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
找財神
今兒是初五,財神肯定早到您家了。
單只是放個炮,貼張財神爺的畫,還不夠好玩,再教大家一個「原創遊戲」———找財神
玩法
1、從今天的《新聞晨報》上剪下財神,作為道具。
2、遊戲人數不限,人多為佳。
3、選出一人(甲),他(她)就是找財神的人,先將他(她)「趕到」室外,稍候。
4、選出兩個人(乙和丙),藏財神。由他們倆商量好了,把財神爺藏在室內任何一個地方———鑑於是新遊戲,大家還不太會玩,不要把財神藏在犄角旮旯,太難找就玩不起來了。
5、藏好財神後,甲進屋,分別拉住乙和丙的手,在室內慢慢走。用心感受手的反應,任何細小的動作,
留心他們(以及在座其他人)的眼光,表情,猜到底財神藏在哪裡。6、甲可以猜N次,次數大家商量著辦,可以根據室內面積大小,熟練程度來決定。一般100平方米的房子,允許找3-5次。
7、至於獎懲麼,也可以自己定,不過總得和財神有關吧———輸了的人,給紅包!
玩得有理
這個遊戲是看了《別逗了,費曼先生》裡的一篇文章《測心術》後「炮製」出來的,要是玩得不爽,還請您多包涵。
原文如下,擇要選登,這遊戲的道理都在裡面了:「……在我爸爸還是小孩兒的時候,是在長島中間的一個叫帕查崮的小鎮子上長大的。到處都是海報……有個測心術的要來。海報上說,幾個有名望的市民———市長,一個法官,還有一個銀行家———要把一張五塊的票子藏在個什麼地方,等那個測心術的一來,就能找到它。
他來的時候,大家都圍攏過來……他一隻手拉著法官,一隻手拉著銀行家,票子就是他倆藏的,開始沿著街道走下來。他到一個十字路口,轉過街角,走到另一條街上,然後又走到另一條街上,進了該進的那個房子裡。他是跟他們倆一道走的,總拉著他們的手,進了房子,走到一張辦公桌前,撒開那兩位的手,拉開抽屜,五塊的票子果然在此!神了!
……
測心術士是這麼解釋的……」
想知道嗎?哈哈,不告訴你,知道了還怎麼玩?你要是想騙到幾個大紅包,不如買這本書來看個究竟吧!
迎財神
舊時商家,從初五開市。聞雞鳴即起,放鞭炮,在招幌上掛紅布,共喝財神酒。祭品中必須有一條大鯉魚,鯉為利的諧音,故稱該魚為「元寶魚」。初五早上必有叫賣元寶魚的,各店鋪爭購,用線穿魚脊並掛在房梁上,魚頭朝內,身上貼紅紙元寶,寓意可以「招財進寶」。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有首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
除了叫賣鯉魚的,還有「送財神」的,多是一些貧寒子弟,或街頭小販,他們低價買來財神像,穿街走巷,挨門挨戶叫賣:「送財神來嘍!」戶主絕不能說「不要」,而要客氣地說:「勞您駕,快接進來。」幾個銅子就可買一張,即使再窮也得賞個豆包,換回一張,討個「財神到家,越過越發」的吉利。
據記述,舊時張家港還有貼財神的習俗。當地人用黃紙刻上財神圖案,去人家門上張貼,貼時口中念念有詞,「財神貼得高,主家又蒸饅頭來又蒸糕;財神貼得低,主家開年好福氣;財神貼得勿高勿低,主人家裡錢鋪地。」
近代上海工商業發達,迎財神風俗尤受重視。初四夜半子時,家家祭供鯉魚、羊頭(諧音「利」和「洋頭」),滿堂香紙蠟燭,壁上高掛財神像,合家老小跪拜祈求今年財神爺送財降福。
除了迎財神,舊時還有「送窮」。「窮神」是家門貧困的禍根,所以到了初五,要掃垃圾、燒垃圾、倒垃圾、送垃圾,視垃圾為窮鬼的象徵,「送窮出門」,把它送得遠遠的。有些地方還用草或紙紮車、船,作為送窮鬼的「交通工具」。
初五年俗
從除夕至初五為春節,期間有許多規矩和禁忌,但到了初五,上述禁忌都打破了,有「破五」之稱。
《燕京歲時記》中說:「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至初六日,則王妃貴族以及宦官等冠帔往來,互相道賀。新婚女子亦於當日歸寧,而諸商亦漸次開張貿易矣。」
誰是財神?
大約在宋代或稍早的時候,年俗中出現了請「祿馬」和「財馬」。古代重祿,得功名獲官職,便有固定的俸祿,財富也即在祿中。財馬,也就是財神的象徵。到了明代,財神的職司被固定在某一個或者幾個神的身上。
財神的起源頗為難考,一般認為有所謂「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範蠡,「武財神」關羽,「偏財神」利市仙官,「準財神」劉海蟾。
◎「正財神」趙公明
趙公明的傳說,由來已久。晉代幹寶《搜神記》中,趙公明為專取人性命的冥神之一。東晉時期,陶弘景《真誥》中記述,趙公明為致人疾病的瘟神。到了《列仙全傳》中,更由「瘟神」變成了八部鬼帥之一,和其他七鬼帥率領鬼兵,給人間降下許多災禍疾病。
直到《封神演義》問世,趙公明方被冊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從此,開始掌管天下財富,原來作為冥神、瘟神、鬼帥的面目被日漸淡忘了。
民間所供財神趙公明皆頂盔披甲,著戰袍,執鞭,黑面濃須,形象威猛,周圍常附之聚寶盆、大元寶、寶珠、珊瑚之類,一副財源茂盛的樣子。
◎「文財神」範蠡
範蠡乃是春秋戰國之際有名的政治人物,同時也是一位生財有道的大商家。
據說,範蠡向越王辭官隱退,來到齊國,在海邊耕種土地,勤奮治產,不久就積累家產數十萬金。齊人聞其賢,請為其相,範蠡嘆息:「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他歸還了相印,將錢財盡分給了朋友和鄉鄰,只帶上最貴重的物品,離開齊都,悄悄來到陶地。範蠡認為,陶地處天下之中,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自此居住下來自稱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說隱語「逃」;「朱」,一說為富翁的象徵,或說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說是對尊長、平輩的敬稱,或說寓己曾做公爵。)
範蠡父子靠種地、養牲畜,做生意又積累了數萬家財,不但成了陶地的大富翁,還散財於百姓,為天下人讚美。
許多經營致富術託與陶朱公名下。如《經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懶惰;價格要訂明,切忌含糊;用度要節儉,切忌奢華……這些生意經託名陶朱公,由此可見他在民間商人心目中的地位。
◎「武財神」關公
《民間新年神像圖畫展覽會》中說:「關公被人視為武神、財神及保護商賈之神。人遇有爭執時,求彼之明見決斷。旱時人們又向彼求雨,又可求病人藥方,被人視為驅逐惡鬼兇神之最有力者」。
關羽一生忠義勇武,不為金錢折腰,由此被世人附會成具有司命祿、估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等「全能」法力。人們之所以奉關公為財神,大概是因為關羽不為金銀財寶所動,世人尤其是商賈們都敬佩關公的忠誠和信義,希望關公做他們發財致富的守護神。
◎偏財神利市仙官
《封神演義》中記載:利市仙官本名姚少司,是趙公明的徒弟,後被姜子牙封為迎祥納福之神。「利市」有三個意思:一是指做買賣時得到的利潤;二是指吉利和運氣;三是指喜慶或節日的喜錢,如壓歲錢等。到了近代,一到新年,有的人把利市仙官圖貼到門上,並配以招財童子,對聯寫道:「招財童子至」與「利市仙官來」,隱喻財源廣進、吉祥如意。
◎準財神劉海蟾
劉海蟾,原名劉海,五代時人,籍燕山(今北京),曾為遼朝進士,後為丞相輔佐燕主劉宗光。後解去相印,改名劉玄英,道號「海蟾子」,拜呂洞賓為師,得到成仙,雲遊於終南山、太華山之間。
劉海成為財神也許是源於他的道號———海蟾子。蟾,即蟾蜍,五毒之一,因其分泌物蟾酥有強心、鎮痛、止血等作用,人們把蟾蜍當成了避五病、鎮兇邪、助長生、主富貴的吉祥神物。劉海是以「蟾」為道號而聞名,又以「劉海戲金蟾」的傳說被抬上了財神的寶座。
在民間年畫和剪紙中,劉海皆是手舞足蹈、喜笑顏開的頑童形象,手舞錢串,一隻三足大金蟾叼著錢串的另一端,做跳躍狀,充滿了喜慶、吉祥的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