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心學管窺 孟子為什麼不知道《周易》?

2021-01-19 太平書院

【綱】

知《易》者不必引用講解,始為知《易》。孟子著書,未嘗及《易》,其間《易》道存焉。但人見之者鮮耳。人能用《易》,是為知《易》。如孟子可謂善用《易》者也。

【目】

知《易》在能用,徒引用講解,何知焉?《孟子》書不及《易》,而《易》道存其間。故為善用《易》。或問孟子用《易》處,曰,願學孔即願學《易》也。《易》者,聖之時也。他若世運以五百年為治亂之交,道統以堯舜至子,為見聞之會。是皆同《皇極經世》之志。或者邵將志希於孟歟?

【管窺】

邵康節是宋儒中比較豁達的一個,傳說他在臨終前,二程兄弟在一旁服侍。外面通報蘇東坡過來,二程因為不喜歡蘇東坡就命令把人趕回去。當時邵康節一口痰上來說不了話,就張開雙手做了一個手勢;等邵康節緩過勁來能說話了,二程兄弟為他剛才什麼意思,邵康節就說:我是讓你們心量放寬些,給別人留一條路。

邵康節相比二程,當然寬大,但他身上還是有宋儒的通病,上一章他懟韓愈就是門戶之見,這一章他為孟子打掩護也是門戶之見。孟子是「私淑」孔門,在百年以後繼承孔子,實際上的沒什麼師承可言;韓愈發現了這個秘訣,也玩私淑,在千年後繼承孟子,也沒什麼師承可言;宋儒一看,這麼好玩,要不也私淑吧?私淑韓愈嗎?水平太低,繞過他,直接私淑孟子。那韓愈已經私淑了孟子,這麼辦呢?好辦,不讓韓愈私淑,不承認韓愈私淑,韓愈的山寨是假的,咱們的山寨才是正宗的。所以宋儒為了山寨孟子,必須打擊韓愈,必須維護孟子,讓天下人誤以為只有他們才懂孟子,只有他們才是孟子的繼承人。

宋儒都會講幾句《周易》,周敦頤依據道教陳摶的無極圖搞了一個太極圖,邵康節則自己搞了一套系統;宋儒還會打擊講《周易》的同行,張載講《周易》的時候二程就去砸過場子,蘇洵蘇東坡父子合注的《東坡易傳》,也被程朱打壓過。《周易》是宋儒標榜其高明的旗幟,可惜的是宋儒們私淑的孟子,其存世的著作裡,居然沒有隻言片語談到《周易》,所以邵康節開始給孟子打掩護了。

邵康節說,老將不談兵,真正知道《周易》的就不談《周易》了;《孟子》裡雖然沒有談《周易》,但處處都顯示《周易》的道理啊,只是普通人看不懂罷了。一個人,能夠熟練地運動《周易》裡的道理,那才是真的懂《周易》,孟子是善於使用《周易》的啊。

邵子後學也幫著圓謊,說:真正知道《周易》在於能夠運動,單是引用《周易》裡的句子並進行講解,那怎麼能算是知道《周易》呢?(#茲按#哈哈,這不等於為了維護邵康節,把朱熹埋了嗎?)《孟子》裡雖然沒有談到《周易》,但《周易》的道理就在裡面,所以說孟子是善於使用《周易》的。有人問,孟子哪裡使用《周易》了?回答是,孟子說他願意向孔子學習,這就是願意學習《周易》啊。(#茲按#那為什麼韓愈願意向孟子學習,宋儒們就不許呢?)《周易》,談的是聖人的時運的問題,孟子說500年是世道興替的時間點,從堯舜到文武,再到孔孟,這些都是重要的時間點。(#茲按#孟子所謂的500年,其源頭恐怕在《尚書·洪範》而不在《周易》吧?)這些概念,和邵康節的《皇極經世書》是想通的,這是說邵康節是繼承孟子嗎?

這些話,越說得天花亂墜,越顯得心虛。弔詭的是,戰國時代兩位大儒,無論是孟子,還是荀子,在談孔子的文化遺產時,都津津樂道於詩、書、禮、樂、春秋,而對《易》仿佛從未聽聞一般不置一詞。反而是道家代表人物的莊子,在其著作中,不止一次地大談詩、書、禮、樂、易、春秋,這也是我堅信,單從師承來說,孟子只是私淑,而莊子才是孔門嫡傳的原因。

相關焦點

  • 邵子心學管窺 顯諸仁,藏諸用
    【管窺】「顯諸仁,藏諸用」,這是《周易·繫辭》裡的話。諸,是「之與」的合音,這句話的主體是「天地」。這是說,天地化生萬物之大仁顯露無遺,但天地如何化生萬物之大用卻隱藏不顯。然後邵康節聯想,孔子不就是善於隱藏大用的嗎?話說,當年孔子見老子,老子告誡他:「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
  • 邵子心學管窺 讀書者不少,能讀書者少
    【邵子曰】天下之言:讀書者不少,能讀書者少。若得天理真樂,何書不可讀?何堅不可破?何理不可精?【黃畿注】盡言讀書,真讀者少,到得胸中有得天理真樂,自然而生樂,則難讀者讀,難解者解,難精者精,何所不得!吾真樂矣。
  • 邵子心學管窺:事必量力則能久
    【目】事餘於力,力則不輕;力餘其事,事無弗舉。故量力則能久,不量力而日月為之,縱誓,難久矣。【管窺】邵康節指出,凡事應該量力而行,只有量力而行才能長久。黃畿認為,如果事情超出能力,那幹起來一定不輕鬆;如果能力超出事情,事情一定能夠完成。所以說,量力而行就能長久,不自量力還每天每月幹,就算是賭咒發誓,也不可能長久。
  • 邵子心學管窺 三人得師,天下為友,尚論古人
    【管窺】邵康節說,幾個人在一起,一定有人值得我向他學習的。至於值得交友的,那麼一個鄉,乃至整個天下的賢士,都還覺得不夠。所以向上尋找知心的古人,這才到達極限無法再增加了。邵子後學說,一個人不該自滿自大,應該知足,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提升自己。幾個人在一起,一定有人值得我向他學習。一鄉,一國,乃至整個天下,都可以交到朋友。
  • 《周易》真的是卜筮之書嗎?中國最早的心學經典了解一下
    常常聽人說,《周易》是卜筮之書。朋友們知道我在讀《周易》,第一個反應也是要我給他們算一卦。對於不明究竟的讀者來說,翻開《周易》之後,映入眼帘的滿是「吉」、「兇」、「無咎」、「有悔」這樣的字眼,也確實很難讓人不相信,這部書就是用來算命的。
  • 「心學專欄|邵明」正向思考背後的文化問題⊙邵明
    意思是說,人不可以滋長自己驕傲的情緒,不可以放縱自己的欲望,不可以志得意滿、樂極生悲。《孟子》則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王陽明的心學是什麼?為何能給人強大力量?一篇文章讀懂心學
    起源於中國,卻發達於日本,王陽明的「心學」究竟有何等魅力?五千年的華夏文明誕生了諸多璀璨的文化明星,隨便列舉出一個就足夠華夏兒女自豪萬千。而有這樣一門「學問」,它起源於中國,卻發達於日本,這就是「陽明心學」。心學是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以追溯到孟子時期。在北宋程顥時開始發展,到南宋陸九淵是逐漸壯大,心學開始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
  • 我的儒家文化學思歷程:從陽明心學到心學心理學⊙張辰
    我覺得我們既然形成這樣一個團體,首先需要相互認識一下,熟悉一下,成為朋友、道友,因感受到彼此的存在,而有著「吾道不孤」的溫暖。今天我就自己的一些學習心得與個人成長的心路歷程,與我為什麼學習傳統文化,為什麼要開辦書院以及目前知行書院在做什麼事情,同大家做個分享。讓我們通過微信的直播,對彼此有個直觀的認識與了解。
  • 4月2日 思想家孟子出生 孟子為什麼瞧不起管仲
    公元前372年4月2日,孟子出生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漢族,東周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市為孔子和孟子的誕生地)人,東周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有人認為鄒國是魯國的附屬國,也有人說孟子是魯國人。是儒家的思想主義流派。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孟子相傳為魯國姬姓貴族孟孫氏孟共仲(孟恭仲)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與孟子思想概述
    孔子後若無個孟子,也未有分曉。」孟子學說在戰國時代已是顯學。漢代以後,歷代統治都尊奉儒學,漸成一尊之勢。宋明時代,儒家學派中逐漸形成了理學和心學體系,孟子的地位獲得進一步的提高,《孟子》被列為四書,成為封建社會中的必讀經典。傳統儒學,歷來孔孟並稱,人們又將儒學稱為「孔孟之道」,孟子不愧是儒家學派中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
  • 安樂書院:邵夫子創設 經典著於此(洛陽書院史話)
    這裡不但是著名理學名家程顥、程頤潛心求學之地,而且也是邵雍傳世經典《皇極經世》《觀物篇》等著成之地。至明代,安樂書院頗具規模,成為當地莘莘學子求學的重要場所。新中國成立後,安樂書院原址先後成為政府辦公場所和學校;2010年伊川縣決定重建安樂書院。
  • 為什麼很多日本女生名字中都有「子」字?今天終於知道原因了!
    在五六十年代,我們會發現大多數的名字都含有國、建、華等等,知道現在,我們仍然會發現很多人名字中總有那麼一個字是一樣的為什麼很多日本女生名字中都有「子」字?今天終於知道原因了!這就讓我聯想到日本,雖然日本跟中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但是在取名字這件事情上似乎不謀而合!
  • 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為什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是孟子在向弟子萬章解釋,孝子的典範大舜為什麼不向父母報告,就擅自娶了老婆回家的問題時所說的。當時弟子萬章向孟子提了一個問題:大家都說舜是出了名的大孝子,按理說舜在結婚前要把這個事情向父母匯報,因為這個是大事情,必須要聽從父母的意見,但是舜並沒有報告,難道他還能做個孝子嗎?萬章問曰:「詩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 為什麼說用《周易》算卦百分之百準確呢?
    如果你找人算卦了,對方說你有可能怎麼樣怎麼樣,卻沒有明確告訴你具體是什麼,就一定是騙你的,說明他並不懂《周易》。你若是問了更具體的問題,比如今晚福利彩票的中獎號碼是什麼,對方即使答不出來也不要得意,因為你的問題本身就不該問,說明你也不了解《周易》。
  • 為什麼說用《周易》算卦百分之百準確呢?
    你若是問了更具體的問題,比如今晚福利彩票的中獎號碼是什麼,對方即使答不出來也不要得意,因為你的問題本身就不該問,說明你也不了解《周易》。其實《周易》並不幫人解決實際問題,算卦的結果也只是給人提供一種思維上的參考,而且有無限地解讀空間,怎麼說都是對的,也怎麼說都不對,就看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 捋一捋儒家傳承脈絡,有四位築基大佬,周公、孔子、孟子、荀子
    今天就說說四位築基大佬,周公、孔子、孟子、荀子!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出身貴族!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這個人文治武功都有不凡的建樹。頭銜不少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據《尚書·大傳》記載"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老先生第一次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把家和國融合在一起,提出了國家的概念。
  • 為什麼孟子將楊朱和墨子比喻為禽獸?
    公都子問老師孟子:為什麼他人都說夫子好辯?孟子回答說自己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當時政治混亂,思想不統一,各種學說層出不窮,人們幾乎失去了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使得君臣父子之倫常秩序得以維繫。
  • 周易研究
    鬻子,名熊,見西伯時已90多歲了,年歲已高,身體不佳,西伯也對他委以重任。鬻子對自己老而有為感嘆不已。他說:讓我像身強力壯的駿馬追趕狡兔那樣,身體是不行了,然而如使我評議政治,預斷得失,憑我的資歷和閱歷還是強而不衰的。西伯唯才是用,各地有才之士如散宜生、閎夭等人多奔西岐。西周力量逐漸強盛,對殷紂王形成了嚴重威脅。
  • 不學周易算卦,只讀周易原文是不是就沒有意義,為什麼?
    不學佔卜算卦,那麼你讀周易將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因為不懂得佔卜,就不知道世間萬物的既定性、規律性。如果不懂得這些,那麼根據周易所空演出來的哲理就沒有意義。想要了解一個事物,如果不從它的本質上去了解它,那對它的解讀永遠是片面的、狹隘的。你們覺得呢?
  • 觀察64卦圓圖,解析《邵子會經世64卦數表》
    下面解密《邵子會經世64卦數表》一、八卦先天之數,先天八卦運動規律八卦的先天之數: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按照先天八卦排列順序,找到它的運動規律,我們就能看懂《邵子會經世64卦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