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守仁,自號陽明子,因此被人稱為陽明先生,又稱王陽明。他是一位傳奇人物,在程朱理學佔據統治地位的時代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學說——陽明心學,深深地影響了後世。
有人認為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人說他是明朝風氣敗壞的根源,也有人說「一生伏首拜陽明」。
其實,不管別人如何詆毀,陽明先生都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學說簡潔有力,讀懂了王陽明,可以讓你受益無窮。
再奸詐惹不起的小人,面對王陽明的上中下三策,也可能會束手就擒
強硬對待其實下策
當年朝廷裡大太監劉瑾作威作福,一手遮天。很多人看不慣他們,但是卻敢怒不敢言。當時的王陽明初入仕途,剛直不阿,於是冒死上書,請求釋放戴銑等人,結果被貶去了龍場。
這是最初的王陽明,出入官場,以剛對剛的方法換來的是失敗的結局。所以對待小人一定不要過於強硬,把他們惹急了,他們可不知道什么正人君子,他們會想盡辦法對付你。
以柔化之,實乃中策
當時的王陽明是屬於朝廷的罪臣,但是由於性格好,品格高,學問也高,很快在百姓心裏面的威望起來了。
在龍場的時期,王陽明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何假外求」的道理,他深信人人生而有良知,即便是壞人,也不例外。
所以,他不得已與小人奸人惡人打交道時,也希望儘量感化他們,令他們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良知。不到逼不得已,他絕不做魚死網破的事情。
心靜如水,隨機而動
這也是王陽明最厲害的心學「武器」!
面對江彬、張忠甚至是皇上朱厚照一列動作,王陽明心靜如水,捕捉對手一切行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要做到隨機而動。
一顆磨鍊的心,常處於「妄動」狀態,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像滾雷一樣不斷地在我們心中炸響。自己心亂如麻,怎麼冷靜分析對手一舉一動!
人生讀一讀王陽明,能少走很多彎路
王陽明心學誕生後,影響了世界上很多人,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推薦大家看一看《傳習錄》,《傳習錄》主要是陽明先生的語錄和論學書信。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通訊這麼方便,當時彼此交流主要靠往來書信,論學觀點性的東西也是通過書信這個載體流傳了下來。
還有《知行合一》,則是用非常淺顯有趣的語言,不但講述了王陽明精彩的一生,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將「心學」作了清楚的介紹,其精髓在於:「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