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奸詐惹不起的小人,面對王陽明的上中下三策,也可能會束手就擒

2021-01-10 騰訊網

明代王守仁,自號陽明子,因此被人稱為陽明先生,又稱王陽明。他是一位傳奇人物,在程朱理學佔據統治地位的時代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學說——陽明心學,深深地影響了後世。

有人認為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人說他是明朝風氣敗壞的根源,也有人說「一生伏首拜陽明」。

其實,不管別人如何詆毀,陽明先生都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學說簡潔有力,讀懂了王陽明,可以讓你受益無窮。

再奸詐惹不起的小人,面對王陽明的上中下三策,也可能會束手就擒

強硬對待其實下策

當年朝廷裡大太監劉瑾作威作福,一手遮天。很多人看不慣他們,但是卻敢怒不敢言。當時的王陽明初入仕途,剛直不阿,於是冒死上書,請求釋放戴銑等人,結果被貶去了龍場。

這是最初的王陽明,出入官場,以剛對剛的方法換來的是失敗的結局。所以對待小人一定不要過於強硬,把他們惹急了,他們可不知道什么正人君子,他們會想盡辦法對付你。

以柔化之,實乃中策

當時的王陽明是屬於朝廷的罪臣,但是由於性格好,品格高,學問也高,很快在百姓心裏面的威望起來了。

在龍場的時期,王陽明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何假外求」的道理,他深信人人生而有良知,即便是壞人,也不例外。

所以,他不得已與小人奸人惡人打交道時,也希望儘量感化他們,令他們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良知。不到逼不得已,他絕不做魚死網破的事情。

心靜如水,隨機而動

這也是王陽明最厲害的心學「武器」!

面對江彬、張忠甚至是皇上朱厚照一列動作,王陽明心靜如水,捕捉對手一切行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要做到隨機而動。

一顆磨鍊的心,常處於「妄動」狀態,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像滾雷一樣不斷地在我們心中炸響。自己心亂如麻,怎麼冷靜分析對手一舉一動!

人生讀一讀王陽明,能少走很多彎路

王陽明心學誕生後,影響了世界上很多人,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推薦大家看一看《傳習錄》,《傳習錄》主要是陽明先生的語錄和論學書信。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通訊這麼方便,當時彼此交流主要靠往來書信,論學觀點性的東西也是通過書信這個載體流傳了下來。

還有《知行合一》,則是用非常淺顯有趣的語言,不但講述了王陽明精彩的一生,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將「心學」作了清楚的介紹,其精髓在於:「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相關焦點

  • 怎麼對付小人?王陽明:別硬剛,他有的是辦法對付你!
    怎麼對付小人?王陽明一生的經驗教訓:別硬剛,他有的是辦法對付你!試試這上中下三策,讓你笑到最後!對待小人,固然不可沆瀣一氣,和光同塵,亦不必絕人後路,置之於死地。一味鄉愿則缺少正氣,逼至絕路則反招禍尤。如何與小人相處,確實考驗智慧。而王陽明用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你:對付小人,有上中下三策,學會了,自然可以越來越順。
  • 王陽明的這三策計謀,教你對付惹不起的小人,學會就立於不敗之地
    而王陽明用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你:對付你惹不起的小人,學會上中下三策,讓你人生越來越順王陽明早年態度太過於強硬,以剛對小人,實乃下策都說年少輕狂,誰都不例外。年輕時候的王陽明也是一身正氣,早年在刑部提牢時,看不得一點不公平。
  • 當你的人生遇到奸詐小人,束手無策時,王陽明教你3條奇謀妙計
    而王陽明心學用自身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對付小人,有上中下三策,學會了,自然而然可以越來越順。王陽明早些年態度太過於強硬,以剛對小人,乃為下策少年時期的王陽明剛直不阿,他早些年在刑部提牢時,一身正氣,看不得一點兒不公平。有一次他在巡牢的過程中,發覺犯人每個面黃肌瘦,本來朝中撥下來的口糧,硬是被獄長剋扣下來餵豬,年末殺豬肉吃。
  • 當你人生遭遇小人,束手無策時,請牢記王陽明對付小人的3條策略
    當你人生遭遇小人,束手無策時,請牢記王陽明對付小人的3條策略自古「君子易處,小人難防」,而現實中,誰是小人,小人有什麼樣的特徵,遭遇了小人應該怎麼辦?在職場中,有一種人,水平通常、但本領卻非常大,晉升迅速,這些人常伴於領導幹部前後,常常德不配位,卻能哄得領導幹部暈頭暈腦。
  • 識別奸詐小人:嘴甜客氣,八面玲瓏者十有八九
    奸詐的人心機很重,他們非常懂得如何算計別人,也非常計較利益上的得失,可以為了利益出賣身邊所有的人,可以為了得到更多的金錢、好處,而不擇手段的陷害他人。01、首先,一個心術不正,心中歪念、邪念、惡念比較多的人,還是一個十分計較與城府很深的人。
  • 王陽明:對付小人最實用的方法,就用這3招,學會能越來越順
    相信大家都知道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書法家、軍事家、教育家。曾經也遭受到了小人的禍害,最後在經歷了許多坎坎坷坷以後想明白了3個方法,值得大家學習借鑑:這三種方法也分別對應了三種小人:一、尚有良知:這樣的小人心中良知尚存,只是身處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時代,迫不得已才這樣做。所以對付這樣的小人也很簡單,那就是去用自己的善良去感染他們。
  • 與卑鄙小人相處的5個原則,若能做到,堪稱聖人!
    所以,與小人相處,要有「不和他一般見識」的胸襟,把精力放在該做的事情上。二、不彼此深交惹不起,還躲不起嗎?遠離小人,也是一種選擇。小人出招,我們不接,久而久之,他也會覺得無趣,自己就消停了。對小人,不要深交。司馬光說:「與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司馬光認為,與其和小人交往,不如與忠厚老實的人交朋友。
  • 翟非:銅柱與王陽明生命密碼
    不過,王陽明貶謫貴州龍場,去回都經過永保土司的東大門沅陵,在沅陵虎溪書院講過學,永順宣慰使彭世麒、彭明輔、彭宗舜祖孫三代都曾經是王陽明的學生,帶領精銳之師緊隨王陽明徵戰,鞍前馬後侍奉王陽明帳下,聆聽致良知之學。 陽明一生軍事立功僅有三次:平南贛、擒寧王、定兩廣,其中兩次與永順、保靖土兵有關。
  • 奸詐小人常具備的四種面相,遇到最好躲得遠遠的!
    奸詐小人常具備的四種面相,遇到最好躲得遠遠的!小人在我們生活裡面隨處可見,他們讓我們的生活質量變差,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還影響了我們成長的步法。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擺脫小人呢?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小人是一個怎樣的面相特徵吧,好避開他們吧。一、嘴唇薄,愛說閒話的人嘴唇薄的人說話太過刻薄冷漠,愛在別人面前搬弄是非,喜歡說閒話。
  • 處事要學會與陰險狡詐小人周旋,提防小人報仇一天到晚
    小人就是小小的人兒,大大的陰險生活中處處有驚喜,同時也處處有陷井,到底是驚喜還是陷井可就要擦亮眼睛嘍!古人有云:「明箭易躲,暗箭難防」,能用暗箭者大多都是小人。咱們就先從大唐朝講起,話說:為大唐中興立下赫赫戰功的唐朝名將郭子儀,不僅善於徵戰,而且在待人處世中還是個善於與小人周旋的高手。「安史之亂」平定後,郭子儀並不居功自傲,為防小人嫉妒,他反而比原來更加小心。有一次,盧杞來拜訪生病的郭子儀。此人乃是中國歷史上聲名狼藉的奸詐小人,相貌奇醜,生就一副鐵青臉,臉形寬短,小眼睛,鼻子刻扁平,而鼻孔朝天,世人都把他看成是個活鬼。
  • 面對得罪不起、主動挑釁的小人,用這八個字,或許就可以輕鬆搞定
    也如孟子所言: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因此 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先和大家分享一下《王陽明全集》所記載一段故事:王陽明變成聖賢以前,應對身居高位、不好惹的小人的主動性挑釁,他應用心學當做武器,輕鬆應對的對策,處事不驚,化危機於無形,著實高明,迄今為止也極為實用!
  • 明代奇人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網友:看得「熱血沸騰」
    明代奇人王陽明,心學的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釋道,而且善於統兵作戰,經常聽各種學者誇明代奇人王陽明是個牛人,王陽明到底有多牛?這一傳說或許說明王陽明確實是承載著一些偉大的使命而來的吧!2:少年立志就很牛王陽明從小就志存高遠,心思不同於他人,一次課堂上的探討,他竟認為科舉並不是第一頭等大事,真正最要緊的是讀書做聖賢之人。然而牛人命運皆多舛,他也大起大落幾次,考個進士都考了三次才中。幾經磨難,王陽明卻說:大家都是在為不得志而羞恥,可我卻為自己因為不得志懊惱而羞恥。是的,他就是個這般不同尋常的牛人。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往往會有這三個特徵,有一個就要遠離
    你可能會遇到真心相待的朋友,也會遇到心術不正的小人,雖然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王陽明在《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中寫道:「心術不正之人,往往相由心生,一眼就能識破。」如果你身邊出現有這3種特徵的人,一定要小心、儘量遠離。第一個特徵:賊眉鼠眼王陽明:「心術不正的人,往往賊眉鼠眼,一眼就能識破,皆因相由心生。」賊眉鼠眼的人,往往面相上兩腮無肉。
  • 人多了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陰險,最恨奸詐小人
    發展是大勢所趨,但是招人必須要認清品德,奸詐小人是絕不能用的,不管能力高低,堅決不能用小人。 宋江就是一個非常善於偽裝的小人,每每讀到他呵斥左右鬆綁,然後親自遞酒就有想吐的感覺。
  • 屬馬人的上中下等婚配,配對了錢財運旺,一生如意
    屬馬人的性格開朗熱情浪漫,這種特質是很吸引異性的,再加上他們英雄主義氣息很重,經常會替別人打抱不平,在別人眼裡,這也是十分加分的,所以屬馬的人身邊的異性一直都是不間斷的。那麼屬馬人的上中下等婚配究竟是什麼呢?首先必須了解屬馬的和什麼屬相產生六合或三合的關係。所謂「合」,就是氣場互相吸引,保持和諧的意思。
  • 世間小人分為三等,對付不同的小人方法不同,學會你能越來越順!
    小人則不一樣,根本沒有下線,如果得罪了小人沒有震住他,他則會心懷不軌,很有可能時不時地咬你一口,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假裝對你好,取得信任之後再狠狠咬你一口,置你於死地。因此,中國古話叫做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
  • 天道:忘恩負義的小人,往往都有這2個特徵,看清了能少走彎路
    電視劇《天道》中同樣也出現了忘恩負義的小人,而男主角丁元英說了一句「想要對付小人,就需要了解他們的弱點」,並且將自己通過觀察後總結了忘恩負義的小人,往往都有這2個特徵,如果看清了就能少走彎路。第二個特徵:趨利避害說到趨利避害更要提一提《天道》中的葉馮劉三人,當格律詩面對可能敗訴的風波之中,葉曉明認為退股是及時止損能夠保住自己的利益,馮世傑因為退股是保住王廟村利益的唯一選擇,劉冰認為退股就是不讓自己受損失。
  • 王陽明的六堂人生課
    比如王陽明在學習探索聖賢之路上,經過「五溺」的挫折彎路,也是挫愈多、志愈堅。湛若水是王陽明的生死之交,他說王陽明「初溺於任俠之習,再溺於騎射之習,三溺於辭章之習,四溺於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正德丙寅,始歸正於聖賢之學」。湛若水指出王陽明「五溺」的「溺」是沉迷之意,過了頭可能會玩物喪志。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牢記2句話(值得一看)
    歷史上有多少賢者,在應對無道昏君和姦佞小人時,他們要不選擇迎風而立傲然面對,要麼選擇退避三舍委曲求全,這樣的人,要麼因為鋒芒畢露被傷害得體無完膚,要麼畏畏縮縮,再也無法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殊不知,當王陽明應對奸佞小人、慘遭誣陷,身陷人生低谷時,他並沒有輕率做出行動,則是選擇了耐心等待。
  • 王陽明:世界上有3種人命苦,不容易幸福,希望你不在其中之一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這些沒有敬畏之心的人,通常會做出某些荒唐而忘乎所以的事兒來,最終自食其果。對比於宇宙空間長河而言,人類不過是一顆浮塵,個體的能力有局限,即便人生經歷再輝煌,也會在數千年的光陰裡被歷史時間埋藏。因而我們要心懷敬畏,慢慢地積累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