坊大姜拱棚高效栽培技術。該技術於2019年前後在濰坊市的昌邑、安丘等地進行了大面積推廣,目前已推廣逾3000h㎡,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現將其主要技術介紹如下:

1、拱棚建設

大姜拱棚主要為提高春秋季棚內溫度,減低夏季光照。拱棚通常選在交通方便、水電設施齊全的區域。濰坊大姜通常選擇地勢稍高、通透性好、排灌方便、微酸性的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塊種植,土壤pH為5~7的土壤最為適宜。拱棚規格通常為長60.0~100.0m、寬12.0~16.0m、高3.0~3.5m。由於拱棚高度對溫度影響較大,影響秧苗生長速度,因此拱棚的底部坡度要大。大拱棚四周挖排水溝,以利降雨時積水及時排出。

2、催芽

催芽時間通常在播種前20~30d。將種姜稍微晾曬後衝洗乾淨,平鋪在無紡布或草蓆上晾曬2d,之後按照「1層姜1層紙」的模式整理到周轉箱或紙箱進行困姜,困姜時間通常為7~10d,之後進行第2次曬姜。曬、困姜時挑出弱、小、傷、病的姜,保留符合姜種條件的優質姜種。將選出的種姜放在曬過無紡布上催芽。催芽時應當注意:第一是控制溫度,溫度保持在21~25℃,過低發芽緩慢,過高芽細不壯;第二是控制溼度,催芽時為防大姜失水乾癟,應加厚覆蓋物,第三是控制厚度,姜種厚度通常不超過40cm。25~30d後姜芽就可以達到栽種姜的要求。拱棚大姜栽培以選擇1.5cm左右姜芽為佳。種姜保留有1~2個芽,質量在50~75g。

3、播種

(1)整地。清理前茬作物殘體後,及時清理植株殘體。年前進行25cm以上的深翻。大姜屬於喜肥喜水作物,除了氮、磷、鉀三要素外,還需鈣、鎂、硫、鋅等中微量元素。整地前667㎡撒施2500~5000kg有機肥作底肥,大姜專用肥75kg左右。施肥後翻地、開溝。

(2)播種。大姜的播期主要根據產品用途、市場需要及氣候條件來確定。大拱棚內大姜的播種時間相較露地、中小拱棚要早,通常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播種按照開溝條播方式。採用機械開溝,姜溝間距為80cm,溝深12cm,為促進莖塊膨大,姜溝底需厚10cm左右的鬆土。播種時株距25cm左右,667㎡播種量5500~6000株。播種時芽朝一個方向斜放,適度下摁,蓋厚5cm左右的土層。出苗前667㎡噴多菌靈50g。噴藥後在大拱棚內搭建小拱棚並鋪設地膜,用於保溫保溼。

4、田間管理

大姜生育期通常分為苗期、生長旺盛期、收穫期等階段。其中生長旺盛期是大姜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

(1)肥水調控。土壤要保持適當的溼度,不能幹燥,2~3d進行一遍微噴。盛夏季如遇到大雨,要及時排水,降低地溫,減輕姜瘟病的發生。出苗和苗期一般不澆水,必須澆水時,要用微噴,溼地皮即可。大姜屬喜肥作物,但根系吸肥能力較弱,宜少施勤施,施肥通常結合澆水同步進行。前期以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為主要目的,以衝施有機肥為主,中期以發棵和髮根為主要目的,以高鉀肥料為主,中後期以促進莖塊膨大為主,以衝施和葉面噴施鉀肥、氮肥為主。

(2)溫度調控。大姜屬於喜溫作物,早春時通過在大拱棚內搭設二棚,二棚內搭設小拱棚及鋪設地膜等提高地溫,促進種苗生長和根系發育。隨著溫度升高,逐步去除二棚、小拱棚等。同時結合放風等措施,降低拱棚內溫度。大姜同時為耐蔭植物,過強的光照會抑制大姜的生長。

進入5月後,在拱棚外側搭遮陽網,降低光照強度、降低透光率。「寒露」時應去除遮陽網,增加光照,提高拱棚溫度,延長大姜生長期,達到增產、豐產的效果。遮陰為大姜生長創造了適宜的光照環境,在大姜生長前期提苗效果非常明顯,具有提質增產的效果。

(3)培土。培土是大姜豐產的關鍵步驟。要根據大姜生長規律和生長特點及時培土。10cm土層是大姜莖塊膨大的最佳深度,大姜長出2~3個芽時,結合追肥,培土2~3cm。之後在地面開始露出姜塊莖時,再培土2~3cm。在生薑地下根莖快速生長時,再次培土,使姜溝成為種植壟,原來的姜壟變為姜溝。拱棚栽培時間跨度大,而秋季是增產的關鍵時間,立秋後晝夜溫差變大,應及時進行培土,且要培好、培嚴,不能露姜塊。

(4)病蟲害防治。大姜蟲害有姜螟、甜菜夜蛾、異形眼覃蚊等,病害有炭疽病、姜瘟等。病蟲害防治以「農業、物理、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做到安全、綠色防治。

農業防治。播前曬垡,對土壤進行消毒,生長期加強田間管理,採收後應及時清潔田園。選用優良的健壯姜種。物理防治。在拱棚的四周覆蓋40目尼龍防蟲網,拱棚內部懸掛黃板。生物防治。利用七星瓢蟲、食蚜蠅等防治蚜蟲,利用苦參鹼等防治霜黴病。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病蟲害藥物應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姜出齊苗後667㎡噴百菌清25g,每隔10d噴1次。大姜病害主要有白斑病、腐爛病、斑點病、炭疽病、姜瘟病等。發病初期,葉面噴施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續2~3次。腐爛病株應及時拔除,並挖去周圍帶菌土壤,在病穴內撒施石灰,然後用乾淨的無菌土掩埋。

蟲害主要有姜螟、姜蛆、蔥薊馬,用10%吡蟲啉2500~3000倍液,也可用25%滅幼脲號懸浮液1000倍液噴霧處理。

(5)適時收穫

拱棚大姜一般於11月下旬收穫,此時外界最低溫達到0℃左右,拱棚內大姜已經停止生長。收穫前3d左右,澆水1次,溼潤土壤,便於出姜。出姜後在莖稈基部2~3cm處用刀削去地上莖,之後將帶有少量泥土的大姜放入姜窖或冷庫貯藏。

5、種植檔案記錄

大姜作為食藥同源作物,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後食用,必須注重生產安全,要對大姜生產的過程進行詳細記錄,包括產地環境、栽培管理、農藥化肥使用、病蟲害防治、採收及其它溯源信息,並建立生產檔案,並保存3a(年)以上備查。

結語: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種植之趣,方法不同,共同豐收。」希望小編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到大家,我是新生農人,一名有著多年種植經驗的三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共探種植之趣。內容來源丨頭條號新生農人

相關焦點

  • 陝西省洛川蘋果免套袋栽培關鍵技術
    陝西省洛川蘋果免套袋栽培關鍵技術李 坪等蘋果套袋技術源自日本,20 世紀 80 年代引入中國。 該技術對降低果實農藥殘留、改善果面質量、 提高商品率及增加出口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同時也存在增加用工、提高成本、降低果實內在品質等問題。
  • 經濟高效的汙泥處理——汙泥固化/穩定化技術
    終端汙泥處置技術包括——填埋、建材利用、土地肥料利用等,目前問題是,全國大多數水廠仍然未經處理直接填埋造成嚴重二次汙染。固化穩定化技術可以高效廉價的對汙泥進行固化、幹化、穩定化處理,處理後汙泥可實現安全、衛生填埋,也可以用於建材利用或作為綠化用土使用。
  • 景天科多肉盆栽植物秋季栽培技術
    景天科多肉盆栽植物秋季栽培技術處暑過後炎熱開始逐漸散去,很多在夏季進入休眠期的多肉開始從休眠狀態恢復過來,如蓮花掌屬開始生長新葉、石蓮花屬的植物開始消耗下層葉片生長新根。同時昆蟲和細菌也隨著溫度下降逐漸開始活動起來,所以這個時期有必要做好入秋準備。
  • 昆明地區景天科多肉植物生產栽培技術
    昆明地區景天科多肉植物生產栽培技術馮德黨等自然界中,根、莖、葉 3 種營養器官外形肥厚多汁的一類高等植物統稱多肉植物,其家族十分龐大,全世界已知的多肉植物多達上萬種, 在分類上隸屬100 餘科。 栽培上常見的多肉植物包括景天科、大戟科、番杏科、仙人掌科、百合科、龍舌蘭科、蘿摩科植物 。
  • 花朵極為奇特的花卉植物,栽培技術介紹
    那麼紅花石蒜和彼岸花又是什麼關係呢,下面我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下,和紅花石蒜的生長習性和栽培技術。在我國的安徽、浙江、山東、河南、上海、江蘇、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區均有栽培,但是以我國北方地區種植廣泛。
  • 圓管縮口機荊門廠家產品的技術和安裝
    圓管縮口機荊門廠家產品的技術和安裝   圓管縮口機荊門廠家產品的技術和安裝大棚骨架的好處鋼架蔬菜大棚是用於單體無立柱,跨度通常在6米12米之間,利用土地面積。圓管縮口機施肥系統。在現代化農業發展中,溫室大棚和蔬菜大棚成為了主要的種植場所。
  • 高品質蓮霧種植,品種如何選擇,栽培管理技術有哪些
    蓮霧栽培技術現介紹如下。中國的蓮霧主要分布在臺灣,海南,兩廣和福建省。它是臺灣省果農的主要經濟收入,而海南的蓮霧資源豐富,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蓮霧喜歡陽光不喜寒冷,最適合生長的溫度為25-30°C。當開花溫度低於7°C時,花蕾和幼果會因冷害而脫落。在高溫高溼環境下,生長快,效果好,果實大,產量高。
  • 發揮農業高校優勢 助力國家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當前,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造成糧食安全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也對我國糧食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了包括「保糧食能源安全」在內的「六保」任務,彰顯了黨中央對確保糧食安全的決心和信心。河南是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大省,農業高校作為農業科技、人才和智力的集聚地,在發揮特色和優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河南糧食核心區建設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 河南省農科院大咖「把脈」延津「中國第一麥」
    省農科院項目組集合了栽培、植保、土肥三類專家,根據多年研究結果和工作經驗,從栽培、病蟲防治、肥水調控等多方面制定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為延津小麥生產提供技術支撐和為小麥經濟發展提供建議。會議圍繞優質小麥、優質花生產業化開發以及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問題展開討論,來自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經濟作物研究所、植物保護研究所的5位專家對來自延津全縣120多位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種糧大戶代表進行了培訓和交流。會後,專家組一行來到延津縣優質小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基地,針對小麥冬前管理關鍵技術對合作社負責人和當地農技人員進行了現場指導。
  • 助力全同態加密功能提速64倍 阿里安全「飛馬」密碼技術被世界頂會...
    阿里飛馬方案可自由切換加密模式最近,居侯和同事們提出了一個能夠發揮兩類技術長處的方案,幫助全同態加密技術大大提升了運行速度,並降低了運算成本。阿里安全雙子座實驗室提出的這種全同態密文技術「Pegasus(飛馬)方案」,是可以高效橋接A類和B類全同態密文技術的全新轉換方案。
  • 與學生有「君子協定」的姜學鋒:同學們需要什麼,我就去實現什麼
    一塊屏幕隔著千山萬水,如何讓207位同學準點上課、每一節課保持高效成了擺在姜老師面前的難題。「這樣一個規模,我最關心的是學生到底是不是在學?學的怎樣?出現問題該如何解決?」姜老師也將自己每天上課的情形拍照分享到班級群,「讓學生知己知彼嘛,從作業和課堂氛圍來看效果還不錯。」從精美課件到網絡考試系統,從在線作業評測到硬核直播間,2001年以來,姜老師給合自身的軟體開發優勢以及多年一線教學的經驗,圍繞課堂、實驗、作業、課程設計和考核五個教學環節自主研發一系列教學軟體,不斷充實信息化工具箱,豐富在線教學應用,在疫情期間的網絡課程中派上了大用場。
  • 高效安全 穩定可靠: 名氣通哈爾濱1號數據中心獲BSI頒發多項ISO認證
    憑藉行業領先的數據中心基建設施、高效的運維管理和可靠的技術支持能力,哈爾濱雲谷名氣通數據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爾濱雲谷名氣通」)成功通過ISO20000-1:2011(IT服務管理體系),ISO27001:2013 (信息管理安全系統)認證,並獲得由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的證書,標誌著名氣通哈爾濱1號數據中心在IT服務、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業務持續管理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 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標準的範圍和分類
    2020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考試火熱備考中,現為大家提供2020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考試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科目相關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大家在複習中有一些參考。1.從適用範圍分有: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2.從性質或法律效力分有: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國家標準,簡稱國標,是全國範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
  • 智慧型手機存安全隱患:信息技術是"雙刃劍"
    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微博、微信等平臺的影響越來越大,信息獲取與發布更加便捷,時空距離也「縮」得更短。值得警惕的是,信息技術應用的「雙刃劍」特性正顯露出來,智慧型手機安全隱患、微博虛假廣告、微信犯罪等問題也走入你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