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小學統一換教材!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老師家長怎麼辦?

2021-01-18 新聞夜航

超過140萬人正在關注

8月23日 哈爾濱

小到中雨轉雷陣雨 16℃~23℃

4-5級轉3-4級

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

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

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

通知

近期,教育部辦公廳下達了《關於2017年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

義務教育六三學制

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七年級和八年級下(法治教育專冊)統一使用統編教材。語文一年級、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

五四學制

道德與法治、語文一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其他年級冊次使用原選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換版本。

這意味著,今年9月開學,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統一替換為 「部編本」教材 。 除此之外 ,德育和歷史教材也將大換血。

什麼是部編教材?都有哪些變化呢?這些變化該如何應對呢?老師和家長們不必惶恐,這裡有小編一一整理出來的內容,以及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將為家長老師們一一支招,化解新教材改革中遇到的種種難題。

一、為啥要改教材?

所謂"部編本"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除了語文,還有德育和歷史。

拿現有的語文教材來說,目前編寫出版還是"一綱多本",小學有12種版本,初中有8種版本。

教材實施「一綱多本」制度,這主要是由於我國幅員遼闊,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義務教育的內容應該因地制宜,有所不同。

這種制度,雖然調動了地方和出版社的積極性,教材的編寫出版呈現活躍的局面,但也出現一些問題,教材的選擇使用受到經濟等因素左右,不能真正做到選優。

另外,教材主要由出版社組織編寫,受到一些條件限制,影響到編寫出版的質量。

為此,中央決定組織編寫德育、歷史和語文三科教材。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部編本』教材力圖在多種教材並存的情況下,起到示範作用,促進教材編寫質量的提升。」

這套新教材是中央關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領導和組織編寫的,其編寫資源可以說空前雄厚。前後從全國調集五六十位專家、作家、教研員和編輯,組成編寫組。

實際參與過這套教材諮詢等工作的各個學科領域專家有上百人。教材還經過三十多輪評審,幾百名特級教師的審讀,以及多個省市幾十所學校的試教。

二、教材改革新變化

德育課程將更名

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和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科學課程調整起始年級

2017年,教育部發布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將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各編寫出版單位根據新的課程標準對現行小學科學教材進行了修訂,並增編一、二年級教材。

(一)審定通過的增編教材從2017年小學一年級開始使用,三至六年級使用現行教材。

(二)因修訂審查工作尚未全部結束,仍沿用原選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換其他版本。

語文教材三大革新

1

打破常規,先從漢字學起

過去一年級剛入學的時候,孩子們先學會拼音,才開始識字。而這回的教材「大換血」,順序完全倒置:把拼音學習推後個把月,先認一些漢字,再學拼音,而且邊學拼音邊認字。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共安排了2個識字單元、2個漢語拼音單元和4個課文單元。讓孩子們在學習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字之後,再進行13個課時的漢語拼音系統學習。

這個改變體現一種更切實的教學理念。

其實,傳統的語文教育都是從認字開始,是在沒有注音幫助的情況下進行的。以前的蒙學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反覆誦讀,慢慢就會認字了。

部編本多少有點回歸傳統。入學教育以後,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 我、他」,六個大的楷體字撲面而來,會給剛上學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來是「金、木、水、火、土」,「雲對雨 ,雪對風」,很傳統,也很有趣。

為什麼這樣安排?要的是孩子們對漢字的原初感覺。「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漢字「天地人」,這個順序的改變是別有意味的: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認字後學拼音,還有一個考慮,是幼小銜接,放緩坡度。對於一年級剛上學的孩子而言,一上來就是拼音,比較難,等於給了下馬威,並不利於培養對語文課的興趣。現在把拼音學習推後一點,能減少他們的畏難情緒。

老師家長怎麼辦?

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表示, 老師們要明確,學拼音是為了識字,當然,還有普通話正音。

拼音是認字的工具,但別當作閱讀的工具。漢語拼音只是拐杖,學會認字就可以不要這個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學要實事求是,降低難度。

例如,發音是比較難學的。學拼音當然要教發音的方法,但也不要過分要求。一年級能拼讀音節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節。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記的,但不強求背誦默寫。聲母、韻母的音節能夠書寫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講究。

大致說來,就是一年級拼讀準確,二年級要求熟練一點兒,也就可以了,別增加其他額外的負擔。有許多學校一年級還學英語,英文字母和漢語拼音老是混淆,老師教學的壓力是很大的。

還有就是南方方言區的老師,為了訓練一個發音,可費老勁了,效果還不好。如果認識到漢語拼音就是一個認字的「拐杖」,普通話正音無非是為了溝通,那老師的壓力會小一點,輻射到學生那裡負擔也會輕一點,效果不見得就差。

另外,部編本語文的拼音教學內容還有一個變化,就是將拼音教學與認字教學結合起來,學拼音結合認字,彼此融通。對此大家也要重視。

2

傳統文化篇目多了

此次教材革新,有一個變化非常明顯,就是傳統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

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體裁更加多樣,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

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也佔有較大的比重。小學選了40篇,初中29篇。

老師家長怎麼辦?

怎樣教好古詩文的課? 溫瑞敏建議,最好的辦法就是反覆誦讀。讀得滾瓜爛熟,不用有過多的闡釋,也不要太多活動,寧可多讀幾遍、多讀幾篇。

比如,給一年級學生講《春曉》,講春天到來的感覺,讓孩子大致上懂得寫了什麼,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就可以了,不要讓孩子去記什麼「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類。因為 「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類,不是一年級孩子能理解的。

講王維的山水詩,也不一定非得往「熱愛大自然」上面靠,讓小學生安靜下來,體會一下詩中表達的那種「靜」,我看就可以了,不必添加許多成年人理解的內容。

古詩詞教學要注重讓學生感受詩詞音韻之美,漢語之美,也許說不清美在哪裡,總之是積澱下來,有所感覺了。現在有些古詩詞教學過於繁瑣,像外科手術,把那種「美」都給弄跑了。

比如有一些老師教《靜夜思》,教案設計的程序就很繁瑣――首先放一個視頻,視頻中有月亮,老師問學生:你想到了什麼呀?有的還讓發表一個感慨,說:「月兒圓啦,人團聚了,多美好啊!可是偉大的詩人李白卻無法回家。"

他隻身離家在外,看到圓圓的月亮,想起他的故鄉,想起他的親人。在深深的思念中,他通過寫詩排走心中的寂寞。」這就有點「繞」,還有點「酸」,小學生怎麼會有興趣?

有的老師還逐字逐句地講解,安排各種活動,什麼李白的詩中有幾個動作呀,分解一下,讓孩子們演示一下什麼叫舉頭望明月。這多累贅呀,於是靜夜思中的「靜」跑了。

小學生學古詩文,是比較難的,要求別過高,不必在所謂主題思想、意義價值、藝術手法等方面講太多。有的教案總喜歡來個三段論――「知作者,解詩意,想畫面」,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領。

社會上有人開設了讀「三百千」的班,說那是「讀經」。誇張了。「三百千」是古代開蒙的讀物,主要是認字用的,小學生讀一讀也無妨。

但要注意「三百千」並不是「經」,裡邊也有許多不適合現代人格發展的糟粕。小學不要開設什麼「讀經」班。多讀點優秀的古詩文就挺好。

3

鼓勵多讀書

鼓勵多讀書這不是一句口號,部編教材為了解決學生讀書少的問題,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制。比如,小學一年級就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意在和學前教育銜接,一開始就引導學生的讀書興趣。小學中高年級幾乎每一單元都有課外閱讀的延伸。

初中則加強了「名著選讀」,改變以往那種「賞析體」寫法,注重「一書一法」,每次「名著選讀」課,都引導學生重點學習某一種讀書的方法。激發興趣,傳授方法,是「名著選讀」設置的改革方向。如瀏覽、快讀、讀整本書、讀不同文體,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導。

多數文章設置課後思考題或拓展題,也都有課外閱讀的提示引導。這就把語文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形成「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制。

這可能是一個突破,讓語文課更重視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包括課外閱讀,努力做到課標所要求的「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

對於老師和家長來說,可能是第一次遇到「和大人一起讀書」這樣一個親子互動的讀書欄目,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其實這個欄目的用意是激發讀書的興趣,讓孩子剛上學就喜歡語文,喜歡讀書。這也是幼小銜接的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

一年級剛上學的學生自己還不會讀,所以讓大人和他們一起讀。幼兒園主要是無紙化教學,聽故事多,到了小學就開始使用紙質的閱讀材料包括書本了,讓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讀,慢慢過渡到自己讀,這過程需要大人的引導。

溫儒敏建議老師把這個欄目納入教學計劃,但不要處理成一般課堂上的課,這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延伸到課外,延伸到家庭。

讓家長少看電視、少打麻將、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讀書,這也等於創造了語文學習的良好氛圍。可以給家長「布置作業」,讓他們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讀」。

現在許多家長沒有和孩子一起讀書的習慣,我們可以先在教室裡面讓老師和學生一起讀,然後,通過家長會、家長課堂等形式,示範怎麼實施一起讀。

一起讀可以是朗讀,也可以講讀,或者對話式閱讀,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讀書,是書面語言的閱讀。一起讀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也不必布置作業,附加的任務多了,壓力大了,興趣就少了。

而新教材雖然力圖把「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者結合起來,但也還需要老師們去「加碼」。溫儒敏建議老師們採取1+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課外閱讀的文章。

所謂「1+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泛讀或者課外閱讀的文章,讓學生自己讀,讀不懂也沒關係,慢慢就弄懂了。這就是為了增加閱讀量,改變全是精讀精講、而且處處指向寫作的那種教學習慣。

新教材一二年級就有延伸閱讀,高年級會更多些。小學中高年級以及初中教材,幾乎每一單元都有課外閱讀的延伸。新教材實際上已經把「延伸閱讀」部分納入到教學體制,並嘗試設置一些檢測評價。

一線老師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發揮各自的主動性,去探索、研究適合自己的可行的辦法。這肯定是一個教學的創新點。

老師們也想實施「1+X」,可是拓展閱讀的課文哪裡去找?這裡介紹一種,那就是由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組織編寫,人教社最近出版的《語文素養讀本》。其選文的經典性、可讀性都比較好,能大致配合新教材各個年級、學段的教學目標,從小學到高中24冊,每學年2冊,大家可以參考選用。

面對新版教程,你有什麼看法?

小學課本變了,你懷念嗎?

歡迎大家留言聊聊!

覺得實用請點ZAN!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這5篇文章50萬人在看

74監控曝光!遇到這樣的「怪奶奶」當心!別看她對你家孩子又親又抱,實際想幹這種事!

一歲半男孩,竟然在家門口被抱走!

付了定金房價猛漲40多萬,房東反悔玩失蹤……結果因為這張紙,倒賠35萬!

【駕考新規權威解讀】科目一二三題型公布,難度大升級!9圖助新手司機解決難題!

傳銷到底多可怕?傳銷老總自爆內幕簡訊,驚醒很多人......

來源:東北網(ID:dbwhlj)

綜合東北網、中國網教育頻道 、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新聞夜航》熱線:0451-82898289

商務合作:13796212350

責編:付雨桐

審核:段君凱、小 翟、史國立

相關焦點

  •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  周瑾言  從今年秋季開學起,全國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個科目,將全部統一使用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在三科當中,統編《語文》教材最受社會關注。在此,我們邀請參與教材編寫的專家為老師、學生和家長解讀其中的變化。
  • 孩子拼音還沒學識字會有困難嗎
    開學後,部編版語文教材走進小一新生課堂。和舊版教材相比,「不學拼音先識字」是新版教材最大的變化。  面對這樣的變化,不少家長一臉問號:不學拼音,老師是咋教孩子識字的?孩子的閱讀能力會受影響嗎?如果你也有類似擔心,就隨記者去上一堂一年級語文課吧!
  • 9月1日起全國中小學生統一換教材 怎麼學?如何考?
    從今年9月1日開始,全國一年級小學生和初一新生的語文、歷史、德育3個科目統一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將被逐步取代——  1億學生換教材,怎麼學?如何考?
  • 開學全國統一使用新教材,一年級語文先識字後學拼音,意義何在
    部編新教材在我省發行之前,省教育廳曾組織我們一線教師和部編教材的編者進行過研討會,小徐老師作為語文教師代表曾參加過部編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研討會。會上,新語文教材的編者首先介紹了語文教材的新變化,又介紹的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以及語文考試的新方向等,其中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材變化最大,主要表現在:教材編寫順序,從先認讀拼音改變先識字。加大語文教材的閱讀量,增加傳統文化的滲透。加大識字量,減少書寫漢字難度等。
  • 「部編本」教材2019年將全覆蓋 小學生先識字後拼音
    最近幾天,「教材」成了老師和家長們口中的高頻詞。從9月1日開始,教育部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就將正式與江蘇新一屆的同學們見面。同時,科學課也將進入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設置,每周至少要上一節。「部編本」從何而來?
  • 廣西中小學3個科目統編教材解讀
    2017年08月30日 06:37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奚振海 陳朝姍 編輯:陸權香 新教材揚起教學新風——我區中小學3個科目統編教材解讀
  • 統編版語文新教材安排:先學漢字再學拼音,有個問題你注意不到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今年9月,全國中小學生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統編版教科書,其中小學語文課本,有很多新的變化,眾所周知的一年級就加入了論語的學習,小學語文中古詩詞的篇數增加了不少,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閱讀。
  • 9月1日起,全國中小學統一使用新版教材!
    9月1日起,全國中小學統一使用新版教材! 終於來了!從2017年9月新學年開學起,全國中小學學校教材將全部採用新版本!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都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部編版」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這一版教材以語文學科為例,課文選篇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適當兼顧時代性。 新教材中的語文教材編寫從2012年3月8日正式啟動。以往教材編制都由出版社來實施,最多也就一兩年。
  • 9月1日起國家統編教材將啟用 小學語文先認字再學拼音
    9月新學期開學在即,我國中小學起始年級將開始使用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新教材。新教材更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家主權教育。  教育部28日召開發布會介紹新教材編寫情況。教育部部長助理、教材局局長鄭富芝介紹,新教材的編寫堅持三方面原則:堅持德育為先,以德塑魂;以學生為本,易教利學;堅持繼承發展,守正創新。
  • 語文老師1個月講完拼音,孩子學不會,家長質疑,非要花錢學嗎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最近都是各大暑期培訓機構重點宣傳幼小銜接的招生時間,很多機構打著拼音速成、識字500個的教學目標。家長們也都非常焦慮,逢人便說,我也不想這樣,沒辦法呀,現在一年級老師都不認真教拼音,常常一個來月就把拼音講完了。
  • 蘭州金色搖籃保育院推銷「魔法玩字」教材 引家長質疑
    從10月9日開始,位於九州金利花園五號區院內的金色搖籃保育院家長收到「校訊通」上發布的信息,保育院老師給家長推銷一套名叫《魔法玩字》的教材。對此,很多家長認為識字是小學的學習內容,保育院不應該如此熱心教學。而金色搖籃保育院持續發布推銷信息,有斂財之嫌。對此,保育院一位副院長稱完全是家長自願購買。對此,城關區教育局立即叫停金色搖籃保育院推銷教材的做法。
  • [上海]進小學前拼音學還是不學?
    中小學和幼兒園明天開學,對於很多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家長來說,要不要學拼音很是糾結。根據教育部規定,幼兒園不允許教拼音,否則園長撤職;而不學拼音進入小學,又怕跟不上進度。究竟學,還是不學,誰能告訴家長?
  • 拼音從a、o、e開始教 滬小一新生將用全國統編語文教材
    原標題:拼音從「a、o、e」開始教本市小一新生將用全國統編語文教材(附教材預覽)  還有一個多月,小一新生們即將開啟正式的校園生活。日前,一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語文教材在淘寶上熱銷。記者從市教委獲悉,上海的小學新生今年確實將告別滬教版教材,使用全國統一編寫的這套新語文教材。
  • 一年級小孩學拼音怎麼都學不會,如何解決?
    在學習了孩子們已經熟悉的常用漢字之後,再進行系統的學習拼音,這樣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的學習,可以使拼音與識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從而減緩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難度。2.漢語拼音學習時,每課都配有整合的情境圖,來提示拼音字母的音或行,藉助具體事物,幫助學生建立字母音和形的聯繫。
  • 特級教師李吉林:學習漢語拼音,記牢這兩個字全搞定!
    一年級語文,漢語拼音的學習十分重要。蘇教版教材直接放在教材第一單元,開始就是拼音教學。人教版、北師大版,雖然在漢語拼音單元前安排了一單元的識字教學,但漢語拼音教學的重要性一樣十分突出。在談到漢語拼音教學時,全國兒童教育專家,著名語文教育專家,特級教師李吉林,有著更多的話語權。李老師長期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及其研究,是情境教學法的首創者。她說,漢語拼音的教學,絕對離不開情境,一切離開情境的語言學習,都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孩子學拼音太難了?那是因為沒有找對學拼音的APP
    拼音,是學習漢字的入門課程,是打開漢語學習之門的金鑰匙。許多孩子在小學入學前都沒有拼音的基礎,導致入學後常常出現學習能力慢,跟不上學習節奏,識字能力也受到影響,逐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漢語言文學系畢業,普通話水平二甲,卻還是教不好孩子的拼音,實在是懷疑人生……」不得不說,在輔導孩子拼音這件事上,全國的家長都一樣一樣的,微博上隨手一搜,也儘是各種心力交瘁:其實,孩子學不好拼音,還真不是孩子的錯。因為漢語拼音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而言,實在太過抽象,學起來太過枯燥無味了。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原則與策略
    同時,一年級下學期學習了如何通過漢語拼音查字法來查字典,為學生更自由地自學漢字、解決問題提供了可能。教師應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藉助拼音學習生字,積累常用詞彙的表達。利用插圖識字。藉助圖畫理解生字,為低學段、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詞彙儲備不足的學生提供了便於理解的方式。教師要有意識地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來幫助學生識字、了解字義。
  • 更改中考試卷倒逼換英語教材?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否認指責
    對此,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否認用換考題來「倒逼」換教材,表示「換教材的呼聲由來已久」「換教材是順應老師、學生的意願」。 中考前夕突然換考題 2019年5月,一則全科換卷的通知,打亂了巴彥淖爾初中師生的陣腳。
  • 拼音沒學完,數學老師不讀題了
    由於零起點入學,孩子們在幼兒園不允許學任何東西,幼兒園的老師也不允許教任何東西。結果一到一年級,老師和孩子,全都「傻」掉了!孩子難以適應快節奏的一年級生活,沒上過學前班,沒接受過幼小銜接教育,啥也不會,拼音沒基礎,生字沒基礎,寫字沒姿勢,習慣沒養好……再加上現在的一年級語文數學教材,不斷在變難!以前的小學三、四年級課文,都給放到一年級的教材當中了。
  • 統編語文教材怎麼用?閱讀書目怎麼選?24個問題,教材總主編溫儒敏...
    原標題:統編語文教材怎麼用?閱讀書目怎麼選?24個問題,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權威答疑 | 關注民小編說2020年11月21日至22日,「2020未名語文教育論壇」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由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共同主辦。