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是小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只有學好了漢語拼音,小學生才能說出標準的普通話,才能正確地認讀生字,才能進行有效地閱讀和寫話。所以,學好漢語拼音是低年級學習的奠基性任務。
本學期開學第一天,一位家長等到我辦公室沒了人,才「偷偷」溜了進來。只見她心神不寧,支支吾吾,好像有什麼愁心事。我讓她坐好,過了一會,她才說了她的心裡話。
原來,她的孩子今年讀一年級;這個孩子哪裡都好,就是發音不準,總是把「哥哥」說成「的的」。她之所以找我,是擔心孩子的同學會嘲笑他。
聽她說完孩子的事,我想了一想,滿懷信心地說∶「不用擔心,一周時間就能改好。」最後,那位家長在半信半疑中離開了學校。
這個學生發音有什麼問題呢?聲母g和d分不開。
以前,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學生。
他們之所以發音不準,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發音方法。根據語音學發音規律,一個語音(準確說是音素)只有一個發音方法,用什麼發音方法就會發出什麼聲音,不同的人用相同的發音方法發出的音是相同的。
這個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應該是在他的父母身上。父母,是孩子語言學習的啟蒙老師。當孩子開始模仿發音時,如果嘗試了錯誤的發音方法,但父母沒及時發現和糾正,時間一久,他們就很難正確發音了。
在課堂上,針對這名同學,我告訴全體小學生,每個人都有不足的地方,大家不能嘲笑別人;況且,大家都幫助這名同學,他的不足之處很快就能得到改正。
在教授聲母g是時,我專門走到這名學生面前,讓他仔細觀察我的發音方法;然後鼓勵他,張開嘴,慢慢發音,一遍又一遍,從他口腔迸發的氣流越來越猛烈——他學會了!
教室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為了讓他鞏固學習成果,要求他不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一有時間,就大聲朗讀下面三首兒歌∶
兒歌一∶鴿子送信g、g、g,蝌蚪戲水k、k、k,小孩喝水h、h、h。
兒歌二∶小哥哥,愛白鴿。餵完鴿,唱支歌。哥與鴿,笑呵呵。
兒歌三∶哥哥有隻小白鴿,小白鴿呀愛唱歌。咕咕咕,哥哥聽了笑呵呵。
一周下來,這個學生對聲母g的發音方法已經掌握得比較熟練。他的父親專門來到學校,與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他沒想到,孩子四五年的發音錯誤,居然能在一周裡得到糾正。
這已經是我糾正孩子錯誤發音的第二個成功案例了。個人也確實有收穫,特別有成就感,但不得不說一句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在學發音的時候。
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啟發。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